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网约车保险纠纷案

网约车保险纠纷案

发布时间:2021-08-14 11:52:09

A. 网约车发生事故 交强险可否拒赔

乘客一脚踏上网约车,另一脚被启动的车子碾伤,保险公司以私家车改变用途、乘客不属于第三者为由,拒绝理赔。近日,安徽省肥东县人民法院对这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原告损失。

2016年7月8日上午,司机项某驾驶网约车在肥东县临湖路接乘客张先生。在张先生左脚踏上车,右脚还在地面的情况下,项某发动汽车并前行,碾压到张先生的右脚,致使张先生外踝骨裂。经肥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项某负这起事故全责。张先生受伤后先后到4家医院治疗、复查,共花费医疗费2304余元。事故车辆系项某所有,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合肥公司)投保交强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

张先生将项某、人保财险合肥公司诉至肥东县人民法院,请求判令两被告赔偿其各项损失合计4.1万余元。

被告人保财险合肥公司在法庭上辩称,事故车辆系网约车,被告项某改变私家车用途,用于经营,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

法院经审理认为,交强险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保险,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最大限度保护受害第三方的利益。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保险,立法设计该项保险的本意是通过法律规定,强制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依法投保,让保险人来承担、分摊社会风险,并以该强制性的责任保险,保障机动车肇事责任事故的受害人能够及时从保险公司得到经济赔偿,以分散投保人承担责任的风险。

若将网约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排除在交强险的赔偿范围之外,则网约车辆受害人获得交强险救济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投保人投保交强险的目的也将难以实现,这显然不符合交强险的立法目的。故网约车事故造成第三者伤害,交强险的承保人应当在交强险理赔限额内履行理赔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张先生因交通事故受伤,其要求得到赔偿的理由正当。交警部门作出事故的责任认定,双方当事人均不持异议。经核定,张先生因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合计为1.08万元。项某作为事故车辆的所有人和驾驶人,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人保财险合肥公司应当在其承保的交强险理赔限额内承担理赔责任。

肥东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在其承保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赔偿原告张先生1.08万元。

人保财险合肥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庭审焦点■

正在上下车人员是否属第三者

除了私家车改为网约车是否属于交强险理赔范围外,张先生是否属于第三者责任险理赔对象也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被告人保财险合肥公司辩称,原告张先生是在上车过程中发生事故,属于车上人范围。车上人员责任险属于商业险,交强险不予赔偿。

法院认为,该问题应区别对待。正在上下车的人员分为正在上车人员和正在下车人员。上车是身体完全在车外到完全到车内的过程。下车是身体完全在车内到完全在车外的过程。可见,上下车是一个连续进行的一连串动作的组合。任何人都不能永远置身于车上,故保险合同所涉第三者和车上人员均为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临时性身份,非永久性、固定不变的身份。两者可因特定时空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判断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而受伤的人是否属于“第三者”还是“车上人员”,必须以发生事故当时的特定时空条件下是否置身保险车辆之上为依据。故正在上下车人员与交强险中的“第三者”既不是简单的画等号,也不是完全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

原告张先生只是一只脚刚踏上车,而另一只脚还在地面,身体的绝大部分及重心均还在车外,其受伤也是因事故车辆碾压到其右脚所致。所以,不能认定为事故发生时张先生已在车上,其完全符合交强险第三者的特征。被告保险公司将正在上下车人员直接与车上人员画等号,认为只要上车人员的一只脚放在车上就是车上人员,进而把受伤的上车人员排除在第三者之外,从语义解释的角度看,已经超出了公众对“正在上下车人员”和“车上人员”理解的范围,从规定意图上看也有利用格式条款类推,肆意缩小第三者范围,免除承保人责任之嫌。这既不符合格式条款的生效原则,也不符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故被告辩称原告不属于第三者,主张免赔,法院不予采信。

B. 网约车如果出了事,保险到底要不要赔

这个现在存在纠纷,保险公司如果认定是网约车,是拒赔的。理赔需要打官司

C. 网约车撞上护栏保险公司拒绝赔偿是怎么回事

3月4日晚10点,孙先生驾车送乘客,经过太平园附近时,一个不留神将车撞上了护栏。车辆损坏严重,所幸并没造成人员伤亡。孙先生拨打了保险公司的电话,保险公司定损员也来勘验了现场。3月17日左右,孙先生接到了保险公司通知,被告知不能理赔。“原因是我开滴滴,将非营运车辆性质变为经营性质。”

D. 追尾网约车我全责,报了保险公司,对方要我赔偿营运损失费,怎么赔

现在道路上面的汽车是越来越多,这样驾驶车辆出门,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就更高一些,所以有时候在路上发生堵车的情况,那么很多都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因为汽车不像电瓶车之类的,在购车汽车后都是需要上保险,没有保险是不允许上路,按照强制要求,汽车是必须购买交通强制责任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交强险,这个费用不到1000元,但是赔偿额度有限,所以一般购买交强险,还需要购买汽车商业保险,这个费用就比较贵,一般是在5000元左右,不出险第二年在3000元左右。驾驶车辆出行,谁都不想出现交通事故,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出现,如果不是因为喝酒等原因发生交通事故,那么修车等费用,这个都是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所以有人在问,追尾网约车全责,对方需要赔偿运营损失费,这个该怎么赔?

对于网约车在维修期间的误工费要赔偿多少,这个不是网约车司机随口说是多少,那么就赔多少,而是根据网约车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一般来说,对方举证的标准是以3-6个月在银行流水金额来作为标准,当然都知道银行流水不是净收入,而是包括了自己垫付的燃油费用。所以,很多时候保险公司是要扣除一定金额的燃油成本,计算出大概的实际收入。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只要索赔合理,保险公司会支持。但是大多数时候,很多人是把保险公司当冤大头来算计,所以往往到最后就是走上无休止扯皮,或者打官司的路子。

E. 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真的不赔偿吗

呵呵,交通事故无外乎两种情况。1.车与车相撞。2.车撞人。先分析第一种情况,两车相撞一定镇定,先与乘客协商好,实在不好意思出事故了不能送你避免耽误你时间,我给你一百元补偿你乘坐其他工具赶路。乘客乐的屁颠屁颠走人会不愿意?稳住乘客剩下的就好说了吧,你不说谁知道你是在接客的网约车?2.车撞了行人同样这么处理啊。发生事故一定稳住不要慌稳住顾客一切都好说,不要以为保险公司都有通天本领。每天那么多出险事故每起事故他能首先去查你是不是网约车?

F. 我出交通事故后平安保险公司拒赔,说我是网约车非法运营,我已经起诉

首先你以经营为目的的车辆,如果你买的保险只保非营运车的话肯定是不赔的,其次你还非法运营。

G. 有营运网约车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偿吗

根据保险合同的不同,家用车辆和运营车辆的保费是不同的,如果以家庭自用名义投保的车辆从事网约车营运活动,车辆使用性质就变成了营运车辆,属于保险法中“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情形。若未能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增加保险费的,在网约车营运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只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在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不负赔偿责任。
简要案情
2016年8月,滴滴兼职司机张某,通过滴滴平台接到乘客,途中不慎与行人王某发生碰撞并致其受伤。王某因此次事故花费医疗费等各项费用共计20万元。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张某的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50万的商业三者险。当事人就赔偿事宜诉至法院。
不同观点
本案争议焦点为私家车用作网约车接单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人身损害,保险公司如何赔偿?
具体分析
按照我国现行车辆管理法规,机动车辆按其使用用途分为营运和非营运两大类别。本案中,张某以自用名义投保的车辆,通过打车软件平台接下网约车订单,运送不特定乘客, 其有收取费用的意图,因此,张某以自用名义的车辆实施网约有偿载客是营运性质的行为,改变了车辆原有登记的性质。
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保险费与保险赔偿金为对价关系。在当前车辆保险领域中,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车辆的用途,将其分为家庭自用和营运车辆两种,并设置了不同的保险费率,营运车辆的保险费接近家庭自用的两倍。家庭自用车辆的风险小,支付的保费低,营运车辆的运行里程多,使用频率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自然更大,明显增加投保车辆危险程度。这既是社会常识也是保险公司对风险的预估,保险人依据投保人告知的情况,评估危险程度而决定是否承保以及收取多少保险费。保险合同订立后,如果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超过了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事故发生的合理预估,如果仍然按照之前保险合同的约定要求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对保险人而言则显失公平。
保险法中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本案中张某以家庭自用名义投保的车辆从事网约车营运活动,车辆使用性质已变成了营运车辆,属于保险法中“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情形。张某应当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可以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返还剩余保险费。张某未履行通知义务,其网约车营运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只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在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不负赔偿责任。

H. 私家车当网约车用,出了事故保险公司赔偿吗

私家车从事营运,保险公司不赔商业险,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保险费与保险赔偿金为对价关系,保费是根据危险程度评估决定的。当前,营运车辆的保费接近家庭自用的两倍,其原因也在于此,这是社会常识,也是保险公司的预估。以家庭自用名义投保的车辆从事营运活动,保险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双方协商增加保费或解除合同返还剩余保费,否则对于保险公司显失公平,这是《保险法》第五十二条的内在逻辑。

I. 网约车司机不理解:为什么保险会拒赔

网约车司机不理解:为什么保险会拒赔?以下是解答:
1、《保险法》第52条规定:因被保险机动车被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及时通知保险人,且因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2、大多网约车都是私家车,购买的保险往往是家用型车险,出险后往往容易遭到保险公司的拒绝。是因为使用性质变为营运车辆,风险系数明显增加。
3、车辆保险分营运车辆保险和非营运车辆保险两种,网约车由于是和出租车一样从事营运的车辆,所以应当购买营运车辆保险才能获得保障。

阅读全文

与网约车保险纠纷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