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胆结石手术医疗纠纷问题
胆结石手术是一个小手术,也是普通手术,有这么麻烦吗,医院的责任不能免除。
Ⅱ 医疗纠纷
这种手术的确容易引起并发症,但你父亲的手术到底是否属于并发症,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手术记录、手术前的检查记录等多方面资料综合研究才能确定。
下面的资料也许对你有用,现转录给你,祝你父亲早日康复。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不容忽视的问题 【基本外科讨论版】
自1882年Langenbuch首次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开腹胆囊切除一直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虽近年来腹腔镜外科的兴起使一部分病人接爱腹腔镜胆囊切除,但开腹胆囊切除仍是大部分医院最经典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开腹胆囊切除术虽不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均很低,但其并发症往往给病人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一个并非所有外科医生都认识到的问题,往往是并发症出现了,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下面结合作者实践和文献再谈一谈这个简单而 又复杂的论题
检索1998年1月~1999年10月国内有关胆囊切除文 献共有337篇,其中79篇是有关开腹胆囊切除并发症的问题,占23.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科医生对胆囊切除及其并发症的重视。从此79篇文献中随机选取35个单位的35篇文献,作者单位来自于全国各地各级医院,时 间跨度为1966~1999年,基本可代表国内开腹胆囊切除的现状。35篇文献中共报告开腹胆囊切 除术24095例,54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2%。前5位并发症分别为胆囊切除术后问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占0.92%(222/24095),肝外胆管损伤占0.81%(195/24095),胆汁瘘占0.21%(50/24095),胆囊残株炎并发胆总管结石、黄疸占0.15%(35/24095),心脏骤停占0.08%(19/24095),其他少见并发症有肝十二指肠韧带横断、肝功能衰竭、术中肝门曲张静脉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坏死性筋膜炎、十二指肠损伤等。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并无一个明确的概念,其泛指胆囊切除术后仍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饱胀、反酸、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厌油腻、发热、甚至黄疸等术前即存在的表现。1995年Nahrwold 提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一种误解,以“胆囊切除术后问题”的称谓替代似乎更为合理。胆囊切除术后问题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由于胆道疾病本身,也可能与胆道疾病毫不相干。胆囊切除术后问题中最为明显的症状是术后腹痛,文献报道70%以上的腹痛原因与胆囊切除无关,这包括术前就可能存在的胃食管反流,应激性肠道综合征、胃十二指肠溃汤、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等疾病症状在胆囊切除术后继续存在。部分病人胆囊切除术后腹痛与胆囊残株炎、医源性胆总管结石及术前术中未发现的胆总管结石有关。胆囊残株炎多见于胆囊大部切除时,由于在Hartman囊处切断胆囊,使得剩余部分日后逐渐扩张而形成小胆囊。部分病人可再次出现结石及慢性炎症。部分胆囊颈结石在胆囊大部切除后可有结石残留或操作不慎将结石推入胆总管,术后出现结石性胆囊炎症状或胆绞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炎表现。从我们经验来看,胆囊大部切除术并不是值得推荐的术式,只是在肝外胆管因疤痕组织粘连致密,解剖关系难以辨认时或合并肝硬化肝门门静脉丛屈曲扩张时不得已而为之。而且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后剩余胆囊粘膜应以碘酒、石炭酸涂抹或电刀烧灼彻底处理以防止术后小胆囊出现。胆囊切除前应仔细触摸胆囊及胆囊颈部,确定有无结石,如有,术者应耐心解剖,将粘连纤维组织剔除一部分,以便暴露胆囊管,看清胆囊管后轻轻触摸胆囊管有否结石,结石大小、数目,胆囊管粗细,特别注意勿挤压过猛将结石挤碎或挤入胆总管。分离出胆囊管后在结石下方结扎悬吊标记,防止结石残留或滑入胆总管。
胆道系统解剖关系复杂,而且变异较多,在胆囊切除术中任何疏忽和失误都可造成胆管损伤。肝外胆管及胆囊管出现明显变异者约占10%~15%,最常见的四种情况为: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两根右肝管引流右肝叶;胆囊管与胆总管融合并开口于近端;胆囊管绕过胆总管并开口于内侧近端;胆囊管与胆总管有较长的并行段。其中第四种情况同时有较大结石位于胆囊Hartman袋内或合并胆囊管-胆总管内瘘时,即为Mirrizzi综合征。关于开腹胆囊切除时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治和预防已有诸多文献,这里不再赘述,只提出两点:(1)提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为从国内外文献看,胆囊切除的三种主要方式即常规开腹胆囊切除、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发生率最低,而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损伤发生率最高;(2)提倡开腹胆囊切除采用顺逆结合方式,分离胆囊三角显示胆囊管后并不切断,而用丝线先予以结扎标记,然后在自胆囊底开始逆行切除胆囊,最后两端会师,确定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三管会合关系后,再切断胆囊管。此外,在手术极度困难时,可先剖开胆囊,从胆囊腔内找到胆囊管开口内外结合进行处理,或通过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造影明确肝外胆道关系后再进行手术操作,对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有重要作用。
胆囊切除心跳骤停的原因是一个综合因素,它与麻醉、机体本身原有疾病及手术操作密切相关。在正常状态下,病人术前即存在的心肌缺血、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或糖尿病等不易被临床医师所重视,一旦麻醉后胆囊切除时,心脏负荷增加,这些病易发生心跳骤停意外。年龄越大,胆囊切除心跳骤停发生率越高,这与心脏的储备功能减退有关。此外,从本文统计的国内35家医疗单位胆囊切除情况来看,心脏骤停多发生于县市级医院,而在省级以上医院及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则较少见,这可能与采用的麻醉方式密切相关。由于技术原因,很多县市级医院麻醉医师乐于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而不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病人交感神经阻滞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迷走神经张力相对亢进,兴奋性增高。胆囊切除时,手术刺激反射性血压大幅度降低,心跳变慢,心肌缺血缺氧,极易发生心跳骤停。而气管内麻醉对血液动力学干扰较轻,可充分供氧,对保护心功能有益,且一旦发生心跳骤停,便于抢救。手术操作中,在牵拉提夹胆囊时,通常术中心电图提示心率变慢,血压下降,S-T段不同程度的下降,T波变平。分离胆囊颈时更显著,提示手术操作是心跳骤停的重要原因之一。胆囊切除术中一旦发现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的关键是麻醉师及早发现循环变化和心跳骤停的先兆,迅速作出心跳骤停诊断,立即进行抢救,手术者经腹腔行心脏按压,麻醉师立即经气管插管给氧,进行正压呼吸。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成功率可达70%以上。如果麻醉者观察不细,或手术者忙于操作,对心跳骤停先兆未察觉,一旦心跳骤停,措手不及,忙乱无序,复苏失败,病人将不可避免地死亡或成为植物人。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虽并不常见,但确值得重视。结合我院资料,黄疸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术前病人合并有肝脏器质性病变如肝炎、肝硬化等,即使择期手术也可出现肝功能恶化、黄疸、腹水等,尤其由于急诊手术或术前忽视这方面检查,在手术打击下肝功能恶化,出现肝细胞性黄疸或肝内毛细胆管梗阻性黄疸,甚至可出现肝衰,这是胆囊切除的高危因素。(2)肝外胆 管损伤。(3)胆囊切除时胆囊内结石推入胆总管造成医源性胆总管继发结石,出现梗阻性黄疸。(4)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炎、胰腺炎,可致梗阻性黄疸。我们曾遇1例78岁高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术,术前无黄疸史,B超及术中无胆管扩张,术后14天出现上腹胀,不适,黄疸,体温37℃左右,血生化为梗黄改变,B超示肝内外胆管均扩张,肝外胆管直径1.6cm,无结石影,胰淀粉酶增高,经按急性胰腺炎,胆管炎治疗10天,黄疸消退,B超示胆总管直径恢复到术前0.8cm。(5)术后肝门区粘连,瘢痕压迫肝外胆管呈现梗黄。因此即使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即出现梗阻性黄疸,也不能泛泛地认为是肝外胆管损伤。动态观察肝功能变化、血胆红素水平、肝胆B超,有条件可行MRCP,必要时可行ERCP,鉴别黄疸是梗阻性还是非梗阻性、肝内梗阻还是肝外胆管损伤性梗阻均有重要价值。
术后肝功能衰竭,术中肝门曲张血管大出血多见于肝硬化病人。对肝硬化病人合并胆囊炎时,行胆囊切除是一个高危险手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胆囊床静脉丛及肝门部门静脉分支怒张,很容易破裂出血;加之肝功能储备差,凝血机制差,一旦出血,往往难以控制。对肝硬化病人必须行胆囊切除时,如必要可考虑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或浆膜下胆囊切除术。
Ⅲ 胆囊切除的危害
现在中国的胆道的疾病还是蛮多的,许多出现了胆囊结石的情况,这时建议一般使用胆囊切除术,但是胆囊切除后要注意什么,小编有几点建议。
首先,胆囊的切除势必会给胆管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由于每一位患者的身体机能不一样,那么能承受损伤度也是不一样的,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引发胆管的合并症甚至会造成死亡,有资料显示死亡的概率大约是0.18%到2.3%左右。
其次,胆囊切除还有可能诱发结肠癌的危险性,这是因为胆囊切除以后胆囊的所有功能就没有了,然后胆酸又会24小时不断的流入肠道里面,一旦与细菌接触那么就会产生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因为长时间的伤害结肠,就会引发结肠癌。
Ⅳ 急急急!胆囊手术
主要还是要结合你的年龄和腹腔内情况,一般来讲做得多的医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中转开腹是必须要交代的,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就近寻找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比较擅长的医生开。
Ⅳ 胆囊切除,亲身经历过的请进!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胆囊”手术切除的问题。
胆囊是人身体里储存胆汁的场所,不断地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起来,并加以浓缩,在进食的时候,胆囊通过自身的收缩,将浓缩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脂肪。
如果胆囊因诸如胆囊炎、结石、息肉、胆囊癌等种种原因不得不被切除时,人们将面对因胆汁得不到调控而引起的生理状态的改变。
这时,胆汁将持续进入十二指肠,而在人们进食时却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胆汁来帮助消化,会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如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
1)手术指症
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认为不需立即行胆囊切除术,只需观察和随诊。
但有下列情况时应该考虑手术:
1. 口服胆囊造影胆囊不显影。
2. 结石直径超过2--3厘米。
3. 合并瓷化胆囊。
4. 合并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经控制时。
5. 有心肺功能障碍者。
因后两种情况,一旦急性发作或发生并发症而被迫施行急诊手术时,危险性远较择期性手术大。
……
4)并发病症
大致上手术后的并发症可分为内科性及外科性两大类。
1. 内科
内科性并发症的发生与一般剖腹手术无多大差别,然而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及伤口细小,呼吸道的扩张不足情况较少发生。
此外,泌尿道感染、静脉炎等情况亦甚少见。
2. 外科
外科并发症常见的有:
① 胆汁泄漏;② 胆管阻塞;③ 残存总胆管结石;④ 伤口感染;⑤ 肩部酸痛;⑥ 腹腔积液;⑦ 腹腔出血。
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不高,约在0--3%,大都可以在医护人员细心照护下治愈。
……
6)饮食护理
1. 手术后,由于胃肠受到刺激,蠕动减少,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降低,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术后1--2天,应严格禁食,宜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营养。
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脱脂牛奶加甜面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枣泥米糊以及面食类等。
2. 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有人认为,“病灶”除去后,就可以改变过去的低脂肪饮食了,这是错误的。
胆囊切除后,将失去调节胆汁排入肠道的功能,对脂肪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要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那是力所不及的,会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减少脂肪类摄入,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类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食品”。
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少吃炒菜,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这样就能减少对胆道的不良刺激。
3. 逐渐加强营养。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也应追求清淡,加强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在经过数周的适应代偿后,连接肝脏与小肠的胆总管逐渐伸展扩大,代替了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
如消化功能无异常,即可食用普通饮食。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吃一些含蛋白质质量较高的食物。每天应吃些瘦肉、水产品、豆类食品,如能饮一杯牛奶更好。
如不习惯食奶类或鱼肉者,可多吃大豆制品及菌菇类,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胆囊切除后原则上不宜摄入过高的脂肪与胆固醇,但也不必过分限制脂肪,因为肠道中一定量的脂肪,是刺激胆汁分泌及扩展胆总管容积和保持胆道流畅所必需的。
此外,多吃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4. 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应注意每餐不宜多吃,特别是术后3--6个月内,每天以4餐为好,少吃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
最好能每天吃点醋,因为醋会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可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利于胆汁发挥作用,促进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常饮茶、多吃鲜果和蔬菜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10)手术视频
http://video..com/t?di=442330061_442330060&pos=1&word=%B5%A8%C4%D2%C7%D0%B3%FD%CA%F5
爱心提示:如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对症下药。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Ⅵ 人的胆被切除后会怎样
胆囊是什么?比方说,人的胆囊好比一个储存胆汁的“水库”,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大部分储存在这里,我们吃饭以后,特别是进食含油脂多的食物以后,胆囊收缩,把储存的胆汁排入肠道,发挥帮助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胆囊被切除了,胆汁无处储存,便持续不断地排进肠道。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会使肠黏膜癌变。
切除胆囊的患者在饮食上更要格外注意,不要吃高脂油腻的食物,特别是不能吃煎、炸食品,尽量减少肠道内的“二级胆酸”的附着。此外,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多的食物,多喝水,保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及时排除肠道毒素,对预防大肠癌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因胆囊疾患而行胆囊切除术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疗效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不可否认,胆囊切除术会发生些并发症和后遗症,虽然为数不多,但也是令人担心的问题。同时,切掉胆囊后,在一段时间里对消化功能会有影响,但不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
胆囊具有浓缩、贮存和排空胆汁,从而起到调节胆道内压力的作用,胆囊切除后这些功能消失,肝脏分泌的胆汁持续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这样,在消化阶段会显得流入肠道的胆汁不够,而在非消化阶段,流入肠道的胆汁不能发挥其作用。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代偿,胆管会代偿性增粗,部分代替胆囊功能,胆总管下端的括约肌也会出现持久而有节律的关闭或开放,以适应消化的需要。因此,部分病人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对脂肪消化的耐受性差,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改善。事实上,有不少病人术前胆囊已无功能或功能下降,病变胆囊会影响病人的消化功能,还会发生胆绞痛或急胆发作,甚至癌变,这种病人胆囊切除后,不但不会出现术后消化功能不好,反而切除病变胆囊而改善了消化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少数病人胆囊切除后,可能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上为数不多,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有增加大肠癌发生率的可能性,但发生率不高,可不必惊慌。
综上所述,胆囊切除后,短时间里可能会有一引起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代偿即如常人一样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Ⅶ 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一般费用在7000左右,这是国有公立医院的标准,不要去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