㈠ 哪些支出属于“三公经费”、行政经费
1、三公经费一般指三公消费。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6月30日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
决算报告还公布了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2012年6月财政部公布,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人民币。
2、行政经费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进行活动所开支的费用。国家行政机关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年度预算,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行政经费专款专用。
行政经费按预算科目分类,可分为工资、福利、公务、业务和其他费用等“目”;按费用性质分类,可分为劳动报酬性、生活津贴性、劳务补偿性、公用性等经费。
(1)行政赔偿经费来源是侵权行政机关的办公经费扩展阅读:
行政经费按预算科目分类,可分工资、福利、公务、业务和其他费用等“目”;按费用性质分类,可分劳动报酬性、生活津贴性、福利补助性、劳务补偿性、公用性等经费。国外行政经费主要包括行政支出,国务活动支出,立法、司法、监察支出,公务人员退休及抚恤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经费包括:
①行政支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费;各级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机关经费;统一战线、民族、华侨、宗教事务费;政治宣传费;统计业务费;档案馆经费;公务人员培训费;居民委员会补助费;等等。
②各级司法、检察、公安机关经费。
③民主党派和外交活动支出等。
㈡ 行政单位经费来源的单一性是什么意思
一般这描述,特指的是政府行政拨款,只有这一个经费来源,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㈢ 行政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什么
税收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㈣ 行政追偿的要件有哪些
行政追偿制度就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后,依法要求负有责任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制度。它是指在行政赔偿中,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了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公务人员、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一项法律制度。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追偿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根据《国家赔偿法》本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进行追偿,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 国家已履行了赔偿责任行政追偿以国家承担了赔偿责任为前提,这是国家行使行政追偿权必要条件。虽然国家是否履行赔偿责任并不是向工作人员进行追偿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受害人未获得赔偿之前,国家自己的赔偿责任尚未实现,向工作人员追偿会缺乏法律上的正当性,这正是法律将国家履行赔偿责任作为必要条件规定下来的原因所在。二是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是国家行使行政追偿权的主观要件。把行政追偿限制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范围内,主要原因是鼓励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抑制违法行政的平衡问题。现代行政事务错综复杂专业性强,为了保障行政机关处理与案件有关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法律通常为工作人员留下了裁量的空间,不可能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凡事都能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不出现任何偏差。因此,国家赔偿法允许工作人员在一定的限度内,出现差错而不负责任。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抑制任意或不负责任行使行政职权的问题。如果不问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无过错或过错的程度,一律予以追偿,则势必会损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损害了公共利益。只要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国家就应当行使追偿权。
㈤ 摊派费用是否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摊派费用,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外,以任何方式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的行为。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摊派费用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向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征收自定的费用。如向企业事业单位征收绿化费、治安费、职工子女人学费、会议费、赞助费、集资费、捐献费等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向企事业单位征调自定的劳役。如向企事业单位征用人力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向农民征收不合理费用。如乡政府向农民非法征收广播收听费、家禽防疫费、农作物防治费等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向城镇居民征收自定费用。如城市建设费、煤气开发费等等。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依法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行政法上所确定的义务。但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某项义务,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在没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义务,实质上是对他们合法财产权的一种侵犯。尤其是有些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乱摊派费用的情况下,仍实施摊派行为则是严重违法的。如《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是指农民除依法缴纳税金外,依照《农业法》规定所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和劳务。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其他费用。而上述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提取都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其用途也规定明确。如有关行政机关额外要求农民提供任何财力、物力和劳务的,农民有权抵制,并提出控告。
因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摊派费用的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财产权损害的,行政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
㈥ 行政部门给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要的钱算是办公经费吗可以计入拨入经费吗
看你打的什么报告,要根据报告来的。比如,因为业务需要申请购车或者增加办公经费肯定算。但是如果是根据职能需求,增加某个专项经费,比如旅游部门要对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专项整顿,提出了建志愿者服务台等等措施,那你的报告就只能走专项经费这块,不能算办公经费。
㈦ 受害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中,法院可以收取诉讼费用吗
在行政赔偿诉讼中,法院是不能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诉讼费用的。《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
某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属的镇矿产资源管理站工作人员前往某海域,对正在该海域开采矿砂的县航运公司所属的船舶进行检查,以其无证采砂为由,扣押了该船的船舶检验证书薄、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和海域图复印件,以及发电机、电焊机各一台,但未办理任何扣押手续和出具扣押清单。此后该船因六号强台风,在宁德市漳湾沉没。县航运公司于是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市人民法院认为,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原告县航运公司在其辖区内无证开采为由,采取扣押强制措施,违反法定行政程序,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被告应返还扣押的财物。但是,该船的沉没与被告扣押措施无直接因果关系,原告请求赔偿沉船损失理由不能成立。进而判决:(1)撤销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原告县航运公司的船舶扣押措施,所扣押财物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返还。(2)驳回原告的赔偿损失的赔偿请求。诉讼费6500元,由原告负担6000元,被告负担500元。县航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上诉人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上诉人县航运公司下属的船舶在其辖区内无证开采为由,而扣押上诉人财物,于法无据,超越职权,且违反法定程序,属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其所扣押的财物应予返还。但鉴于发电机、电焊机已损坏,不能使用,应作价赔偿给上诉人。对该船的沉没,主要因台风引起大风、大浪、大雨,该船舱内长时间积水及无发电机致水泵运作抽水,导致舱内积水过多,船体过重而倾斜沉没,与被上诉人扣押发电机有一定关系。因此被上诉人对于沉船造成的损失负重要责任,应予以相应的赔偿。对于上诉人提出赔偿其他损失,因提供乐出合法的证据材料证实其损失的存在,不能予以支持。原审判决不当,应予改判。从而二审法院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扣押上诉人发电机等物行为违法;(3)被上诉人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返还扣押上诉人的船舶检验证、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和海域图复印件;(4)被上诉人电焊机损失1190元、沉船损失10000元,共计14990元;(5)驳回上诉人的其他诉讼请求。并且,一审法院对原告提起的行政侵权赔偿的诉讼请求收取诉讼费不当,应撤销一审人民法院的关于诉讼费的判决。
㈧ 简述行政补偿的基本条件和标准
(八)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和费用
1、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
行政赔偿的计算是指国家对行政侵权受害人支付赔偿金的标准。
(1) 侵犯人身权的计算标准
《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身体健康
权和生命权的,国家予以金钱赔偿。行政违法侵害公民名誉权、荣誉权的,不适用支付赔偿金的方式,而是对其予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
(2) 侵犯财产权的计算标准
侵犯财产权的形式有多种,如违法罚款、没收财产、吊
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财产权损害的赔偿方式有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和支付赔偿金等。侵犯财产权的计算标准是指支付赔偿金的标准。
按照《国家赔偿金》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对财产权造成损害的,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①对违法取得的财物予以返还。返还的财产中既有金钱也有财物。②应当返还的财产有损害的,予以恢复原状。③不能返还财产或财产损害不能恢复原状的,支付赔偿金;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价款。④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标准。《国家赔偿法》规定,对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经常性费用开支是指企业、商店等在停产停业期间用于维持其生存的基本开支,包括各种税费、水电费、仓储保管费、职工的基本工资等)。至于停产停业期间损失的可得利益,国家目前尚不予赔偿。⑤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2、行政赔偿的费用
行政赔偿费用是指国家用于支付行政赔偿金和恢复原状所指出的费用。
我国行政赔偿费用采用的是各级政府分别编列赔偿预算,由本级政府对各行政机关造成的损害负责的方式。《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第六条进一步规定,国家赔偿费用由各级财政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