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背对背与可转让信用证的区别
对背信用证(Back to Back Credit):又称背对背信用证、桥式信用证、从属信用证或补偿信用证,是指中间商收到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后,要求原通知行或其他银行以原证为基础,另开一张内容相似的新信用证给另一受益人。对背信用证的受益人可以是国外的,也可以是国内的,对背信用证开证银行只能根据不可撤消信用证来开立。对背信用证的开立通常是中间商转售他人货物,从中图利,或两国不能直接办理进出口贸易时,通过第三人以此方式来沟通贸易。对背信用证的内容除开证人、受益人、金额、单位、装运期限、有效期限等可变动外,其他条款一般与原证相同。由于对背信用证的条款修改时,新开证人需要得到原开证人和开证行的同意,所以受益人使用对背信用证时必须慎重。对背信用证中常见的变动:1、受益人是直接供货人2、开证申请人是原证受益人3、金额单价减少4、装运有效期缩短5、如果中间商不愿意露出供货人名称,可规定提单货运人或发票以外的其他单据做成中立人或第三者的名称,以免透露实际供货人的名称可转让信用证(Transferable Credit)是指信用证的受益人可以要求授权付款、承担延期付款的责任、承兑或议付的银行,或当信用证是自由议付时,可以要求信用证中特别授权的转让银行,将信用证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一个或数个受益人的信用证。唯有开证行在信用证注明“可转让”,信用证才可转让。此证只能转让一次,即只能由第一受益人转让给第二受益人,第二受益人不得要求将信用证转让给其后的第三受益人,但若在转让给第一受益人,不属于被禁止转让的范畴。 第二受益人称受让人(Transferee)承担交货的职责,但原信用证受益人(即第一受益人)仍对契约所列的诸条款承担责任。 凡可转让信用证必须载明如下文句,以示其功能: 1. 本信用证可转让。 (This Credit is Transferable)。 2. 本信用证允许转让。(Transfer to be allowed)。
⑵ 请问如何调整内存的运算速度!
你是想超频吧?
在BIOS看看有没内存超频的选项.看看这个吧:
一:关于内存超频与设置的基础知识
在我们进行内存的选购之前,我们要对影响内存性能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一个了解,下面这十点,使笔者通过反复论证得到的结果,请大家务必了解。
1、对内存的优化要从系统整体出发,不要局限于内存模组或内存芯片本身的参数,而忽略了内存子系统的其他要素。
2、目前的芯片组都具备多页面管理的能力,所以如果可能,请尽量选择双 P-Bank 的内存模组以增加系统内存的页面数量。但怎么分辨是单 P-Bank 还是双 P-Bank 呢?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而言 ,256MB 的模组基本都是单 P-Bank 的,双面但每面只有 4 颗芯片的也基本上是单 P-Bank 的,512MB 的双面模组则基本都是双 P-Bank的。
3、页面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P-Bank 数量 X4,如果是 Pentium4 或 AMD 64 的双通道平台,则还要除以 2。比如两条单面 256MB 内存,就是 2X4=8 个页面,用在 875 上组成双通道就成了 4 个页面。
4、CL、tRCD、tRP 为绝对性能参数,在任何平台下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越小越好,调节的优化顺序是 CL → tRCD → tRP。
5、当内存页面数为 4 时 ,tRAS 设置短一些可能会更好,但最好不要小于 5。另外,短 tRAS 的内存性能相对于长 tRAS 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波动性,对时钟频率的提高也相对敏感。
6、当内存页面数大于或等于 8 时,tRAS 设置长一些会更好。
7、对于 875 和 865 平台,双通道时页面数达到 8 或者以上时,内存性能更好。
8、对于非双通道 Pentium4 与 AMD 64 平台,tRAS 长短之间的性能差异要缩小。
9、Pentium4 或 AMD 64 的双通道平台下 ,BL=4 大多数情况下是更好的选择,其他情况下 BL=8 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请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有针对的调整。
10、适当加大内存刷新率可以提高内存的工作效率,但也可能降低内存的稳定性。
二、BIOS中内存相关参数的设置要领
Automatic Configuration“自动设置”(可能的选项:On/ Off或Enable/Disable)
可能出现的其他描述为:DRAM Auto、Timing Selectable、Timing Configuring By SPD等,如果你要手动调整你的内存时序,你应该关闭它,之后会自动出现详细的时序参数列表。
Bank Interleaving(可能的选项:Off/Auto/2/4)
这里的Bank是指L-Bank,目前的DDR RAM的内存芯片都是由4个L-Bank所组成,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寻址冲突,提高效率,建议设为4(Auto也可以,它是根据SPD中的L-Bank信息来自动设置的)。
Burst Length“突发长度”(可能的选项:4/8)
一般而言,如果是AMD Athlon XP或Pentium4单通道平台,建议设为8,如果是Pentium4或AMD 64的双通道平台,建议设为4。但具体的情况要视具体的应用而定。
CAS Latency “列地址选通脉冲潜伏期”(可能的选项:1.5/2/2.5/3)
BIOS中可能的其他描述为:tCL、CAS Latency Time、CAS Timing Delay。
Command Rate“首命令延迟”(可能的选项:1/2)
这个选项目前已经非常少见,一般还被描述为DRAM Command Rate、CMD Rate等。由于目前的DDR内存的寻址,先要进行P-Bank的选择(通过DIMM上CS片选信号进行),然后才是L-Bank/行激活与列地址的选择。这个参数的含义就是指在P-Bank选择完之后多少时间可以发出具体的寻址的L-Bank/行激活命令,单位是时钟周期。显然,也是越短越好。但当随着主板上内存模组的增多,控制芯片组的负载也随之增加,过短的命令间隔可能会影响稳定性。因此当你的内存插得很多而出现不太稳定的时间,才需要将此参数调长 。目前的大部分主板都会自动设置这个参数,而从上文的ScienceMark 2.0测试中,大家也能察觉到容量与延迟之间的关系。
RAS Precharge Time “行预充电时间”(可能的选项:2/3/4)
BIOS中的可能其他描述:tRP、RAS Precharge、Precharge to active。
RAS-to-CAS Delay“行寻址至列寻址延迟时间”(可能的选项:2/3/4/5)
BIOS中的可能其他描述: tRCD、RAS to CAS Delay、Active to CMD等。
Active to Precharge Delay“行有效至行预充电时间”(可能的选项:1……5/6/7……15)
BIOS中的可能其他描述:tRAS、Row Active Time、Precharge Wait State、Row Active Delay、Row Precharge Delay等。根据上文的分析,这个参数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设置思路见上文,并不是说越大或越小就越好。
三、认清影响内存性能的关键
在讲完 SDRAM 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操作之后,我们现在要重要分析一下 SDRAM 的时序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它不再局限于芯片本身,而是要从整体的内存系统去分析。这也是广大 DIYer 所关心的话题。比如 CL 值对性能的影响有多大几乎是每个内存论坛都会有讨论,今天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对于内存系统整体而言,一次内存访问就是对一个页 (Page)的访问。由于在 P-Bank 中,每个芯片的寻址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将页访问“浓缩”等效为对每芯片中指定行的访问,这样可能比较好理解。但为了与官方标准统一,在下文中会经常用页来描述相关的内容,请读者注意理解。
可能很多人还不清楚页的概念,在这里有必要先讲一讲。从狭义上讲,内存芯片芯片中每个 L-Bank 中的行就是页,即一行为一页。但从广义上说,页是从整体角度讲的,这个整体就是内存子系统。
对于内存模组,与之进行数据交换的单位就是 P-Bank 的位宽。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内存芯片是 64bit 位宽的,所以就必须要用多个芯片的位宽来集成一个 P-Bank。如我们现在常见的内存芯片是 8bit 位宽的,那么就需要 8 颗芯片组成一个 P-Bank 才能使系统正常工作。而 CPU 对内存的寻址,一次就是一个 P-Bank,P-Bank 内的所有芯片同时工作,这样对 P-Bank 内所有的芯片的寻址都是相同的。比如寻址指令是 B1、C2、R6,那么该 P-Bnak 内的芯片的工作状态都是打开 B1 的 L-Bank 的第 C2 行。好了,所谓广义上的页就是指 P-Bank 所包括的芯片内相同 L-Bank 内的相同工作行的总集合 。页容量对于内存子系统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个参数取决于芯片的容量与位宽的设计。由于与本文的关系不大,就不具体举例了。
早期 Intel 845 芯片组 MCH 的资料:它可以支持 2、4、8、16KB 的页容量
总之,我们要知道,由于寻址对同一 L-Bank 内行地址的单一性,所以一个 L-Bank 在同一时间只能打开一个页面,一个具有 4 个 L-Bank 的内存芯片,可以打开 4 个页面。这样,以这种芯片组成的 P-Bank,也就最后具备了 4 个页面,这是目前 DDR SDRAM 内存模中每个 P-Bank 的页面最大值。
1、影响性能的主要时序参数
在讲完内存的基本操作流程与相关的 tRP、tRCD、CL、BL 之后,我们就开始深入分析这些参数对内存性能的影响。所谓的影响性能是并不是指 SDRAM 的带宽,频率与位宽固定后,带宽也就不可更改了。但这是理想的情况,在内存的工作周期内,不可能总处于数据传输的状态,因为要有命令、寻址等必要的过程。但这些操作占用的时间越短,内存工作的效率越高,性能也就越好。
非数据传输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各种延迟与潜伏期。通过上文的讲述,大家应该很明显看出有三个参数对内存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它们是 tRCD、CL 和 tRP。按照规定,每条正规的内存模组都应该在标识上注明这三个参数值,可见它们对性能的敏感性。
以内存最主要的操作——读取为例。tRCD 决定了行寻址(有效)至列寻址(读 / 写命令)之间的间隔 ,CL 决定了列寻址到数据进行真正被读取所花费的时间,tRP 则决定了相同 L-Bank 中不同工作行转换的速度。现在可以想象一下对某一页面进行读取时可能遇到的几种情况(分析写入操作时不用考虑 CL 即可):
1、要寻址的行与 L-Bank 是空闲的。也就是说该 L-Bank 的所有行是关闭的,此时可直接发送行有效命令,数据读取前的总耗时为 tRCD+CL,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页命中 (PH,Page Hit)。
2、要寻址的行正好是现有的工作行,也就是说要寻址的行已经处于选通有效状态,此时可直接发送列寻址命令,数据读取前的总耗时仅为 CL,这就是所谓的背靠背 (Back to Back)寻址,我们称之为页快速命中(PFH,Page Fast Hit)或页直接命中(PDH,Page Direct Hit)。
3、要寻址的行所在的 L-Bank 中已经有一个行处于活动状态(未关闭),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寻址冲突,此时就必须要进行预充电来关闭工作行,再对新行发送行有效命令。结果,总耗时就是 tRP+tRCD+CL,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页错失 (PM,Page Miss)。
显然,PFH 是最理想的寻址情况,PM 则是最糟糕的寻址情况。上述三种情况发生的机率各自简称为 PHR —— PH Rate、PFHR —— PFH Rate、PMR —— PM Rate。因此,系统设计人员(包括内存与北桥芯片)都尽量想提高 PHR 与 PFHR,同时减少 PMR,以达到提高内存工作效率的目的。
2、增加 PHR 的方法
显然,这与预充电管理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有两种方法来尽量提高 PHR。自动预充电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自动的在每次行操作之后进行预充电,从而减少了日后对同一 L-Bank 不同行寻址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要在当前行工作完成后马上打开同一 L-Bank 的另一行工作时,仍然存在 tRP 的延迟。怎么办? 此时就需要 L-Bank 交错预充电了。
早期非常令人关注的VIA 4路交错式内存控制,就是在一个L-Bank工作时,对另一个L-Bank进行预充电或者寻址(如果要寻址的L-Bank是关闭的)。这样,预充电与数据的传输交错执行,当访问下一个L-Bank时,tRP已过,就可以直接进入行有效状态了,如果配合得理想,那么就可以实现无间隔的L-Bank交错读/写(一般的,交错操作都会用到自动预充电),这是比PFH更好的情况,但它只出现在后续的数据不在同一页面的时时候。当时VIA声称可以跨P-Bank进行16路内存交错,并以LRU(Least Recently Used,近期最少使用)算法进行 交错预充电/寻址管理。
L-Bank 交错自动预充电 / 读取时序图: L-Bank 0 与 L-Bank 3 实现了无间隔交错读取,避免了 tRP与tRCD对性能的影响 ,是最理想的状态
3、增加 PFHR 的方法
无论是自动预充电还是交错工作的方法都无法消除同行(页面)寻址时tRCD 所带来的延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量让一个工作行在进行预充电前尽可能多的接收工作命令,以达到背靠背的效果,此时就只剩下 CL 所造成的读取延迟了(写入时没有延迟)。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北桥芯片的责任了。现在我们就又接触到 tRAS 这个参数,在 BIOS 中所设置的 tRAS 是指行有效至预充电的最短周期,在内存规范中定义为 tRAS(min),过了这个周期后就可以发出预充电指令。对于 SDRAM 和 DDR SDRAM 而言,一般是预充电命令至少要在行有效命令 5 个时钟周期之后发出,最长间隔视芯片而异(目前的 DDR SDRAM 标准一般基本在 70000ns 左右),否则工作行的数据将有丢失的危险。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工作行从有效(选通)开始,可以有 70000ns 的持续工作时间而不用进行预充电。显然,只要北桥芯片不发出预充电(包括允许自动预充电)的命令,行打开的状态就会一直保持。在此期间的对该行的任何读写操作也就不会有 tRCD 的延迟。可见,如果北桥芯片在能同时打开的行(页)越多,那么 PFHR 也就越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同时打开不是指对多行同时寻址(那是不可能的),而是指多行同时处于选通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一些 SDRAM 芯片组的资料中会指出可以同时打开多少个页的指标,这可以说是决定其内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可同时打开的页数也是有限制的。从 SDRAM 的寻址原理讲,同一L-Bank 中不可能有两个打开的行(读出放大器只能为一行服务),这就限制了可同时打开的页面总数。以 SDRAM 有 4 个 L-Bank,北桥最多支持 8 个 P-Bank(4 条 DIMM)为例,理论上最多只能有 32 个页面能同时处于打开的状态。而如果只有一个 P-Bank,那么就只剩下 4 个页面,因为有几个 L-Bank 才能有同时打开几个行而互不干扰 。Intel 845 的 MHC 虽然可以支持 24 个打开的页面,那也是指 6 个 P-Bank 的情况下(845MCH 只支持 6 个 P-Bank)。可见 845 已经将同时打开页数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同时打开页数多了,也对存取策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理论上,要尽量多地使用已打开的页来保证最短的延迟周期,只有在数据不存在(读取时)或页存满了(写入时)再考虑打开新的指定页,这也就是变向的连续读 / 写。而打开新页时就必须要关闭一个打开的页,如果此时打开的页面已是北桥所支持的最大值但还不到理论极限的话 (如果已经达到极限,就关闭有冲突的L-Bank内的页面即可),就需要一个替换策略,一般都是用 LRU 算法来进行,这与 VIA 的交错控制大同小异。
回到正题,虽然 tRAS 代表的是最小的行有效至预充电期限,但一般的,北桥芯片一般都会在这个期限后第一时间发出预充电指令(自动预充电时,会在tRAS之后自动执行预充电命令),只有在与其他操作相冲突时预充电操作才被延后(比如,DDR SDRAM 标准中规定,在读取命令发出后不能立即发出预充电指令)。因此,tRAS 的长短一直是内存优化发烧友所争论的话题,在最近一两年,由于这个参数在 BIOS 选项中越来越普及,所以也逐渐被用户所关注。其实,在 SDRAM 时代就没有对这个参数有刻意的设定,在 DDR SDRAM 的官方组织 JEDEC 的相关标准中,也没有把其列为必须标明的性能参数 (CL、tRCD、tRP 才是),tRAS 应该是某些主板厂商炒作出来的,并且在主板说明书上也注明越短越好。
其实,缩小 tRAS 的本意在于,尽量压缩行打开状态下的时间,以减少同 L-Bank 下对其他行进行寻址时的冲突,从内存的本身来讲,这是完全正确的做法,符合内存性能优化的原则,但如果放到整体的内存系统中,伴随着主板芯片组内存页面控制管理能力的提升,这种做法可能就不见得是完全正确的,在下文中我们会继续分析 tRAS 的不同长短设置对内存性能所带来的影响。
4、BL 长度对性能的影响
从读 / 写之间的中断操作我们又引出了 BL(突发长度)对性能影响的话题。首先,BL 的长短与其应用的领域有着很大关系,下表就是目前三个主要的内存应用领域所使用的 BL,这是厂商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BL与相应的工作领域
BL 越长,对于连续的大数据量传输很有好处,但是对零散的数据,BL 太长反而会造成总线周期的浪费,虽然能通过一些命令来进行终止,便也占用了控制资源。以 P-Bank 位宽 64bit 为例 ,BL=4 时,一个突发操作能传输 32 字节的数据,为了满足 Cache Line 的容量需求,还得多发一次,如果是 BL=8,一次就可以满足需要,不用再次发出读取指令。而对于 2KB 的数据 ,BL=4 的设置意味着要每隔 4 个周期发送新的列地址,并重复 63 次。而对于 BL=256,一次突发就可完成,并且不需要中途再进行控制,但如果仅传输 64 字节,就需要额外的命令来中止 BL=256 的传输。而额外的命令越多,越占用内存子系统的控制资源,从而降低总体的控制效率。从这可以看出 BL 对性能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为什么 PC 上的内存子系统的 BL 一般为 4 或 8 的原因。但是不是 8 比 4 好,或者 4 比 8 好呢?并不能统一而论,这在下文会分析到。
到此,大家应该有一些优化的眉目了吧。我们可以先做一下界定,任何情况下,只要数值越小或越大(单一方向),内存的性能会越好的参数为 绝对参数 ,而数值越小或越大对性能的影响不固定的参数则为 相对参数。那么,CL、tRCD、tRP 显然就是绝对参数,任何情况下减少它们的周期绝对不会错。而且从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 ,从重要性来论,优先优化的顺序也是 CL → tRCD → tRP,因为 CL 的遇到的机会最多,tRCD 其次,tRP 如果页面交错管理的好,大多不受影响。而 BL、tRAS 等则可以算是相对参数。也正是由于这些相对参数的存在,才使得内存优化不再那么简单。
⑶ 背对背信用证,供应商要求修改附属信用证的价格条款(交货条款),可是银行不愿意,请问有什么办法吗
背对背信用证的子证修改只能在母证准许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子证收到的单据,你只要换发票,汇票,受益人证书就可以直接议付母证。你提到的价格条款如果是单价增减还好说,如是离岸改成到岸之类是绝对不允许的,只要修改的不涉及到改动提单,第三方单证,金额不超出母证,装船期限不超过母证,特别条款不超出母证范围一般是可以商量的,只要涉及到以上的改动除非你不做背对背证,否则都是一票否决的。
⑷ 简述德尔菲法的步骤
1、确定调查题目,拟定调查提纲,准备向专家提供的资料(包括预测目的、期限、调查表以及填写方法等)。
2、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3、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4、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5、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6、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7、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4)背靠背期限扩展阅读:
使用德尔菲法的优点:
德尔菲法通常见的召集专家开会、通过集体讨论、得出一致预测意见的专家会议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 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
同时,德尔菲法又能避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
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 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 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
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⑸ 背靠背信用证,如果母证规定付款期限为提单日后90天,子证能否规定付款期限为90天后after si
可以。因为这两个时限之间至少存在10-20天的空挡,可以容许子证有充足的付款时间。但是远期信用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必须谨慎操作。
⑹ ITALIA的《KAPPA》品牌在世界上属于几线
在现世界上kappa是二线品牌,而且中国得KAPPA品牌和世界上的不一样。
2002年,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由此,KAPPA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际品牌被正式带入中国。在登陆中国之初,KAPPA也曾面临过发展不利的窘境,随着2004年运动时尚产品路线的确定,KAPPA开始了在中国的蜕变,张扬的Logo和醒目的色彩,个性十足构成独特流行风尚;专业与时尚浑然一体,完美地诠释了运动与时尚的交织和融合,“运动、时尚、性感及品位”的品牌定位得以确立。而这一切仅仅是动向神话的开始。
2006年,中国动向在著名财务投资者摩根斯坦利的支持下买断了KAPPA在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的品牌所有权,从根本上消除了品牌授权期限这个阻碍品牌长期发展的障碍,中国动向获得了更大的灵活度和主动性来依照中国的市场情况经营KAPPA品牌。在几年的实践中,中国动向也逐渐摸索出了公司的未来定位——“做国际化的多品牌管理公司”,即:未来通过“买断、代理、合作”等方式,以中国庞大的市场资源去整合一些无力独立开发中国市场的优秀国际品牌,动向集团的主要工作放在品牌管理、设计研发等高附加值的经营环节。
⑺ 什么是货币互换协议国家间货币互换协议一般包含什么内容
国家间货币互换协议一般包含内容有:时间、汇率、数量、货币种类!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交易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将一定数量的货币与另一种一定数量的货币进行交换。
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转换为以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早期的“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就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无论是“平行贷款”还是“背对背贷款”仍然属于贷款行为,在资产负债表上将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而货币互换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能够在不对资产负债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目的。货币互换的利率形式,可以是固定换浮动,也可以浮动换浮动,还可以是固定换固定。期限上主要外币一般可以做到10年。 货币互换中所规定的汇率,可以用即期汇率(Spot Rate),也可以用远期汇率(Forward Rate),还可以由双方协定取其他任意水平,但对应于不同汇率水平的利率水平会有所不同。 在货币互换中,期初的本金互换可以省略,即上例中的a)步骤可以没有,但对应的美元利率水平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样,对于那些已经提款使用的贷款,仍然可以使用货币互换业务来管理汇率风险。
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与平行贷款或背对背贷款相似。平行贷款或背对背贷款是由两个不同国家的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借入彼此的货币,并商定在未来某日期归还彼此所借的货币。也就是不同国籍的两个公司相互为对方在本国的子公司提供贷款的互换。
美国母公司和瑞士母公司都需要向其子公司融资,如果直接用本币汇出,需要经过外汇市场,还受外汇管制。若有关两个母公司签订一个平行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汇率折算成对方国的贷款金额,按商定的利息贷款给对方在本国的子公司,便可以回避外汇管制,也不需要担保,如一方违约,可用另一方债务抵消。
在货币互换中,互换双方彼此不进行借贷,而是通过协议将货币卖给对方,并承诺在未来固定日期换回该货币。
就是签订个协议,约定在某个时间内,以某种汇率可以换取多少数量的货币 !
⑻ 背对背贷款和平行贷款有什么区别
背对背贷款(Back-to-Back Loan),指的是不同国家的交易者提供期限相等、价格相等的,以放贷者所在国货币计价的贷款,到期偿还所借贷的同种货币,以避免汇率变动造成的亏损。 通俗地说,背对背贷款如同两个家庭(他们是朋友),美国人的儿子在中国,中国人的儿子在美国,现在中国人的儿子在美国手头缺钱,需要钱花,怎么办?通盘考虑,让这个美国人给这个中国人的儿子一笔美元,为了对等,中国人在按现行汇率将这笔美元折算人民币交给这个美国人的儿子。相反,如果美国人的儿子在中国缺钱也可以如法炮制。说白了,背对背贷款就是两个朋友(公司、个人、家庭等)对身在异地的亲属、朋友等相互给予金钱关照。
背对背贷款、平行贷款、金融互换的联系与区别 金融互换是20世纪80年代在平行贷款和背对背贷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三者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 平行贷款是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它的诞生是基于逃避外汇管制的目的。它指的是不同国家的两个母公司分别在国内向对方公司在本国境内的子公司提供金额相当的本币贷款,并承诺在制定到期日,各自归还所借货币。 平行贷款既能规避国内的资本管制,又能满足双方子公司的融资需求,因此在国外市场上深受欢迎。但是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政策禁止在国内从事平行贷款业务。此外平行贷款也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问题,这是因为平行贷款包含了两个独立的贷款协议,这两份协议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万一遇到一方出现违约的情况,另一方也不能解除履约义务。 背对背贷款(Back to Back Loan) 背对背贷款就是为了解决平行贷款中的信用风险而诞生的一种产品。它是指两个国家的母公司相互直接贷款,贷款币种不同单币值相等,贷款到期日姓通,各自支付利息,到期各自偿还原借款货币。
⑼ 什么是背靠背付款方式
一、背靠背条款
一般对应的英文为“pay
when
paid”或“pay
if
paid”,是指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付款方的付款时间、金额、方式等以第三方支付给付款方为条件。
二、案例
1:建设工程总包方与分包方在合同中约定,“在业主向总承包商支付工程款一定期限后,总承包商向分包商支付相应工程款。若业主延迟或拒付工程款时,总承包商的付款义务相应延期。”
2: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一方面向船公司订舱,与船公司签定运输合同,接受船公司签发的提单,双方法律关系受合同(主要体现在提单)约束。同时,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接受他人订舱,并签发自己的提单。因此,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在一次货物运输中受两份合同约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背靠背合同”。
拓展资料
1、所谓的“背靠背”,并非法定概念,实为行业内的惯常说法。总承包商采用此条款的目的,在于确保其所承包的项目能够维持健康的现金流,力求量入为出。“背靠背”条款不止是存在于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的合同中,在分包商的再分包合同中,也同样存在。例如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
2、背靠背合同通常出现中介关系当中,中介人与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各签订一份合同,委托人和第三人之间是不能见面的,中介人同时受这两份合同的约束,三方之间的付款就是背靠背付款。背靠背条款在各类合同中均可能出现,实践中尤其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最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