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抗渗要求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多长时间
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要求,应该是不少于14天。
相关章节如下:
第五节混凝土自然养护
第4.5.1条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二、混凝土的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三、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四、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注: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②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第4.5.2条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注: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养护时,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2. 混凝土抗渗试件:养护期不得少于多少天不超过多少天
抗渗混凝土试块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60天之间进行抗渗试验,试验结束后不需再留置试块。一般500方混凝土做一组试块就够了。
3. 抗渗抗冻砼龄期是28天还是90天急
标养28天后送试试验,一般应在90天内试验完毕。
4. 混凝土抗渗龄期最长90天对吗
没有吧 不是大于等于28天期龄的就可以了么? 难道抗渗不是长期的项目?? 大于90它就不抗渗了?? 还是大于90天他就一定抗渗??没这种事情吧!
5. 混凝土抗渗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C30是抗压强度是30MPa,F200是冻融循环次数,W6是抗渗标号0.6MPa。
砼的抗冻性一般分为、F50、F100、F150、F200、F250等5级。试验时,将6或12块15cm立方体试块标准养护28天后,经受冻融作用,当试块强度损失值和重量损失值分别不大于25%及5%时的冻融循环次数即为该组试块的抗冻标号。
对抗渗性,一般分为W4、W6、W8三级,有的书上也写成P4、P6、P8。
抗压强度是在施工现场成型150*150*150的抗压强度标准试块,标养28天后用压力机做试验抗压,直至试块破坏为止时抗力机显示的强度值;冻融循环用抗冻冰柜冻4个小时,然后放在20摄氏度的水中融化4个小时,共冻融200次,然后称其重量,重量损失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就算合格,再用压力机抗压,此时的抗压强度值与标准抗压强度值做对比,强度损失值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就算合格;抗渗标号是用渗透仪给成型好的6块圆试模打水压,直至第4块试模表面透水,此时的压力表数值乘以10后减去1的数值为该试块的抗渗标号。
6. 对于有抗渗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应少于多少天
C、14天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6-2011
8.5.2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 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
3 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
4 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5 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6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7. 抗渗砼的规范要求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
2、粉煤灰
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
3、粗骨料
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
4、细骨料
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7)抗渗砼年限扩展阅读:
抗渗砼(即抗渗混凝土)的提高方法:
选取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和水灰比
。使用有加固,防渗效果的混凝土的添加剂,例如甲酸钙,聚丙烯网状纤维,防渗纤维等。工程用聚丙烯纤维:广泛应用于水利枢纽,水电站,河道,熟睡渠道的面板坝,导流洞等混凝土中。
聚丙烯纤维的网状结构会在搅拌中得到破坏,形成单纤维,这些单纤维错综交杂,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渗漏性。甲酸钙的使用。 缩短混凝土初凝时间 ,并且增强混凝土的稳固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渗混凝土
8. 抗渗混领土试块龄期多少
砼抗渗试块养护方式均为标准养护,养护龄期不少于28d,最长不得超过90d。
对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其砼试件应在浇注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对地下防水砼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当连续浇注的砼每500m3应留置不少于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对地下防水预拌砼当连续浇注砼每500m3应留置不少于2组试件,且每部位(底板、侧墙)试块不少于两组;当每增加250~500m3砼时,应增加两组试样,当砼增加量在250m3以内时不再增加试件组数每组6块备注。
(8)抗渗砼年限扩展阅读
抗渗混领土特点
抗渗混凝土和防水卷材或其它防水材料的差别:用防水混凝土与采用卷材防水等相比较,防水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1、兼有防水和承重两种功能,能节约材料,加快施工速度。
2、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3、在结构物造型复杂的情况下,施工简便、防水性能可靠,适用性强。
4、渗漏水时易于检查,便于修补。
5、耐久性好。
6、可改善劳动条件。
9. 混凝土使用年限多少
通常混凝土的使用年限为年。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不出现天灾人祸的前提下,可以保存的非常久,非常耐用,但是为了令混凝土始终维持在一个安全的状态,通常60年会做一次换新。
只要混凝土或砂浆处于良好环境,即没有腐蚀、没有冻融、没有高温(100°C以上)等等对混凝土/砂浆的破坏因素存在,混凝土/砂浆的强度就不会降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是混凝土/砂浆优于有机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地方。
由水泥凝结的混凝土/砂浆属于无机矿物材料,本身的稳定性很好。但实际工程应用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处于自然环境中,必然会遭遇许多破坏因素,例如北方的桥梁、码头必然冬季会受冻,跨海大桥、沿海码头必然会受海水侵蚀(海水中氯能渗透进入混凝土导致钢筋锈蚀),有些地区土壤中含硫酸盐或有酸雨会腐蚀混凝土,等等。
此外,混凝土还可能发生内部自身膨胀破坏,例如碱-骨料反应、延迟钙矾石生成,等等。如果对这些破坏因素没有采取措施防范,混凝土结构的寿命最短可能只有十几年,甚至几年。所幸的是,目前混凝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外部因素的破坏和防止发生内部破坏。
最新颁布的标准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就是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和可能存在的破坏因素,进行结构和混凝土设计,保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50年和100年。
(9)抗渗砼年限扩展阅读: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耐久性材料,但是本质上是一种非均匀的多孔材料,在二氧化碳、水、氯离子、硫酸盐等的介质的侵蚀作用下,不可避免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腐蚀,混凝土会加速破坏,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盐类结晶
当混凝土与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化合物的水接触时,这些盐类化合物会渗入混凝土中,经过水分的蒸发,盐类在混凝土中不断浓缩,最后形成结晶,而结晶过程还往往伴随体积的增大。因此,造成混凝土材料的开裂破坏。典型当属硫酸盐腐蚀。
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中,化学腐蚀中最广泛和最普通的形式是硫酸盐的腐蚀。硫酸盐与水泥中的钙钒石发生反应生成硫铝酸盐,并伴有体积的增大,而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开裂。这种开裂进一步加速了硫酸盐对混凝土基体的腐蚀。
渗滤盐霜
当水分能从混凝土表面渗出时,混凝土表面总会出现盐霜。这些盐类由混凝土渗析出,经蒸发水分后结晶而成,或是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相互作用的结晶。表明混凝土内部发生了明显的渗滤,严重的渗滤导致孔隙率增加,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层的强度和增加了受侵蚀性化合物的作用。
酸碱腐蚀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碱性材料,一般不会遭受碱性物质的腐蚀。但在化工企业中,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碱性物质也会使混凝土材料破坏。混凝土材料对酸的抵抗能力较弱。比如,碳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因此,碳酸对混凝土有较大的腐蚀性,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混凝土材料产生腐蚀的原因。
资料来源:网络:混泥土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