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起诉合伙纠纷未清算法院能受理吗
起诉合伙纠纷,如果未清算,法院一般不会立案受理。
即使受理了,也无法审理。最终可能会驳回原告方的诉讼请求。
⑵ 法院判决解除合伙关系但未清算怎么办
个人合伙未复经清算,向法制院申请请求解除合伙关系法院可以受理。请看案例——
合伙未清算依法被驳回
安庆法院网讯: 原告朱某与被告李某、余某是好朋友, 2008年三人口头约定合伙养殖,并各有投入。这期间,因朱某要求退伙,三人产生矛盾。为此朱某于2010年诉至法院,请求判决两被告李某、余某支付其垫付的合伙资金。两被告则反诉,请求判决解除原、被告之间的合伙关系,并由朱某承担合伙亏损60000多元。在诉讼过程中,朱某因证据不足,撤回本诉。
⑶ 合伙协议,一方不提供账目到帐无法清算。法院判决吗
这类纠纷现实生活中很多。由于合伙的双方或者多方都是关系不错的亲戚、朋友、同学专等,所以发生属纠纷大多数也都能自己协商解决好;
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前法院对这类案件很少受理的。现在因为实行登记立案,法院必须受理。但是,无法给双方判决出一个结果,大多数都是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⑷ 合伙未结算案件法院能判吗
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⑸ 合伙协议纠纷乙方不清算,后来甲方拿账务去会计事务所清算后,法院让该事务所出司法鉴定,但是乙方不同意
你可以试试,至少能起到一个辅助证据的作用
合伙纠纷最好还是通过协商解决,清官难断家务事。
⑹ 在合伙协议纠纷中,法院已认定合伙属实,但是提供的原始票据法院不要,最后票据是单方清算对方没有签字,
如果一审判决有问题,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上诉。
⑺ 合伙纠纷未清算法院如何处理
合伙纠纷未清算,要看有没有合伙协议的约定,如果无约定,法院可能会启动审计,并以此确定合伙财产。
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合伙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合伙型联营体和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案件应否一并确定合伙内部各方的债务份额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合伙型联营体和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案件应否一并确定合伙内部各方的债务份额的复函
1992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1)桂法(经)字第23号《关于审理合伙联营体和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应否一并确定合伙内部各方的债务份额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合伙型联营体和个人合伙的财产能够清偿联营或合伙债务的,应当以合伙型联营体或个人合伙的财产清偿。
合伙型联营体、个人合伙无财产清偿或者其财产不足清偿联营、合伙债务的,应当由联营成员或合伙人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合伙型联营各方,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协议约定负连带责任的,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联营体成员之间、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联营体各成员、各合伙人承担债务的份额容易确定,各联营体成员、合伙人之间争议不大的,为简化诉讼程序,可以在审理合伙型联营体、个人合伙对外债务纠纷案件时一并确定联营、合伙各方承担债务的份额,但应在裁判文书中指明合伙型联营各方、各合伙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联营各方、合伙人之间对如何承担责任争议较大,将联营体、合伙组织对外债务纠纷与联营、合伙纠纷一并处理不利于案件及时审结的,可以分开审理。如果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协议的约定,合伙型联营各方对联营债务不负连带责任的,在审理合伙型联营体对外债务纠纷案件时,必须确定联营各方应当承担清偿债务的份额。
⑼ 合伙协议,一方不提供账目到帐无法清算.法院判决吗
1、这类纠纷现实生活中很多。由于合伙的双方或者多方都是关系不错的亲戚、朋友、同学等,所以发生纠纷大多数也都能自己协商解决好。2、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前法院对这类案件很少受理的。现在因为实行登记立案,法院必须受理。但是,无法给双方判决出一个结果,大多数都是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3、理由是:法院审理个人合伙纠纷案件时,不能适用《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定,即使可参照该法条去处理,也缺乏可操作性。因个人合伙财目的混乱,当事人自己无法清算,通过审计、会计鉴定的方式,仍不能查明合伙经营期间的账目情况,此时,即便合伙收入清楚,合伙现有财产明确或部分明确,只要双方对支出存有争议,法官就会以帐目不清,盈亏无法确定,或举证不能为由驳回原告要求分割合伙财产的诉讼请求。司法实践中,有的合伙人故意让帐目无法查清;有的一方当事人认为帐目和财产均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肯配合帐目清算,对于合伙经营的实际收入和支出等事实就难以全面查清,为的就是要原告无法举出证据,法院无法处理,达到永久占有的目的。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八条第三款规定: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5、也有人认为,可以先就查清的事实法先行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0条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按照共有理论的通说,依照此规定处理。合伙帐目不清,在有部分财产和账目清楚地情况下,就明确的部分先行判决,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缓和了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
⑽ 个人合伙未经清算,向法院申请请求解除合伙关系,是否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有高手请附法律条文
个人合伙未经清算,向法院申请请求解除合伙关系,属于法院受理范围。
个人合伙中合伙人请求分配合伙利润并不必然以合伙清算完毕为前提。
法院可根据双方提供的账目材料初步审查合伙盈亏情况,如果现有证据足以证明存在合伙利润的,法院应当对该部分合伙利润按照合伙协议或法律规定进行分配。
判决后再发现其他合伙债权债务的,双方可另行提起诉讼解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法院完全可以通过证据规则,对双方提供的证据作出认定,如果证据能够确定部分案件事实,能够确定某一合伙事项存在一定利润,即可据此作出判决。如果判决之后有新的证据表明还存在其他合伙利润的,合伙人可另行提起诉讼解决。
总之,对已经明确的部分合伙利润进行处理是有法律依据的。对账目不清、未经结算的案件一律驳回诉讼请求,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合伙人合法利益的保护。
(10)合伙纠纷未清算法院扩展阅读:
解决个人合伙纠纷“立案难”情况的对策建议:
(一)引导当事人恰当行使诉权
诉讼是含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活动,因具体诉讼过程中的请求、陈述不妥当,或举证失误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针对因个人合伙纠纷引发的诉讼,从立案阶段就要引导当事人恰当行使诉权。
(二)法院应协助清算合伙账目
对于合伙人之间已经结算,债权债务关系清晰或者证据充分、账目简单且清晰的案件,法院可以依据结算凭据或经开庭审理由审判人员加以核算后,依法作出判决。
(三)委托审计部门对合伙账目进行审计
如合伙人之间对合伙开支、对外债权债务以及盈余亏损情况存在较大争议,但合伙账目规范、齐全,或虽缺少账目或账目不清,但合伙人对做帐情况能统一口径的,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当及时引导当事人申请委托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