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伙期间共同接下的工程,合伙人退股后,该工程出现巨大亏损怎么办
既然你已经同意合伙人退股了,哪么以后的亏挣都是由你来负担了,,,
② 股东退股和大股东协商不好去起诉有用吗
股东一经出资,成为股东,就不可以退股。只能通过转让,比如转让给大股东,但是很多大股东根本就不和你谈,或者谈的转让条件让小股东非常不满意。
和大股东谈不好,小股东要想和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公司打官司,很难赢的,因为你没有证据。比如公司法第七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比如第一项,如果你要打这种诉讼,你就要举证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达到了分配利润的条件。现实中,小股东什么都不知道,即便知道也没用,你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你举证不了就败诉,第二项,第三项也是如此,都需要你举证。
还有别的点,比如解散公司,公司解散,小股东就能按持股比例分配剩余财产,也是需要你举证的。以我多年的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经验来看,都不具有可操作性。
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是打股东知情权纠纷和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如果提问者是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公司法第33条行使股东知情权,如果提问者是股份有限公司,依据公司法第97条行使股东知情权。
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第九十七条 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实践中,我经过统计全国股东知情权纠纷的判决和裁定,发现股东知情权纠纷一审撤诉裁定中,有近30%的股东退出了公司(有工商登记档案股权转让信息为证)。也就是说,有近30%的股东实现了退出公司,挽回损失的目的。至于收益是否满意,就不知道了,总之,多少挽回了损失。
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发起一个诉讼,还没开庭呢,大股东就要收购你的股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因为大股东或者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怕别人查账。试问中国有哪家公司的帐经的住查。
股东依据公司法第33条和97条的规定,行使股东知情权,在我看来,仅仅是狭义的股东知情权,很多小股东也别期望值太高,因为公司法赋予股东知情权做了很多的限制。
很多略懂公司法的人或者是小股东,都觉得,既然股东有知情权,那我要求审计公司的财务,那我要求复制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要求复制公司合同,复制银行流水,这些在股东知情权纠纷的诉讼中都会被法院驳回,为什么会被驳回呢,提问者可以仔细看看法条,没有法律依据,法官不敢给你判。但是,这些才是我理解的广义的股东知情权。
要实现这些,就不是打一个股东知情权能拿到的,比如可以发起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就是说,跳出股东知情权看股东知情权。在别的案由中,我就实现了法官带着法警复制了会计账簿,会计凭证、银行流水、与公司有关的合同。
记得在一次庭审中,法官说,你们申请司法审计是吧,那写个申请给我吧,我们没写,因为审计费需要几十万,官司还没打赢呢,我不能花当事人那么多钱。
其他案由中,我还拿到了公司的纳税记录,这些都不可能在股东知情权纠纷的案由中实现,但是这都属于我理解的广义的股东知情权,在别的案由我都实现了,所以给律师讲课的时候,我都会说,要跳出案由看案由,跳出诉讼想诉讼,跳出股东知情权看股东知情权。
如果小股东损失金额太小,就不值得操作,因为工作量太大。有一个案子,5拨人在打,4拨人都输了,就我们赢了,给小股东挽回了800万损失,打的第一个诉讼就是股东知情权。先了解公司的情况,然后再去制定拿到需要证据的策略。输了的4拨人,都是赤膊上阵,而我给当事人制定的是迂回包抄的办法,从当事人什么都不知道,到后来,证据材料用A4纸打印出来,有一米高。
你知道的越多,手上掌握的信息越多,大股东越愿意和你谈,收购你的股份,让你退出公司。
③ 我和别人合伙做土方,他中途要退股,我写了一份退股协议给他,结果生意失败,没有
这个应该算不上合同诈骗吧。
关键在于生意失败了,你愿不愿意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损失,还是想转移到别人身上。合伙的买卖肯定得有一方大度一点,做出让步吃点亏……
④ 退股协议的纠纷
如果是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退出公司,在不变更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情况下,通常会采取向其他股东转让股权或者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两种方式,后者要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要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保障其他股东的有限购买权等等。如果在股权转让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协商不成的,建议向法院提起诉讼。
⑤ 我们三人合伙搞工程,一个月后,我退股,可退股时,帐目结算清楚,合伙人没钱退,打了一张借条,
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
⑥ 投资后工程没进展,能不能退股
要看你当初入股的协议书上是否有关于工程的相关规定,如果有相关规定,如工程在某时开工或者某时竣工的条款,可以据此认定对方违约并要求退股及赔偿,如果没有相关的条款,那么你要想办法找人调解或者是咨询律师,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⑦ 工程退股纠纷怎么处理
您好,工程退股纠纷的处理需要看具体情形:
1、合伙人退伙时发生的财产处分纠纷问题
在审判实践中,笔者认为,合伙人退伙时处分的合伙财产,包括合伙时个人依照协议出资投入的财产和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以及合伙中的债权、债务。退伙时原则上应将入伙的财产退还,一次清退有困难的,可分批分期清退、退还原物有困难可折价处理。因其退伙时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伙的理由以及过错方形成的责任,确立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2、合伙关系终止时财产分配问题
合伙关系终止时,首先要进行审计清算,对合伙财产处理,有书面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且协商有争议,如出资款项等,按出资数均等处理。出资数不相等的,照顾出资数多的合伙人利益。
3、合伙人因伤残死亡的处理问题
这一问题的处理比上述两个问题的处理难度大。要区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合伙人不是为合法经营活动,而是纯属于自己行为造成伤残,如有他人损害的,由他人承担赔偿责任。如属自己过错,由自己承担责任。合伙人在合伙经营劳动过程中致伤残死亡的,如果合伙投入保险的,按保险公司规定实施理赔;如果第三人致害,由第三人根据过错责任承担赔偿。如果没有人身保险,也不是他人致害的,应由合伙人负责伤残、死亡的医疗、安葬等费用及抚恤金。有约定的,按约定办;无约定的,依照劳动法规进行处理。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