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蝉花那些人不能吃
寒性体质的人不能吃。
金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明目等多重作用,滋补养生,对于体虚、肺肾功能不佳的患者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金蝉花性凉,寒性体质的人服用后,很可能出现腹泻等症状。
金蝉花煮汤的汤渣不能吃。因为汤渣有它的蝉体,蝉体易造成人体中毒,导致出现过敏、手脚麻痹、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1)蝉花有效期扩展阅读:
天然蝉花(或金蝉花)主要用于各种配伍用药材、滋补药膳或作为保健品。研究显示,蝉花(蝉拟青霉)含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氨基酸、多种生物碱、麦角甾醇和糖原等多种有效成分。
其中主要是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并含有多糖、脂肪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以Mg元素为最高。医学研究表明,蝉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对肿瘤、慢性肾病、肾衰等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㈡ 金蝉花有哪些好处
1、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蝉花抗肿瘤、阻止癌细胞扩散与转移等是通过提高患者免疫力实现的,《中国癌症治疗保护网》吕迪主任及国内外肿瘤权威专家认为,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患者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统是人体自身的天然屏障,可产生抗癌症等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对接受放、化疗患者可提高对放化疗治疗毒性的耐受性,能消除癌症特有的剧痛,减轻或消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脱发,食欲减退,呕吐等副作用,能改善恶病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大蝉草多糖(galactomannan)也有抗肿瘤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天然蝉花或人工培养品稀醇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其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所致睡眠时间,提高阈下催眠量戊巴比妥钠的小鼠入眠率;延长中枢兴奋药士宁和戊四氮所致辞小鼠惊厥的潜伏时间。经化学刺激法和热板法证明:两者镇痛作用明显。给正常和酵母致热大鼠腹腔注射,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另有资料进一步证明,蝉花及其人工培养物,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及解热作用。
3、毒副作用:毒性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天然蝉化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60g/kg,观察72h,20只小鼠无1只死亡,给药后动物仅活动减少,24h后均恢复正常。腹腔注射的LD50为12.5±2.1g/kg,毒性反应表现为扭体、活动减少、呼吸困难直至死亡。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三组大鼠分别以1g/kg,3g/kg,9g/kg灌胃给药,连续28d,结果动物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未见异常改变,对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病理学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功能
国内外研究表明,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抗肿瘤、保肝、抗辐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药。人工培养的蝉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虫草素0.005%,腺苷0.05%,这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但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这比天然冬虫夏草安全。因此,蝉花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同样可以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滋补
陈万群等报道研究结果表明蝉花与多种虫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学者们公认多种氨基酸是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药理实验证明蝉花与多种虫草的氨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
抗疲劳
蝉花水煎剂能明显延长实验小鼠的游泳时间,显著提高常压缺氧状态下及在高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证明蝉花具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
催眠
蝉花组小鼠给药1h后测定10min内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蝉花还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缩短戊巴比妥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蝉花亦能增加小鼠在单位时间内的入睡率。由此证明蝉花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同时研究证明人工培养品与天然蝉花作用近同。
镇痛
蝉花对正常及人工致热大鼠在用药后2h内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用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蝉花对小鼠化学及热灼刺激性疼痛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由此证明蝉花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本实验与陈祝安等人实验均证明蝉花人工培养品亦有相同的作用。
免疫
将蝉花菌株进行人工发酵产生蝉花菌丝,从中提取蝉花多糖,并以冬虫夏草多糖为阳性对照,灰树花多糖参比试验,对小鼠进行淋巴转化试验、Ea及E玫瑰花试验、特异性免疫玫瑰花试验(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效价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多糖具有明显的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内科吕迪主任等临床应用证实,金蝉花具有降低血、尿肌酐,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血清蛋白含量,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等功能。因此,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经进一步研究证实:蝉花对肾间质小管病变有较好疗效,能保护肾小管细胞Na+-K+-ATP酶,减轻细胞溶酶体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性。故认为蝉花能够改善肾功能。
蝉花适宜人群
1、冬虫夏草适宜人群:呼吸困难、肺纤维化、血管硬化、各类肝病、各类肾病、心衰、阳痿、阴冷、肤干、脏躁、失眠、肿瘤、代谢综合征、红斑狼疮、脉管炎、前列腺炎、易感冒等免疫力低下、年老体弱多病,产后体虚者和亚健康状态者是一种难得而有益的营养补充食品。
2、冬虫夏草不适宜人群: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减量服用,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感冒发烧、脑出血人群不宜吃,有实火或邪胜者不宜用。
虫草素的作用机理,是对小鼠肿瘤细胞系细胞的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虫草素可渗入到RNA中,
蝉花 (2张)
在细胞内可磷酸化为3ˊ--ATP,因而势必导致mRNA吸收和成熟障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虫草素对人的鼻、咽癌(KD)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使用虫草素多为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症状得到改善的在91.7%以上;主要用于鼻癌、咽癌,肺癌,白血病,脑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北冬虫夏草中虫草酸的含量为3.09克,野生的虫草为5.54克,虫草酸是一种D--甘露醇,甘露醇能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补充血浆。
虫草酸多用于脑水肿,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调节心、脑、血管的作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的微循环、降血脂、降血压。 北冬虫夏草中,虫草多糖的含量为12.8克,而野生为7.0克,虫草多糖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是:促进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产生各种免疫活性因子,促进骨髓干细胞、生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心、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
虫草多糖的药理试验证明:虫草多糖具有抗肿瘤、抗传染病的功效、增强性功能、补肾壮阳、益精气、防止衰老、延年益寿;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有显著的功效。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起到扶肝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贫血的患者用于补血,增强脾脏的营养性血流量,虫草多糖、生物活性强,适应性广,还具耐缺氧、镇痛、镇静的作用。
金蝉花味甘、性寒、具有补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飞蚊症、白内障、夜盲症、视力模糊等。
材料:金蝉花1两,淮山2两,杞子1两,羊肝1块,蜜枣5粒。
煲法:清水十二碗煲两小时
冬虫夏草和蝉花同属于虫草类中药,主要包含的有效成份有: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
1.高免疫力;
2.改善肾功能;
3.抗疲劳;
4.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5.抗肿瘤;
6.明目;
7.改善睡眠;
8.抗辐射;
9.镇痛、镇静。
㈢ 金蝉花是什么
蝉拟青霉即我国传统名贵中药蝉花又叫金蝉花,属虫生性药用真菌,是蝉拟青霉菌寄生在某种同翅目蝉科昆虫蝉若虫上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
它的根是蝉蛹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座单个或2-3个成束地从寄主体前端生出。
蝉的生长:蝉产卵于树枝上,导致树枝死亡,经过一定的时间卵孵化为蝉若虫,蝉若虫经过一段时间就转移到地下取食植物根部汁液,蝉若虫一般要在地下生活数年才能爬出土面,爬到较高的位置,羽化为蝉的成虫。
(3)蝉花有效期扩展阅读:
蝉花的形成:蝉若虫在羽化前被蝉拟青霉孢子侵染寄生,当生活条件适宜时,菌丝开始大量生长,并吸收虫体的营养,经过一定时间蝉若虫就会死亡,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有而只剩下一个空壳。
气候适宜时,蝉拟青霉从营养阶段转化为生殖阶段,渐渐从整个菌丝体顶端生出蝉花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表面长出很多孢子粉,蝉拟青霉子实体常常长出地面形状似花,故而得名蝉花。
㈣ 金蝉花怎样储存
新鲜的金蝉花不易保存.时间长了会长霉菌.应尽快食用.清洗可用小毛刷轻轻刷洗.如存放一定晒干.放在干燥通风处.
㈤ 金蝉花有什么作用
金蝉花的作用:
金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抗肿瘤、保肝、抗辐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是神奇的古老中药。人工培养的蝉花含甘露醇2.18%、多糖21.73%,氨基酸19.76%,虫草素0.005%,腺苷0.05%,这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但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这比天然冬虫夏草安全。因此,金蝉花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同样可以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5)蝉花有效期扩展阅读:
金蝉花:
属虫生性药用真菌,是蝉拟青霉菌寄生在某种同翅目蝉科昆虫蝉若虫上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它的根是蝉蛹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座单个或2-3个成束地从寄主体前端生出。原产于横断山脉、天目山脉感染虫体为苦竹蝉的野生蝉花又称之为金蝉花或大蝉草。金蝉花属虫生性药用真菌,是蝉拟青霉菌寄生在某种同翅目蝉科昆虫蝉若虫上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蝉花的有性型为麦角菌科大蝉草,自然界中的大蝉草比较少,主要是蝉拟青霉寄生的虫菌复合体。
它的根是蝉蛹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座单个或2-3个成束地从寄主体前端生出。长2.5-6cm,中空,其柄部呈肉桂色 ,干燥后呈深肉桂色,直径1.5-4mm,有时具有不孕的小分枝,其头部呈棒状 ,肉桂色,干燥后呈浅腐叶色,长7-28mm,直径2-7mm。子囊壳埋生在子囊座内,孔口稍突出,呈长卵形,约600μm×200μm。子长圆柱状,200-380μm×6-7μm。子囊孢子线形,具有多横分隔,后断裂成8-16μm×1-1.5μm大的单细胞节段。
蝉若虫在羽化前被蝉拟青霉孢子侵染寄生,当生活条件适宜时,菌丝开始大量生长,并吸收虫体的营养,经过一定时间蝉若虫就会死亡,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有而只剩下一个空壳。气候适宜时,蝉拟青霉从营养阶段转化为生殖阶段,渐渐从整个菌丝体顶端生出蝉花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表面长出很多孢子粉,蝉拟青霉子实体常常长出地面形状似花,故而得名蝉花。
网络:金蝉花
㈥ 金蝉花什么时候采是最佳时间
金蝉花必须在长出地面后的2~5天内挖出。其中最佳的时机是在它长出地面后的第二天的黎明到来之前。
㈦ 金蝉花如何处理后进行如何保存和食用
金蝉花的储藏方法是晒干后冷藏,用时取出浸泡洗净食用。食用方法有以下:
1、煮水当茶喝,而不是用开水泡着喝,此法简单有效。通常,金蝉花煮约40分钟,注意要先武火后用文火,水开后要喝即可;
2、跟肉类产品炖着吃,可以5-8个金蝉花一起炖服;
3、用来泡药酒喝;
4、使用研磨机将金蝉花磨成粉,装进胶囊盒中随身携带,每日定时服用。
(7)蝉花有效期扩展阅读:
金蝉花是麦角菌科真菌蝉拟青霉寄生竹蝉若虫后的复合体,是与冬虫夏草相类似的虫草;而原产于横断山脉、天目山脉感染虫体为竹蝉的野生蝉花称之为金蝉花或大蝉草。
最早在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论》就有加工蝉花的记载。宋代唐慎微的《征类本草》,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之后药典都有记载功效。蝉花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800年,但天然的蝉花非常稀少,野生金蝉花更稀奇珍贵,这限制了蝉花大量使用。
金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抗肿瘤、保肝、抗辐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药。营养成分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但砷、汞、铅等有毒重金属没有检出,这比天然冬虫夏草安全。因此,金蝉花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同样可以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蝉花
㈧ 金蝉花功效与作用
蝉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疲劳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类似。蝉花牛蒡子茶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体质、补阴虚、祛内热有一定调理作用。尤其在糖尿病早期,借助一些中药调理身体,可让糖尿病并发症适当延缓或减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蝉花也称金蝉花、蝉菌或蝉蛹草等,和冬虫夏草一样是一种兼具动物和植物特征的生物。它是未出土的蝉蛹,被青霉孢子侵染寄生,在适宜的湿度和气温环境下,慢慢开始萌发成白色菌丝体,渐渐形成以蝉蛹为根、顶端生长出浅黄色的菌丝体。
(8)蝉花有效期扩展阅读:
据介绍,世界上目前发现的虫草有500余种,我国分布有近200种,已经进行开发研究利用的虫草仅有20种。与会专家认为,虫草资源只能在可持续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虫草资源保护研究已经被列为部分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
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叶祖光等专家重点介绍了新发现的蝉花虫草有望对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
㈨ 蝉花的作用
蝉花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疲劳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类似。
蝉花也称金蝉花、蝉菌或蝉蛹草等,和冬虫夏草一样是一种兼具动物和植物特征的生物。
它是未出土的蝉蛹,被青霉孢子侵染寄生,在适宜的湿度和气温环境下,慢慢开始萌发成白色菌丝体,渐渐形成以蝉蛹为根、顶端生长出浅黄色的菌丝体。
(9)蝉花有效期扩展阅读:
蝉花是麦角菌科真菌蝉拟青霉寄生竹蝉若虫后的复合体,是与冬虫夏草相类似的虫草;而原产于横断山脉、天目山脉感染虫体为竹蝉的野生蝉花称之为金蝉花或大蝉草。最早在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论》就有加工蝉花的记载。
宋代唐慎微的《征类本草》,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之后药典都有记载功效。蝉花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但天然的蝉花非常稀少,野生金蝉花更稀奇珍贵,这限制了蝉花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