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律中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侵权责任法》第22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前提
根据本条规定,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是侵权人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了他人严重的精神损害。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包括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身权益。
“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这里的“他人”,不限于被侵害人;在某些情况下,如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受到严重精神损害的他人为受害人的近亲属。
但何为“严重精神损害”恐怕会在实践中引起争议,这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将包袱扔给了最高人民法院。
(二)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其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2月20日《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了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灭失或者毁坏。
引用地址:http://www.haiyaolaw.com/html/view/case/2010-11/5945.htm
㈡ 国家赔偿法包括精神赔偿和名誉赔偿吗
按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赔偿法中有精神损失赔偿和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所以受害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五条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㈢ 法律上有精神损失的法律规条赔偿吗
我国目前没有关于精神损失赔偿方面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如果是民事纠纷,就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向相关责任人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具体的全国统一标准目前还没有出台,但各地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标准。民事案件中,原告、被告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有上诉的权利,但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否则就只能通过申诉程序提起申诉了。具体上诉期如下:一审判决的案件上诉期是15天,一审裁定的案件上诉期是10天(以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之日起计算)。
㈣ 关于《侵权责任法》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呵呵,借助一些新闻您看看有没有帮助吧
精神损害赔偿得到法律彰显
2007年11月日,“北京公交售票员掐死清华教授女儿案”民事赔偿部分终审宣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了赔偿10万元精神损害金的一审判决,改判赔偿30万元,这是目前我国法院判决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数额。
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没有明确规定,正在审议中的国家赔偿法修订草案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仅限于行政法领域,司法实践中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来规范,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已经有了不少案例。
最新通过的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胜明表示,这是《侵权责任法》的一个亮点,表明我国在现行法律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
王胜明介绍说,草案审议过程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怎么认定,什么情况下构成精神损害赔偿,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究竟赔多少,有过很大争论。最终通过的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侵害人身权益是指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侵害财产权,如果侵害了财产权益,就要根据财产的损失给予赔偿。
㈤ 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现实问题
乐某和于某因一些琐事发生肢体冲突,在厮打过程中,乐某将内于某打伤住院。由于容伤势比较严重,虽然经过抢救于某保住了性命,但一只眼睛永久性失明,构成了残疾。于某出院后,精神状态一直很差,经常做噩梦,还患上了神经衰弱。为此,于某向乐某提出了精神损害赔偿,但乐某认为其已经赔偿了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不应该再赔偿精神损失。那么,法律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解答
精神损害赔偿是受害人因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而获得的金钱赔偿,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可以考虑侵权人的主观状态、被侵权人的伤残情况和遭受精神痛苦的情形等。
在这则案例中,于某可以向乐某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㈥ 无意侵权要赔偿精神损失费吗
1、女性洗澡被人窥视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依法应当予以受理;
2、法院是否支持以及支持多少精神损失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的原则进行判决;
3、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㈦ 法律上有精神损失的法律规条赔偿吗
我国目前没有关于精神损失赔偿方面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如果是民事纠纷,就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向相关责任人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具体的全国统一标准目前还没有出台,但各地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标准。民事案件中,原告、被告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有上诉的权利,但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否则就只能通过申诉程序提起申诉了。具体上诉期如下:一审判决的案件上诉期是15天,一审裁定的案件上诉期是10天(以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之日起计算)。
㈧ 侵权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如何理解
侵权精神损害指因加害人的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相对较为成熟。侵权精神损害依据侵害对象的不同分为侵害人格权精神损害、侵害身份权精神损害、侵害特殊财产权的精神损害。
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㈨ 新国家赔偿法中有精神赔偿吗
有的,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至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这一条款贯彻了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体现了中国法制的进步。但该条款仅规定了纲领性的赔偿原则,而对于有关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标准以及哪些情形属于造成严重后果等问题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
㈩ 版权被侵权,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在版权侵权案件中,可以提出索赔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
依据侵权法理论,只有自然人的人身权利遭受侵害时才会赔付精神损失,在版权案件中也只有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受到严重损失,且在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仍不足以抚慰权利人所受精神损害时,才会判赔精神抚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