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1号飞机会暂停起飞吗
上海等台风影响的城市已经取消航班了,预计到明早6点
② “飞行者一号”第一次试飞是哪一年
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深远的日子。上午11时,奥维尔·莱特作第一次试飞。他驾驶“飞行者一号”终于成功地升空飞行。第一次飞行留空时间很短,只有12秒时间,飞了约36.6米,但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纵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首次成功飞行。这次飞行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人类征服天空揭开了新的一页,也标志着飞机时代的来临。11时20分,威尔伯·莱特又驾驶“飞行者一号”作了第二次飞行,也取得了成功,留空时间约11秒,飞行距离约60米。奥维尔作了第三次飞行,留空时间15秒,飞行距离61米。第四次也是当天最后一次飞行由威尔伯驾驶,取得了成功并达到当天的最好成绩:留空时间59秒,飞行距离260米。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作为最早的有动力飞机,开创了人类航空史上的新纪元,是第一座里程碑。
③ 飞行危险11分钟是什么意思
“发现”号平安到家 宇航员着陆两小时后出机舱
作者: xiahan456 发表日期: 2006-07-02 17:12 复制链接
宇航员在着陆两小时后走出机舱
在人们的担心和期待中,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晨曦中平安“回家”。美国西部时间5时11分22秒(北京时间20时11分22秒),“发现”号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第22号跑道安全着陆。7名宇航员在北京时间22时14分走出航天飞机。
“欢迎回家,朋友们!”位于休斯敦的地面控制人员向宇航员们致以问候。“发现”号女指令长柯林斯回答说:“我们很高兴回来,我们对出色完成任务的整个团队表示祝贺。”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宇航员表现得超级完美。”
新华社发
“我们回来了,”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女指令长艾琳。柯林斯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美国宇航局航天控制中心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美国东部时间9日上午8时12分(北京时间9日晚20时12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下图),结束了长达15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
返回过程一波三折
9日的返回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折。“发现”号原定最早于美国东部时间9日5时0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但是由于佛罗里达州着陆地点天气仍然不理想,存在降雨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放弃了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两次降落机会。
此时,“发现”号在9日只剩下4次着陆“时间窗”,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和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各有两次机会。
美国宇航局最后根据天气状况做出决定,“发现”号改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
安全度过危险时刻
美国东部时间7时06分,“发现”号点燃了制动火箭,开始减速,并且脱离了地球轨道,开始了惊心动魄的一小时的着陆之旅。
7时40分左右,“发现”号进入大气层,这时空气压力增加,航天飞机的机翼开始摆动,方向舵开始启用。在这一阶段,“发现”号由计算机操纵飞行,航天飞机连续4次做“S”形转动以进一步减速。飞机此时仍以超音速飞行,因与空气摩擦,其外表陶瓷绝热瓦的温度可高达1650摄氏度。
这个阶段也是“发现”号着陆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在这一阶段在美国南部上空爆炸,控制中心鸦雀无声,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8时04分,控制中心宣布“发现”号已经安全度过这个最危险的阶段,并且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紧张的气氛变得乐观起来。
两声音爆顺利降落
当太阳即将在加利福尼亚的沙漠中升起时,黑色的天际出现了“发现”号闪亮的身影。
当航天飞机穿越加利福尼亚沙漠上空时,航天飞机的速度减至音速以下,人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两声音爆。航天中心的一些不知情的记者发出惊呼,但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面露笑容,因为他们知道,庆祝胜利的时刻即将来临。
美国东部时间8时12分,100吨重的“发现”号稳稳地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结束了长达15天的太空之旅。
控制中心掌声四起
“祝贺你们,这是一次真正精彩的试飞,欢迎回家,朋友们,”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发现”号宇航员说。
“我们很高兴回家,我们也对整个团队的出色工作表示祝贺,”艾琳。柯林斯回答说。
冯俊扬(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历史突破
15天创造5个第一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成功着陆。在这次历时15天的重返太空之旅中,“发现”号创造了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瞬间”。
第一次太空握手
北京时间7月29日20时54分,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像绅士那样向“发现”号指令长柯林斯伸出手,以示欢迎。这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自2002年底以来与航天飞机宇航员的第一次太空握手。
第一次后空翻
北京时间7月29日20时许,“发现”号飞到国际空间站下方183米处,指令长柯林斯操纵航天飞机作了一次翻转,使机腹朝向空间站。这是航天史上航天飞机的第一次“太空后空翻”。这个不寻常的动作是为了让空间站宇航员为机腹拍照,检查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瓦是否受到损伤。
第一次太空修理
北京时间8月3日20时40分左右,“发现”号宇航员鲁宾逊被空间站机械臂“举”到航天飞机腹部,只用了几秒钟就将那里伸出的两块绝热瓦缝隙填充材料“拉”了出来。这是航天飞机24年飞行历史上第一次接受太空维修。
首次携带扫描系统
此外,“发现”号还第一次携带了一根约15米长的遥控扫描系统来到太空。它能连接在航天飞机原有的机械臂上,使其能够伸到航天飞机的腹部,让附着在顶端的相机为航天飞机拍照。
“出镜率最高”
“发现”号此次还成为航天史上截至目前“出镜率最高”的航天飞机。新华社记者 李宓
惊心动魄
66分钟牵动世界
“发现”号从启动降落程序到最后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经历了1小时06分。这惊心动魄的66分钟牵动着世界的目光和心情。
北京时间9日19时06分
“发现”号的制动发动机启动,航天飞机开始脱离环地球轨道,飞向地球大气层。
北京时间19时09分
“发现”号的发动机停止工作,开始进入滑翔阶段。
北京时间19时40分
“发现”号开始进入地球大气层。
北京时间19时42分
“发现”号的机翼开始摆动,方向舵启用。在这一阶段“发现”号由计算机操纵飞行,航天飞机连续4次做“S”形转动,机身侧滚最大80度以进一步减速。
北京时间20时04分
美国宇航局控制中心宣布,宇航员开始控制航天飞机,“发现”号度过进入大气层后最高温阶段。
北京时间20时08分
“发现”号穿越着陆点上空的大气层内层。
北京时间20时11分
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上空传出两声连续“音爆”。
北京时间20时12分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
专家点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
“发现”号返航喜忧参半
昨天,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着陆后,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
航天飞机闯过三关
庞之浩对记者说“发现”号先后克服了三重难关才最终安全着陆,一是脱轨难关,第二关也是最难的一关是载入关,“载入关里要考察防热系统能否禁得住大气层的高温,‘哥伦比亚’号就是因为没有禁得住高温而爆炸的,这是非常危险的,”他说,在“发现”号返回前发现了隔热毡有所隆起,但专家经过分析判断没有问题,这都说明这次能过载入关是完全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关就是着陆关,推迟一天返回就是因为考虑到着陆时的风险,天气状况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按照科学分析,无论是发射还是返回时,云层均不能低于2400米,而昨天的降落地云层只有300米,所以推迟一天正是‘发现’号安全返航的有力保障。”
两大保障平安返航
庞之浩说,“发现”号历经波折最终安全返航是依靠着两个有力的技术保障,一是采用了强大的监控手段,“发现”号用了大量高分辨率的相机、摄像机和传感器,对航天飞机进行空间全面诊断,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两个对安全返航非常有威胁的突起物。如果这两处不被发现,那么危险性将大幅提高。
“二是进行了在轨修复,这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个空前的技术手段,因为航天飞机的防热瓦过去从没有在轨修复过,航天飞机的腹部属于‘无人区’,从来也没有人下去过,而这次能够顺利解决全赖在轨修复能力的增强。”
技术问题尚未解决
“发现”号安全着陆了是不是意味着万事大吉了呢?对此,庞之浩说,虽然安全着陆了,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问题。记者了解到,美国宇航局将要开会讨论泡沫材料脱落的问题,因为它超出了先前设计的标准。
“本来‘发现’号要执行两项任务,一是给国际空间站补给,这已顺利完成了,二是检查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这个任务则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现在需要做的是全面评估问题所在,如果是管理环节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但如果是技术方面的问题,那改进起来时间就长了,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解决航天飞机安全性问题的最终方案。”
晨报记者 王大鹏
美航天飞机
2010年退役
航天飞机老了,美国宇航局早已决定在2010年让它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按照人类80岁的寿命作为参照,1981年首次升空的航天飞机目前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无论是谁,一旦步入老年,必然会呈现出老年人的特点,航天飞机也不例外。
再怎么了不起的人物,步入老年后必然会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美国其他一些航天计划的实施,都需要航天飞机高强度的出征。然而,航天飞机仅剩3架,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连飞行安全都无法得到充足保障。担惊受怕可以说是人们对这次美国航天飞机重返太空的主要评价之一。航天飞机是美国和前苏联争霸太空、被一些专家认为是冒进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航天飞机有3500个重要的分系统和200多万个零部件,只要其中1个分系统或零部件失灵,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
航天飞机到2010年就要全部退役,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还表示,甚至可能让它们提前退役。新华社记者 姜岩
旅程回放
●7月26日(飞行第1天):北京时间22时39分,“发现”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7月28日(飞行第3天):北京时间19时18分,“发现”号在飞行近45个小时后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空间站宇航员还在对接前对“发现”号进行了“拍照查体”。
●7月29日(飞行第4天):机组人员将“拉斐尔”多功能后勤舱安装在“团结”号节点舱上,并为第二天的首次太空行走进行准备工作。
●7月30日(飞行第5天):北京时间17时46分,美国宇航员斯蒂芬。鲁宾逊和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开始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两名宇航员主要检查了“发现”号绝热瓦的受损情况,并进行了受损绝热瓦模拟修复试验。
●7月31日(飞行第6天):宇航员继续从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搬运货物,并为第二次太空行走做准备。美国宇航局当日决定将“发现”号行程延长一天。
●8月1日(飞行第7天):野口聪一和斯蒂芬。鲁宾逊成功进行第二次太空行走,更换了空间站在2002年失灵的一个陀螺仪。
●8月2日(飞行第8天):宇航员向空间站搬运货物,为第三次太空行走做准备。美国总统布什与“发现”号全体机组人员通话,赞扬他们为太空探索事业勇冒风险的精神。
●8月3日(飞行第9天):野口聪一和斯蒂芬。鲁宾逊进行第三次太空行走。鲁宾逊成功对“发现”号进行了太空维修,两人还在“寻求”号闸舱外安装了外部堆放平台等设备。此次太空行走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完成。
●8月5日(飞行第11天):“发现”号宇航员借助国际空间站机械臂将“拉斐尔”多功能后勤舱从空间站的“团结”号节点舱取下,并将其放回“发现”号,从而做好了返航“回家”的准备。“发现”号和国际空间站上的9名宇航员共同纪念了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机组全体成员及其他为航天事业牺牲的先驱。
●8月6日(飞行第12天):北京时间15时24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脱离,踏上返回地球的航程。
●8月7日(飞行第13天):机组人员检查航天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熟悉航天飞机脱离轨道的时间流程,安装航天飞机返航使用的KU波段天线。
●8月8日(飞行第14天):因天气原因“发现”号推迟一天着陆。
●8月9日(飞行第15天):“发现”号安全返回地面。 新华社记者 李宓
难忘时刻
“挑战者”号
升空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场起飞后在空中爆炸,7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亚特兰蒂斯”号
成功对接
1995年6月29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实现和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首次对接。这是美方机长罗伯特。吉布森(下)在通道开启后与俄方“和平”号空间站站长握手。
“哥伦比亚”号
返航坠毁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并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时残骸碎片在大气中坠落的情形。
“发现”号
前赴后继
2005年7月2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的美国首次航天飞行。均据新华社
④ 直11直升机寿命有多久可以飞多少公里,可以用十年吗
直11飞行作战半径250公里,航程560公里。直升机寿命主要看各主要部件寿命以及维修情况而定,若是有充足的地勤保障和良好的配件供应,使用十年完全不成问题。
⑤ 飞机的一般使用寿命是多少年
民用运输机的典型设计寿命为40000h,虽然它经常升级而延长服役时间,某些情况下可达到将近100000h。军用运输机的相应数据大约为20000h,战斗机寿命则可能低至3000h,虽然也有通过在服役阶段修整升级而增加其寿命的趋势。其他类型军用飞机的寿命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不过,用小时计算的寿命并非一个好标准,多种造成疲劳损伤的载荷是飞行次数而非时间的函数,人们可能认为飞行次数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比较标准。随着飞机飞行速度加快,和总寿命一定时着陆次数的相应增加,采用飞行次数将更加合理。
远程亚声速喷气运输机的平均飞行时间可能为4~6h也就是说其寿命期内飞行10000~20000次。小型的支线喷气飞机平均飞行时间约40min,在其寿命内能飞行超过60000次。值得注意的是,远程飞机在其寿命期内将在空中飞行超过3000万km,并可能在地面运行30万km,相较而言,短程飞机在空中飞行距离较长。
由于腐蚀条件同时影响着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和日历寿命,因此,疲劳寿命和日历寿命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在飞机寿命期内的使用地域、腐蚀条件和年飞行强度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有些情况其寿命体系以疲劳寿命为主,即飞机结构的首翻、大修及总寿命主要由飞行小时数控制;而另一些情况则以日历寿命为主,即飞机结构的首翻、大修及总寿命由使用年限控制。
决定上述不同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腐蚀条件和年飞行强度。因而,必须弄清腐蚀条件与年飞行强度对飞机结构寿命体系的影响,分别给出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首翻期、修理间隔与总寿命,以及在给定的腐蚀条件下,在怎样的年飞行强度范围内,寿命体系是以疲劳寿命还是以日历寿命作为主要控制指标,或是二者必须综合判断。这种完善的寿命体系将使用户能更为主动合理地对飞机结构的大修和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控制。
⑥ 飞机11点起飞,我要什么时候到达机场,为什么要早点到
提前起码一个小时到机场,因为你要办理登机手续和过安全检查,还要找到相应的登机口。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话,尽量早点去,时间充裕点好。
⑦ 飞机11点起飞到几点到
没太懂,几点到也要看到达地点啊。
如果是问什么时候到机场的话,一般来说是提前两个小时比较保险。从家里出发要考虑是否堵车等情况,到机场后也有可能托运行李,还要过安检需要排队。最小提前一个小时比较保险。
⑧ 蜜蜂11飞机最长能飞多少时间
23小时
⑨ 一架民航飞机寿命是多久
寿命指标有三抄类:一是飞行袭小时寿命,就是按照飞机的实际飞行时间来计算飞机的寿命。如今大部分飞机的飞行小时寿命都在6万小时左右,有些机型的飞机已经逼近8万小时。二是飞行起落寿命,以飞行一起一落为一个单位来计算飞机的寿命,干线机的飞行起落寿命一般在4万个左右,而支线机的飞行起落寿命,可以达到大约6万个。之所以有不同的标准,是因为干线客机一般是执行长距离的飞行任务,飞行时间长,起落次数少;而支线客机一般飞国内,飞行时间短,起落次数多。三是飞行年限寿命,目前各种机型的使用年限一般在25~30年之间。对于一架飞机的三个寿命指标,哪一个先达到,就以哪一个为准,将飞机淘汰。
⑩ 飞机6点30起飞飞行了丨11时40分请问飞机落地的时间是多少
飞机6点30起飞,飞行了11时40分,则飞机落地时间是18点10分。因为6点加11点是17点,再加上30分+40分=70分=1小时10分。所以17小时+1小10分=18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