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党员因私出国(境)如何办理保留(停止)党籍手续
党员因私事(探亲、治病、求学、就业或其他非公务活动)出国(境),应向所在党组织提出申请,并办理保留党籍手续。党员出国(境)定居,应向所在党组织提出申请,并办理停止党籍手续。
一、手续办理程序:
1、办理出国(境)保留党籍手续,党员本人需向所在党支部以书面形式提出要求保留党籍的申请,并递交有关国外、境外邀请信或入学通知书等证明材料复印件。办理出国(境)停止党籍手续,党员本人需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并递交本人在国外或境外定居的有效手续资料(翻译件)。
2、党员所在党支部根据出国(境)党员保留(停止)党籍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对该党员进行政审并填写《党员因私出国(境)保留(停止)党籍审批表》,签署党组织意见,报上一级党委审批。
3、党委进行审批后,以文件形式(附审批表)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4、党员接到上级党组织同意其出国(境)期间保留(停止)党籍批复后,方可出国(境)。
二、保留期限规定:
1、出国(境)求学的,以其入学通知注明的学习时间为限;
2、出国(境)就业的,以其劳务合同规定的工作年限为限;
3、去国外或港、澳、台地区探亲的,一般不超过半年;
4、其他非公务活动出国(境)保留党籍的时间,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三、恢复组织生活:
因私出国(境)并经批准保留党籍的党员返回后,应在3个月内向党组织提出恢复组织生活的书面申请,填写《因私出国(境)保留党籍的党员返回后恢复组织生活审批表》,并如实汇报在外期间的情况。所在党支部进行初审,上一级党委审批,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如无问题即可恢复组织生活。返回6个月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向党组织提出恢复组织生活申请的,应作自行脱党处理。经批准已出境定居停止党籍的党员,若干年后又返回者,原则上不能恢复党籍,具体参照《关于共产党员因私事出国或去港澳地区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组发字〔1981〕19号)文件精神办理。
四、有关说明:
1、党员必须在出国(境)前办理保留党籍手续,对已经出国(境),尚未办理保留党籍手续的党员,原则上不再补办保留党籍手续。
2、党员因私出国(境)保留党籍期限应以出境之日算起。党员等待签证尚未出国(境)的,应参加原单位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对在此期间不与所在单位党组织联系、不过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的党员,将按党章及有关规定处理。
3、党员因私出国(境),其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在此期间暂不交纳党费。党员按期回国后,应及时与所在单位党组织联系,并将在国外期间的有关情况向党组织汇报,补交出国(境)期间的党费。
4、党员经党组织批准出国(境)定居的,在其出境之日,即停止党籍。预备党员将不再办理转正手续,其预备党员资格也不再保留。党员停止党籍后,所在单位党组织停止与其发生联系,停止收交党费。党员年报统计时,不再统计在总数内。党员停止党籍情况,支委会应告知本支部党员,有关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五、逾期党员党籍的处理:
1、党员因私出国(境)超过假期回国,本人要向党组织说明理由,经组织审查认为理由正当,又无其他问题的,可以恢复其党员组织生活。
2、无故超假半年以上回国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按照党籍管理规定给予相应处分,待本人有了正确认识后,可恢复其党员组织生活。
3、无故超假一年以上回国的,一般不再恢复其党组织生活,应视作自行脱党处理。如发现严重问题,经党组织审查情况属实的,应严肃处理,直至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
4、出国(境)逾期一年以上未归,经组织多方查找仍未能取得联系的,将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自行脱党处理。
六、出国(境)预备党员的管理:
1、预备党员出国(境)三个月(含)以下的,回国后本人如实书面汇报在国(境)外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符合党员条件的,办理按期转正手续。
2、预备党员出国(境)三个月以上的,从出国(境)之日起暂停预备期。回国后,本人须向所在党组织书面申请恢复预备期,并如实书面汇报在国(境)外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同时填写《预备党员恢复预备期审批表》,由所在单位党(工)委签署意见后交市委组织部审批。被暂停预备期的预备党员,出国(境)时预备期不满半年的回国后需补续预备期一年,出国(境)时预备期满半年以上(含半年)的需补续预备期半年。补续预备期从市委组织部批准其恢复预备期申请之日算起。补续预备期满后,符合党员条件的,按照党章的规定办理转正手续,其转正时间从回国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其转正之日算起。
3、预备党员因私出国(境)不辞而别的,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一年以上同原所在单位党组织没有任何联系的,视为自行脱党,由原所在党组织按规定办理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手续,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经批准出国(境)定居的预备党员,不再办理转正手续,其预备党员资格也不再保留。
4、预备党员在出国(境)期间,所在党支部不得讨论其转正事宜,转正大会必须在本人回国后亲自参加方可召开。
注意事项:
预备党员出国(境)三个月以上的,须填报《共产党员因私出国出境保留党籍审批表》,经市委组织部批准,从出国(境)之日起暂停预备期。回国后,本人须向所在党组织书面申请恢复预备期,并如实书面汇报在国(境)外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补续预备期从市委组织部批准其恢复预备期申请之日算起。补续预备期满后,符合党员条件的,按照党章的规定办理转正手续,其转正时间从回国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其转正之日算起。
⑵ 党纪处分有没有规定期限比如党内严重警告期限多长
党纪处分没有规定期限,只规定了影响期。而行政处分是有明确期限的,比如回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等。答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二条: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第十三条: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第十四条: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对于担任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第十五条: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以上条文都是党纪处分中关于影响期的规定。
⑶ 党组织关系转出有效期有明确规定吗
1、党组织关系转出有效期没有明确规定。
2、《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阐述规定了凡党员所去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其居住地党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3、如果离开了原党组织所在的单位,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3)党籍有效期扩展阅读
一、转出党员组织关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1、教育督促党员按照规定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并如实填写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2、建立转移组织关系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制度,对临时外出的党员要采取适当方式与其保持联系。
3、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记载的有关内容。
4、及时掌握党员去向,与党员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保持联系。
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1、认真查验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凭证,为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收手续,及时将党员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2、将接收党员的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及时反馈给转出组织关系的党组织。
3、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组织关系变更、民主评议情况等内容,并将相关材料转给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
4、对于因工作需要、经济条件等原因不能回原所在党组织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党员,帮助其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
⑷ 关于档案和党籍的问题
你刚毕业,应该有四样东西要管。户口,人事档案,党员档案,报到证。
户口已经落回原籍,没事了。
人事档案,你说在江门,是你江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吗?还是在江门的学校里?
如果在人才交流中心,你暂时可以先让那里给保存着,等用到时再调出。如果在学校,那么学校只能给你暂时保管两年,两年后会给你打回原籍的人才交流中心。
党员档案,暂时可以在你手里放着,如果还没有转正,请及时找个单位挂靠,也可以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者你的家所在地的党支部,以免到期不能转正。
报到证,如果没有给公司签约,切记应该给公司要回。在你正式工作的时候,给派上用场的。报到证只有两年的有效期,两年之内丢了,学校还能给你补办。
⑸ “入党时间、党籍、党龄的区别在哪里”等10则
入党时间、党籍、党龄的区别在哪里? 答:按照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入党时间指的是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而不是指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因为,上级党组织批准的就是支部大会的决定。 所谓党籍,是指党员资格。一个同志被批准入党,取得了预备党员资格,就算有了党籍。 所谓党龄,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被延长预备期的,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这就是说,预备期不算党龄,只有正式党员才有党龄。因此,党龄和党籍是有区别的。 党员借阅党内文件有哪些要求? 答: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员应享有的权利之一。党组织应根据党内文件的传达范围,及时对党员进行传达,组织党员学习。因故没有传达到的党员,如果人数较多,可以选择适当时机,进行补充传达;如果只是个别党员,可以把文件借给个人阅读。借阅文件的办法,要符合保密规定,一般个人不能带走,可以由保管文件的同志指定地点、规定时间借给阅读,阅毕及时交还。 特殊情况下的党龄应如何计算? 答:在特殊情况下,党员的党龄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计算:一、被延长预备期的党员,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二、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他们恢复权利之后,留党察看期间的党龄连续计算;三、被错误开除后又恢复党籍的党员,其党龄应连续计算;四、因自行脱党、劝退出党、要求退党而出党的或被开除党籍的人重新入党后,其党籍从重新入党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以前一段的党籍不能计算在内。 预备党员和刚受处分的党员是否要参加民主评议? 答:预备党员应该参加民主评议,但不做合格或不合格结论,待预备期满时讨论其是否能转为正式党员。在评议工作期间预备期满,可以结合评议,讨论他的转正问题。如果在评议中发现有的预备党员严重违犯党的纪律,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可以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受处分的党员,也应参加评议。对于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时间不足一年的,对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两年的,可以评定是否合格,但均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对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也应参加评议,但不评定合格或不合格。在评议中如发现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犯有新的错误,应按有关规定由纪检部门审查并作出处理。 复转军人如何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答: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应按如下要求办理: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因某些原因单位尚未落实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父母、配偶居住地的街道或乡镇党组织。党员在落实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暂时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民政)部门所属复转安置部门的,这些部门的党组织如具备管理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也可以接收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 代表选出后,因特殊原因推迟召开党代表大会时,是否需要重新选举代表? 答:党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之前,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代表选出之后,要按照党的委员会所作决定和上级党组织批准的时间,按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如发生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开会,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不能自行决定推迟召开。 党代表大会代表选出之后,确有特殊原因,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推迟召开大会时,如果原来选出的代表变化不大,一般可不再重新选举代表。个别代表出缺,可由其选举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补选。如果原来选出的代表变动较大,应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重新进行选举,并应向所属党组织以及原选举产生的代表说明重新选举的原因,认真做好工作。 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已调离原选举单位后,其代表资格是否有效? 答: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在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以内调动工作的,其代表资格仍然有效。如已调离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并已将党的组织关系转出,则不能作为代表出席党员代表大会。在这种情况下,如工作需要和条件允许,原选举单位可以补选代表。 在什么情况下代表视为出缺?出缺后怎么办? 答:经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般可视为出缺:死亡;患精神病不能履行代表职责;本人辞去代表资格,并经选举单位多数党员(代表)同意;由于各种原因被取消代表资格;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调到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以外单位工作,并已将党的组织关系转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出缺时,可由原选举单位补选。因时间关系来不及补选的,经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也可以不再补选。 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答: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在党内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在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曾经受到过党内警告、严重警告以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要具体分析他们的一贯表现和受到党内处分以后改正错误的情况。只有那些能够认识错误,并在实践中证明已经改正错误,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各方面表现好,得到所在党组织大多数党员的信任,确实具备代表条件的,才能够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答: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的精神,因参加短期培训、学习或参与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等原因,按规定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的党员,由于党的正式组织关系还在原工作单位,在原单位党组织进行选举时,可以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鉴于出席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要参与讨论决定党内重要问题,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所以,在提名和选举党代表时,既要充分考虑代表人选的政治素质和代表性,也要考虑选出的代表能否按期参加代表大会。对于因前面所述几种原因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确实不能按期回来参加党代表大会的党员,一般以不提名为代表候选人为好。
⑹ 党纪处分期限怎样计算
党纪处分的执行及期限:
1、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人员,一般不影响担任原职务,对不适合担任原职务的,由组织人事部门予以调整。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人员,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的党外职务。
2、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人员,从受处分的次月起重新确定职务,在受处分后两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原任的职务。
3、受留党察看处分的人员,党内职务自然撤消,留党察看期间不得担任党内任何职务,对于在党外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消其党外职务。恢复党员权利两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原任的职务。
4、受开除党籍处分的人员,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6)党籍有效期扩展阅读: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
(三)实事求是。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
(四)民主集中制。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必须执行。
(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
⑺ 在组织关系介绍信接转的有效期内,又不去 报到,是否作废党籍
只要不超过有效期去报到就没事。
⑻ 停止党籍的日期以支部大会为准吗
停止党籍是以召开支部大会的日期为准,报送上级党委通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