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院强制执行的时效是多久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版限是2年,可以说法院强制权执行二年后过期。进入执行程序后一般是6个月执行完毕。《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Ⅱ 法院中止执行书有效期时间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先说判决书的效力。判决书生效后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13年中也没有发生改判或重审等终止法律判决的法律情形的出现,所以当年的判决书依然是有效的。
第二,法院的执行问题。你说的对,由于赔偿金属于附带民事的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0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32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裁定中止执行:
此法条中第2便是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属于问题中肇事者当年被裁定中止执行的法定情形。
综上,我认为原法律判决书、执行书依然有效;既然肇事者现在经济状况已经好转,所以中止执行的法定情形已经消失,应当恢复执行。恢复执行可以由法院依职权进行,或者你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同意后便会恢复执行。
希望你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天天好心情:)
Ⅲ 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中止执行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的特殊情况,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该情况消除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执行工作。 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没有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承受人;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法院作出中止执行裁定后,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当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义务的条件时(应有新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随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恢复执行程序。
Ⅳ 法院强制执行期限是多少天
法院强制执行期限是6个月。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回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答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4)法院中止执行期限扩展阅读:
《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第四条 承办人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财产,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间内有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获悉后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
Ⅳ 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中止执行抄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袭,由于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的特殊情况,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该情况消除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执行工作。 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没有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承受人;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法院作出中止执行裁定后,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当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义务的条件时(应有新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随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恢复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