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索赔时效如何确定
索赔时效就是指超过这个时间过后,就不接受索赔,不承担赔付责任。
② 关于国家赔偿,诉讼时效是多长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9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③ 交通事故索赔有期限吗
有期限,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第137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法律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3)关于索赔期限有关问题的批复扩展阅读:
最新交通事故医疗理赔期限
如果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
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赔偿请求权时效期间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赔偿请求权时效期间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赔偿请求权时效期间问题的批复
(2001年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176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1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赔偿请求权时效期间问题的批复》已于2001年5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7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5月31日起施行。
二○○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浙高法[2000]267号《关于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如何计算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精神,结合审判实践,托运人、收货人就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合同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或者承运人就沿海、内河货物运输向托运人、收货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
此复
⑤ 索赔的基本程序和时限规定有哪些
(一)索赔的基本程序
(1)提出索赔意向;
(2)递交索赔报告;
(3)索赔报告的评审;
(4)索赔谈判。
(二)索赔时限的规定
1.
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承包商要向监理(业主)发出索赔意向通知;
2.
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内,向监理(业主)提出补偿经济损失和(或)延长工期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3.
监理(业主)在收到承包商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商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
4.
监理(业主)在收到承包商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28天内未予答复或未对承包商作进一步要求,视为该项索赔已经认可;
⑥ 国际贸易中索赔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在国际来贸易合同中,交源易双方一般是通过检验条款和索赔条款明确规定索赔期限的。在索赔期限内,买方才可就品质、数量、包装等与合同规定不相符合之处向卖方索赔。另外,对于某些商品,特别是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和使用后才能发现质量和性能方面问题的商品,合同中还规定有品质保证期。这里的品质保证期是指,买方接受卖方提交的货物后,在保存和使用期发生质量问题向卖方提赔的期限。索赔期限以及品质保证期的长短,一般都由合同双方根据商品特点、运输方式和验收条件协商确定。此外,索赔时效(索赔期和品质保证期)应正确选定起算日期,通常应订为“货到目的地卸完之日起”或“货到买方最终目的地之日起”,而不是“从进口之日起”或“到岸之日起”,更不能是从“发运之日起”。
在合同约定了索赔期的情况下,买方应抓紧检验验收,一旦发现货物有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因立即请检验机关复验出证,并严格按约定的期限提赔。而在对货物订有品质保证期的情形下,只要所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出在保证期内,买方都可向卖方索赔。
⑦ 工程索赔有时效性吗
有的,我这里有一个案例:
2015 年的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索赔事件发生后,要在 15 天内向对方书面提 出。乙方未在该期间提出,2017 年结算时也没对索赔内容结算。但甲方出具了一份书面说 明:索赔部分另行协商。至今未协商,结算的工程款也未支付完毕。如何看待本案索赔的诉 讼时效问题?
《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第 6 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约定承包人未在约定期限内提出工期 顺延申请视为工期不顺延的,按照约定处理。也就是说,关于索赔期限当事人有约定的从约 定,原则上凡是合法有效的约定都应该遵守。
虽然第 6 条第二款只规定了关于工期方面的 索赔,但《民法典》第 467 条规定,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编通 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适用本编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合同的规定。根据民法上类推适用的 精神,既然《解释二》第 6 条规定了工期顺延的索赔期限约定是有效的,那么其他索赔的 约定也应当是有效的。 再来通过比对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来分析索赔期限的性质。
一般来说,诉讼时效经过债务人 可以获得法律上的抗辩权,但不影响实体权利本身。比如我欠范师兄 10 万元,应还款之日 三年后范师兄才起诉,这时候诉讼时效已经经过,我可以向法院主张抗辩,这样法院就会以 此驳回范师兄的诉讼请求。 因为诉讼时效经过导致范师兄丧失了胜诉权,但诉讼中胜诉权的丧失并不意味着我和范师兄 之间的实体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也就是说我欠范师兄 10 万元的实体债务还是存在的。
除斥期间则是指的是某些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期间届满后民事权利也归于消灭。而索 赔期限既不同于诉讼时效也不同于除斥期间,而是工程领域中比较特殊的规定,根据《解释 二》第 6 条,双方当事人完全可以对索赔期限的内容自主约定,但发包人在约定期限后同 意工期顺延或者承包人提出合理抗辩的除外。
所以索赔期限经过是否丧失索赔权也要看具体 的情况。 本案中合同约定,索赔事件发生后要在 15 天内向对方书面提出。由于乙方未在该期间提出, 根据《解释二》第 6 条规定,乙方原则上已经丧失了索赔的权利。但是甲方出了一个书面 说明,索赔部分另行协商。根据这样一份书面文件,我们可以理解为甲方放弃了合同约定的 索赔期限,认可了对方当事人在索赔期限后提出索赔的权利。 另外问题又说到,甲方出了书面文件后至今未结算,结算的工程款也未支付,如何看待诉讼 时效问题。
双方在 2017 年完成工程结算,根据《民法典》第 188 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 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 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另外诉讼时效从施工单位主张 权利后是可以重新计算的,所以本案的诉讼时效显然是还没有经过,同时对于索赔的部分乙 方也完全可以继续主张权利。
⑧ 在合同中规定具体索赔期限的方法有哪些
守约方向违约方提出索赔的时限,应在合同中订明,如超过约定时限索赔,违约方版可以不予受理。通常有这样几权种算法: 1、货到目的港后**天起算 2、货到目的港卸离海轮后**天起算 3、货到买方营业处或用户所在地后**天起算 4、货物检验后**天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