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医疗纠纷中的死因鉴定
一、死因鉴定的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如果医方缺乏说明义务致患方不能行使知情同意签字进行尸检,不利后果则由医方承担。
二、不同意死因鉴定的后果
从医学上说,患者的死亡及死因应由医方向患者说明,死者近亲属一旦认可,死亡医学问题自然终结;从法律上说,医方有义务就诊断患者死亡和死因提出证据,即随诊疗护理而逐次形成病历等资料,医患双方存在死因争议,尸检报告是关键证据。
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医方提出但患方拒绝尸检,对患方会产生如下后果:
1、患方是责任方。“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2、患方只能认同临床死因作为最终死因结论。不进行尸检并不意味着不能从医学上确定死因,只是医学上的死因是无尸检结论支持的、来自对患者病历资料等主、客观证据的临床死因。若不进行尸检,患方对医方或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临床死因诊断只能选择认同和接受,难有证据予以反对和推翻。
3、患者死亡后,家属签字拒绝进行尸检。医疗活动是专业知识严重不对称的活动,作为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患者,选择“拒绝”要非常慎重,在就诊过程中,患者选择“拒绝”属法律上的知情而不同意,“拒绝”不当可能会付出医学和法律代价。
B. 如果在医疗纠纷中患者死亡,必须要尸检吗
也不一定,如果死亡的原因很明确,或者从病历上能够分析出死亡的原因就不一定必须尸检。医疗纠纷的关键是找出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过错,患者有损害,此过错与患者损害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是因为疾病进展而医疗上没有出现过错患者死亡,理论上讲是得不到赔偿的。或者虽然有过错,但后果与过错不存在因果关系也不会得到赔偿。比如护士将一瓶过期1天的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恰巧患者的伤口又由于脂肪液化导致愈合不良。那么如果患者以输了过期1天的盐水这个医疗过错为理由要求赔偿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个过错与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不良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C. 医疗纠纷尸检时应注意什么,医疗纠纷尸检费用由谁承担
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尸检费用由公安承担,若交通事故以外死亡的尸检是必须做的,通常费用由肇事方承担,如是单方事故就由驾驶员家属承担了。尸体检验分为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尸表检验是对交通事故致死尸体表面伤痕的例行检验,通过检验确认案件性质,证明死者体表伤痕是交通事故所致后果,查明死亡原因,分析死者伤痕成伤机制为还原交通事故服务;解剖检验主要用于一是肇逃案,通过解剖尸体确定侦破方向,为破案提供证据;二是多车碰撞、碾压尸体,寻找最先撞击车辆,确认直接致死原因;三是死因不明尸体查清死亡原因。交通司法鉴定人需要有什么资格根据相关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经所在鉴定机构推荐,市司法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合格,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可在核定的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活动:(一)、具有司法鉴定各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二年以上的;(二)、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三年以上的;(三)、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鉴定工作六年以上的;(四)、具有司法鉴定各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人员,经市级司法机关考核合格,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后,可在核定的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活动。
D. 我有医疗纠纷,也做尸检八个月了,但法院还没有判决,尸体可以火化吗
有尸检报告,在诉讼中已经履行了相应的举证责任。
E. 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有何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医护技术和医疗服务也在不断升高,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患者或其患者家属对其医疗服务的不满,加上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纠纷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已严重干扰现有的医疗秩序,甚至危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有了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法医病理学对其事件提出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法医病理学鉴定为查明死亡原因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为更好地解决医疗纠纷起到了很大作用。法医病理学鉴定已经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2]。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规律,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并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死和非暴力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推断的一门科学。发生意外的、突然的自然死亡。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资料:
在文中选取莫耀南[1]在医疗纠纷尸检86例法医学分析中的尸检资料中,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且多集中于儿科(20例,23.2%)、产科(19 例,22.1%)、内科(16例,18.6%)、诊所(10例,11.6%)、外科(9例,10.5%),显示出医院与患者的关系,将不再是医患的关系,而是法律在医患关系中其协商与判决的作用。
1、法医病理学尸检在医疗纠纷中起医学司法鉴定的作用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于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02年9月1日起公布施行。
其中涉及死因的问题必须要经过法医在医疗事故的鉴定。
1.1尸体检验的重要性
医疗纠纷涉及赔偿与法律问题,其死亡的尸体应作尸体检验,明确死因,才能判别谁是谁非,这就要求法医出面进行尸检,来给予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法医病理学死因分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一书中的建议,并且已经为很多国家承认的死因概念是:所有直接导致或者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情和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者暴力”[3]。法医病理学则阐述的更加详细[3]:“死因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即疾病或暴力或生理因素。”根据死亡的作用的不同,可将死因分为:1.主要(根本)死因: 指与死亡有主要关系的原发性疾病或外伤。2.直接死因:是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常见直接死因包括感染、出血、中毒等。根本死因和直接死因是一种因果关系。根本死因本身也可以直接导致死亡。3.辅助死因:是指促进死亡的因素,它本身并不足以致命,但在死亡中起到辅助作用[2].4.死亡的诱因:是身体原有潜在病变,因某种诱发因素导致潜在病变恶化而死亡[4]。在分析死因时应避免理论脱离实际,专重理论忽视实际,专重实际而忽视理论的片面错误的观点。将基本认定的事实与相关理论联系分析。正确的死因分析和鉴定,必须在占有大量法医病理学及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归纳,抓住主要病变,做到认定有据,否定有理,独立的、客观地作出死因鉴定。
虽然法医在尸检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法医病理学尸检也具有局限性。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指出: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疑义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天。死者家属往往在提出尸检时都超过尸检的有利时间,对于法医的鉴定增加了难度。法医学病理尸检中常常遇到形态的改变与机能障碍的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法医在面对不同情况的不同解决方法。
2、法医参与医疗纠纷死因鉴定的地位
医疗纠纷中的死因鉴定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由于我国的传统思想,对于尸体解剖接受范围小,造成医辽纠纷死因鉴定的难度系数增加。同时现在医疗尸检应用医院人员,让死者家属对于鉴定结果不能信服,这就要求一个中介来对患者死因的检查进行尸检。然而医院的病理医生对于鉴定患者局部病理有经验,但对于尸体的全部病理检查就不如人意。医疗纠纷的尸体检验比其他形式的尸检更难、更严格。因为:①尸检前必须制定严谨的解剖方案,做到有的放矢;②解剖检验必须包括颅脑、颈部、胸腹腔主要脏器和主要内分泌腺;③主要脏器必须作组织病理学检验诊断;④根据具体情况,应注意提取必要血液、尿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体液,送作相关检验;⑤尸检脏器须长期保存,以备复检;⑥尸检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在场监督,增强其透明度及公正性[4]。由于现在法制越来越健全,人们对于尸检可以很好的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法医病理尸检工作者须更加倍的学习,谨慎操作,细致观察,以高度的责任心将此项工作做好,更好地发挥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同时医疗纠纷的尸检比普通的病理学尸检更加严格[5]。
目前,我国从事尸检工作的主要是法医病理人员,常年的尸检工作使他们熟悉和掌握了法医病理尸检的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熟悉尸体解剖的相关程序及法规,这在尸检病理诊断上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科学、客观的死因鉴定是法医尸检作用及地位的具体表现。对于死者的死因提出有利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过程中,法医病理学的司法鉴定是不可缺少的过程,是确保客观公正和提高公信力的重要环节。
F. 张殿君律师:如果在医疗纠纷中患者死亡,必须要尸检吗
尸检的目的是确定死因,临床中大部分病历通过分析书面材料是可以确定死因的回,那么就不需要答进行尸检。如果通过临床资料不能确定死因,那么还是建议尸检的。
从法律上讲:在双方对死因后争议,或者死因不明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尸检。
北京姜德福律师,从医十年副主任医师,专业代理医疗案件。
G. 医疗纠纷中尸检30个工作日能出来吗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内亡后48小时容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H. 医疗纠纷当中,签了尸检协议之后,还能不能反悔是因为听说在医疗纠纷当中的尸检是需要取走全部器官的!
什么情况?
如需来要委托代理自可以与本律师(荣县|自贡|成都|四川|中国律师)联系,本律师为您争取最大的利益。您如果有急事可以打电话咨询本律师(24年法律工作经验,曾在纪委,监察局工作,曾在国家机关从事了30年公务员工作)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打电话咨询本律师
I. 像医疗纠纷进行尸检,需要把人的全部器官都取走吗
指导意见:
你好,医疗纠纷进行尸检一般来说有可能需要把人的全部器官都取走
J. 尸检的过程是怎样的
1、法医说需要45天,说明在做病理检验,需要做切片等复杂工作;
2、报告没出来值钱,建议不火化,就怕出现你说的情况,有质疑;
3、不知道你老婆的哪方亲戚对她的死因有异议?导致需要尸体病理检验呢?抑或是警方对她的死因有怀疑?
4、建议等报告出来火化尸体,免生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