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最长的诉讼时效意思就是时效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这样规定主要是出于证据方面的保全、取得的困难度而考虑,因为时间久了对于证据的取得、保全等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人民法院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但这条规定与一年、两年的诉讼时效时间并不冲突,因为一些侵权案件它的性质不同,它赋予诉权人追诉的时间也会不 一样,但都是为了促使诉权人尽快行使他的诉权以便及早维护自身的权益。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消灭的是胜诉权,意思就是指你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即你的实体权利并没有消灭,你仍然享有诉权),但人民法院会驳回你的诉讼请求,也即你丧失的是一种基于起诉可期待得到的权利。
㈡ 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有效时间是多长
合同纠纷、民事诉讼法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经济纠纷一般是按照民事法律的原则来处理的,通常情况下,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也是2年,一种比较特殊情况是关于涉外经济技术合同引起的纠纷诉讼时效是4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得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最长起诉期限案例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起诉有效时间
《民法通则》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通则》136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l)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失的。”
《民法通则》137条规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是,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通则》147条规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135条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经上级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146条规定:“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15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事诉讼法》147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㈢ 一个案件在法院最长能拖多久
简易程序是三个月的时间,普通程序是6个月的时间,法院会判决。
㈣ 民事案件最长的诉讼期是多久
这个不叫诉讼期,这个叫诉讼时效。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是1年。很不幸。
但是起诉还是可以起诉的,只是法院会驳回你的诉讼请求
建议先和对方商量,能够弄到对方承认此事的证据。
㈤ 这个案例适用20年最长诉讼时效吗
你好】
我认为可以适用的,没有约定这个还款时期,不受两年诉讼时效限制,最长保护期限是二十年。
但是要注意,如果王某的儿子没有继承他父亲的财产,那么也没有继承他的债务。
无权要求他返还的。
一般来说都是继承了。
在继承范围内承担责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㈥ 刑事案件最长起诉期是多长时间
根据你的陈述,分析如下:
一、法律对此没有规定。
二、不过,收到起诉书,一定是在案件已经从检察院移送到法院。
三、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以批准,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内审结。
五、据此,可推算,开庭最长在二十日至两个半月内。
请综合客观情况处理。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㈦ 20年最长诉讼时效一般用在哪些方面有没有什么实例.
中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20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具有如下特点:
(1)它既适用于一般诉讼时效所规定的一般民事法律关系,适用于特殊诉讼时效所规定的特殊民事法律关系;
(2)其起算点是权利被侵害之日;
(3)最长诉讼时效实质上是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的截止期限。因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如果没有最长诉讼时效的规定,权利人自权利被侵害时起到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方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他仍可按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其权利,人民法院还应给予保护。
这就丧失了民法规定诉讼时效的实际意义。有了最长诉讼时效,权利人自权利被侵害起超过20年才提起诉讼,请求人民给予保护的,即使符合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除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外,人民法院将不再给予保护;
(4)最长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止、中断。因为权利人在尚不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不可能主张权利,自然也就不发生中止和中断的间题。
(7)最长起诉期限案例扩展阅读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民法通则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1、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修改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