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时间是怎么来的
标准时间是怎么样来的?
在同一瞬间内,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时间都不一样。中国东部长白山上的人吃午饭的时候,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人刚吃早饭。以前是每个地方各用各的时间,在古代往来不多、交通不发达时,倒也没有什么方便,到了近代,交通发达了,各地交往也频繁了,再这样就不行了。有件争执案: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上午10点钟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但是,两分钟后,那人到了庭,当即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这件案子必须重审。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差异,促使英国去统一时间。直到 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那里天文台的格林威治大钟从此便决定着整个英国的时间。大约从1884年起,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也为其他国家所承认。无怪现在人们都把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
北京时间的由来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称格林威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那么北京时间是在哪里进行计算和发布的呢?是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国家授时中心。之所以选择这里,是考虑:陕中地处大陆腹地,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公里,发射的时间信号便于覆盖全国;当地地质构造稳定,授时中心因地震等灾难被毁坏的系数极小;由于其重要性,建立在内陆地区比较安全。如今我们所说的1秒,其实就是铯原子跃迁振荡9192631770周经历的时间,这是196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计时大会正式定义的。国际上规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
196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成。1970年12月15日,时间城开始向全国进行短波广播。半径达300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后耳熟能详的“……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很少人知道,这全国统一的“北京时间”就是从这么荒僻的山区,这个神秘的大院播出的。
② 时间的由来是怎样的
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21′,因而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平太阳时相差约14.5分。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早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
北京时间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和陕西蒲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国家授时台)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授时台位于陕西蒲城,主要有短波和长波专用无线电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台(代号分别为BPM和BPL)。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故称格林尼治时间[1],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是东经120°。依据国际标准时区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划分的方法和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然我国跨越了5个时区,但主要位于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内,这三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经度依次分别为东经90°、东经105°、东经120°。如果对我国位于东经82.5°以西东五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六时区相同的标准时;东经127.5°以东的东九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八时区相同的标准时。这样用三个时区的区时就覆盖了全国,也就基本上满足了各地是以中天时刻为时刻标准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仍是东八时区的标准时,东七时区、东六时区采用的标准时,分别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晚2小时,时间名称可分别定为“重庆(直辖市)时间”、“新疆西藏时间”。或者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名称分别定为“西部时间”、“中部时间”、“东部时间”
③ 时间是怎么来的
最早,人们是利用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平太阳日。19世纪末,将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作为一秒,称作世界时秒。
④ 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
古代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以日圭、日晷、水钟和单摆等,利用观测日影的变化或水位的变化来计时。随着科技进步,近代科学家发明单摆钟及石英振荡器,利用单摆或石英晶体的振荡周期来计时。
但上述计时方式易受环境、温度、材质、电磁场甚至观测者观测角度等影响,稳定度不佳,须由地球自转和公转、月球公转等天体周期来校正。
1960年以前,国际计量大会以地球自转为基础,以平均太阳日之86400分之一作为秒的定义。20世纪中叶,随着量子力学和其他相关实验及研究的进展,量子频率标准取代以天体运动为标准的天文时而成为计时标准。这一标准又叫原子时,主要依据由分布于世界各国许多研究所的250多台铯原子钟提供的数据,通过国际计量局特殊方法的计算得出。
⑤ 时间是怎么产生的
时间是地球(其他天体理论上也可以)上的所有其他物体(物质)三维运动(位移)对人的感官影响形成的一种量。
从广义上讲:当一个点相对于某坐标系运动时,其运动所形成的直线或线段或曲线就是相对于该坐标系静止的点的时间之一。每个点对应多个时间。相对于某一个时间,静止的点开始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慢,当速度与该时间中运动的点一样时时间停止,速度超越该点时相当于正回到过去。
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时间有一个起始点,由大爆炸开始,在此之前的时间是毫无意义的。而物质与时空必须一起并存,没有物质存在,时间也无意义。
(5)年限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时间其实是用利用周期运动对事物运动的衡量
这些其实都是一些规律性的运动。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是以规律性的周期性的运动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规律性及周期性不那么明显的事物的运动的。
钟表本身的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的运动。所以,时间单位其实都是循环运动的周期而已。因此,实质上我们在谈论多少时间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对应有多少的标准作为时间基本周期的运动周期。
因此,时间并不神秘:时间是我们在用一些设定为单位标准的周期运动作为基本数量来衡量其他运动变化快慢的数量时体验到的差别性。与周期性基本的差别进行比较而体现出的差别在数量上的大小,被我们称为速率。
⑥ 时间单位是怎么来的
苏美尔的僧侣们出于商业和宗教的目的,发明了早期的数学计时法。他们的计数采用60进位制,一分钟等于60秒,一小时等于60分钟。而一天24小时也同样来自于苏美尔人的历法,甚至包括360度的圆周。因此这个世界最古老的文明所留下的遗迹到现在我们还随处可见。
时间的基本计量单位规定为秒,这个标准是在黄裳弟子的主持下测定的。他在南京紫金山建立了天文观测台,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紫金山天文台的经线为一天,称之为一个太阳日,以一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为一秒;但后来在长期的连续观测中发现,一年中太阳日的长短并不一样,最长的是12月23日,最短的是9月16日,长短相差51秒;于是提出平太阳日的概念,假想有一个均匀速度的天体在黄道上运动,这个假想的天体被称为“平太阳”,把这个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称之为平太阳日,把平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作为一秒,就比原来精确多了。规定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1天等于24小时,1时辰等于2小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建成于1934年9月,位于南京市东南郊风景优美的紫金山上。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它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⑦ 时间是怎么来的
第四维空间
零维点
一维线
二维面
三维体
来自于爱因斯坦的理论
⑧ 世界上的时间是怎么来的
最早,人们是利用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平太阳日。19世纪末,将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作为一秒,称作世界时秒。
⑨ 时间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
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K(开),电流单位A(安),光强度cd(坎德拉),物质的量mol(摩尔))之一,符号为t。
时间是一个神秘的概念。从时间的产生开始,时间概念产生的原因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存在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为了认识和了解变化着的周围环境,人类产生了时间的概念,用时间将各种不同运动状态和形式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知道时间是由运动产生的,也就是由运动决定的。一个独立的运动状态也就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时间,这和相对论中不同的参照系拥有不同的时间是不同的概念。
世界上存在着无数个运动状态也就存在着无数个各不相同的时间。控制和拥有了运动状态就是控制和拥有了一个时间。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拥有各自不同的运动状态,也就拥有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这样的理解时间就成了最不公平的,可以被人类自身掌握的一种资源。
(9)年限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不能把时间、空间、物质三者分开解释。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在测量上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
广义相对论预测质量产生的重力场将造成扭曲的时空结构,并且在大质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在距离大质量较远的地方的时钟之时间流逝要慢。现有的仪器已经证实了这些相对论关于时间所做精确的预测,并且其成果已经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另外,狭义相对论中有“时间膨胀”效应:在观察者看来,一个具有相对运动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自己参考系的(静止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