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期限不得超过

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期限不得超过

发布时间:2021-07-18 00:14:50

① 社区矫正对象的执行期限如何计算麻烦告诉我

2、被宣告缓刑的矫正对象,其社区矫正期限与人民法院宣判的缓刑考验期限相同,执回行日期从判决确定答之日起计算;
3、被裁定假释的矫正对象,其社区矫正期限与人民法院裁定的假释考验期限相同,执行日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4、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其社区矫正期限与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期限相同,执行日期从出监(所)之日起计算;
5、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原判有期徒刑的,其社区矫正期限从徒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同,同时执行。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② 缓刑7月以后有什么新政策吗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就是说判决生效之日起向后计算考验期,你这种情形是计算7个月。被宣告缓刑,应当: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上述两种应当撤销缓刑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

③ 社区矫正人员手环摘下来一会行吗

社区矫正人员手环摘下来一会不行。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摘下来的话,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批准。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立即组织查找,公安机关等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协助。查找到社区矫正对象后,应当区别情形依法作出处理。

社区矫正是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

(3)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期限不得超过扩展阅读

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加强监督管理: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

(二)无正当理由,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三)拒不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被给予警告的;

(四)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五)拟提请撤销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

前款规定的使用电子定位装置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期限届满后,经评估仍有必要继续使用的,经过批准,期限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④ 社区矫正司法通手机定位是自己到移动公司办理还是司法所给办理,怎么知道自己自己被司法通定位了

有的地方正在推行社区矫正司法通手机。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监控手段,对象是违法犯罪人员,由执法部门在监管对象的手机上统一强制安装定位监控软件,以便对其实施全天时监控,增加矫正效果,防止重新犯罪。

对于被监管对象来说,不存在是否知道自己被定位了的问题。他会十分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随时都在被监视定位中。

有人可能琢磨将这个手段拿来定位他人,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因为作为公民个人,任何人都无权对他人采取强制措施。

(4)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期限不得超过扩展阅读:

思明区司法局多举措解决社区矫正定位手机欠费难题

一是勤查询,明确责任归属。分别在社区服刑人员入矫、解矫时,向电信运营商查询所配备定位手机话费账目,查清明细,并与社区服刑人员核对确认,避免今后因账目不清产生纠纷

二是勤督促,避免恶意拖欠。对于因个人消费,导致定位手机欠费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积极督促其及时缴纳话费,对于情节特别严重且拒不改正者,限期整改并给予相应处分。

三是限消费,抓好源头防范。经司法局与电信运营商协商,除满足日常定位需求外,关闭定位手机额外的功能如长途通话、上网服务等,避免社区服刑人员因使用定位手机进行额外消费,产生欠费问题。

⑤ 社区矫正人员接受手机定位监管情况怎么写

社区矫正人员 矫正期限达两年的,均应配备定位终端,有的半年以上的也要求配备。定位终端是司法部门社区矫正的监管措施之一,用于社区矫正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日常联系、接收指令,司法所通过定位终端,掌握携带者的实时行踪和运动轨迹。要求社区矫正人员不得人机分离、关机、停机。

⑥ 社区矫正怎样违规才能用电子手铐

根据《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第二十九条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加强监督管理: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
(二)无正当理由,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三)拒不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被给予警告的;
(四)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五)拟提请撤销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
前款规定的使用电子定位装置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期限届满后,经评估仍有必要继续使用的,经过批准,期限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社区矫正机构对通过电子定位装置获得的信息应当严格保密,有关信息只能用于社区矫正工作,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⑦ 根据社区矫正法,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遵守监督管理规定

身为普通公民,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应当及时向日常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情况,在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下,通过通信联络、信息化核查、实地查访等方式,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情况和行为表现。

(7)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期限不得超过扩展阅读

社区矫正的电子定位:

电子定位装置仅限用于五种情形社区矫正对象,但不影响实践中普遍应用的手机定位,社区矫正机构可以依法采取有效手段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电子定位监管。

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

2、无正当理由,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3、拒不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被给予警告的。

4、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5、拟提请撤销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

⑧ 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情形,经本人申请可以不配备电子定位载体

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情形?经本人申请可以不配电子定位载体?
市区矫正人员必须经过社区以及公安机关的认定,对社会没有危害的,可以不佩戴定位的载体。

⑨ 对于电子定位装置,不需要继续使用的,经评估仍有必要继续使用的每次不得超过多

三个月。

《社区矫正法》

第二十九条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加强监督管理: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

(二)无正当理由,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三)拒不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被给予警告的;

(四)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五)拟提请撤销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

前款规定的使用电子定位装置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期限届满后,经评估仍有必要继续使用的,经过批准,期限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社区矫正机构对通过电子定位装置获得的信息应当严格保密,有关信息只能用于社区矫正工作,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9)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期限不得超过扩展阅读

1、对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的电子定位装置,应当具有独立定位功能。应当符合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发布的技术标准或者规范,目前,已出台的标准为《社区矫正电子定位腕带技术规范》。应当统一部署在省级社区矫正定位管理系统,并纳入社区矫正信息化一体化平台中,以确保定位数据安全运行。

2、要依法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对于某些地方过去对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时普遍使用电子定位腕带的做法应予纠正。

3、在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中,如果是被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必须是社区矫正对象本人为该许可证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才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

阅读全文

与社区矫正对象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期限不得超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