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办法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1-08-13 16:57:39

⑴ 发生医疗事故纠纷怎么处理

解决途径
医疗民事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一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民法的调整范畴。根据 “私法自治”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国家不予干预,因此,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也可以进行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从理论上讲,医疗合同纠纷也可进行仲裁解决,但仲裁解决医疗纠纷还不受重视。国家对医疗民事纠纷的干预表现为民事诉讼,需要当事人起诉才能发生。也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解决。

⑵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交谈中请勿轻信汇款、中奖信息、陌生电话,勿使用外挂软件。

兰丽阿姨 21:29:52
重症监护没人管 小小阑尾夺人命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草菅人命一案

我家住在攀枝花市东区钢花村5懂1单元,我母亲因身体不适,于2013年3月13日中午13时30分左右到攀钢总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必须住院手术治疗,14时许住进普外科病房。注:因床位紧张只有住在过道旁。期间还做了CT检查,x光胸片检查,B超腹部检查,查血验尿等多项检查。经科主任会诊于当晚21时45送进手术室,22时48分手术结束,23时许病人推出手术室,当时我的母亲还属于昏迷状态,未苏醒。主刀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当时患者家属听医生这么说,很是欣慰。
紧接着转入重症监护室,也就是ICU病房。马上重症病房的医生就给患者家属送来一张病重通知。且家属不能进入病房为由,我们儿女及亲人只好一直守在重症门外,待14日早晨7:20分,由医务科人员突然来到重症门口,告知家属病人突然不行了,正在抢救。待我们家属冲进病房见到病人,病人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

母亲的突然死亡,我们全都惊呆了!全家悲痛欲绝!失声痛哭!伤心之至!情况来的如此突然,从手术室出来才几个小时,母亲就一命呜呼了!可怜我的母亲啊~ 和我们儿女连话都还没说上一句,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此次事件我们发现多处疑点:
疑点一:试问我母亲身体的不适,真的是急性阑尾炎吗?如何确诊的?
如果是,哪为何不立即手术?非要拖到8小时后才做手术。这是否会造成穿孔,加重病人的生命危险。天下有这样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吗?
疑点二:我母亲从手术室推出来转入重症病房到早上去世,就一直未苏醒。医生告知家属手术是全麻,而且是必须全麻。为何病人一直未能苏醒?是否麻醉出了问题?
如果病人有躁动现象为何不通知家属?未能醒来为何没有通知医生处理会诊?
疑点三:后经我们检查发现,我母亲在重症病房的监护记录从凌晨1时到早上6时,中间5个小时未有重症监护记录。早上6时到7:20时又是空白。且攀钢总医院是国家认可的三级甲等医院,犯下如此低级错误,天下有这样的重症监护吗?
疑点四: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病理标本呢?再次发问真的是急性阑尾么?
疑点五:按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怎么会心脏骤停?难道不是重症监护的责任?

我母亲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十二日上午我和母亲还有说有笑,谈论本月28号全家出发回老家泸州,母亲她行李箱都买好了,可高兴了!
可是,可是,我伟大和慈祥的母亲呀!就因为一个小小的阑尾手术,几小时后就被院方夺去了生命!病没治好,人却没了!苍天啊!公理何在?

各位看官请帮帮我吧!

孝女:兰丽、兰评
2013年03月20日

⑶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1、报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规定报告制度有以下作用:
(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行政领导,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地减轻事故或事件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2)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有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准确鉴定、准确定性和正确处理。因此,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只有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才能及时派专门人员保管各种为查明案情所需的材料和封存保留现场,以避免发生某些不利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和处理的情况。
(3)医疗事故发生以后,医疗机构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事故或事件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往往发生争议,难以统一认识,这就要求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立即报告,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部门才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特别是对死亡事件,可以及时进行尸检,确保尸检结果的准确性。尸检应在48小时内组织有资格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4)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提请地市医学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所做的结论或者对卫生行政部门所做的处理不服的,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均可在接到结论或者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办公室共同申请再次鉴定,或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2、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十五条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医疗机构采取的及时有效的措施包括:为确认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而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为减轻损害后果而采取必要的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避免医疗事故争议而采取的其他措施。这些措施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力争把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低。
3、保管各种资料,封存现场实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例资料。”第1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第十七条规定:“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掌握第一手资料和证据,是对医疗事故或事件做出准确鉴定、准确定性、正确处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医疗单位在接到有关当事医务人员、其所在科室发生医疗事故的报告以后,应依法做好保管和封存工作,以免发生不利于医疗事故处理的事情。
3、调查
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病员及其家属也可以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对医疗事故或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寻找根据,分析造成事故或事件的原因和过程,这是整个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关键环节。调查的过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证据的检验。首先,病员的病历是记载病情发展过程、记录医生医治方法和思路、反映医生责任心的最原始的资料。为了查明事故真相,必须对病历进行文件检验以判断病历是否被涂改。其次,对现场勘察提取的药品、药瓶和残存的药液、病员的血液、尿液及分泌物做药物分析和标本。再次,如果怀疑病员错输异型血、怀疑换错新生儿、怀疑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不当,则需要做血型检验。最后,若怀疑事故是由医疗设备故障造成,则需请专业人员对医疗设备及医疗器械等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有无机械故障或电路故障等。
第二,对活体进行检查,对尸体进行解剖。对活体进行检查是指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残废,是否有组织器官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确定残废的程度及功能障碍的程度,为医疗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对尸体进行尸检主要是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和法医解剖,以确定死亡的原因。
第三,对医疗单位负责人、责任医务人员、病员及其亲属、在场病友等的调查访问,针对医学疑难问题咨询医学权威等。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不应忽视对医患双方的询问。因为对医患双方进行询问可以得到一些对医疗事故处理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更好地消除医患双方的矛盾,沟通双方,以使医疗事故顺利得以解决。
4、做出结论
医疗事故处理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做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应以书面形式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情况和理由。对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则要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医疗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对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医疗纠纷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医疗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待和处理上必须严肃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1)接待:接待来访者的首要问题是使来访者建立起信赖感。无论有无医疗过失,都要向病人或家属表示慰问,态度诚恳热情,即使对方发怒或语言不逊,也要疏导、说服,切勿动怒。对初访者一定要耐心听,认真记,尽量多搜集与纠纷有关的材料,为开展调查提供依据。对问题不要轻易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来访者陈述意见时不要打断,不要插话或者做不必要的解释,防止误认为是包庇、袒护。最后必须根据事实做结论,只有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病历、实物、现场需妥善保存和保护。
(2)尸体解剖:家属流露出对医疗过程有不满时,有关医务人员就要有所准备,病员死后书面通知并引导家属进行尸检。根据相关规定,尸检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门机构和有资格的人员进行,目的是分析诊断死因,查明有无过失,手术是否误伤器官等,为鉴定和处理争议提供客观依据。
(3)善后处理:善后处理一定要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力求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结案迅速,不留尾巴。这就要争取病员或亲属的谅解、配合和支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社会各有关部门。在达成协议的基础上最好履行公证手续,签订公证协议书,以免反复,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⑷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办法有哪些

1、和解所谓和解是抄没有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⑸ 医疗事故纠纷如何解决

一、发生医疗事故患者:
按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现了医疗损害的行为,作为患者和医院都有三条路可以选择,这就是协商调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诉讼。
协商调解就是医患双方对可能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进行商议,并在有关中间机构的主持下根据损害事实和有关的规定对赔偿金额和其他事宜达成一致。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要是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相关的专家对医疗损害的事实作出鉴定,明确具体责任并对赔偿等作出结论。
诉讼就是针对发生的医疗损害情况,由患者到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主张由医疗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由于医疗损害赔偿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医学、法学的很多专业,调解协商简便易行,但往往赔偿金额偏低。作为患者来说,一辈子可能就遇见这一件事,根本谈不上什么经验,而对方却是“身经百战”、经验多多,几个回合下来,作为患者满心欢喜地签了协议书,后来却发现赔偿额度太小,想去再提起诉讼,但现行的司法解释又规定这种调解协议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法院基本是认可的。因此,作为患者在签订协议之前最好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
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虽然专业性较强,但如果医疗纠纷经医疗技术鉴定认为不是医疗事故,作为患者要提起诉讼,医院就一定会把鉴定结论作为证据出示,这对患者是很不利的,所以说在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也要慎重。
对于诉讼来说,由于涉医纠纷庭审过程比较复杂,专业性极强,患者最好能聘请一个懂医又懂法的律师出庭,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提醒大家一点,涉医诉讼的问题周期通常较长,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医疗纠纷协商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登记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事故和解协商协议有效的四个注意:
1、患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如患者本人为18周岁以上的成人,但协议由其父母签署,且患者不予认可的,则协议无效;
2、医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如协议为医师个人签署;
3、有胁迫、欺诈行为,如医疗机构法人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
4、 协议内容违背法律,如为获得保险赔偿而虚构医疗纠纷赔偿。

⑹ 出了医疗事故后的法律纠纷,怎么处理

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有很多,其中就有知情权。你们现在应该学会保留相关的证据,另外签过字的文件也不能免除医院的责任,如果医院真的存在过错的话。问问有良心一点的医生,你们要怎么做才对病人是最好的,如果有更好的医院,病情允许的话转院吧,毕竟亲人在一天也能给老人多一天的安慰。

⑺ 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1.医闹入刑了,闹肯定是不行!2.拿交通事故做个比较:如果不能认定肇事司机有责任,请问人家会赔钱吗?当然不会,这年头谁也不是傻子!那么医院呢?医院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如果没有让医院的医学专家与法律顾问无可辩驳的证据,他们会拿出一笔钱随便给某个人?至少当事医生说了不算吧!那么院长呢?也不能!如果办得到还给别人干嘛,装自己兜里多好呀!所以要得到赔必须要有证据。很多人会说:我们去的时候好好的,到医院治疗后人就这样了,这不是明摆着医院给我们治坏了吗?还要什么证据!其实不然,试想如果在商场买衣服时突发心梗患者死亡,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找商场,因为大家都能理解这事儿和买衣服关系不大。商场里能发生心梗,那么输液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发生呢?所以很多人看来明摆着的事情其实根本没那么简单。要得到赔偿必须要找出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过错,而判断过错的标准是各种疾病的诊疗规范、诊疗常规、专家共识。一个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人提出的所谓过错会让医院的人两句话就给你驳回去,什么药该用,什么药不该用,为什么用、怎么用,人家会问得你哑口无言。因为人家是专家而您不是。所以出现医疗纠纷必须找专业人员分析事情的经过,查阅所有证据材料,找出让医方很难辨驳的证据。有证据在手就不怕得不到赔偿!可以拿好证据到医院医务部或医务科协商解决,也可以去当地医调委协调解决,实在不满意就到法院起诉。还是那句话:有证据就不怕得不到赔偿!

⑻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和解所谓复和解是没有制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讼前或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阅读全文

与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办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