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换押期限三天如何计算

换押期限三天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2021-07-17 22:25:18

⑴ 检察的换押证上写的,于2018年9月26日移送人民法院。羁押期限至2018年12月25日。是什么意

羁押期限是对待侦査、起诉、审判的人犯关押的法定时限。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在侦査中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可以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⑵ 从换押到检察院开始,到法院一审,期间时间有没有什么规定

检察院对案件侦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一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可以延长两个月。

案件在检察院的侦查期限主要取决于公安局移送的案卷中证据是否充足,所以最多可以有两次退回公安局补充侦查的权限,每次半个月。

所以我猜测是公安局侦查的证据不足,检察院退回公安局补侦了。

⑶ 如何治理“互借办案期限”

“互借办案期限”是指司法实践中,公、检、法之间相互借用办案期限,规避法律,隐性超期羁押的现象。比如检察院借用公安机关的侦查期限从而在实质上延长审查起诉期限,或者法院借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限从而延长审理期限,等等。这种行为的危害是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损害程序正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治理: 一是实行谁移送谁换押制度。现行的换押制度实行谁受理谁换押制度,即从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内换押,办案机关常常收到案件后,故意将受理案件的日期延后,然后再去换押,导致看守所以为案件还在前一个办案单位,从而给借用办案期限留下“可乘之机”。而如果实行谁移送谁换押制度,那么前一个办案单位将案件移送到到下一个办案单位的同时,就进行换押,期限就开始计算,下一个办案单位必须及时受理。 二是厘清司法解释之间的矛盾,明确延期审理次数。关于法院审理期限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但是受理的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规定,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之间又存在矛盾。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决定是否受理,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完毕,审查的期限计入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第八条却分别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后,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这显然又将立案前的七日审查期限排除在审理期限之外。司法解释的相互矛盾给法院借用检察院的期限留下空间,需要进行规范。 对于延期审理问题,司法解释仅对检察机关的建议延期审理进行了二次的次数限定,但是对于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次数并未限定,这也需要进行明确。 三是实行退查、延期备案制度,强化监督。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对于退回补充侦查和延期审理都进行了较为明确的条件限制,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被严格遵守。检察机关首先必须监督好自身,实行退回补充侦查、延期审理向上级检察机关备案制度,确保自己严格遵守退回补充侦查的条件限定;同时严格监督法院延期审理。对于受理案件日期延后问题,同样首先是检察机关自身要做到“案到即收”,同时对于法院延期受理的情况,要敢于监督,甚至可以以程序违法为由进行抗诉。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

⑷ 请问换押是指转移到另一个看守所吗

一开始逮捕是公安在侦查阶段的逮捕,公安必须在逮捕的期限内完成侦查活动。
案子到检察院后,检察院换押的意思是现在换成检察院逮捕(这样说不准确,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这样逮捕的期限要重新计算,检察院也在这个期限内完成相应的审查起诉等活动。

⑸ 刑事案件中超期羁押怎么办,羁押的期限是多久

所谓超期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采取强制羁押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称之超期羁押。拘留羁押期限在公安机关最长37天;被捕最长的羁押期限7个月,两者合并一般最长羁押期限即8个月零7天。是否超期羁押要分阶段。

在拘留期间羁押,最长期限37天,拘留37天了还没有被检察机关批捕,就得释放,否则就叫超期羁押;如果检察机关批捕后,加上拘留的37天即8个月零7天,检察机关还没有起诉,就得释放,否则叫超期羁押;检察院起诉到法院,一般是两个半月宣判,超过两个半月法定办案期限,还没有结案的,构成超期羁押。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如果你们有案件属于超期羁押,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行使权利,以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换押期限三天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超期羁押的类型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超期羁押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实际意义上的超期羁押主要有:

1、未及时办理延期审批手续导致超期羁押。

2、在刑事拘留后转报劳动教养期间未改变强制措施而导致超期羁押。

3、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迟迟不能宣判而导致超期羁押。

4、案件在刑事诉讼流程的交接过程中导致超期羁押。

5、在案件上报请示或审批阶段出现超期羁押。

(二)变相的超期羁押(“虚超”,实际未超期)主要有:

1、不认真执行有关换押制度容易出现超期羁押。

2、办案单位所认定的有别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与关押的不一致,由于未及时沟通信息而出现超期羁押。

3、由于办案单位与羁押场所在相互衔接工作上出现脱节而导致超期羁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⑹ 在押犯人下的换押证是什么意思

换押证,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法律文书。仅限于司法机关使用。凡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变更刑事诉讼程序的,均应办理换押手续。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案件要进行移送,就要开具换押证。

开具了换押证,案犯就从法律角度不归该办案单位管辖了。

公安移送检察院要开具换押证,检察院移送法院起诉,也要开具换押证。

人犯换押是指前一个诉讼阶段向下一个诉讼阶段过渡时前后两个承办机关之间办理的移交被羁押的未决犯的关押手续。

(6)换押期限三天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查终结后人民检察院决定受理的,人民检察院审查或者侦查终结后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的,以及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在递次移送交接时,移送机关应当填写《换押证》,并加盖公章随案移送;接收机关应当在《换押证》上注明承接时间,填写本诉讼阶段的法定办案起止期限,加盖公章后及时送达看守所。看守所凭《换押证》办理换押手续。

在中国,根据有关规定,公安机关对被逮捕的人犯,经侦查预审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时,或者检察院审査或侦查完毕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法院受理审查公诉时,都应办理换押手续,并书面通知监所。目的是使各办案机关正确掌握未决犯罪的处理情况,分清责任,便于检査管理。

⑺ 异地公安机关将网上逃犯抓获后先行羁押时间是否计算拘留时间

不算,从正式接到拘留通知书之日起计算。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侦查羁押期限之内。一般情况下,侦查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侦查终结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7)换押期限三天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最高检:加强羁押期限监督防止新发久押不决

昨天,在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会议上,最高检要求,继续做好纠防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工作,强化常态化监督,督促办案机关和看守所严格执行换押制度、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防止产生新的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检察机关督促纠正的“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海南黄家光故意杀人案”、“河北王玉雷故意杀人案”,就是派驻监管场所检察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首先发现的。

最高检要求加强羁押期限监督,继续做好纠防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工作,强化常态化监督,督促办案机关和看守所严格执行换押制度、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防止产生新的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

加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推动建立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与公安、法院以及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等相关部门的信息通报制度,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巡回检察,发现违法行为坚决监督纠正。

⑻ 法院决定逮捕的案件怎么换押

换押时,由移送机关填写《换押证》并加盖公章,一联送达看守所,其余各联随案移送。接收机关接收案件后,填写《换押证》,加盖公章后送达看守所。


两高、公安部《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制度的通知》


一、换押和通知范围


(一)换押范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办案机关应当办理换押手续:


1、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


2、人民检察院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的,以及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完毕后重新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


3、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移送人民法院审理的;


4、审理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建议补充侦查,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以及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后提请人民法院恢复审理的;


5、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提出抗诉以及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的;


6、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


7、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进入死刑复核程序,或者死刑复核法院与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属同一法院,案件进入死刑复核程序,以及死刑复核后人民法院裁定不核准死刑发回重新审判的;


8、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以及审判阶段改变办案机关的。


(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范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办案机关应当将变更后的羁押期限书面通知看守所:


1、依法延长拘留时间的;


2、依法延长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审查起诉期限、审理期限的;


3、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


4、因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不计算羁押期限以及从查清其身份之日起开始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


5、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转为第一审普通程序的;


6、因精神病鉴定停止计算羁押期限以及恢复计算羁押期限的;


7、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决定中止审理以及恢复审理的;


8、死刑复核法院与第二审人民法院为同一法院,案件进入死刑复核程序的;


9、羁押期限改变的其他情形。


二、换押和通知程序


(一)换押程序


换押时,由移送机关填写《换押证》并加盖公章,一联送达看守所,其余各联随案移送。接收机关接收案件后,填写《换押证》,加盖公章后送达看守所。


对进入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的,由移送案件的高级人民法院填写《换押证》并加盖公章,送达看守所。最高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死刑案件,由接收案件的人民法院填写《换押证》并加盖公章,送达看守所。


(二)羁押期限变更通知程序


对于办案机关未改变,但是羁押期限发生变化的,办案机关应当在原法定羁押期限届满前,填写《变更羁押期限通知书》送达看守所。其中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等不计算羁押期限,或者因精神病鉴定停止计算羁押期限,以及恢复计算羁押期限的,办案机关应当在该情形出现或者消失后3日内,将《变更羁押期限通知书》送达看守所。


(三)送达方式


《换押证》和《变更羁押期限通知书》一般应当直接送达。不能直接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或者传真送达。邮寄途中时间不计入移送机关或者接收机关办案期限,接收机关签收邮件时间为收案时间;传真送达的,应当随后将原件及时送达。

阅读全文

与换押期限三天如何计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