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虚假宣传导致的合同纠纷,可以追究虚假宣传的责任吗
虚假宣传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参考如下。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❷ 广告法中,广告代言人在虚假广告中代言的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我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条非但没有规定广告代言者应当承担责任,反而明确把代言者这一广告主题排除在承担连带责任的主题之外。
(1)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4)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5)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❸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在2013年10月以前只是道德问题,在这之后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责任,也就变成了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
相关法律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药品,使消费者遭受损害,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相关规定请求其与食品、药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条文中的“个人”即指“明星”,由此可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是需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的。
❹ 天猫卖家被投诉虚假宣传,最严重处罚是什么
天猫卖家被投诉虚假宣传,最严重处罚是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本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虚假广告纠纷扩展阅读
根据《阿里创作平台管理规则》相关规定:
发布不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捏造细节:捏造细节使整个事件被扭曲;
2、图文不符:通过错误的图文描述误导他人;
3、夸大事实:在描述中对事实夸大其词,误导他人;
4、不实宣传:发布的信息与实际不一致,包括但不限于:
①发布的活动或商品信息,与实际信息(如: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规则、活动奖品、商品名称、商品描述、商品属性、商品价格等)不一致,进行不实、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②信息图片、热门关键字、话题、内容信息等要素不一致;
③通过借用热门话题、内容炒作、内容引导的方式,发布与实际内容不相关的信息;
④使用绝对化用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词汇:最高级、全网、抄底、全国、全世界、国家级、顶级、第一品牌、绝无仅有、万能、销量冠军、独家、首选、绝对、唯一、巅峰、永不等;
5、虚假中奖信息;
6、发送无意义内容、重复/相似内容。
违规处理:
1、情节轻微:删除违规信息。
2、情节严重:10分/次,删除违规信息,账户降级并冻结30天。
3、情节一般:5分/次删除违规信息。
4、情节严重:10分/次,删除违规信息,账户降级并冻结30天。
❺ 明星涉嫌虚假广告法律真管不着吗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年修改)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
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
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
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
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2】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个别明星涉嫌虚假广告,法律管得着。
当消费者根据虚假广告购买此商品,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可以带着证据,按照广告法把广告经
营者、广告发布者、一起告上法庭。
做虚假广告的个别明星,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
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❻ 原告认发法庭立案案由有误。原告告被告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但法院立案时的案由为“侵权责任纠纷”
你可以复向法官指出,如果法官不制理会,属于法官的错误,如果并导致判决错误的,你可以以该理由提起上诉。
补充:
原告以什么案由起诉,是原告的权利,法院无权修改原告的案由。因为法院的是中立裁判者,原告起诉什么,法院就审什么。法院要按照原告的案由来适用法律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原告确定的案由不当,导致判决结果不利于原告的,由原告自己承担不利的后果。
如果法院自己更改案由导致判决不理于原告的,原告可以上诉,不利于被告的,被告可以上诉。二审法院审理查明后,应该发回重审。
如果原告认为法院确定案由不利于自己,开庭时可以向法院指出,并坚持按自己的案由主张权利。法官一般会考虑的。
❼ 有产品被投诉虚假宣传该怎么处理呢
可以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被举报了可能会被当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在调查的时候,专向有属关部门说明情况,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可以找到举报人,要求撤销投诉。主动与举报人沟通,提供表明自己广告内容真实的证据,说服对方,并要求对方撤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