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同到期已经3年了 连带担保责任还存在吗
合同到期三年是否不承担连带责任,需要看保证合同如何约定保证期间。
《担保法》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对债权人主张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期限做了详细的规定:
《担保法》
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条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㈡ 农商银行贷款证是三年期限但保人就得担保三年吗
是的,准确的说是贷款担保人要担保到借款人还完此次贷款为止。
㈢ 公司贷款个人担保三年期到了自动解除吗
公司贷款个人担保三年期到了可以自动解除。
担保期限:《担保法》规定如下: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担保法解释》第三十一条: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条: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四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第三十五条: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六条: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㈣ 民间贷款,担保人过了担保期限三年了还需要负责任吗
负责是必须的!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债权人随时可以向借款人和保人追债!
过了三年,如果中间没有终止诉讼时效的行为的话,失去的只是诉讼权利,即向国家司法机关(法院)要求强制执行的权利,是对债权的司法保护,不是债权本身。
失去诉讼时效,不是说就失去了债权,不用还了。
㈤ 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3个月,担保期限却是三年,作为担保人是否有偿还义务
你好,综合你来的陈述源,第一,双方约定的时间没有错误,合同中没有约定担保的方式,认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担保的期限范围内,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债务人与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第二,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搜集证据证明双方变更了主合同。
㈥ 帮人担保是三年过期吗
保证期间要看保证人和债权人签订的保证合同中如何约定,有约定按照约定(一般是超过两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期限为六个月。也就是合同履行届满后六个月(或约定期限)。如果超过保证期间,而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担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担保司法解释 第三十一条: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三十四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㈦ 保证合同中担保期限约定:三年或者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至借款本息及违约金和实现债权一切费用全部偿还完毕。
担保合同的担保期限(一般担保人),服从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的借贷合同的履行期或责任承担方式,为担保期限与担保范围。如果超过了担保期6个月后债权人还没有主张权利时,债权人不能再追究担保人责任,担保责任消除。
担保人的担保期限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期限执行,没有约定的,按以下的规定执行:
关于担保期限,我国《担保法》规定:
第二十五条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司法解释》:
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条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四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㈧ 保证期间约定三年 不合法 实质上应按几年算啊
1、首先来弄明白《担保法》解释自的几个条文:
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条: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2、从以上两条,我们明白首先要确定主债务履行期间,第三十二条说的是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保证期间为6个月。第三十三条说的是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计算保证期间,由于你没有说出主债务履行期间,仅仅说出保证期间为3年,还真不能确定3年的效力状况
㈨ 可以约定保证期限为三年吗,是不是只能约定最长为二年
法律只规定如保证期限未约定的,默认为二年。但没规定最长保证期限。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合同里自行约定保证期限,可以超过二年。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不要超过二年,因为猪头法官太多了,我就见过约定保证期间超过二年结果被主审法官认为超过诉讼时效的,最后几个法官因为争论这个事自己都差点打起来。
㈩ 保证合同中担保期限约定:三年或者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至借款本息及违约金和实现债权一切费用全部偿还完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保证合同约定保证期间自专主债务本息还清之类的,属于约属定不明,保证期间应为自主债务到期之日起满两年。
你这里约定了“三年”或者“本息还清”,尽管有关“本息还清”视为约定不明,但毕竟还有一个明确的“三年”之约,你也可以主张适用"三年“的约定。法律对此虽然没有确切的规定,但这样主张符合公平合理的法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