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清华大学校名获商标注册

清华大学校名获商标注册

发布时间:2021-01-17 11:34:48

A. 清华校徽的“清华老校徽图案”获准成为注册商标

国家商标局发布注册商标公告,清华大学2003年12月8日申请的“清华老校徽图案”商标已在教育服务类(41类)核准注册。
注册带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老校徽商标是学校商标保护工作的又一举措。该商标的成功注册将对学校的教育服务、科研服务等工作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清华老校徽”商标的图案及注册范围如下:学校(教育)、函授课程、培训、教育信息、组织竞赛(教育或娱乐)、安排和组织会议、组织文化或教育展览、收费图书馆、书籍出版、在线电子书籍和杂志的出版、提供在线电子出版物(非下载的)、录像带发行。
另外,清华大学也同时将该商标在科研服务类(42类)申请注册,并经国家商标局初审公告,预计于5月7日公告期满后核准注册。其范围包括:法律服务、知识产权许可、科研项目研究、工程、质量控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工业品外观设计、建筑学、计算机软件设计、书画刻印艺术设计。
至此,清华大学已有4个标识在教育服务类和科研服务类成为注册商标。另3个商标分别为:“清华”、“清华钟型图案”、“清华园二校门图案”。
清华大学作为商标注册人,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依法享有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禁止他人擅自使用清华大学注册的商标。

B. 清华校徽的清华大学校徽的来源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在决定民族命运的较量中,清华大学承担着不容推卸的重要任务。所有师生都必须树立一流意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奋发图强,争创一流。
一个学校的校徽是其内在精神和外在形象的具体展现,是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中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元素。我国自19世纪末兴办新式学堂,办学模式主要是借鉴于欧美,同时也模仿欧美大学的校徽式样设计中国大学的校徽。应该说中国较早出现的校徽是北洋大学的校徽,时间大约在1913年-1928年间,此时期国民政府把她定名为国立北洋大学。校徽为盾形,并把“实事求是”的校训镌刻在校徽之上,但其在形制上模仿西方大学校徽是显而易见的。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请鲁迅设计校徽。鲁迅于1917年8月7日提交了校徽图样。鲁迅设计的圆形校徽,以篆书书写成的“北大”二字上下排列,笔锋圆润,结体紧凑,颇具对称之美,更于简洁古朴中见沉稳大气。并且,我们能从鲁迅的设计中读到中国文化的元素。
今天我们可以从北京清华大学的网站上,下载到清华大学的校徽图案。
在新竹清华大学的网站上,也可以得到与之相近的校徽图案。
现在的问题是清华校徽最初图案是何时并由谁设计的?是否与前面提到的两所大学的校徽有所联系?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末创办的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因为这个特别的出身,清华学堂有个英文校名“Tsinghua Imperial College”,用今天的习惯可译为“清华帝国学院”。学堂的创办者痛感国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须以新式教育来救国,特为学堂制定“以培植全才,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进入民国后,学堂改称学校,英文校名去掉“Imperial”一词。尽管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但周诒春校长提倡德、智、体“三育”并举,培植完全人格的办校方针。为此,学校定期聘请社会贤达、学者来校演讲。1914年11月5日,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梁启超以“君子”为题在清华学校礼堂(同方部)演讲,勉励清华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完全人格,要做“真君子”。他说:“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又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他希望:“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自此之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以其所体现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为清华学子铭记于心。
1916年秋,学校为增强学生体魄,锻炼尚武精神,组织成立兵操训练营,并聘请毕业于美国陆军学校的李寰伟先生为兵操营长兼教官。这是一个准军事化的组织,他把童子军之外的学生约200余人,全部编入兵操训练营,设有营、连、排建制。学校为兵操营定制了军服、军靴和操练枪,并建立军乐队。学生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列队演练时,军容之齐整,军号之嘹亮,可称是清华一景。但此时尚缺少一面军旗。1916年12月28日《清华周刊》的消息称:“兵操军旗式现已绘定。旗系紫色,中间置白色圆圈,内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圈下绘枪两支,亦系白色。光彩夺目,颇壮观瞻。”这条消息没有提军旗设计方案的征集过程,创意由来和设计者是谁,但圆圈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代表了清华的精神,以至后来成为清华的校训。1917年6月出版的《清华年刊》(TsinghuapperII)刊登了这面军旗。同时,军旗的圆圈图案还被单独刊印在1917年年刊的封面上。另外,这个圆形图案还出现在1918-1919年《清华周刊》总138-172各期的封面上。尽管《年刊》和《周刊》都没有对这个图案作任何文字说明,但由此可以判断,清华师生是多么看重这个图案。
1923年4月28日《清华周刊》为建校12周年出版纪念专号《清华生活》,发表梁治华(实秋)的长文《清华的环境》。在对大礼堂的内景介绍时该文称:“在台幕上边的墙上,雕着一个圆形的图像,里面写着几个隶书大字,这便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一定想到,梁实秋所描述的“圆形的图像”,清华兵操营军旗、《1917年清华年刊》和《清华周刊》封面上的图案是一样的。1927年9月的《清华周刊》(总414期)封面所刊大礼堂的内景画可为佐证。
可以想见,这个图像应该是在1921年大礼堂投入使用时就已雕刻上了。梁实秋没有说那个图案是清华校徽。我们由此判断,在1923年,这个圆形图案还未被学校认定为校徽。
早在1914年,《清华年刊》就刊登了英文校歌(TSING HUA SONG)和校呼(COLLEGE YELLS)以及校旗色(COLORS)紫色和白色。但未找到有关清华校徽的记载。直到1926年,“11月25日校评议会议决:通过校徽之格式:圆形、斜十字”(《清华大学90年》)。该图案与上述1917年年刊封面图案相比只有细微差别。由此我们可以确定,1926年11月25日清华学校正式确定清华学校校徽。我们如何看这个十年之前就设计出来的校徽图案?尽管当时清华学校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受美国文化影响甚深,但这个图案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形制上,让我们联想到先秦的铜镜,西汉的瓦当。中心的五星,寓意光明和希望。中间的环由两个十字分成八部分,这两个十字或许能让人联想到辛亥革命纪念日之双十节;而在八个部分填上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中国文化传统与清华精神之所系。虽然,今天我们对校徽图案的设计者是谁已不可考,但他把如此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蕴含其中,令我们敬仰。
1928年8月清华学校改称清华大学,9月正式定名“国立清华大学”。1928年11月末《清华周刊》(总第445期)目录页就印了一个国立清华大学校徽图案。但这个图案应该没有得到学校的批准,就是说在改办大学的初期,国立清华大学没有正式的校徽。
1932年3月《国立清华大学校刊》刊登启事,“查本校尚无一定校徽以资标识,兹特广征图案籍备参考”,向全校师生征求校徽图案。1934年6月1日《清华周刊》(第13-14期)向导专号刊登了清华大学校徽图案,其基本形制沿用至今。
今天北京清华大学的校徽,自本世纪之初开始使用。2003年12月学校以“清华老校徽图案”的名称申请注册教育服务类商标,并于2006年4月获得批准。这个校徽图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方面代表了清华传统的形象标识,一方面体现了知识产权的内在价值。

C. 清华大学名称的由来

由来:

清华一词最早来自东晋谢混作《游西池》诗,有“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通“沉”,音chén),意指“夕阳斜照,鸣叫的鸟儿归林;清澈的水色与华美的草木,已经淹没在暮色之中。”原为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后引申出“水木清华”一词,并赋予“池水清澈,树木华美”之意,今日工字厅后匾额即为“水木清华”四字。

明万历年间建皇家园林清华园(今畅春园),后废。清康熙年间建熙春园,后分为近春园、熙春园两部,咸丰帝为熙春园亲书匾额改为“清华园”。

1910年,游美学务处将附属肄业馆改为学堂,依据所在地而定名“清华学堂”(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后沿袭更名“清华学校”(Tsing Hua College)。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掌控北京后准备改办大学,由于清华接收美国退还庚款,对罗家伦校长的委任状中定名为“清华大学”,未加“国立”二字,后经罗家伦多次争取,最终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去掉“国立”二字,最终变为“清华大学”。

(3)清华大学校名获商标注册扩展阅读

文化:

今日中文校名手写体为1950年毛泽东手书。1997年开始,学校为毛体“清华”、毛体“清华大学”、“TSINGHUA”、“Tsinghua University”、校徽、钟形图案、二校门图案等在内地、香港等近40个国家地区获得了注册商标。

其中“清华”于2006年成为国家驰名商标,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驰名商标。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

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

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D. 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为什么以“清华”来命名呢?那是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专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属”。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到了1910年,在清华园内用庚子赔款建造了“清华学堂”,于1911年正式开课,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E. 企业名称能否作为商标获准注册

我国《商标法》规定:
第十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因此,只要你拟注册商标的企业名称(确切的说应该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不违反以上的规定,就是可以的。

F. 商标申请中可以包含清华2字吗

一、一般情况下可以的。商标注册主管机关只审查申请商标注册的文件、手续是否合乎法版律规定,若符合权法律规定,审查机构编定申请号,确定申请日,下发《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二、我国商标注册是按类别保护的。一般来说,一个类别下又分为多个类似群组,各群组间的商品不近似,假如某人在该类的某一群组申请了商标,那其它人就不可以在该群组上申请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了,但可以在其它群组上申请相同的商标,这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G. 学校名称应该注册成为商标吗

可以注册。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些不讲信用的制造商或销售版商将学校名称使用在那些与学校全权然无关的商品上,利用学校名气为自己的商品打开销路,因而损害学校名称和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保护学校的校名和校徽,维护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名誉和信誉,防止不法商人利用学校名誉从事商业活动,建议对学校的校名和校徽进行全方位多类别全面保护。

H. 清华大学 校名的 由来

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干活磨磨蹭蹭,或消极怠工。其实,最初人们说“磨洋工”并不包括这种意思。它本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原来,我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改称为“磨洋工”,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这种意思。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美国用腐朽的清王朝的“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用来建造协和医院,以显示对中国人的“仁慈和恩惠”。协和医院的原址本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皇亲国戚的宅邸,后来成为清王朝的一个帅府。
未曾想到,当美国殖民者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破土动工时,却意外地从地下几米处发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的价值,足可以盖好几个“协和”呢。美国人又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旧中国的官员只能捶胸顿足,眼看着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美国政府由于战争,经济一度拮据,便把这个医院转手处理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罗克菲尔石油财团。从此,“协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外国私人医院。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最后说一句,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唯有日本一分未还.

I. 清华大学校名的来历

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干活磨磨蹭蹭,或消极怠工。其实,最初人们说“磨洋工”并不包括这种意思。它本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原来,我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改称为“磨洋工”,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这种意思。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美国用腐朽的清王朝的“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用来建造协和医院,以显示对中国人的“仁慈和恩惠”。协和医院的原址本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皇亲国戚的宅邸,后来成为清王朝的一个帅府。
未曾想到,当美国殖民者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破土动工时,却意外地从地下几米处发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的价值,足可以盖好几个“协和”呢。美国人又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旧中国的官员只能捶胸顿足,眼看着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美国政府由于战争,经济一度拮据,便把这个医院转手处理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罗克菲尔石油财团。从此,“协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外国私人医院。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最后说一句,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唯有日本一分未还.

J. 清华大学校名“清华”二字的出处

今“清华园”工字抄厅后面的匾额题袭有“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咸丰登基后,曾据此将工字厅一代由“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御笔题写了“清华园”三字,至今仍悬挂于工字厅门额上方。这是“清华园”和“清华大学”得名的由来。

阅读全文

与清华大学校名获商标注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