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邻里纠纷引发杀人案

邻里纠纷引发杀人案

发布时间:2021-08-14 07:01:10

❶ 因邻里纠纷酿惊天血案,他数小时内杀害13名村民,为何如此丧心病狂

他有狂躁倾向,在纠纷发生以后感觉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与伤害,但村民都不为他说话,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他一怒之下持刀杀人,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

❷ 婚恋,邻里纠纷,仇恨引发的杀人行为 法院怎么量刑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❸ 邻里纠纷激情杀人,如此惨案,究竟发生了什么

斗智斗勇 罪犯伏法

因张某冈有过失致人死亡的前科,早年驾车发生车祸致人死亡,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到案后拒不如实交代犯罪行为,辩解称死者向其抛撒石灰时,其躲闪过程中铁锤脱手不慎击中死者头部,自己系过失致相某芳死亡。专案组民警利用丰富的刑侦经验,一边与犯罪嫌疑人张某冈正面交锋,一边另辟蹊径,抽调精干力量调查取证,成功还原了案发现场的真实情况。犯罪嫌疑人张某冈面对如山铁证,交代了其母亲因邻里矛盾与相某芳发生争吵,其为泄愤持铁锤猛击相某芳头部两下,致相某芳当场死亡的犯罪事实。

❹ 民间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都不判死刑立即执行吗

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取决于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尽管判处死缓也是判处死刑,但判处死缓的罪犯除个别以外一般不再执行死刑。这样,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对犯罪分子来说往往是生死两重天。因此,在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尚未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准确裁量犯罪分子是否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从而作出选择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无论是对统一死刑的适用标准,还是发挥死缓在限制死刑适用中的重要作用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当犯罪行为触犯法定刑为绝对确定死刑之罪的,在具有从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该情节可以作为适用死缓的依据。当犯罪行为触犯相对确定死刑之罪的,在既具有相应的从重处罚情节又具有从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可见,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是否具有从轻处罚情节是一项重要的考量因素。这种从轻处罚情节,既可能是法定的也可能是酌定的。在司法实践中,以下情况一般可视为“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从而可以考虑对被告人适用死缓或者其他较轻刑罚。

第一,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未遂、从犯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不立即执行。1999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指出:“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在司法实践中,自首情节是裁量死缓中适用最广泛的法定从轻情节。

第二,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被告人如实供述同种罪行,或者能如实坦白交代罪行,认罪态度好,确有悔罪表现和酌定从轻情节的,可不立即执行。被告人如实供述同种罪行,其价值和意义有时并不逊色于自首情节。尤其是供述同种较重罪行的,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应当从轻处罚。被告人坦白交代罪行,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和酌定从轻情节的,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降低,故可不立即执行。

第三,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或者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地位以及犯罪后果等具体情节,可不立即执行。如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犯罪案件中,只有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对于手段不是特别残忍、情节不是特别恶劣的,可以考虑适用死缓或者其他较轻的刑罚。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一般应坚持同一案判处死刑不要过多的原则,应当对最重要的主犯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其他可适用死缓或其他刑罚。

第四,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案件系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激化引发的,可不立即执行。《会议纪要》指出:“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因婚姻家庭矛盾而引起的杀人、重伤案件,其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具有特定性和局限性,行为往往带有突发性,危害结果发生后犯罪人往往会醒悟悔罪。因邻里纠纷等引起的杀人、重伤案件,往往都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对于因民间纠纷激化引发的死刑案件,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防止新的冲突。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7年9月中旬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的决定》,《决定》第35条明确规定:“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因被害方的过错行为引起的案件,案发后真诚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案件等具有酌定从轻情节的,应慎用死刑立即执行。注重发挥死缓制度既能够依法严惩犯罪又能够有效减少死刑执行的作用,凡是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的,一律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第五,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案件因被害人过错引起的,可不立即执行。《会议纪要》指出:“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被害人过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降低,因而是分析、考察被告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大小的重要依据。被害人过错可分为严重过错、明显过错、激化矛盾过错和一般过错。对于一般过错,过错程度轻微,尚不足以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的发生、行为方式和侵害强度产生较大影响的,一般不考虑过错情节而对被告人予以从轻处罚。双方对案发都有过错的,要分清哪方是严重过错,哪方是一般过错。对于被害人存在严重过错,明显大于被告人过错的,对被告人可酌情从轻处罚。

第六,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被告人确有悔罪表现,其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已获得被害方的谅解,且不属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可不立即执行。被告人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犯罪造成的实际危害,反映了被告人具有真诚悔罪的态度,并因此得到被害方的宽恕和谅解,显示了其人身危险性的降低。200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2001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对于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但追缴、退赔后,挽回了损失或者损失不大的,一般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当然,对于罪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并不能仅因为赔偿得好,又得到了被害方谅解,而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需要十分慎重,要结合具体案情,综合考虑判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第七,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被告人作案时的年龄、智力和身体状况等自身因素,可不立即执行。如对于年龄超过70周岁的老人、智力低下的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等犯罪的,尽管罪行极其严重,一般不宜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应考虑适用死缓或者其他较轻刑罚,体现刑罚的人道主义关怀。

第八,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被告人作案时系间接故意,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比直接故意相对要小,且有其它酌定从轻情节的,可不立即执行。正如《会议纪要》指出的那样:“在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

第九,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案件个别事实情节难以完全查清,而在量刑时留有余地,可不立即执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案件的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仍有个别影响犯罪危害程度的事实未查清或不可能查清的,或者同案人之间的罪责未查清或不可能查清的,可以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如没有直接查获贩毒犯罪分子的毒品,贩卖毒品的数额是凭口供及言词证据而认定,缺乏定性定量分析的,宜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在共同杀人或共同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中,当多数案犯在逃的情况下,谁是直接致人死亡的凶手或谁是主犯未能查清,就不能对已归案的少数案犯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应判处死缓刑,以留有余地。

❺ 陕西凶杀案回顾:因邻里纠纷,断送两个家庭的幸福,到底发生了什么

2002年8月12日晚7点时许,陕西省礼泉县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凶手与邻居发生争吵,久积生恨,遂报复杀害,令人不禁唏嘘!凶手随后投案自首,以此减轻自己的罪孽。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凶手怨恨丛生,顿起杀机,无辜之人惨遭杀戮,命赴黄泉?背后到底隐藏哪些隐情,到底是人性使然还是预谋已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探寻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人生在世,潮起潮落,全逃不脱一个“容”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左邻右舍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也不会导致惨案的发生,希望能给予我们警示,避免惨案的发生。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❻ 陕西凶杀案回顾:因邻里纠纷,断送两个家庭的幸福,令人唏嘘!结果怎样

2002年8月12日晚7点时许,陕西省礼泉县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凶手与邻居发生争吵,久积生恨,遂报复杀害,令人不禁唏嘘!凶手随后投案自首,以此减轻自己的罪孽。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凶手怨恨丛生,顿起杀机,无辜之人惨遭杀戮,命赴黄泉?背后到底隐藏哪些隐情,到底是人性使然还是预谋已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探寻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人生在世,潮起潮落,全逃不脱一个“容”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左邻右舍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也不会导致惨案的发生,希望能给予我们警示,避免惨案的发生。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❼ 为什么在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中,即便凶手有过错在先,也不会被判死刑

根据《关复于办理死刑案件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在对被告人作出有罪认定后,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的量刑事实,除审查法定情节外,还应审查以下影响量刑的情节: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有无悔罪态度;
(五)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六)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
既有从轻、减轻处罚等情节,又有从重处罚等情节的,应当依法综合相关情节予以考虑。
不能排除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等量刑情节的,判处死刑应当特别慎重。
纵横法律网 于家亮律师

❽ 由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罪,怎么判决为什么法院说不支持死亡赔偿金

邻里纠纷的故意杀人罪,还是定性故意杀人犯罪,但在量刑上可能还其他原因内的故意杀人犯容罪有所区别,这是我国的一个司法政策,没办法。你所说的死亡赔偿金法院不支持是什么情况?是不支持你们主张的数额还是直接驳回赔偿要求本身?

❾ 因邻里纠纷引起的命案,凶手可以判死刑吗

如果因邻里纠纷而引起了命案,犯罪嫌疑人就触犯了《刑法》,依法是可以判刑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❿ 陕西凶杀案回顾:因邻里纠纷,断送两个家庭的幸福,后来怎样

2002年8月12日晚7点时许,陕西省礼泉县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凶手与邻居发生争吵,久积生恨,遂报复杀害,令人不禁唏嘘!凶手随后投案自首,以此减轻自己的罪孽。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凶手怨恨丛生,顿起杀机,无辜之人惨遭杀戮,命赴黄泉?背后到底隐藏哪些隐情,到底是人性使然还是预谋已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探寻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最后

人生在世,潮起潮落,全逃不脱一个“容”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左邻右舍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也不会导致惨案的发生,希望能给予我们警示,避免惨案的发生。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阅读全文

与邻里纠纷引发杀人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