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侵犯实用新型专利 如何认定侵权责任
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的侵权纠纷在争议解决的程序上有所区别。《专利法》第六十一条:专利内侵权纠纷容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 简单地说,对于发明专利,举证责任在于被诉侵权方;对于实用新型,举证责任在权利拥有方。
㈡ 被投诉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如何申诉
你好呀。
通常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是不一样的。请问对方投诉的理由是什么?
1、可以做侵权比对,若觉得不侵权则可以申诉 2、可以做专利权稳定性分析,看提无效宣告的可行性如何
㈢ 应对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应该如何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核查事实一项专利权是否被他人侵犯,首先要查明是否回有已构成侵权的事实,答这些事实完全要靠证据来证明。因此,及时、全面地收集有关证据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应特别注意收集侵权的物证和书证。
物证--主要是侵权产品。侵权产品是十分重要的证据,而且它的取得也并不困难。
书证--一般应包括两个部分:
其一,证明专利权人有专利权,如:专利证书、专利申请文件、专利实施许可或专利权转让合同书等;
其二,证明侵权方实施了侵权行为,如:侵权方与他人的订货合同或转让合同、销售发票或销售产品说明书,技术对比文件等等。
在有些情况下,往往一两份有力的书证就可以认定侵权事实的存在。
㈣ 不小心侵犯别人的实用新型专利怎么办
1、确认是否全部技术特征落入对方保护范围
2、确认对方专利权是否存在无效的可能
3、如果已经接到被诉侵权,可以考虑找专利代理人或律师进行咨询
㈤ 实用新型侵权的特点有哪些
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权是否构成侵权判定标准
专利判定的标准是看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如落入,则构成侵权。判定的方法则是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进行对比,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解释专利权利要求时,应当以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内容为准,而不是以权利要求书的文字或措辞为准。
2、根据全面覆盖原则,将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对应比较,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则构成侵权。具体分四种情况:
a)、包含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
b)、上位概念涵盖下位概念,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被控侵权物是下位概念;
c)、新增加被控侵权物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
d)、从属专利被控侵权物是对先专利技术的改进,并获得了专利权,属于从属专利,未经先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从属专利。
3、根据等同原则,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比较,即使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即两者以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或者,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是该专利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专利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技术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物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㈥ 如何应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官司
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的侵权纠纷在争议解决的程序上有所区别。
《专利法》第六十一条: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
简单地说,对于发明专利,举证责任在于被诉侵权方;对于实用新型,举证责任在权利拥有方。
㈦ 我的竞争对手,侵犯了我的实用新型专利,我该如何应对求解答,谢谢。
对于你所遇到的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应对方式:版
第一、向当地的专利权局投诉,由专利局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二、通过公证的方式保全对方生产和销售侵害你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在向法院诉讼维权中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公证费、律师费)由侵权方承担。
㈧ 我有一个实用新型的专利被别人侵权了 该怎么维权
保护程度以及程序都是有差别的。
发明保护的范围更广,更主要的是,在专利侵权专诉讼过程中,程序有区别属,主要是法释(2001)21号第8条:提起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诉讼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
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被告请求中止诉讼的,应当在答辩期内对原告的专利权提出宣告无效的请求。
也就是说:按照法释8条,如果你告人家,人家很可能反过来先告你的专利无效,这时候侵权诉讼要等无效程序结束。而国内专利律师更愿意代理的是侵权的被告(即无效的原告),因为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不太高,无效成功率要高一些。
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