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因为违规被取消中标资格还有权利质疑其他中标者么
可以。但一般是招标人需要写报告给上级监管部门(即招标文件备案部门)申请进行重评、重招、或者取消中标人资格由第二名顶上,取得上级意见后,在进行下一步(根据上级批复或指示,进行重评、重招、或者取消中标人资格由第二名顶上)公开招标的都需要公示。比如发现中标人有造假业绩被通告禁止投标黑名单
⑵ 招投标活动中,监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作出取消中标候选人资格的处理决定是否属于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此处监管部门属于行政机关。该中标候选人损害了其他候选人的合法权益,但还未构成犯罪。所以属于行政处罚。
⑶ 对方取消我的中标资格,就发了一份告知书给我们,内容是对这个项目重新招标,请问这个合法吗详细如下:
个人认为:
取消中标资格的主要原因是给该项目前期做过咨询,如确定没有做过咨询。我认为要继续异议,10日后如无合理答复,向招投标主管部门(此案例应该是发改委负责监督)投诉,回复如仍认为不合理,可以进行行政诉讼。在质疑、投诉、诉讼期内该项目依法应暂停招标直至案例处理完毕。第二条价格过高应在评标时,由该项目专家委员会做出,而不是评标后再另行组织专家重新判定,属于违反招投标法行为,人为痕迹严重。个人认为可以借助媒体力量,从此案例回复单位重点建设工程招标办、轨道指挥部应是政府下属部门,因此在当地进行投诉、诉讼,效果令人堪忧。
⑷ 取消中标通知书的诉讼纠纷
A单位无故取消B的中标,属于违约,应当承担保证金、利息等直接损失,败诉要承担诉讼费。
⑸ 格力针对被取消中标资格是如何回应的
格力针对被取消中标资格回应称是申报过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误,并非目前网络所传为了达到中标目的虚标技术参数、虚标能效参数的行为。
7月4日,董明珠自媒体发表严正声明称,近期,网络出现大量关于格力的不实报道,关于中国移动6月1日取消格力“2020-2021年高压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中标资格,实为申报过程中的材料整理失误,并非目前网络所传为了达到中标目的虚标技术参数、虚标能效参数的行为。
而这次“失误”,实际上有着弄巧成拙的成分,格力因此痛失30%的标的份额,得不偿失。
经内部核查,该事件系格力区域经销商项目组投标人员在提交申报业绩证明材料时,把中标的“华为团泊洼8号地块工业项目(一期)”当作了“华为团泊洼8号地块工业IDC项目(一期)”整理申报。
“对于本次事件的工作失误问题,我们深感遗憾并已严肃处理责任人。”格力电器表示。
(5)取消中标资格纠纷案扩展阅读
格力电器提供的应用案例“资料里有篡改的成分”:
有消息人士表示,格力电器提供的这个应用案例出了问题,导致满盘皆输,因为“资料里有篡改的成分”。
在招标公告中,中国移动要求:参与投标的制造商的高压(10kV)离心式冷水机组销售额,在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销售额不得少于500万元,在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应有离心式冷水机组在中国大陆数据中心的应用案例。
为了符合标的需求,中标案例最终提交时在标题里增加了“IDC”(数据中心)。“但其实真实情况不是数据中心的应用,是提交材料的时候改成了数据中心。”
上述人士坦言,其实格力的这个产品本身是有在数据中心应用的,但可能选中的这个案例规模比较大,更有说服力,所以才被拿来改头换面。
⑹ 招标人是否可以直接取消中标资格
招标人在中标人符合取消中标资格的法定条件下,可以直接向中标人发出取消中标资格通知。建议贵单位同时向行政监督部门(主管机电办)报告中标人的违法行为。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⑺ 投标人被招标人取消中标资格可以投诉吗
如果投标人或中标人以及其它利害关系人认为自己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有明显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投诉要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
⑻ )情形的,招标人可取消其中标资格,并没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81条和《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第58条的规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的,在签订合同时向招标人提出附加条件或者更改合同实质性内容的,或者拒不提交所要求的履约保证金的,招标人可取消其中标资格,并没收其投标保证金;给招标人的损失超过投标保证金数额的,中标人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没有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对招标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际,就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制定本解释。本解释第十六条当事人对建设工程的计价标准或者计价方法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结算工程价款。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价款结算参照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