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民事诉讼证据补交期限

民事诉讼证据补交期限

发布时间:2021-07-07 19:39:48

1. 在举证期内未交证据,开庭后可以补交吗

您好!
证据一般都需要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前提交,当事人因为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交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一是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二是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这两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采纳逾期举证的证据。(民诉解释102条)
在二审期间,如果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为新证据,法院应该予以采纳。关于何种证据为新证据的问题,可以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二审程序中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2. 法院未判决之前是否可以补交证据

不管刑事民事案件审判的主要目的都是查明案件事实,区分责任,解决纠纷,而这样的任务就是要依靠证据,所以不管刑事、民事只要是之前没有出现的都有程序进入诉讼,当然可以补交。
刑事诉讼:

开庭审理后判决前发现的影响定罪的新证据,控辩双方通常存在争议,因此应当适用严格证明,即通过补充开庭的方式对该证据进行调查、质证,进而决定是否采用。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41-43条,详细规定了什么是“新的证据”
第四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第四十二条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第四十三条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3. 开庭证据不足,退庭后还可以补交吗

可以补交证据。
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一条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条 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
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4. 民事案件开完庭了现在在等判决结果,还能补交证据吗

可以的如果是影响本案关键事实的证据,对自己有利,就尽快提交,法院可以组织质证的.

5. 请问那条法律规定法律的追溯期为两年

1,2年应该指诉讼时效而非什么追诉期。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定期限。在这一法定的期间内,如果不行使权利,其主张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2,诉讼时效分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是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该二年即为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同时,《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还规定了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四种特殊情况:⑴身体受到伤害请求赔偿的;⑵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⑶延付或拒付租金的;⑷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这四种情况适用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3,除此以外,还必须提到一个与此相关的重要概念——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
4,就 所提出的问题而言,借贷纠纷适用两年的一般诉讼时效。如果借条到期后的两年内,权利人既没有提起诉讼,也没有直接向借款人催要过借款,而借款人也没有承诺偿还或者曾经偿还过一部分,那么作为出借人要求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将丧失,即 所说的失效。反之,权利人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2年,且时效的中断没有次数限制。
5,但时过物非,为了能及时、充分保护自己的权利,避免因时间过长而导致相关的证据消失,最好还是尽快协商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为宜。

6. 法院诉讼后如何向法院申请补交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以下是举证期限的规定:
1、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2、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3、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4、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搜集证据,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搜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5、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6、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的,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并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据交换日相应顺延。

7、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7. 法律有没有规定原审法院上递上诉状的期限就是缴纳了上诉费开始最长多久必须把案卷递交到中院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991年4月9日通过 2007年10月28日十届人大三十次会议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08年4月1日起施

行)
第一百五十条【送达和移送期间】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8. 民事诉讼开庭后补交证据有用吗

民事诉讼开庭后补交证据有用吗?证据有以下七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原告起诉时应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据必须注明证据的来源;书证须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或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开庭审理后再补交证据合法吗

不能进入质证不能采纳,只能等一审判决下来后启动二审时提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特别注意与下面第四十一条的衔接,此处用的是“不提交的”,特定指的是“已经有了而不提交”,第四十一条用的是“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但究竟如何判断属于“不提交”还是“新发现”“客观原因”,则必须经质证程序和法官自由心证认定。】

第四十一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2013版为第一百三十九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这就表明,一审庭审结束后发现的证据只能等一审判决下来后提起二审时提交了,一审是没有戏了。】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那么庭审之后提交的,就不行了。】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举证期限届满之后,但在一审开庭前后者开庭审理时提交的证据,如果不属于四十一条规定的“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就不属于“新的证据”,但要允许这个证据进入质证,经质证表明不属于“新的证据”的,法院不会采纳。】

阅读全文

与民事诉讼证据补交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