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民事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二年,哪些民事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一般的为两年,即除了特殊的:(1)人身侵权(2)延付或拒付租金(3)由于没有告知而造成的消费人身损害侵权(4)寄存物品丢失或毁损,以上四种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外,其他的是以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两年。
所有的民事行为的最长保护期限为20年,但是它的起点需要与短期保护的期限起点相区别:20年的起点为,权利实际受到侵害之日起,而不是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即前者的时间会比后者的起点早。
『贰』 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136条)
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
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条)
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则137条)
(2)民事侵权责任诉讼时效扩展阅读:
私法自治,民诉中可委托朋友作为自己的工作人员代理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叁』 关于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期间的起算时间是从被侵权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因此如果被侵权人否认自己知道时,法院依据侵权人的举证或者依据常识、实践或者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认定。如果证据确实,法院就可以认定其为 “应该知道”。举例说,如果甲身体受到损害,从其受到伤害之日或者确诊之日,其就应该知道其权利受到了侵害,而如果其否认,显然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肆』 侵权责任法中名誉损害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这个诉讼时效可以中断吗
名誉权受侵犯时复向法院起诉主制张权利的,是有诉讼时效限制的,依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主张民事权利的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了三种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
2、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3、一方同意履行义务。当事人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义务人主张权利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的法律后果。
『伍』 产品侵权责任诉讼时效是多久
产品侵复权责任诉讼时效是多久
产品制质量法对产品侵权责任规定了特殊的诉讼时效。
(一)普通诉讼时效——2年。
产品侵权责任的普通诉讼时效一律为两年,即使是侵害人身造成伤害、死亡的,也不受民法通则规定的短期时效一年的限制,亦为二年时效。
(二)最长诉讼时效——10年。
最长时效不执行二十年的规定,而规定为十年,因而比民法通则规定的时间要短。
(三)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不受限制。
如果产品有明示的安全使用期,则不受最长时效期间的限制,应以明示的安全使用期为长期时效,但该期间不足十年的,应执行十年长期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