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企业持续经营年限

企业持续经营年限

发布时间:2021-07-29 19:00:51

A. 为什么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是其持续经营价值超过清算价值

假如不超过的话,就是持续经营持续亏损,有意义吗?就算超过清算价值,如果净利润率只有2%,而银行利率却有3%,就是说冒着风险持续经营,到头来收益还不如直接把钱存银行,也是毫无意义的。

B. 如何判断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就是其盈利能力,因为只有剧本一定的盈利能力,你才能够进一步的稳健发展。投资者对于财务分析方面是要有所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资金做好股票的选择。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呢?今天就跟随笔者来了解吧。
在股市行业中,股转公司对你挂牌企业虽然是没有财务指标的影响要求,但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中依然明确规定,挂牌企业必须具备持续盈利能力。那么什么是持续盈利能力?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详细的介绍如下。
第一:持续盈利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或者财务的概念,公司的一切经营运作都与持续能力紧密相连的,虽然它看似保罗万象,无所不至,但是作为监管机构的审核标准,也具有具化的可能性,因此,券商、律师在实际判断和掌握中也并非无章可循。优秀的持续盈利能力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要素:
1.具有经营所需的必备资源要素;
2.具有优秀领导团队和核心人员;
3.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增长性;
4.朝阳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在上面所提及到的四个要素是非常具有抽象性的。在哲学中,经常讲到的就是量变产生质变,抽象的事物在被解构、具化后,将变得较为容易理解,也因此,在实际判断中,我们将上述抽象的要素分解为以下具体的标准:综合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和反馈的信息,持续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行业
1.企业速出行业是否属于国家政策允许、扶持、鼓励的行业;
2.是否存在行业周期性风险;
3.行业竞争主要存在的其他外呼风险
二:股东、管理层
1.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管理成是否稳定;
2.是否存在利用优势地位损害公司利益的动机和风险;
3.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
4.管理层是否具有因个人业绩束缚而追求短暂财务指标的可能性
三:资源要素
1.是否取得经营发展的必要资质;
2.是否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且该技术尚在保护期内;
3.是否具有必要的设备、徒弟、厂房、权属师傅清晰;
4.是否具有核心团队;对上下游客户是否具有依赖性;
5.是否具有独立的渠道;
四:财务状况
1.企业现金流是否充足;
2.是否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
3.企业的经营收益是否稳定增长;
4.企业对于研发等成本投入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与收入、规模相匹配
五:产品或服务
1.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可替代性;
2.产品及服务的品种结构
六:重大诉讼仲裁
是否存在重大诉讼、仲裁。
七:纳税
对税收优惠政策、才能补贴的依赖性。

C. 注册会计师评估企业持续经营的时间范围是指财务报表日后

被审计单位报告涵盖期间

D. 首次公开发行条件中,该股份有限公司应自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在3年以上。什么意思

比如:甲股份公司在2010年3月成立,那么甲公司要持续经营3年以上,即在2013年3月之后,才能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E. 财务分析中如何判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或大规模削减业务等因素,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如资产能够按计量基础计算成本,费用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能够按期偿还,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应答时间:2021-04-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F. 持续经营怎么解释呢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G. 什么是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所谓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

会计分期:
一方面,持续经营假设并入会计分期假设不会对以往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影响。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采用历史成本而非清算成本来确认计量各项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就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报告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建立在会计期间假设基础上,上述会计处理方法也未尝不可,并且是现实的选择。会计期间不只包含了"本期"的含义,还有"下期、以后各期"的含义。最具说服力的是,以前所称资产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摊销,实际上却是以会计期间为基础。如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5年,它并不是以企业仅持续经营15年为基础,而是以15个会计期间为基础。
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会计分期本来就早于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的出现只不过导致了会计分期的缩短和定期化,如虚拟企业的出现使持续经营不再存在,而对会计分期的回归运用仍然可行;而且在信息技术时代,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风险日益增大,随时可能被清算和终止,故而关注每一会计期间同样是必要和明智的。因此,如果绝大多数会计期间按既定目标发展,可以认为持续经营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多数会计期间业绩不佳,企业的持续经营是难以成立的。与其由不确定的持续经营推导出会计期间,不如由可以确定的会计期间演绎持续经营。

H. 我们看到的企业都是有期限的,但为什么要设置持续经营假设

首先,你指的期限可能是营业执照上的经营期限,这个是指企业注册经营的有效期,在到期后需要重新办理,并不意味着企业在经营期限到期后,就破产清算。
其次,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前提与基础,试想:如果一个企业都无法正常经营下去,还要会计核算有什么用呢?

I. 持续经营和合法存续的区别

  1. 所谓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

  2. 持续经营的前提,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要以企业持续正常的业务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拥有的资产应按预定的目标耗用、出售、转让、折旧等,企业所承担的各种债务也要按原计划如期偿还。

  3. 合法存续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1、该企业在中国境内,包括中国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
2、该企业是在工商部门合法登记,并合法经营。排除了那些没有登记的所谓“黑企业”,也排除了那些已经被工商部门吊销执照的企业。
3、该企业现在是现实存在的,排除了已经关闭破产的企业和将来将要办的企业;
4、该企业是法人企业,排除了一些非法人企业,比如合伙型企业。

J. 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是三个会计年度吗

会计年度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区间。《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根据证监会反馈意见和保荐代表人考试培训精神,持续经营3年以上分两种情况考虑:
1、主板和中小板IPO要求36个月。
2、创业板IPO要求3个完整会计年度。

阅读全文

与企业持续经营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