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南极几点观测站不能全天候观测
因为南极观测站很多时候都是夜晚
㈡ 中国原初引力波观测站什么时候建设完成
世界海拔最高的原初引力波观测站正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建设。一旦建成,它将成为人类追寻引力波队伍的强有力战友。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说,该项目进展一切顺利,一期观测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新闻配图
“阿里计划”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国内外十余支团队加入其中。目前,“阿里计划”望远镜主体已由中科院高能所与合作方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初步设计完成。
因对LIGO探测到引力波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雷纳·韦斯也在关注“阿里计划”。他曾对媒体表示,中国利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条件,建造一台国际共享的设备,“全世界都该知道中国在做这样的事”。
㈢ 水文站的观测范围一般多久观测一次
水文站观测范围,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先说可大,比如水文站观测水流沙,水位的高低、流量大小、含沙量的大小,只要是流入某河或某渠的水量大小、水质状况等,水文站都能观测到。用一句行话,指水文站流域范围内的,各水文站的流域范围都不一样,比如泉眼山水文站流域范围是14480k㎡。其次,说可小,水文站只在某一固定断面观测,观测点一但确定,不能随便更改。从表面看有其局限性。从水文角度来讲,水文站的观测范围,一般是指水文站的流域面积。
水文站的观测时间按水文规范执行,一般有2时、8时、14时、20时观测,有采用一段制、两段制、三段制、四段制,即一天(24小时)在8时;8时、20时;8时、14时、20时;2时、8时、14时、20时观测,遇到洪水时加测,每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半小时等,根据洪水情况而定。
㈣ 海洋观测站为什么要连续观测25小时
因为潮汐变化两个周期是24小时48分钟。所以最少要25个小时,才能看到两个完整的周期。
㈤ 气象局的观测站包括哪几部分
1、地面气象观测:利用气象仪器测定近地面气象要素及自由大气中的天气现象;
2、高空探测:利用气球、雷达、卫星等探测自由大气;
3、专业气象观测:为各种不同专业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如农业气象等。
㈥ 建立气象观测站有哪些条件
各种天气现象,如下雪、结霜、出现雾等都是由空气流动的状态、温度高低的变化,促使了空气内所含水汽发生凝结的现象。因此,要了解天气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在室内,冬天温度要比室外高,夏天温度要比室外低;同样是室外,房屋南面的温度要比北面高;在刮风的时候,屋与屋之间的通道处,风力往往比空旷的地方来得大。
这种因环境的影响所引起的特殊情况,只是研究小气候时才有用。为了要作出正确的天气预报,首先要掌握空气的本来面貌,这样就必须避免这些外来的影响。
怎样才能避免环境的影响呢?这就要求观测场地的四周空旷,空气可以自由流通。
其次,在观测场中,要测量日照、地温以及风和雨量等,为避免日光受到遮荫,又为避免风、雨受周围建筑物所阻挡,也需要场地的四周空旷。
第三,观测场中,要观测云和能见度,还要观测远处天气现象,如果四周建筑物林立,阻碍视线,就无法进行这些现象的观测。
因此,要作出正确的天气预报,气象观测场必须设立在四周空旷的地方。
㈦ 根据气象规定,国家基本站每天要观测四次,这四次的观测时间分别在什么时间
我在初中干过2年的校气象站观测员,虽然是野路子,但是对这种基本的问题还是知道答案的。
这四次观测应该在2时,8时,14时与20时进行。
㈧ NASA生产的宇宙探测器、太空望远镜等观测设备的使用年限能超过设计寿命吗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开发一款可观测宇宙形成和结构的新型探测器。宇宙中众多辐射与机械相互作用,塑造了星系的星际介质并推动着星系演化(如恒星风和喷射流的冲击波、超新星爆炸等)。
根据当前局势我认为NASA生产的宇宙探测器,太空望远镜等设备使用年限不能超过设计年限。
㈨ 采煤工作面自然发火观测站多长时间观测一次
建立固定或临时的自然发火观测站。同时,还应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以连续自动监测和随时提供相关地点自然发火有关信息,密切注意自然发火征兆的显现及其变化,及时发出自然发火预报。
㈩ 南极都有哪些国家建立了观测站都有哪些站时间呢
到现在已有中、俄、美、日、英等14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南极科考站,我国有长城站、中山站等。手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