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种公猪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4年左右,看种公猪的体质和饲养管理是否到位。
『贰』 种公猪的种用年限以多少为宜
一头种公猪在其整个种用年限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2岁为青年阶段,这时专期猪体正处在属继续生长发育阶段。因此,不宜频繁配种,每周以配种1~2次为宜;2~5岁为青壮年阶段,这时期猪体已基本发育健全,生殖机能较为旺盛,在营养较好的情况下,每天可交配1~2次;5岁以后的公猪为老年阶段,这时期猪体由于体质渐衰,可每隔1~2天用1次。种公猪的利用年限一般可达4~6年,如果养得好,而配种合理,使用年限可延长到8年甚至更长。
『叁』 种公猪淘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自然淘汰自然淘汰通常指对老龄公猪的淘汰,也包括由于生产计划变更、种群结构调整、选育种的需要,而对公猪群中的某些个体(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淘汰。自然淘汰包括: (1)衰老淘汰:生产中使用的公猪,由于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年龄或使用年限较长(3-4年),年老体衰,配种机能衰弱、生产性能低下,则应进行淘汰。 (2)计划淘汰: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和种群结构的调整,对在群公猪进行数量调整、品种更新、品系选留、净化疫病等,则应对原有公猪群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留和淘汰。 B 异常淘汰异常淘汰是指由于生产中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发生或公猪本身未能预见的先天性生理缺陷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青壮年公猪在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而被淘汰。公猪异常淘汰的原因一般包括: (1)体况过肥:由于日粮营养水平过高或后备公猪前期限饲不当,可能造成公猪过肥、体重过大、爬跨笨拙或母猪经不住公猪爬跨,造成配种困难或不能正常配种,此时应对公猪进行限制饲养和加强运动,降低膘情。若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应对公猪进行淘汰。 (2)体况过瘦:由于前期日粮营养水平过低、限饲过度或疾病原因,造成公猪参加配种时体况过瘦、体质较差,爬跨困难或不能完成整个配种过程,导致配种操作不利和配种效果较差,此时应对公猪加强营养、减少配种频率或针对性治疗疾病,使其恢复配种理想体况。通过以上操作仍难以恢复的个体,则应进行淘汰。 (3)精子活力差:已入群的后备公猪或正在使用的种公猪在连续几次检查精液品质后,死精率、畸形率过高,且后裔同胞个体数较少,通过调整营养、加强管理和治疗后,仍不能得到改善的个体,应及时淘汰。 (4)性欲缺乏:由于公猪过度使用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矿物质等,引起性腺退化、性欲迟钝、厌配或拒配,这种公猪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度使用,并加强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注意适当运动,一般可以调整过来。但对于不能恢复的个体,应该进行淘汰。 (5)繁殖疾病:某些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肾炎、膀胱炎、布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等引起的公猪性机能衰退或丧失,以及由于其它疾病造成的公猪体质较差,繁殖机能下降或丧失。不能治愈的繁殖疾病和患有繁殖传染病的公猪,应立即进行淘汰。 (6)肢蹄病:公猪由于运动、配种或其它原因(如裂蹄、关节炎等),可能造成肢蹄的损伤,尤其是后肢,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公猪不能爬跨或爬跨时不能支持本身重量,站立不定,而失去配种能力,这种公猪应及时进行治疗,在不能治愈或确认无治疗价值时应予以淘汰。 (7)恶癖:个别公猪由于调教和训练不当,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形成恶癖,如自淫、咬斗母猪,攻击操作人员等。这种公猪在使用正确手段不能改正其恶癖时,应及早淘汰,以免引起危害。
『肆』 怎样养好种公猪
(1)饲养:饲养种公猪的目的,就是用来配种,在正常情况下,种公猪配种一次其射精量能达120~150毫升(外来品种比本地种公猪高1~2.5倍),而精液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另外,公猪配种过程中,消耗体力也大。因此,对种公猪,要注意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尤其在配种季节,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的供应必须充足,以使其生产更多的优质精液,保持旺盛的性欲,完成配种任务。一般可利用小鱼、小虾、鱼粉、骨肉粉、蚕蛹及虫类等作为动物性蛋白质的补充饲料。此外,对配种繁忙的公猪,每天可加喂2个鸡蛋,这不仅能补充消耗的蛋白质,还能增加其射精量。
在饲料配合上,除了保证蛋白质的含量以外,还应注意及时补给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多喂些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和块茎类饲料,如胡萝卜、南瓜、青草、青贮料、大麦等。
(2)管理:保持种公猪体质健壮,提高配种能力,一方面在于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另一方面要科学的管理。除了经常注意圈舍清洁、干燥、阳光充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外,还应加强运动,锻炼肢蹄。让公猪经常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加强其新陈代谢,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质,健全肢蹄,而且还能增强其精子的活力,提高配种性能,延长公猪的种用年限。一般情况下,每天对种公猪进行野外驱赶运动1~2次,每次以2~4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走1~2小时。夏季可选择早晚凉爽的时间进行,冬季选择中午进行。配种期间的运动量应适当减轻。平时应注意让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妥善地安排喂养、饮水、运动、刷拭、休息的生活日程,有条件的应对公猪定期进行称重和检查精液品质,以此来检查饲养管理和配种利用是否适当,从而适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保证公猪体格不显得过瘦或过肥,具有高度的配种受胎率。
『伍』 种公猪的成熟期是什么时候种公猪的成熟期是
青年种公猪的初配年龄,往往随其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虽然有些猪种性成熟较早,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上配种利用。如果初配时间过早,不仅会影响公猪今后的生长发育,而且所生仔数数目少,体小而弱,生长缓慢,缩短公猪的利用年限。如果初配时间过迟,也会影响公猪正常性机能活动和降低繁殖力。
种公猪最适宜的初配年龄,应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一般宜选在体成熟之前配种,培育品种不早于8~9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千克;北方地方猪种于8月龄,体重80千克左右;南方早熟猪种于6~7月龄,体重65千克左右开始配种为宜。
『陆』 种公猪什么时候开始配种为宜
青年种公猪的初配年龄,往往随其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虽然有些猪种性成熟较早,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上配种利用。如果初配时间过早,不仅会影响种公猪今后的生长发育,而且所生仔猪数目少,体小而弱,生长缓慢,缩短种公猪的利用年限。如果初配时间过迟,也会影响种公猪的正常性机能活动和降低繁殖力。
种公猪最适宜的初配年龄,应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一般宜选在性成熟之后和体成熟之前配种。培育品种不早于8~9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千克;北方地方猪种,8个月龄,体重80千克左右;南方早熟猪种,6~7个月龄,体重65千克左右开始配种为宜。
『柒』 种公猪的种用年限以多少为宜
一头种公猪在其整个种用年限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2岁为青年阶段,这时期猪体正处在继续生长发育阶段。因此,不宜频繁配种,每周以配种1~2次为宜;2~5岁为青壮年阶段,这时期猪体已基本发育健全,生殖机能较为旺盛,在营养较好的情况下,每天可交配1~2次;5岁以后的公猪为老年阶段,这时期猪体由于体质渐衰,可每隔1~2天用1次。种公猪的利用年限一般可达4~6年,如果养得好,而配种合理,使用年限可延长到8年甚至更长。
『捌』 种公猪什么时候开始配种为宜
青年种公猪的初配年龄,往往随其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虽然有些猪种性成熟较早,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上配种利用。如果初配时间过早,不仅会影响种公猪今后的生长发育,而且所生仔猪数目少,体小而弱,生长缓慢,缩短种公猪的利用年限。如果初配时间过迟,也会影响种公猪的正常性机能活动和降低繁殖力。
种公猪最适宜的初配年龄,应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一般宜选在性成熟之后和体成熟之前配种。培育品种不早于8~9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千克;北方地方猪种,8个月龄,体重80千克左右;南方早熟猪种,6~7个月龄,体重65千克左右开始配种为宜。
『玖』 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以多少为宜
一头种公猪在其整个抄种用年限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2岁为青年阶段,这时期猪体正处在继续生长发育阶段,不宜频繁配种,每周以配种1~2次为宜;2~5岁为青壮年阶段,这时期猪体已基本发育健全,生殖机能较为旺盛,在营养较好的情况下,每天可交配1~2次;5岁以后的公猪,由于体质渐衰,可每隔1~2天用一次。种公猪的利用年限一般可达4~6年,如果养得好,配种合理,使用年限可延长到8年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