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定额的编制年限

定额的编制年限

发布时间:2021-04-21 03:27:51

⑴ 工作年限是指编内工作年限还是编外工作年限,没有从事相关工作怎么办

所谓编制内、在编是指通过正式考试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在组织部、人事版局内有注册的权工作人员。编外、非在编人员是指非组织部、人事局组织考试招聘,而是由于用人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编外、非在编人员通常又可分为工勤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临时工。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由于各个单位编制数量有限,所以为了推进工作,就以单位或者下属企业的名义招聘很多编制外人员,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合同工。

⑵ 定额编制时确定工人工作的定额时间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基本时间+辅助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开始与结束时间

⑶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套改年限怎么计算的

计件单价的公式: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回。答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集体计件: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的工资标准之和。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之和×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的产品工时定额。


(3)定额的编制年限扩展阅读:

任职年限从正式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

工资套改时,在相同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例如研究机构的助理研究员到高校被聘为讲师的,其讲师与助理研究员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

套改年限=工作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⑷ 时间定额和定额时间是一样的么

为完成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称为定额时间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

⑸ 定额时间包括哪些

定额时间
在企业生产的工时定额中,有一部分是4t必要的时间损失(如停工待料、寻找工具等),称为非定额时间,另一部分是为完成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称为定额时间。定额时间由工作时间、工作服务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等组成。

⑹ 时间定额与定额时间有什么区别

定额时间:
在企业生产的工时定额中,有一部分是4t必要的时间损失(如停工待料、寻找工具等),称为非定额时间,另一部分是为完成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称为定额时间。定额时间由工作时间、工作服务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等组成.单件时间定额用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T单件=T工作时间十T工作服务时间十T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十T准备与终结时间直接用于制造产品或零部件所消耗的时间,是工时定额中员主要的部分,又可分为T5*(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能所消耗的时间)和TlM(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如装卸工件、退刀、进刀等)。照料工作地点及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所耗用的时间,如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拾工具等。工作人员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需要所挠定的时间。在成批生产中,还要制定准备与结束时间,及工作人员为了生产一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
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时间定额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平均先进水平。合理的时间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时间定额定期进行修订,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时间定额通常由定额员和工艺人员和工人相结合,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直接估计确定。或者以同类产品的工件或工序的时间定额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推算出来,也可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后确定。

⑺ 定额标准资料的制定有什么要求标准

定额标准资料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时间定额标准。这主要指手动作业时间定额标准。二是加工规范标准(或称切削用量)。这是通过规定机械设备的加工参数,计算机动时间。三是典型定额标准。这是通过典型零件确定典型工序的定额标准。
1、时间定额标准的制定
时间定额标准,是按时间定额各个组成部分来规定的,它包括:基本时间标准和辅助时间标准,照管工作地时间标准,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标准,准备和结束时间标准。后三项时间标准已在工作日写实中做了研究。基本时间标准包括两方面:一是机动时间,这将在加工规范标准中研究;二是手动时间。辅助时间标准,多是手动时间,所以,这一部分时间定额标准的制定,主要是研究手动作业时间定额标准的制定问题。制定手动时间定额标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制定的对象,分析工序的组成部分。对象是指操作还是指动作,以哪一个为对象,实质上是确定制定时间定额标准的精细程度。这种粗细程度取决于对时间定额标准的精度要求。这种要求和生产类型有关。生产类型高,要求定额标准精度高,在大量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应以动作为对象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不过制定这种标准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均以操作或操作组为对象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对象确定后,根据要求划分工序的组成部分,并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以及工作内容。
(2)、分析工序每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找出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工序组成部分延续时间的因素很多。例如,在机床加工的装卸零件操作中,零件和机床的距离、零件重量、夹具类型等,都是影响这一操作时间的因素。但在这许多影响因素中必然会有对操作时间影响比较大,而且经常起变化的因素。这种因素就为主要影响因素。在上例中,零件重量就为主要影响因素。正确地分析影响因素和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对保证时间标准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3)、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收集系统数据。这种数据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工整理过去积累的资料;二是进行现场测时。然后把所取资料填入自行设计的时间标准表内。
(4)、用坐标图整理分析已取得的资料,从中找出变化规律。在正常情况下,操作的延续时间是随着主要因素变化而变化。这两者是一对相关联的变量,为函数关系。如果把这种具有函数关系的数据,用坐标图整理出来,就出现某种图像(直线或者曲线)。这种图像就表明了主要影响因素和操作延续时间的变化规律,就可据此来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例如,某工件刮研的资料如下表1所示,根据以上资料,就可在坐标图上绘出如下直线。
(5)、确定时间数据和为次要影响因素制定校正系数。时间数据又称定额步,是指相邻两个时间数值的距离。这个数据定多大是个重要问题,定大了会影响时间定额标准的准确性,使用也不便,常需运用插位法,增加制定时间定额的工作量;定小了制定时间定额标准工作量增大,也不一定需要。所以,规定时间数据要符合精确、适用的要求。
校正系数是指在按时间定额标准制定定额时,当实际的次要影响因素和制定时间定额标准所依据的次要影响因素两者不相一致时,对操作延续时间进行修改的折算系数。例如,安装零件的时间定额标准是按照工件和夹具之间距离在2米的情况下制定的。而在制定定额时出现工件和夹具之间距离有的大于2米,有的小于2米。由于距离大小的不同,需要的工时长短也不同,所以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影响程度)制定校正系数。一个操作次要影响因素较多,要抓主要的,否则定的校正系数过多,会影响制定时间定额的准确性。
(6)、编制时间标准表。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根据坐标图和其他依据来编制时间标准表。表中时间数据,便是制定工序时间定额的依据。表中时间数据,便是制定工序时间定额的依据。
2、加工规范标准的制定
加工规范标准是关于机床加工的各项参数(如切削深度、进刀量、切削速度等)的规定。按照加工条件从加工规范标准中查出有关数据,经过科学计算,就可以制定出机床加工的基本时间定额。所以加工规范标准是制定机床加工时间定额的重要计算依据,是机床加工定额标准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规范标准,是在深入调查,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后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既要调查本厂工人实际操作情况,又要调查先进厂有关情况;既要掌握实践中提供的资料,又要参照科学技术文献;还要考虑到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生产经验。制定加工规范标准,要符合本厂机床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技术水平等条件,在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使各项技术参数合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缩短加工时间的目的。有了上述的加工规范标准资料,就可以按照加工要求,计算出基本时间(机动时间)。在实际的机床工作中,基本时间(机动时间)是由设备的切削用量决定的。因此,提高切削用量是减少基本时间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是机床转速和进刀量。而机床转速和进刀量则决定于机床设备的功率、性能、刀具耐磨度以及工人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因此,为了降低基本时间消耗,必须从改进机床设备、刀具状况和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着手。
3、典型定额标准的制定
典型定额标准是用类推比较的方法来制定工序时间定额的计算依据,采用类推比较法制定定额,要先制定典型工序的时间定额,然后再类推出其他相似工序的时间定额。制定典型定额标准的主要步骤如下:
(1)、正确划分零件类型,确定典型工序。首先根据零件的特征,如几何形状、加工部位与加工方法等,对零件进行分类,把特征一致的零件归入一类中。特征一致的零件称为同类型零件。然后再依据规格、尺寸、材料的不同,从同类型零件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零件确定其典型工序,作为制定典型定额的对象;
(2)、规定典型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条件。例如,加工方法、切削用量、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和工作地条件等;
(3)、确定影响延续时间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并为次要因素规定修正系数;
(4)、进行测时和写实,整理分析所得资料;
(5)、编制时间标准图表。
有上述典型定额标准资料,就可运用类推比较的方法制定其他同类零件的工序定额。
典型定额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定额标准资料,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因为,单件小批生产零件品种多、规格杂,生产重复性少,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深入细致地分析零件工序的组成部分,只能把整个工序当作制定对象,笼统地制定整个工序的时间定额。利用典型定额来制定劳动定额,比较简便,有一定的准确性,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⑻ 建设工程定额的编制程序为什么和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截然相反

建设工程定额的编制程序,为什么和业务的全寿命?中午起的崽呀!应当都得说是一样的事情。一定要答的对说的好。

⑼ 劳动定额中应计算定额的时间为()

劳动定额的时间构成同企业的生产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的生产专业化,长期固定的完成几道工序的制品,准备结束时间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的比重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劳动定额的组成,包括作业时间、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三部分。工序单位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T0=T1+T2+t0

其中:T0:单件时间,T1:作业时间,T2布置工作的时间,t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 式中的作业时间T1是对每一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件时间时,能够直接进行,但是布置工作时间T2和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t0,不是对每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位时间则是分摊到每个零件中去。均摊的方法通常以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T2=T1*k2/100t0=T1*k0/100

T0=T1+T1*k2+k2/100=T1*(1+k2/100+k0/100)

其中:k2指布置工作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k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2、在成批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轮番的生产制造,每一种制品都要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因此除了计算单位时间及其定额外,还要确定准备时间的定额。并将此时间按批量分摊到每一件制品的时间定额中去,这个时间定额叫单件计算时间定额T3。计算公式是:
T3=T0+T4/n

其中:T4:批零件的结束准备时间,n:批量

3、在单件生产条件下,为了简化时间定额工作,可用下列公式确定单件时间定额。

其中:k3为布置工作的时间和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T0=T1*(1+k3)+T4

⑽ 编制内人员的按时间定额定员

由于不同工种不同加工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比较,而时间定额是最通用的劳动消耗标准,一旦不同工种和对象的劳动量换算成时间量就能比较了。用时间定额可以计算企业所有的基本生产工人的定员数。
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生产任务是指计划期内以时间定额表示的生产任务总量,工人的定额任务指一位工人在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以时间定额表示的工作量。应用时要考虑工人的超额因素,如果定额非常准确,工人一天的定额任务为480分钟,但通常工人实际完成的定额任务都超过480分钟,在定员时要考虑这一现象。
这个方法适用于许多场合,当用来计算全厂的基本生产工人定额人数时,只要取全厂的生产任务总量;计算车间的基本生产工人定额人数时,生产任务取车间总量;同样地,如果计算某一工种的定员人数,生产任务取该工种的总计值就可以了。其余情况可以类推。

阅读全文

与定额的编制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