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品类有机产品,有机认证过期,消费者投诉
你可以到12315进行投诉
2. 如果因我们工作人员的原因,在宣传上使用了比如有机食品这种用语,接到投诉,要求我们赔偿,这个是否合理
你们工作人员属于你们公司企业,是一体的,员工替你干活,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公司应该做好相关的培训,避免出现这类问题才好
3. 谁知道海城市环境保护局举报电话
这个是公共全国的: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12318
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 12315
价格监督举报 12358
质量监督电话 12365
机构编制违规举报热线 12310
环保局监督电话 12369
劳保咨询热线 12333
工商投诉热线 12315
价格投诉热线 12358
环保举报投诉电话 12369
组织部专用举报热线 12380
民工维权热线电话 12333
是市政府的环境保护执法监督部门。现职领导7名,内设行政管理科、污染控制科、宣教科、生态办等四个科室,下设环境监理所,环保监测站和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三个事业单位,及信访审批大厅派驻机构和产业协会群团组织,现有职工126人。近年来,海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为重点,坚持保护与治理并举,监管与处罚并重,规范与整顿结合,有效地推进了全市环保工作的发展,2005年,海城市环保局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生态示范区,海城环保局获优秀组织奖。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得到长足发展,重大环境信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电话:
环境信访:3208021
纪委电话:3291320
污染举报:3284110
4. 食品发布在淘宝,无意中将“无机”写为“有机”,现有人举报,是按照虚假广告,还是虚假宣传。谢谢。
都没事,只是在网络上不是产品标签,然让拿出依据
5. 淘宝买家以不是有机食品为由投诉到网上法庭是否是骗局
不是骗局,这是浙江省高院近期推广的一个“人民法院信息化”的项目。也就是说,现在当事人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起诉、应诉、开庭等,相对比较方便。因为淘宝和天猫的注册地在浙江杭州(余杭区),故余杭区人民法院会受理较多的电子商务类的网上法庭立案的案件。
6. 有机食品管理制度
有机产品 第4部分: 管理体系
范围
GB/T 19630的本部分规定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应建立和维护的管理体系的通用规范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及相关的供应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2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3 有机产品 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9630.4的本部分。
3.1
有机产品生产者 organic procer
按照本部分从事有机种植、养殖以及野生产品采集,其生产单元和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已获准使用有机产品标志的单位或个人。
3.2
有机产品加工者 organic processor
按照本部分从事有机产品加工,其加工单位和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已获准使用有机产品标志的的单位或个人。
3.3
有机产品经营者 organic handler
按照本标准从事有机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和贸易,其经营单位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获准使用认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单位和个人。
3.4
生产基地 proction base
从事有机种植、养殖或野生产品采集的生产单元。
3.5
内部检查员 internal auditor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内部负责有机管理体系审核,并配合有机认证机构进行检查、认证的管理人员。
4 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和合法的经营证明文件。
4.1.2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按GB/T 19630.1~GB/T19630.3的要求建立和保持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应形成本部分4.2要求的系列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
4.2 文件要求
4.2.1 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管理体系的文件应包括:
a)生产基地或加工、经营等场所的位置图;
b)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质量管理手册;
c)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操作规程;
d)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系统记录。
4.2.2 生产基地或加工、经营等场所的位置图
应按比例绘制生产基地或加工、经营等场所的位置图。应及时更新图件,以反映单位的变化情况。图件中应相应标明但不限于以下的内容:
a) 种植区域的地块分布,野生采集/水产捕捞区域的地理分布,加工、经营区的分布,水产养殖场、蜂场分布,畜禽养殖场及其牧草场、自由活动区、自由放牧区的分布;
b)河流、水井和其它水源;
c)相邻土地及边界土地的利用情况;
d)畜禽检疫隔离区域;
e)加工、包装车间;原料、成品仓库及相关设备的分布;
f)生产基地内能够表明该基地特征的主要标示物。
4.2.3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质量管理手册
应编制和保持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质量管理手册,该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简介;
b)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c)管理组织机构图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d)有机生产、加工、经营实施计划;
e)内部检查;
f)跟踪审查;
g)记录管理;
h)客户申、投诉的处理。
4.2.4 生产、加工、经营操作规程
应制定并实施生产、加工、经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至少应包括:
a)作物栽培、野生采集、畜禽、蜜蜂、水产养殖等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操作规程;
b)禁止有机产品与转换期产品及非有机产品相互混合,以及防止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过程中受禁用物质污染的规程;
c)作物收获规程及收获后运输、加工、储藏等各道工序的管理规程;
d)畜禽、水产等产品的屠宰、捕捞、加工、运输及储藏等管理规程;
e)机械设备的维修、清扫规程;
f)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
4.2.5 文件的控制
有机生产、加工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是最新有效的,应确保在使用时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2.6 记录的控制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建立并保持记录。记录应清晰准确,并为有机生产、加工活动提供有效证据。记录至少保存5年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土地、作物种植和畜禽、蜜蜂、水产养殖历史记录及最后一次使用禁用物质的时间及及使用量;
b)种子、种苗、种畜禽等繁殖材料的种类、来源、数量等信息;
c)施用堆肥的原材料来源、比例、类型、堆制方法和使用量;
d)控制病、虫、草害而施用的物质的名称、成分、来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e) 对畜禽养殖场(及养蜂场)要有完整的存栏登记表。其中包括所有进入该单元动物的详细信息(品种、产地、数量、进入日期等),还应提供所有的出栏畜禽的详细资料,年龄、屠宰时的重量、标识及目的地等。
f)畜禽养殖场(及养蜂场)要记录所有兽药的使用情况,包括:购入日期和供货商;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及采购数量;被治疗动物的识别方法;治疗数目、诊断内容和用药剂量;治疗起始日期和管理方法;销售动物或其产品的最早日期。
g)畜禽养殖场要登记所有饲料的详情,包括种类、成分和其来源等;
h)加工记录,包括原料购买、加工过程、包装、标识、储藏、运输记录;
i)加工厂有害生物防治记录和加工、贮存、运输设施清洁记录;
j)原料和产品的出入库记录,所有购货发票和销售发票;
k)标签及批次号的管理。
4.3 资源管理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者不仅应具备与有机生产、加工规模和技术相适应的资源,而且应具备符合运作要求的人力资源并进行培训和保持相关的记录。
4.3.1 应配备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的管理者并具备以下条件:
a)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b)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c)了解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具备5年以上农业生产和(或)加工的技术知识或经验;
e) 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及生产和(或)加工过程。
4.3.2 应配备内部检查员并具备以下条件:
a) 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b)相对独立于被检查对象;
c) 熟悉并掌握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 具备3年以上农业生产和(或)加工的技术知识或经验;
e) 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管理体系及生产和/或加工过程。
4.4 内部检查
4.4.1 应建立内部检查制度,以保证有机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及生产过程符合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4.4.2 内部检查应由内部检查员来承担。
4.4.3 内部检查员的职责是:
a)配合认证机构的检查和认证;
b)对照本部分,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并对违反本部分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c)对本企业追踪体系的全过程确认和签字;
d)向认证机构提供内部检查报告。
4.5 追踪体系
为保证有机生产完整性,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者应建立完善的追踪系统,保存能追溯实际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如地块图、农事活动记录、加工记录、仓储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以及可跟踪的生产批号系统。
4.6 持续改进
应利用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其有机生产和加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促进有机生产和加工的健康发展,以消除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有机生产、加工的因素。有机生产和加工者应:
a)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b)评价确保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7. 企业没有认证有机食品而宣传是有机食品会受到处罚吗
企业虚假标注有机食品,遭罚款1万元
中国有机农业网 时间:2015.09.27
近年来,有机食品以其健康、污染少的优点受到消费者青睐,标注“有机”的包装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普遍。而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有机食品“高质高价”的特点,随意标注“有机”、张贴假冒认证、超范围使用认证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期,怀柔工商分局就查处一起虚假标注“有机”食品的违法案件。
典型案例
2015年5月,怀柔工商分局先后接到两位消费者投诉举报,称其在某公司购买了标注为“有机”的预包装食品,购买后发现并非有机食品,要求该公司予以退款。经调查,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通过网站宣传其销售商品,在是否为有机食品的标注上注明为“是”,而该公司无法出具证明该款产品是有机食品的认证文件。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认定该公司的行为为虚假宣传,作出了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工商提醒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该公司认为自己仅因为一个字就被处罚上万元,觉得太冤枉。经过执法人员对其详细解读了有关法律法规后,该公司意识到虽然一字之差却构成了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并表示将吸取教训。工商部门在此提醒广大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应客观的、真实的宣传所经营的商品或者服务,避免因为夸大或者虚假宣传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旦违法,当被查处时往往得不偿失,并且会给企业信用造成不良影响。
法规链接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8. 有机食品认证有哪些基本要求
· 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 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
· 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
· 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最小
· 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
生产基地在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禁用物质;种子或种苗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原料来自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和野生(天然)产品;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少于95%;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和香料等辅助原料和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加工和贸易全过程必需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