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冒用他人身份证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使用他人身份证,且以他人名义进行活动,属于冒用他人身份证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视情节轻重,会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责任:罚款200元至1000元,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二、民事责任:冒用者需赔偿损失,被冒用者无需承担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刑事责任:冒用者触犯刑法,以犯罪论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1)使用人责任纠纷扩展阅读:
要注意的是,如果居民身份证丢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审查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丢失证件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而且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时,用证单位负有反复核对人、证一致性的责任,确认无误后方可为持证人办理相关业务。
用证单位不履行人、证一致性核对责任导致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像案例中的韩某拿着武汉胡小姐的身份证就能申请贷款,银行显然没有尽到审核义务,也应担责。
提醒: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应妥善保存。
2、可申请登记指纹信息防盗用。
现在,出入很多场所都需要出示身份证,随身携带身份证也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出行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止身份证被冒用?受访的两位律师表示,个人身份证及其复印件的保管和使用一定要谨慎,切记身份证原件尽量不要外借或寄存他处,丢弃身份证复印件时应先将其撕毁。
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最好在复印件不妨碍内容阅读处亲笔详细注明用途,万一日后有意外发生,也好查对笔迹、认定责任。
一般来说,身份证复印件只有和原件一起使用时才有效,同时,身份证复印件也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比如他人冒用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办理了手机卡恶意欠费,主要过错在于业务员没有认真审核。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身份证复印件上进行签注,加以预防:用蓝色圆珠笔或签字笔写上‘某某事务专用’字样,内容尽量详细,但不要遮住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在签注时部分文字与身份证要有交叉;通常写三行,每一行后面要画上横线,以免被他人偷加文字。
8月10日,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8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居民身份证使用管理的公告》,公告明确公民应当依法使用居民身份证,不得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
公民应当增强居民身份证安全保护意识,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证,防止丢失、被盗。同时,公告也对防止信息被冒用加以明确:登记指纹信息的居民身份证可以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有利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公民可积极主动到公安机关申请换领登记指纹信息的居民身份证。
如果是身份证丢失去补办身份证,可以登记指纹信息,这样可以更保险。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安全保护意识,尽量不外借身份证。
② 你好,储蓄卡借给他人使用,写好使用协议,假如以后发生纠纷,我需要担责任吗
很有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因为你们之间的协议只能约束协议双方,不能对抗第三人。除非第三人知晓你们之间的协议,发生纠纷不能要求你承担责任,否则因你名下的储蓄卡发生的纠纷你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你向第三人承担责任后可以依据你与使用人之间的协议向使用人追偿,但也有可能难以实现,所以望慎重
③ 用别人公司名接生意后对公司法人造成了官司纠纷应怎么处罚
你好,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构成不正当回竞争,需要承担答相应民事侵权责任。
(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的;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相似的包装、名称、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做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 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做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以上即是答案,望采纳!
④ 雇员受害责任纠纷案由在2020年还能用吗
雇员受害责任纠纷2020年不能使用了。
现在被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所替代。
案由是法院处理、统计案件所用,由法院在立案时确立,当事人没有必要纠结案由的问题。
⑤ 物品实际使用人和产权人不是一个人的民事纠纷责任怎么划分
要看是什么物、当时怎么协商、因何事产生纠纷等等。就是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⑥ 打人纠纷怎么分责任
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或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属于轻伤,轻伤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你父亲有权利了解对方伤情,如果对方鼻子骨折而且不同意私了不要钱,你们要做好承担刑事责任的准备。最好尽快了解对方伤情,必要时可请律师帮助。
⑦ 租赁合同中签定合同人与实际使用受益人在法律上是否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不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回务应当遵答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7)使用人责任纠纷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法条:
第三十九条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条格式条款具有本法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 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⑧ 案由规定里有“用人单位责任纠纷吗
当然有这样的规定!
你要去看2011.2.18修正的最新版本!《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第九部分 侵权责任纠纷
三十、侵权责任纠纷
342.用人单位责任纠纷——对应于《侵权责任法》的条文是: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这一条款脱胎于《民法通则》第121条以及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法人一节中第52条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作了极小的调整。
第8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国家赔偿法》赔偿事由的,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
第9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⑨ 车使用人与车主写了责任书具有法律效率吗
只要车辆使用人有符合车辆驾驶资格的驾驶证,出现交通事故等纠纷,所有的责任都应当由使用人负责赔偿,与车主无关。签不签责任书都无所谓,该车辆使用人承担的责任,不签责任书也要承担。
《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⑩ 工作之外的时间由于个人行为引起的纠纷,用人单位需要负什么责任吗,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