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按预计使用年限法的账务怎么处理
折旧没有预计使用年限法 有直线法 工作量法 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不知你说哪一种
不过折旧用的来说是
借:制造费用(或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② 哪能查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啊
你可以上 http://www.luanwu.com/,会计知识网上查询更多信息现在提供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一、通用设备部分 通用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 10~14年 2.动力设备 11~18年 3.传导设备 15~28年 4.动输设备 6~12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2年 电子计算机 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2年 6.工业炉窑 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18~22年 设备工具、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 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 专业设备分类 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 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 12~20年 输电线路 30~35年 配电线路 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 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 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 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 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 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 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 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 8~14年 17.矿山、 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 7~15年 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 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 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 15~25年 燃气 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 房屋、建筑物分类 折旧年限 21.房屋 生产用房 30~40年 受腐蚀生产用房 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 10~15年 非生产用房 35~45年 简易房 8~10年 22.建筑物 45~55年 其他建筑物 15~25年
③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核算应视固定资产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首先,将经营性事业单位分离出来,单独构成折旧与减值核算的主体。行政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称为Ⅰ类主体,经营性事业单位称为Ⅱ类主体。对两类主体中的固定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并依据当时市场上同类商品的重置完全价值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合理确定各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固定资产的单价、预计净残值、未来使用情况及减值风险大小等因素进行重新分类,分别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总额、折旧年限,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按月计提折旧,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减值评估。 其次,取消“修购基金”科目和Ⅱ类主体的“固定基金”科目,开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将固定资产清查时确定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Ⅰ类主体“固定基金”科目借方、“固定资产”科目贷方;计入Ⅱ类主体“经营支出”科目借方、“固定资产”科目贷方。每月计提的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确定的减值损失,Ⅰ类主体分别通过“经费支出——计提折旧”、“事业支出——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借方反映,期末结转到“固定基金”科目的借方;Ⅱ类主体则分别计入“成本费用”、“管理费用”、“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的借方,期末转到“经营支出”科目,对与产品生产有关、不能确定直接受益对象的折旧额,可先通过“间接费用”科目归集,期末再依据一定标准转入“成本费用”科目。 最后,资产负债表应单独列示“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金额,以便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净值。
④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怎么提折旧啊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某设备预计使用5年,则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为15(5+4+3+2+1)。第2年时尚可使用寿命为4,此年的年折旧率为4/15。
有关规定
1、“两则”中有关折旧的规定为折旧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能。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章第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年限、折旧办法以及计提折旧的范围由财政部确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选择具体的折旧方法和确定加速折旧幅度。
《企业会计总则》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量。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
2、税法中有关折旧的规定为方法选择提供了税收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四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上采用平均年限法(直线法)和工作量法计算,纳税人需要采用其他折旧方法的,可以由企业申请,逐级报省、市、自治区税务局批准。
⑤ 求:最新的2013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明细目录》
企业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后,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单独规定固定资产折内旧年限容。
新准则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各企业根据自己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但同样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⑥ 您好.我想请问下您,最新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怎么规定的谢谢··~~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创新性地虚提固定资产折旧。那么,是不是所有事业单位都应当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时哪些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额如何计算?何为虚提折旧?为什么是虚提而不是实提折旧?
一些事业单位应当计提折旧,其他事业单位可以计提折旧目前,并不是所有事业单位都应当计提资产折旧,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所以,新财务规则允许而非强制性要求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即事业单位可以计提折旧。在此基础上,《医院财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进一步明确规定,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其他行业财务制度包括中小学校、体育、文化、文物、广播电视等均未提及“折旧”字眼,不涉及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因为所有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都是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的,所以其他行业事 业单位也可以计提折旧。
6类固定资产纳入计提折旧范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6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计提折旧范围是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取得资产时没有支付对价的,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即“一元钱”入账。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折旧年限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2010年《医院财务制度》附表《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详细地规定不同类别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其他事业单位可以参照该折旧年限规定确定折旧年限。因为除了医院 专用设备外,其他类别固定资产都是各事业单位通用的。
⑦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提折旧吗
1、无论是什么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固资资产都需要计提折旧。内
2、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可采取年容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视单位具体情况而定。折旧计提方法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3、计提折旧年限:制度规定各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应折旧金额:应折旧金额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计提折旧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因为需按规定上缴)。发生后续支出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按照重新确定的成本计算应折旧金额。计提折旧的时点: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从下月起提,当月减少的从下月起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