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死亡赔偿金分割期限为几年
一切以证据说话,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时间由当事人自己举证证明。所以,当事人自己陈述的时间,自己还要有证据证明。然后,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采信。
② 关于赔偿协议的有效期是否只有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回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③ 法律法规赔偿金有效期一年之内吗
普通诉讼时效时限依民法通则的规定,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般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民法通则或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没有特别规定的,均适用2年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
2.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四种情形,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但是,这四种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情形,有的已被后公布的单行法修正,按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该适用新法律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即身体伤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应适用特别法规的特殊时效;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即因产品责任的赔偿请求权,应适用特别法规定的2年特殊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与一般和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不同,该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即适用于“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特殊主体”。那些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权利人,只能适用一般时效。
④ 赔偿金的计算年限
应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准
⑤ 急!法院判的赔偿金有没有有效期
赔偿金时限是有的,如果你不找他,超期视为放弃。找不到他或他不给另回说。按照谁起诉谁举证答的原则,首先你要提供一些你多年来找他索要赔偿金的证据。第二,起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法院也要找到他才行。第三,强制执行不还,法院会冻结他的账户,和不动产,以拍卖的途径偿还你的赔偿金。
⑥ 关于死亡赔偿金分配的诉讼时效,在线等
1、”关于死亡赔偿金分配的诉讼时效“:二年。
2、”但他当时已声明不要赔偿金“:如果有证据证明”他当时声明不要“、且已经将赔偿金交到了女方手里的,女方可以主张赠与生效,不能再要回。
3、如果找不到证据证明”当时他声明不要赔偿金“:可以主张超过了诉讼时效、请求法院驳回。
4、”如今公公要提起诉讼,请求分配死亡赔偿金,请问如何处理。是否有权提起诉讼“:
(1)起诉的权利仍然有,只是能不能胜诉的问题。
(2)女方应当积极应诉:找证据证明当时”他声明不要赔偿金“,或者以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为由请求法院驳回对方的诉讼请求。
不过,如果老人无劳动能力也没有经济来源的,即使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为社会和谐也可能调解让女方拿出一部分给老人的,这你也要心理准备。
⑦ 法院判决赔偿金有效期
1、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回定分期履行的,从规答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3、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⑧ 死亡赔偿金,有时间限制必须在多少时间内提出分割诉讼吗
死亡赔偿金具有专属于个人的特殊性质,按照家庭财产看待,不能作为遗产。
如果死者的配偶在世,由另一方所有,如果双方都不在世了,则由死者的直系亲属共同所有,涉及死亡赔偿金的分割,目前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下面是我从网络里找来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自然也就不能继承。死亡赔偿金可以参照《继承法》分割遗产的原则加以合理分配。
1、死亡赔偿金分割纠纷权利主体的确定
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割,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以受害人的近亲属作为权利主体。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采纳了继承丧失说理论,由于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本身的赔偿,生命本身不可能也不必要用金钱进行计算,而是对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因受害人死亡所遭受的未来可继承的受害人财产收入的减少而应受到的补偿,因此,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是间接受害人,即死者近亲属。
注: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五有明确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条明确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死亡赔偿金分割纠纷的分配原则
2.1死亡赔偿金因司法解释采取继承丧失说,应当按照《继承法》第10条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2.2同一继承顺序中,死亡赔偿金原则上按照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分割的分额,而不适用《继承法》第13条规定的同一顺序一般应当均等的原则。
2.3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
至于所谓的分割,估计也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如果你实在想分割,去法院起诉看看。
⑨ 死亡赔偿金分割有效时间有多长
原来的协议还有效,交通事故的赔偿金包括被抚养人生活费,专属于被抚养人的,其他人无权主张分割,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根据与死者的亲近和依赖程度分割。一般是父母子女多,配偶少,姑姑无权主张。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解决。
⑩ 请咨询一下死亡赔偿金分割期限为几年
死亡赔偿金计算期限:
1、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这既体现了人身损害赔偿计算的历史连续性,也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2、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将递减的年龄起点定为60岁,主要根据是国家统计局的咨询意见。国家统计局的专家介绍,平均寿命在统计学上是一个动态概念而非静态概念。平均寿命70岁,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而50、60岁乃至70岁仍尚生存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当然就不一定是70岁。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计算,60、70、75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8.36、81.39和83.69岁。国家统计局的专家据此建议,将赔偿期限递减的起点调整为60岁,75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以与统计结果相一致。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采纳了这一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