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否已经约定还款期限未还款是否还可追要
法律上没有 规定,看借款合同中是否约定。
2. 借条上规定的还款时限已过
1、可以从借条上约定的还款期满后两年内都可以起诉,要求其返还借款。超过这个两年,就过啦诉讼时效啦。到时可以申请法院执行生效判决
2、抵押没有做登记是不成立的。
3. 借条上的还款日期已经过了,借条还有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写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应该在还款期限到期后,找借款人催要,如借款人还不出钱,就需要叫借款人重写借条;没有写还款期限的借条,有二十年有效期。
4. 还款日期过了怎么办
以惠州地区中国人民银行信用卡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信用卡用户都有3天左右的还款宽限期,在宽限期内还款就不算逾期。当然,若是信用卡连续3次、累计6次逾期或者长时间不还款,就会在信用报告中留下不良记录。
也就是说如果信用卡还款日期已经过了,但是中国人民银行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宽限时间”,通常在三天内还完信用卡,是不会上黑名单的。所以在还信用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还清个人账户所刷的金额,以免给个人在银行留下不良的记录。
中国人民银行会对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将保存5年,5年后,新的信用记录会逐渐替代原来的负面记录。只是,不管是房贷、车贷,还是乘坐飞机、高铁出行,相关单位的确会在审批时查看个人信用报告,若发现当事人的信用有“污点”,有可能会遭到拒绝。
(4)已还款期限扩展阅读:
牢记个人信用卡还款日:
信用卡的还款日一般是账单日后的第二十天,比如说1号为账单日,那么21号就是还款日,还款日也是信用卡的最后还款日期,如果过了这个日期还没有还款,银行就会算逾期,而且逾期记录还会被记录到征信系统上。
信用卡的账单日是银行发送上月信用卡消费账单的日期,账单上面记录着消费情况和本月需要还款的金额,还会显示本月最低还款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信用卡逾期还款一天不会列入银行“黑名单”
5. 已过还款日是什么意思
就是超过了规定的还款期限,
应该算是逾期了,如果是信用卡逾期的话,
会产生违约金和利息,还可能影响信用记录 ,
建议尽快还款。
6. 信用卡还款期限怎么算
在大多数信用卡的相关宣传资料上,都会将50到56天的最长免息期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在消费意识日益超前的今天,免息期也是对持卡人最大的诱惑之一。但你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拥有了信用卡,你所有的透支消费都会有50到56天的免息期,仔细研究一下你的用卡说明和账单明细你就会发现,事实上真正能享受到如此长免息待遇的可能只有几笔消费甚至根本没有。
那么,免息期是怎么计算的呢?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但大体有两类: 一是明确规定每月的某一天为免息截止日,免息期就是从消费日算起,到截止日之间的日期; 二是由持卡人设定一个账单日,再根据账单日设定最迟还款日,免息期就是从消费日到最迟还款日之间的日期。
第一种方式如工行牡丹贷记卡。其中,工行规定本月消费到下月25日为免息期,假设持卡人是上个月30日消费的,那截止到本月25日,免息期为25天。这种账单方式相对比较容易理解,而持卡人也很容易利用最长免息期进行聪明消费,例如你的大额透支是发生在上个月1日,你的免息期可能就成为最长的56天,可以省下很大一笔利息。
第二种方式让持卡人根据自己个人情况多了账单日的选择,但在计算上就相对复杂一些,其中的典型是中国建设银行贷记卡和招商银行信用卡。以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例,每张卡在申请时都会让持卡人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个账单日,如5号、15号或者25号,最迟还款日则为账单日起+18天: 假设5日是你的信用卡的账单日,那么在3日的消费,免息期就为本月3日到当月23日,共21天,而如果想享受最长免息期的待遇,可以在这个前提下选择时间消费,例如你如果是在6日消费,那么从本月6日到下个月的23日,49天都属于免息期哦!
对策一: 目前许多银行在信用卡使用方面缺乏必要的引导,作为持卡人的你,有必要在通过申请拿到信用卡的同时,就仔细研究信用卡的使用说明,对其免息期的计算方式有清晰的了解,那么在使用信用卡时,才不至于“河边湿鞋”。
周先生对信用卡的计息方式始终有些耿耿于怀。上个月,他在商店买了一套家具,用信用卡透支了4687元,由于害怕计算透支利息,下个月他便到银行办了还款,由于一时大意将“4687”看成了“4681”,因此有6元没能在免息期内及时还清。
本月,账单到达,周先生大吃一惊: 自己收到的银行的对账单竟然要缴纳利息80多元!
周先生表示不解,但银行方面并不理亏。无论周先生因为什么原因,他毕竟造成了少还6元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周先生就无法享受所有消费的免息权利,银行对其采取“惩罚性”措施: 除了没偿还的6元要收取从透支日到银行对账当日的利息外,对已偿还部分款项也要计收从透支日起到该部分款项归还之日的利息。而这个利息是按日息万分之五,年息18%计算,是银行商业贷款的近三倍。
无论周先生是不是在感慨信用卡“陷阱”,逢到此事他最大的感慨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享受信用卡为你提供的免息“馅饼”时,他必须提防可能的风险: 透支计息的风险。
据悉,目前银行对持卡人到期还款日未全额还款的计息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前,已还款额高于当期账单的最低还款额部分(一般为透支额10%),可享用“免息午餐”,持卡人仅支付未偿还款额的透支利息,如中国银行的信用卡,罚息只针对未偿还部分金额; 二是截至期还款日,持卡人虽以高于当期账单的最低还款额还款,但只要其没有全额还款,就需支付透支使用银行款项全额的利息,即已还款的部分仍需要支付透支利息,包括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在内的信用卡都是这样计算的。
7. 还款日期已过四年,欠条还有效吗
如果有证据证明有效期内间主张过权利,则从主张权利日期开始计有效期。
欠条的有效期也就是诉讼时效,通常情况有两种,具有还款日期的为还款日期届满之日起两年内,没有具体还款日期的为借款之日起二十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因此,持书面借据并约定还款期限的,债务人如到期不还,债权人必须在2年内向债务人要求归还,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只要债权人不断主张权利,就不断增加时效,法律立法本意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7)已还款期限扩展阅读:
借条时效已过,要回钱的途径:
1、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
按照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
当债务人偿还部分债务后又停止履行债务,应将债务人的履行视为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事由,债务人履行部分债务意味着债务人对此笔债务的认可,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不论债务人是否意识到债权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复(1997)4号文中指出,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但是这条解释没有说明债权重新获得保护的理由。笔者认为,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3、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释(1997)7号文中指出,根据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九十条的规定的精神,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该条解释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且该规定中的债务人应当包括债务人本人、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等。
超过诉讼时效丧失的是实体胜诉权,程序上还是可以起诉的。法院受理,但是对方可以以超过诉讼时效为抗辩理由,法院会判原告败诉。
但是对方如果不提出超过诉讼时效这个抗辩理由的话,法院也不会主动审查。
8. 信用卡还款期限已到还没有还,对以后的有没有什么影响
第一,逾期还款对你的信用当然不好, 一次两次还可以。
第二, 你要付出利息和滞纳金。
9. 借款条已经注明还款日期,已超过两年,是否有效对方第一次所要的时间有什么规定谢谢!
过了两年没有超过三年是有效的,还款时间要看合同是否有约定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零六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借款合同的利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零七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