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纠纷案可以请求什么地方调解吗
土地纠纷案可以请求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根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前款规定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Ⅱ 民事土地纠纷案
从图上看确实不影响你正常通行,法院判决还是比较合理的。
涉及到乡里乡亲的纠纷最好不要诉讼,法律这东西嘛,看看就好,真用了不好用还会把退路堵死了,比如,即使你胜诉了,对方不拆怎么办,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方还是不拆,那你法院自己去拆吧,法院拆了。过段时间他又建起来了,怎么办,再起诉?成了一个死循环,几年十几年都不一定搞定。反而两家人成了冤家。
农村土地纠纷越来越多,唉,现在的人啊,只认利不认情了,风不清气不正啊。谁能说过了二三十年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不会把这些所谓自认为是个人私人财产的国有化呢?
Ⅲ 土地纠纷案
和D进行协商,看他是否给承保租金,给他一个合理的期限,如果在这个期限内D交了租金的话那原承保合同仍旧是有效的,必须让D承包到合同约定的期限结束才能收回土地,当然你们也可以提前结束合同不过要支付违约金并支付D的损失。如果在给定的期限内D仍旧不给承包金的话,那他就没有取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承保经营权仍旧归C所有,他就算不还也不行,他对土地的使用由于承包合同不生效没有任何法律基础,因此可以直接拿回地,如果他从中阻挠的话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进行强制执行并让D赔偿他给你们带来的损失费以及没有履行承包合同给你们带来的损失。对于他在土地上载的树所有权归C所有,因为D属于不履行合约的恶意方,因此给他自己带来的损失由他自己承担。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Ⅳ 土地纠纷的案子为什么法院不受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Ⅳ 土地纠纷案件法院审理过程中是否可以动工
不可以。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在土地纠纷尚未解决前,应当保持土地原状。
Ⅵ 兰州王锡芳
26年是多长的时间?一棵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婴儿可以成长为青年。而农民王锡芳的26年,只做了一件事——为了一块承包地在到处奔波。
村里人都知道,王锡芳是个有名的上访户。采访的那天,她从屋里抱出来一大摞厚厚的判决书和申诉材料。这26年的时间,让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变得粗通法律。
有人说王锡芳可怜,但也有人说她难缠。采访中一位审判人员就说,这是个难缠的农民,已经为了这一件事反复告状,更换案由告状。是的,因为法律不允许同一案由反复起诉,所以每次王锡芳都以不同的案由起诉,民事官司解决不了,就走行政诉讼的路。但所有的案由,都是围绕着这一件事——土地。
为了一块土地,王锡芳上访、起诉、上诉再到申诉,找过了省、市、区、乡、村所有她能找到的职能部门;穷尽了她所知道的公力救济手段。时至今日,事件仍然没有结果,土地依然没有着落。这条维权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就连王锡芳的兄弟也看不下去了,劝她不要再告,但是王锡芳仍然不妥协、不放弃。
不妥协、不认输,在很多人的眼里,王锡芳脾气太硬,就是个“秋菊”。太固执、太闹腾,有意义吗?但仔细想想,王锡芳为什么“难缠”?从花季少女到白发中年,一个人的一生有几个26年。为什么王锡芳宁愿把她人生最好的时光都用来告状?真的是因为这个农民太难缠吗?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光华说,一件事用了26年,收到了12份判决书都解决不了,这本身就是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失地的农民应当得到补偿。农民告政府,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但是她不得不去做,因为她没有别的选择。事实上,从内心来讲,王锡芳根本不愿意当这个“法院常客”。因为常年官司缠身,她走在村里,人们也总是指指点点。十分好面子的王锡芳并不想没完没了地纠缠在这场官司里。
王锡芳的土地案,在经过26年的“长跑”之后,究竟会怎样结局,现在还不好说。不过,26年时间,12次判决,未来仍然成迷的现实,对谁都不好,谁都耗不起。时间拖得越长,越是如此。这26年,参与过此案的行政、司法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王锡芳,她最美好的年华都花在这里,而对于当事法院、当地政府,是不是也赔上了法律的权威、政府的威信?当法律不能定纷止争,当法律救济的成本如此之高,普通人会不会敬法而远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王锡芳的土地案,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有关承包地的案件,而成为一个“多面”标本,值得我们从行政效能、司法成本、司法效率、法律信心、司法制度等方面深深思考。
王锡芳的土地案,应该算不上最疑难的案件。尽管村委会当初不给她划承包地已成为历史遗留问题,但如何安置她今后的生活,让她能息诉罢访,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需要政府部门和法院做更细致的工作。
Ⅶ 土地纠纷案
一般土地纠纷案件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时,才能按规定依照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Ⅷ 土地纠纷案,司法部门组织调解,对方拒不出面调解,怎么办
土地纠纷案司法部门组织调解对方不出面也是可以调解的如果要是他去不出面的话就上法院告他起诉
Ⅸ 司法局判决土地纠纷案多长时间才能有结果.急求.....
发生土地纠纷,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应当由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如果持有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或者其他证明材料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司法局只能对土地纠纷予以调解,没有判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