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权益的典型案例
案例: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股东损害公司利益纠纷案件,支持了原告小股东的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公司控股股东向第三人公司返还其受侵占资金189.44万余元,并赔偿利息损失。法官还首次在判决中认定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修订后的公司法施行之日起算,而不是通常情况下的从权利人知晓利益受侵害之时起算,从而保护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原告林某和被告某科技公司均为北京一家智能卡公司的股东,分别占有公司15%和35%的股份。2002年底,智能卡公司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2003年,林某提起清算之诉。2004年10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林某与科技公司及其他两位智能卡公司的股东共同对智能卡公司进行清算。
在该案执行过程中,海淀区法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智能卡公司2001年3月26日的资产负债表及成立以来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清查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审计报告,认为科技公司占用智能卡公司资金170万元,且智能卡公司因违规事宜已支付的不合格支出19.44万余元应从责任人科技公司处收回。
另,2002年10月,会计师事务所受智能卡公司另一股东委托,对智能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成立以来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清查核实,发现在1999年10月8日公司成立之初,即有智能卡公司的入资款转付科技公司170万元,形成其他应收款。林某在得知该情况后,于2002年11月6日曾向科技公司发函,要求妥善解决智能卡工程公司注册资金170万元被抽逃等事宜。
诉讼中科技公司辩称,在2002年11月6日林某即已发现了科技公司收回借款170万元的问题,本案诉讼时效应从2002年11月6日起算,现已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请求法院驳回林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类型为股东代表诉讼,针对的是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而这种侵犯利益行为的主体除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公司股东应属此列。由于智能卡公司已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并经人民法院判决由几位股东对其进行清算,故智能卡公司的董事会或监事会已不能代表公司行使诉权。该公司的股东在发现公司利益受到他人损害发生损失的情况下,通过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提起诉讼寻求救济已无实际意义和可能,又因智能卡公司清算组也未成立,足以说明通过智能卡公司内部救济途径无法实现该公司的权益救济。在此情况下,公司的股东林某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提起诉讼,为智能卡公司请求利益保护,符合法律规定。
公司法在2005年10月27日修订之前,尚无股东代表诉讼之制度的明确规定,林某尚无法定之诉权,因而不受诉讼时效制度的约束。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赋予股东起诉权。林某起诉之日,在修订后的公司法实施日之后,并未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科技公司非法占用智能卡公司注册资金170万元及违规支出194 465.90元的行为给智能卡公司造成了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院判决被告科技公司向第三人智能卡公司给付1 894 465.9元并赔偿相应的利息损失。
案件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出上诉。
② 纠纷案例分析---懂法律的请帮忙
是无权代理,具有特定人身属性的合同中,是不能有别人代理履行的,A不能委托儿子代理创作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97条案例评析
公司设立时的相关事务是有发起人负责筹办的,因此设立中的股份有限公司不能对外进行法律行为,只能由发起人对外进行法律行为,公司不能成立时,发起人对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另外,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还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④ 商法的一个案例分析—公司股东欠缴出资纠纷案
公司法28条第二款: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版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权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
1、精工机电有限公司对久安公司有诉权,可以起诉要求被告久安公司补缴出资;
2、不论上述的诉讼结果如何,如果马飞与久安公司之前就成立新公司的事宜签订了书面合同并约定了违约责任,可以自己名义起诉被告久安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3、如果未签订书面协议,马飞可以自己名义起诉被告久安公司赔偿自己的实际损失
⑤ 经济纠纷案例分析
就你的问题而言,也符合个人合伙的特征,即男方出资,女方提供劳务,并参与管理。尽管女方每月获得少许报酬,并不能否认其合伙人的身份,因为我国合伙法规并不拒绝合伙组织在分红之外再给部分合伙人适当的劳动报酬。特别是双方当时是恋人关系,需集中财力购置新房,女方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等情形。至于没有营业执照,那是行政管理法规问题,也不影响双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划分。当然,本案如果进入诉讼,女方如要赢得案件,还必须提供双方系合伙关系的证据,如书面合同、证人证言等。因为你没有详细说明二人签订的合同及“书面申请”的具体内容,只能为你提供上述回答。但如果能证明二人合伙关系的成立,则因女方掌管有财务,分割财产时应能充分维护其的权益的。如果仍须交流,请致函[email protected]或QQ:317285201。祝一切顺利。
⑥ 案例分析
案情:徐某系某市国有黄河商贸公司的经理,顾某系该公司的副经理。2005年,黄河商贸公司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将国有公司改制为管理层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徐某、顾某及其他15名干部职工分别占40%、30%、30%股份。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某资产评估所对黄河商贸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资产评估所指派周某具体参与评估。在评估时,徐某与顾某明知在公司的应付款账户中有100万元系上一年度为少交利润而虚设的,经徐某与顾某以及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商量,决定予以隐瞒,转入改制后的公司,按照股份分配给个人。当周某发现了该100万元应付款的问题时,公司领导班子决定以辛苦费的名义,从公司的其他公款中取出1万元送给周某。周某收下该款后,出具了隐瞒该100万元虚假的应付款的评估报告。随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研究批准了公司的改制方案。在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徐某等人因被举报而案发。
问题:
1. 徐某与顾某构成贪污罪还是私分国有资产罪?为什么?
【答案】徐某与顾某构成贪污罪,而不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本案不符合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的特征,而是采取隐瞒的方式将公款予以非法占有,符合贪污罪的特征。
【解析】刑法第396条规定的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有单位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其与贪污罪的区分在于:第一,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单位犯罪,体现单位的整体意志。贪污罪是自然人犯罪,体现自然人的意志。第二,私分国有资产罪是集体私分,也即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是一个单位集体,而非个人,参与者是全体成员,体现利益均沾。第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行为方式,在形式上和表面上是公然进行的,单位全体人员均知晓并公然进行。而贪污罪不可能让单位全体人员知晓。题中,徐某、顾某和其他领导成员商量,看似体现单位意志,但是,第一,100万转入改制后的公司,按照股份分配给个人。然而股份分配是徐某、顾某及其他15名干部职工分别占40%、30%、30%股份,这表明100万只是公司17名干部私分,而非全体成员均分。也即这是公司部分成员的行为。第二,100万是采用隐瞒的方式进行私分,没有让公司全体成员知晓,不是对全体成员公开进行。因此,徐某与顾某构成贪污罪,而非私分国有资产罪。
2. 徐某与顾某的犯罪数额如何计算?为什么?
【答案】徐某与顾某应对100万元的贪污总数额负责,而不是只对个人所得部分负责;此外,用于行贿的1万元也应计入贪污数额。
【解析】因为徐某与顾某构成贪污罪,而且是共同犯罪。根据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徐某与顾某应对100万负责。同时,用于行贿的1万元,属于徐某、顾某先贪污然后再行贿,也应计入贪污数额。
3. 徐某与顾某的犯罪属于既遂还是未遂?为什么?
【答案】徐某与顾某贪污100万元属于未遂,因为公司产权尚未过户,但贪污1万元属于既遂。
【解析】贪污罪的既遂标准是取得财物。因为没有取得财物,所以是未遂。
4. 给周某送的1万元是单位行贿还是个人行贿?为什么?
【答案】给周某送的1万元属于个人行贿,因为不是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解析】单位行贿罪要求是单位为了单位不正当利益而行贿。因为徐某、顾某等人构成的是贪污罪,而非私分国有资产罪,是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给周某的1万元,是为了个人利益,而非单位利益,所以属于个人行贿,而非单位行贿。
5. 周某的行为是否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实行数罪并罚?为什么?
【答案】周某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不应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实行并罚。
【解析】根据刑法第229条,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是指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这些人员收受贿赂,然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论处,并从重处罚。也即受贿是该罪的情节加重犯。
6.周某是否构成徐某与顾某的共犯?为什么?
【答案】周某构成徐某与顾某犯罪的共犯,属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与贪污罪共犯的想象竞合。
【解析】周某明知徐某、顾某欲贪污仍提供帮助,属于徐某、顾某贪污罪的帮助犯,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想象竞合。
⑦ 民事纠纷案例分析-急!请给予专业的民事纠纷案例分析!!感谢好心人!!!
1.对方最多被行政拘留,如果伤不重,不构成犯罪。
2.小牛糟蹋你家庄家,对方要陪
3.你父亲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是合理的,因为伤害是对方造成的,但是对方的伤害你父亲可能也要陪。
4.这里很关键的一点事,令尊和对方是怎么打起来的,是对方先动手还是你父亲激怒他,这很关键,这是分清过错的关键所在。
5.公安局的人一般会先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再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