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没收财产刑的失效期限

没收财产刑的失效期限

发布时间:2021-07-11 10:42:08

Ⅰ 没收财产有什么执行规定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也是一种财产刑,但它不同于罚金,是适用于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的刑罚方法。

Ⅱ 什么时候没收财产

...他死定了,他现在至少有2罪在身,赌博罪和诈骗罪,你说还有前科,根据赌博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他80万,还这么多车,如果公安机关找到所有证据的话他肯定完了。对了诈骗罪: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三)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我觉得你如果是他的真朋友就别惦记他的财产了,还是帮他把非法所得都固定起来交国库吧,说不定还可以减刑,他是大事估计是救不回来了,肯定要进去了

Ⅲ 刑法修正案九没收财产刑的适用问题

《刑法修正案(九)》起草颁布时正值我国反腐工作的关键时期,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家打击贪污腐败犯罪的态度十分明确且强硬,并把进一步完善反腐败立法规定,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惩治力度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立法与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加大了对于贪腐犯罪的刑罚力度,主要表现为:
第一,加重“生刑”。根据《刑罚修正案(九)》第四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这就意味着,因犯重大贪污受贿罪的犯罪分子而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将面临“终身监禁”的残酷惩罚。在此之前,我国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刑罚规定存在“生刑”与“死刑”衔接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也是我国整个刑罚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生刑”相对较轻,而对于重大犯罪分子则往往规定“死刑”以实现重罚与警戒的目的,故规定“死刑”的罪名相对较较多。在逐步废除“死刑”的大背景下,由于“生刑”较轻,对于不适用“死刑”的重大犯罪分子往往存在不能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尴尬。因此加重“生刑”是逐步废除“死刑”的必然,也是逐步完善“罪刑相适应刑罚体系”的应有之义。
第二,增加“财产刑”。为进一步加大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惩处力度,《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罚金刑与没收财产刑在相关罪名中适用。其中,对行贿罪,增加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对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增加罚金刑;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第一档刑中增加了罚金刑。
第三,严把“从宽”的条件。进一步严格对行贿罪从宽处罚的条件,《刑法修正案(九)》第四十五条第二款将“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修改为“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与原条文相比,该条增加了从轻、减轻处罚的限制条件,使得行贿人的出罪条件变得更为苛刻。
(三)坚持慎刑的立法原则,对适用死刑更为审慎
在进一步加大贪腐贿赂犯罪的处罚力度的同时,《刑法修正案(九)》仍坚持了慎刑的立法原则,并且对适用死刑更为审慎。
首先,从《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四个法定刑档次的表述上看,《刑法修正案(九)》改变了原先“从重到轻”的表述,代之以“从轻到重”的表述,其充分表明了立法对待贪污贿赂犯罪一种审慎态度,符合慎刑的基本原则。
其次,在死刑的适用上,通过“从轻到重”的法定刑档规定,为死刑的适用设置层层防线,表明: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虽然《刑罚修正案(九)》仍然保留了死刑,但是对于死刑的适用却设置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再次,从法定刑的设置上,《刑法修正案(九)》除保留了第三档与第四档的无期徒刑交叉,基本改变了原刑法中大量存在的法定性档次交叉现象,各个刑罚档次之间的连接更为明确。原刑法第三八十三条所规定的法定刑,法定刑交叉现象普遍存在。其中,第一档法定刑与第二档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上存在交叉;第二档与第三档中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存在交叉; 第四档次法定刑中的一、二年有期徒刑部分与第三档次交叉重合。而第一档次法定最低刑是十年,第三档次的法定最高刑是十年,两者均包含了第二档次所规定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部分。无疑,法定刑交叉有利于灵活量刑,但是也造成了量刑标准的模糊性。因此废除交叉法定刑是进一步规范量刑标准,审慎适用刑罚的一层重要体现。

Ⅳ 财产刑的没收财产刑

没收财产作为一种财产刑,在我国主要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情节严重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没收罪犯的一部或全部财产,不仅是对他们的惩罚和教育,同时还可以防止他们利用财产继续进行犯罪活动。那么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哪些?根据刑法第59条的规定,没收财产的范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确定:1.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所谓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是指属于犯罪分子本人实际所有的财产及与他人共有财产中依法应得的份额。2.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以维持犯罪分子个人和扶养的家属的生活。3.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所谓家属所有财产,是指纯属家属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家属自己穿用的衣物、个人劳动所得财产。家属应有财产,是指家庭共同所有的财产中应当属于家属的那一份财产。对于犯罪分子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属于他人所有的部分,也不得没收。

Ⅳ 中国法律刑事犯罪过多少年不追究

具体时效依据《刑法》规定,不同的刑期追诉时效不一样。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没收财产刑的失效期限扩展阅读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追诉,或者无罪释放。

行政处罚法中追诉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因违法行为,被追究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则行政机关不得因该违法行为给予行为人施以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参考资料:中国法院网:《刑法》

Ⅵ 没收个人财产在刑期内未执行的,是否在刑满后继续执行在直系亲人名下的财产是否会被没收

我是律师,就你所述,不会。

阅读全文

与没收财产刑的失效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