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说话有效期

说话有效期

发布时间:2021-04-14 01:31:09

㈠ 男孩说话时间标准



宝宝多大说话才正常

1、当宝宝出生的时候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进入开端“说话”表达清晰了。开端,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2、4—5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虽然肯定会让你无比激动,但他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这要到他大约1岁左右才能做到。

3、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听上去好像有意义了。这是因为他在使用跟你说话时类似的语调和语气了。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

4、12—17个月宝宝能够运用一两个词了。并且知道它们的意义。他甚至会操练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比方宝宝想要人抱的时候说:“抱不?”。他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言语在表达他的需求方面具有的强大力气。

5、1岁半—2岁的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多达200个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词。在18—20个月之间,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为每天10个或更多。有的宝宝每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词,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6、2岁半的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7、到了3岁时,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



想让宝宝早说话千万不能做的事情


1、一岁了,还在吃粥、烂面条

很多宝妈都会担心宝宝嚼不烂、不好消化,而让宝宝总吃过于细软的食物。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口腔肌肉发育!逐渐让宝宝难以接受一些有韧性的食物,哪怕吃硬一点的饭也有困难。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导致宝宝发音不标准、口吃。因为辅食过软过细造成宝宝语言发育缓慢的实例可不在少数。

2、小孩不说你就懂

宝宝指着桌子一“嗯”,妈妈马上就知道ta要喝水;宝宝指着冰箱一“啊”,家长就知道ta要吃苹果~宝宝一句“嗯啊”家长就能立刻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让TA觉得沟通根本就不需要说话,这种“心有灵犀”可算得上是宝宝语言发育的最大障碍!

3、家长笑了

每个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宝宝是最可爱的,当宝宝发出“错误的怪音”时,总会忍俊不禁,笑TA、甚至模仿TA,让宝宝觉得这是一种鼓励和喜爱,就强化了这种异常的说话方式,导致宝宝无法学习用正确方式说话。

4、家长说话太快

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太快,没有给宝宝一个充足的时间,让TA “听到→理解→回答”,这样宝宝会很难接收到有效信息。当宝宝下意识地追着你说的内容去听,这时候TA的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就有可能会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



5、说网络语

小盆友、酱紫、选你、你造吗、妹纸、男票……吃肉肉、睡觉觉、喝水水……这些网络用语和叠词,都在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理解。

㈡ 如何提高说话的有效性

说话的天才,不是天生的,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俗话说一分天才,九分努力。人若没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好像鸟儿没有羽翼一样。

要想有良好的口才,首先是正确的发音,对于每个字,都必须发音清楚。清楚的发音可以依赖平时的练习,注意别人的谈话,朗读书报,多听收音机广播等。这些对正确的发音有迅速的帮助。在说话的时候,对于每一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艰涩词汇。别以为说话时用语艰深,就是自己有学问,有魄力的表现。其实,这样说话不但会使人听不懂,而且弄巧成拙,还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以为是在故弄玄虚。当然,良好的说话,应该是用大方、熟练的语句,而且有丰富的词汇,可以应付说话的需要,使内容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说话的速度是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的,说话太快使听的人不易应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为说话快些,可以节省时间,其实说话的目的,是使对方领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讲话的人,或者是听话的人,都必须运用思想,否则,不能确切把握话中的内容。当然说话太慢,也是不对的,一方面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会使听的人感觉不耐烦。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诀窍,我们必须看清这种巧妙的方法,然后才能获得成就。在说话的时候要认清对方,顾虑别人的反感,坦白直率,细心谨慎。宜常常谈话,但每次不可太长,说话的时候不可唯我独尊。因为我们说话的目的是说明一些事情,使人发生兴趣。所以要清晰!要明白!

信口开河、放连珠炮,都是不好的说话方式。信口开河并非表示你很会说话,相反的,证明你说话缺乏热诚,不负责任。至于说话像放连珠炮,那只有使人厌烦,因为你一开口,别人就没有机会启齿了。

在公共场合说话,你要顾虑到别人的安宁,声音不要太大。假如你是对众人演说,要注意自己说话声音是否能使每一个人都听得到。形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都必须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夸大之词不一定收到预期的效果,实则相反,言过其实,定会受人轻视。

优美的说话,包括正确的发音、适当的速度、丰富的语句、话中略含幽默、良好姿态等各方面,这些都可以靠学习和锻炼而成功。

名画家唐伯虎,他很看不起在他家对门的那人家。因为那人家并不是世代书香而是半途发迹的。他们家有一位母亲和五个儿子。有一天,这五个儿子为其母亲祝福。亲朋毕集,热闹非凡,只因不是书香人家,在这祝福之中,少有文墨的点缀,未免美中不足。这时候大家想起对门的唐伯虎是一位才子,如果能够有他在这里书赠一些什么,那一定可以增光不少。正在这样祈求的时候,唐伯虎居然备了一些薄礼,前来庆寿了。那家的主人,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就是许多亲友,也是十分的高兴。在席间,因此请他题诗了。唐伯虎毫不推卸,立刻拿起笔来,第一句写的是“对门老妪不是人”,第二句尚未写下,主人亲朋,个个都对他怒目而视了。因为今天祝福,大家应该十分高兴,说些吉利话才对,现在请他题诗,他竟骂起人来,这怎么不叫人愤怒呢?因为他是有名的才子,所以大家只是怒目而视,不以非礼举动对他。预备看他下一句怎样骂法,然后再来发作。唐伯虎感觉到大家的怒火立刻要爆发了,因此写上“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一来,又把大家的情绪缓和了下来。大家都觉得这真是一位才子,用一种骂人的口吻,写出了一首极好的祝福诗。唐伯虎并不是真心来祝他所看不起妪的寿,他要骂一下那位寿婆,才是他的真心。可是,他看了周围环境,知道骂了人不会有好处,所以虽然脱手写了出来,还是立刻改变口吻,使已经骂出的话也成为不是骂人的话,这灵敏的手腕,便是顾虑别人的反应了。

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按言语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便是沉默比多话好。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必败,只有沉默才永远不会出卖你。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

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或者有更了解的人在座时,因为如果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

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因此,在我们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不幸的。我们常因说话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人既处在社会中,尽可少说却不能完全不说。既要说话,如何说得又少又好,则此中艺术不可不研究。所以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最好能少说话,非至不能不说时,缄默是值得提倡的。若是到了非说不可时,那么你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都不可不加以注意。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都值得加以研究。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或娱乐消遣,从我们口里说出的话,一定要有重心,要能具体、生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这目标走去是不会错的。要知道为了能使你的话令人重视,惟一的秘诀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就能静静地思索,使自己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

做一个忍耐的听者,是谈话艺术当中一项重要的条件。因为能静坐聆听别人意见的人会是一个富有思想,具有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当中,开始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后则是最得人尊敬的,因为他虚心,所以为任何人所喜欢。因为他善于思维,所以为众人所信仰。那么怎样做一个良好的听者呢?第一是要专诚。别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你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专诚是一件必需的事情。别人对你说话时,你不可做着一些绝无必要的工作。这是不尊重的表现,而且,当他偶然问你一些什么时,你就会因为不留心他所说的话而无从应付了。其次,聆听别人的话时,偶然插上一两句同情的话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加上一个问话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正表示你对他的话留心。但不可把发言的机会抢过来,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除非对方的话已告一段落,应该让你说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此外,无论他人说什么,你不可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那么你就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听者了。批评或提意见时,也要讲究时机和态度。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

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几次的事情再说,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作为一个听者的你,此时就需要一种忍耐的美德了,你不好对他说:你已经说过几遍了。这话会伤害他的尊严,你惟一应做的事是耐心听下去,你心里应该明白他是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你应该同情他,而且他对你说时是表示好感的诚意,你应该同样用诚意来接受他的善意。但如果说话的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觉得浪费时光。你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来使他停止这乏味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尊严。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出他的第二个话题,而这个话题既是他内行的又是你所喜欢听的。

说话的困难

说话是双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当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面演讲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在讲,无论他讲的是他自己预先拟好的讲词,或是别人替他准备的讲词,只要他懂得演讲的技巧,把那讲词明白生动地讲出来,那就完成了演讲的任务。可是要作一次好的谈话,却不只是讲,还要善于听,不仅要把自己的话讲好,还要善于听别人的话,而自己所要说的话,也不能像演讲一样,可以事先完全准备妥当,照讲无误,而是要有很多随机应变的才能。

当你面对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如果你只一大套一大套地把自己想好的话讲出来,而不了解对方的看法和兴趣,不能观察对方对你的话有什么反应,有什么疑问,不能及时地解除对方心里的症结,那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谈话者。

在演讲时,你的思想只顺着一条线发展,不停地讲自己单方面的意见。在谈话时,你的思想至少要顺着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你自己的,一条线是对方的。一方面你自己当然要有你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推理的方法,另一方面你还要懂得对方的立场、态度和推理的方法。如果你谈说的对象,不只一个人,那么,你的工作就更为复杂,你所要顾到的方面就更多。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嗜好和推测都是不同的。例如你的说话对象不只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你的工作就有点麻烦。有的时候,在某一点上,他们甲乙两人都不同意你的意见,而在某一点上,甲同意你,乙却不同意你;或是正相反,乙同意你,而甲又不同意你;或者,甲和乙都不同意你,而他们彼此之间也互相不同意。这时,你的思想线不再是两条线,而是三条线。你必须同时能照顾到这三条线的发展,考虑到它们的互相影响,如果你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谈话者,你还要避免一个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你的兴趣,不能偏重一个人,而忽略了另外一个人。你同甲谈得太多,会使乙坐在那里发闷。这里只是简单地说三个人,如果超过三个以上,那你就更不容易应付了。所以学会怎样谈话,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呀!

法国大哲学家罗斯费柯说:与人谈话,如果把自己说得比对方好,便会化友为敌。反之,则可化敌为友。说话的影响效力,有如此之大,试看社会上许多名人巨贾,贩夫走卒,要是你说他们好到如何如何,谁不喜欢?这在一般说来,即所谓拍马屁。俗语有云: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但这往往又是具有高尚品格者所不愿为的,而且也不容易说得恰当。

说话时,让别人先说,一方面是表示你的谦逊,使别人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你可以借此机会,观察对方的语气神色及来势,给自己一个测度的机会,这不是两全的方法吗?可是有许多人,说话总是喜欢抢先,好像自己先说了,便可以压倒对方,或者使对方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同时有许多人说话一开始便滔滔不绝,自以为是一个长于口才者,须知别人会因此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事实上你已经失败,这实在并不是谈话了,完全是你说人听,以后你将不受人欢迎,人们见了你只有避而不见了。倘若你是一个商店职员,对一个上门的顾客,滔滔不绝地在宣传自己的货物如何优美,顾客对你天花乱坠的说话,最多也不过认为是一种生意经,决不会相信而就购买的。反过来,你如果给顾客有说话的余地,使他对货物有批评的机会,你成为对此货互相讨论的人员,你的生意便做成了。不过,察言观色是多么困难啊!

在社交上,我们也常看到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和人意见不同,因此得罪了许多朋友。所以常常有些人,有些书,总是劝人不要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这种作法,其实是很片面的,而且也是不老实的。我们每个人都更喜欢忠实的朋友。

说话的能力

谁要是善于谈话,谁就可以把他的生活弄得非常有趣。对于一般不会谈话的人,要知道随时随地都有机会作谈话的练习。练习的机会多,改进的机会也多。而且,练习谈话的效果,也是很容易看到的。到处都有你练习谈话的题材,到处都有你练习谈话的对象。不过,你必须事先分析一下自己谈话的能力。我们一般人都不能说是很乐观健谈的,而同时也不能说是对于谈话这件事一窍不通。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有一点长处,懂得一点谈话的方法,不过没有郑重其事地,科学地去研究而已。假使你有决心把谈话的能力提高,请回想一下你自己过去谈话的经验。

你可以问问自己:

①我是不是见了别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的样子?②我是不是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题材?③我是不是常常说些犯了别人禁忌的话?④在我发觉我的话使别人发生灵感时,我是不是很狼狈?⑤我能不能把我所要谈的问题,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谈,适应每一个不同的对象?⑥我是不是在某些人面前,就有很多话说,而在另一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⑦我是不是在遇见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我只有再三地重复已经说过的话?⑧我是不是喜欢和别人发生争执?⑨别人是不是常常说我固执?⑩对于年纪比我大,或是地位较高的人,我有没有给以适当的尊敬?我跟别人谈话时,我的一般态度,有没有错误?我能不能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我是不是不能引起别人的发言?我是不是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我是不是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我是不是知道应该在何处结束我的谈话?我是不是口齿不清?我的声调是不是不悦耳?我是不是常忘记别人姓名?我是不是常用一些不大雅的俗话?诸如此类,必须先弄清楚自己究竟在哪一方面发生了困难。这样,当我们谈到那些问题的时候,你才会特别加以注意的。

可是无论你有多少困难,你也不必灰心,即使你现在像哑巴一样不会说话,我们也有办法把你医好的。

假使你真有诚心解决你不会说话的问题,你就不要偷懒。

你用个本子,逐项地记下你每一个问题,并且把你过去的经验也记录下来。

例如你要记起来究竟在什么人的面前,你感觉到无话可说?为了什么原因呢?你要自己先想一想。

单是这样还不够,你最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留心地观察一下,你跟别人谈话时的情形。

到一个星期的结尾,你再在本子上记下你应该最先要改进哪一点。

然后一个星期跟着一个星期下去,一面看书,一面研究你自己的情况。一面看看书中所讲的,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一面又把你自己的经验所得,记在本子上。

如果你肯这样做,在3个月之内,你就可以取得惊人的效果。

有人说口才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他们的口齿所以伶俐,是因为运用字句语气,以及态度发音等有了训练的缘故。例如你说:“我到一家理发店去理发,在菖菖街和菖菖街的转角处。门牌是436号。菖菖街正在修马路。我记得这家理发店是五年前开的。”讲了一大套,别人还不知道你这个故事的要点是什么,也许你所讲的这些都是不必要的。你讲此话的要点,是你走进了一家理发店去理发,有一个理发师,是你大学的同学,他为什么作起理发师来了,这才是这故事的要点。抓住要点,要了解听者的兴趣集中在那一点。少用对话,进行要快一点。在重要的关节,讲得详细,其他地方,用一两句话交代过去就算了。

只要你的办法是对的,向别人表示自己不同意,不但不会得罪人,而且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要知得罪人的不是你的意见本身,而是你对别人意见的态度。如果在你表示不同意时,把自己的意见看做绝对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简直是愚蠢幼稚,荒诞无稽,那你就伤了人,而且还是伤得很厉害的。因此,你在表示自己意见的时候,要假定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错。你不要逼人们立刻相信你的意见,你要容许别人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你的意见,而且还要供给别人考虑你意见的根据。若要别人也和你自己一样地相信你的意见,你必须供给对方相当充分的资料。叫人足够相信你的意见,既不是盲从,也不是武断。在这同时,你还要表示愿意考虑别人和你不同的意见,请对方提出更多的说明、解释和证据,使你相信。你要表示,假使对方能够使你相信他的意见,那么你就立刻抛弃你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一方面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看法,一方面又诚诚恳恳地尊重别人的思考能力,这才是最理想的互相交谈方式。有的时候,如果你自己的看法和一般的意见相差太远,你可以事先做这样的声明:也许这是我的。

说话的姿态

姿势是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受情绪、感觉、兴趣的支配。因为姿势是内心的表现,所以你要训练它成为一个模型,那不但单调,而且可笑。真情愈流露,动作和姿态也愈显得自然。有时因心情愉快,便不绝地把两手在空中挥动,有时为了心情悲苦,忍不住握着拳头,紧紧地靠在自己的胸前,而当愤怒的时候,更不免举拳猛击,但是这种动作和表现姿态,都是以自然和灵活为要素。

当然,许多演说家的姿态十分古怪,十分可笑,但那是内心的表现,故无论是笨拙,是灵活,我们都不必去批判他们。既然姿态是内心自然流露,那我们尽可以不必加以注意了,是吗?不,绝不是的。为了要吸引听众,我们也必须注意姿态,不过姿态绝不是口才训练的主要科目,它是帮助口才动人的一个助手。

除了演说之外,谈话多半是坐着的。关于坐的问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喜欢坐在人们的中间,让大家围坐在自己的身边;有的喜欢坐在会场的角落,不让大家能够清楚地瞧着自己;有的喜欢坐在听众的外围,他的意思,不让人家能看得仔细。其实,座位最好是对着听众,让大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但是你如果要坐的话,应该把座位选择在听众的中间,使人们都能清楚地看见自己。不过坐的时候,姿势要自然,而且保持端正,切不可斜靠在椅中。有时盘起腿,有的把手臂搁在椅背上,这样都是引人轻视的动作,你必须加以注意。

一个在发表意见的人,对于手的安放问题,确也值得留心的。究竟两只手的位置,怎么处置呢?倘若可能的话,那便忘掉它们好了,让它们自然地垂直在身体的两边。不过万一你觉得它们讨厌,并有些觉得累赘,而认为插在衣袋里,或是放在背后,那也可以。总之一句话,总得使你的情绪安静,你切不要注意于两手是否妨碍你的动作,更不必顾虑什么听众会留意到你手的位置。手的地位,实在是演说者不必多加留意的问题。你应当将注意集中于真情的流露,而两手却是帮助你让真情流露的工具。在需要应用它们的时候,可以立刻举起来,或放下去。不过你不要故意把手交叉在胸前,更不可勉强扶在讲桌上,这样就会使你的身体不能自由行动。而用两手故意去玩弄自己的衣服,那更会使听众转移注意,并且显得愚拙。

下面几条原则,你应当注意的:

①不要重复姿势,无论任何一种姿势,重复了总会令人觉得乏味;②你如果用手做手势的时候,不要只从肘部做起,这样会使人感觉得你的手势不自然。

③不要把姿势结束得太快。譬如当你伸出食指向前面指着,用这种姿势帮助你说话的语气时,你切勿立刻把手缩回,最好等到说完一句话以后,才缩回手臂。

④要保持姿势的自然,是必须练习的。这种练习,也许在做时觉得有些勉强,但经过相当时日后,便可以渐渐的成为自然了。

⑤你得注意,勿让你的动作或姿势减低听众对你说话的注意。许多人的动作过火,反而使听众注意他的动作。

说话的态度是惟一基本的谈话技巧。这态度不是指你的行动,而是指你的说话本身。你切不可以为你是当众在说话,因此你必须留心自己的话,有什么应注意的地方。你当做跟别人在闲话,说什么算什么,无所顾忌,无所畏怯,更用不着要装出十分正经的态度,你一切都任其自然好了。

你要使说话态度自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你自己当做一个讲师,你的说话,正和一般学员讲解一样,别人会尊敬你的,不必有什么恐惧,更不必有什么担心,自己心坎的思想,让它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你的说话一定会非常自然。

大概你会承认吧,许多学口技的人,他们的模仿十分逼真,几乎使你听不出那是人模仿出来的。但是如果你听到树上的鸟儿叫声,那你立刻会被感动,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这就是因为自然和不自然的区别了。它能激动你的情绪,使说话自然流露出来,那么你的说话,一定可以格外动听。

你曾否留心过?如果有人把一种主要意见,用诚挚而易令人感动的语气对你说出来,你的心里就不易产生相反的意见。因此,如果你预备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并使人赞同你,那么请记住:激起人的感情,比引起人的思考更为有效。

你身体的各部分,也能帮助或配合你的谈话。从你在别人眼中出现,一直到你开口之前,这一段时间,你都在说着话,只是并非用口来说,你开口之前,你的眼睛,你的动作,你的全身都在表现着,这些你所表现的东西,会使人准备听你说话,或是不想听你说话,使人对你发生敬意或是产生恶感。所以在开口之前这一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在你开口之前,你必须用你全部身体向听的人传达你对他们的敬意与好感,暗示你所要说的话的重要性,以及它基本的色调。这不只是在演说的时候要如此,平时说话的时候也是这样。即使在闲谈的时候,在朋友们的客厅里,你坐着忽然站起来,或者把你的座位向对方移近一点,或者在众人之中,选择一个良好的位置;或者突然采取一个不寻常的姿势,只要你做得自然、得体,对你的言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的手,是最会说话的。我们不要每一句话都配上手势,因手势做得太多,会使人觉得不自然。可是在重要的地方,配上适当的手势,较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如果能够使人在听你讲话的时候,不但有得听,而且还有得看,那你几乎可以不必担心对方的注意力会从你的身上离去。

咿啊乱叫不是说话,乱挥乱舞不是手势。不自然的手势,会招致许多人的反感,造成交际的障碍。非常优美动人的手势,令人一看,心中充满惊喜。非常柔和温暖的手势,令人一看,心中充满感激。非常坚决果断的手势,好像有千钧的力量。

有的手势令人远远地感到他的热情和欢喜,有的手势却轻率得很,有的手势漫不经心,有的手势使人觉得他洋洋自得,有的手势告诉你他非常非常的忙,有的手势又告诉你,他有要紧的事情要向你谈,请你等一等。在让座、在握手、在传递物件、在表示默契,以及在谈话进行中,手势有时成为谈话的一部分,加强我们语言的力量,丰富我们语言的色调,有时候,手势也成为一种独立而有效的语言。

一个人如果单单竭力装得严谨和敏锐,那他一定失败无疑。但是如果他的话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就不会失败了。不管他在讲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或是个人的旅行杂谈,只要他感到心里确有一番非说不可的话,那他的话就会像火一般的热烈。恳切而热诚的人,他影响对方的力量之大,像膨胀的蒸气一样,即使他在修辞上出了毛病,也不会惨败。

美国有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写过下面一段话:动作好像是跟着感觉的,但在实际上动作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我们直接用意志去纠正动作,也就是间接纠正了感觉。例如我们失掉了愉快,惟一的恢复方法,便是快活地坐起来,活动,说话,愉快便像已经和我们同在一处了。如果这办法还不能达到效果,那便不再有别的方法了。所以,当我们感觉到勇敢时,我们就会真变得很勇敢。用我们整个意志去达到目的,是使你的勇敢代替惧怕的最好方法。不过,你必须先预备好一切动作,否则恐将仍旧不易生效。假使你要讲一些什么,充分想好后,就该敏捷地走出来,应该先作半分钟的深呼吸,因为多吸一些氧气,可以增加不少勇气。高音歌王筹斯奈说:“你吸足了气,你便能支持住自己。”

交谈的话题

与人谈话最困难的,就是应讲什么话题。关于话题,最普遍的误解是:以为只有那些令人兴奋刺激的才值得一谈。因而便苦苦地搜索,想找一些怪诞不经的奇闻,惊心动魄的事迹,或是令人神经错乱的经验,以及最不平凡的情形。这一类的话题,虽是一般人听起来最有趣的,能够在谈话的时候讲出这样动听的事件,无论听的人,或是讲的人,都是一种满足。但这类事情到底不多,有些轰动社会的新闻,就不用等你来讲,别人也已经听过了。即使你亲身经历过的比较特殊的事件,你也不能把它到处一讲再讲。因为你在某一个场合讲得很受欢迎的故事,在另外一些人的面前不一定会适合。因此,你以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情才值得谈,那你就会经常觉得无话可谈了。

有些人常常想跟别人谈一些很抽象的理论,或是什么原子弹爆炸的问题。但这一类问题,即使你准备得很充分,也很难找到和你有同样兴趣的谈话对象,因此,在大多数的场合,你就会觉得无话可谈了。

任何题材都是良好的谈话资料,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你可以谈足球、篮球和羽毛球。你可以谈食物,谈饮料,谈天气,谈流行的服装。你可以谈生命,谈爱情。你可以谈同情心,谈责任感,谈真理,谈光荣。你可以讨论书籍、戏剧、电影、广播的节目,国际的新闻,或者地方上的问题。你可以交换一下关于某个故事,或是某个人物的意见。你可以复述一下你在某个杂志上面看到的一篇论文的要点。

一般说来,人在交际时,只知道姓名之后,第一句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你不熟悉对方,不知道他的性格,嗜好和品性,又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作了解或考虑,而又不要冒昧地提出特殊话题。这时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适体,就是按照当时的环境而觅取话题。如果相遇地点是在朋友的家里,或是在朋友的喜宴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可以作为第一句。比如可以说:“阁下和某先生大概是老同学?”或是说:“阁下和某先生是同事?”如此一来,无论问的对不对,总可引起对方的话题,问得对的,可依原意急转直下,猜得不对

㈢ 普通话等级证书有效期是多久

普通话等级证有效期是永久的。

1、2003年修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办法》(正式),取消了关于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有效期的提法,这就是说,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无有效期限制。

2、应试者经过测试,成绩达到60 分以上者,即可获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制作。证书内记录应试者的测试成绩和相应等级。

(3)说话有效期扩展阅读

普通话考试方法

经报名核准后,应试者应在规定的日期,凭本人的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指定的考场,并按指定试卷上的内容进行测试。每个试场有2-3位测试员负责对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进行判定。总时间在15分钟左右。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试方式进行。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首先抽签朗读作品和说话题目,约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进入考场后首先报自己的单位、姓名,然后按照四项(五项)内容先后进行测试:100个单音节字词、50个双音节词语、(判断测试)、作品朗读、说话。测试全程录音,测试完成后方可离开测试现场,25天左右可进行成绩查询,并得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㈣ 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的有效期有多长

普通话等级考试介绍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小学教师
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院校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行业标准
根据各行业的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如下:
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 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
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普通话水平应达标人员的年龄上限以有关行业的文件为准。

等级标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 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 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分值确定。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 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 - hu 、 z - zh -j 、送气不送气、i- ü 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簟⒍

㈤ 普通话命题说话会给多少时间打搞

首先抽签朗读作品和说话题目,约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进入考场后首先报自己的单位、姓名,然后按照四项(五项)内容先后进行测试:100个单音节字词(限时3分钟,占10分);

50个双音节词语(限时3分钟,占20分)、(判断测试)、作品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30分)。测试全程录音,测试完成后方可离开测试现场,一周左右可进行成绩查询,并得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5)说话有效期扩展阅读:

普通话测试水平:

1、A级:发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语调自然,表达流畅,阅读自如。试验的总丢失率小于3%。

2、A、B级:发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读、说流利,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尔会有字声、字声错误。试验的总丢失率小于8%。

3、A级:读音、押韵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阅读自如。有些难发音(扁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侧鼻音等)有时会出错。词汇和语法很少出错。总损失率低于13%。

4、二年级和二年级:在阅读和自由对话中,有些韵律不正确,元音发音不到位。难音较多(舌平音、前后鼻尾音、侧鼻音、辅呼、z-z-j、不通气、I-U不分、浊止音、浊缀音、双元音、复元音单音等),错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使用方言词汇和语法。试验的总丢失率小于20%。

5、A级:在A级阅读和自由会话中,元音错误较多,难音超出正常范围,音色不准确。方言语调是显而易见的。词汇和语法错误。试验总丢失率小于30%。

6、三级B级:在阅读和自由会话中,有很多读音错误和方音的突出特点。方言语调是显而易见的。词汇和语法上的错误。外人可能听不懂他们的谈话。试验的总丢失率小于40%。

㈥ 普通话考试怎么考证书有没有有效期

——摘自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
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度”(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检验。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说话题》。
三、试卷构成和评分
试卷包括4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三)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语音、语调、连读音变(上声、“一”、“不”)、停连以及流畅程度。
(四)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目的: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四、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确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确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其中:
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
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
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
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
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象
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为:
1、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
2、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3、影视话剧演员;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师范类专业、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
6、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
7、社会其他人员可自愿申请接受测试。
应接受测试人员的普通话达标等级,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规定。

㈦ 什么是说话的资料

谈吐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有生活,就有谈话的内容。生活内容丰富,谈话的内容自然也比较丰富。因此,你对于自己的国家、社会、朋友、亲属以及同事等等,都要经常注意而且关心。你对于所见所闻,都要去研究一番,分析一番,尽量地去了解它们的意义。而不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地让它们在眼前和耳边溜过。你要随时都在计划、安排、改进你的生活,而不是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和国家大事、社会人群息息相关,而不是安于作一个井底蛙,对于身外事都不闻不问。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凡事认真、兴致勃勃的人,那你就和“口才”的距离不远了。即使你现在还是一个不大会说话的人,但你已经具备了大批的本钱。如果不呢?那就需要你下决心努力了。

在你看报纸的时候,拿一支红蓝铅笔,把每天最有兴趣的新闻,或是所见的好文章勾起来。要是能剪下来,就更好。每天只要两条,两个星期之后,你便记得不少有趣的事情了。在你看杂志或书籍的时候,每天只要能够记住其中的一两句,你认为很有意义的话,用红蓝铅笔在那句话旁边画上线,要能抄在你的日记本上或是笔记本上那就更好。开始时不要贪多,你还没习惯呢!否则不几天,你就会放弃了。如果你每天不停地记一两句下去,两三个月,你就会发觉你的思想比以前丰富得多了。谈话的时候,很容易地就想起它们,或者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加以发挥。这些有意义的话,随时随地都会跳出来,帮助你,解救你的困难。在听演讲时,在听别人谈话时,随时都可以遇见表现人类智慧的警句或是谚语。把这些记在心中,写在纸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和资料就越来越丰富了,你的口才就越来越成熟了。久而久之,你简直可以出口成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有条有理。

顺便举几句我自己常常利用的话吧:

①无论何时都不要拒绝工作中间的细小事情,因为伟大的事情是由细小的事情构成的。

②爱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爱他的将来。

③个人一定要顾及团体,因为保护他的是个团体。

④无论哪一个人,如果他给我的是缚手缚脚的爱和友情,那我就两样都不要。

⑤不灭的只有事业!生命是要在活动中才能大起来的。

⑥对于学习,永远没有太老的时候,对于改过,永远没有太迟的时候。

⑦聪明人踉傻瓜所学到的,比傻瓜跟聪明人所学到的多。

⑧你真爱她吗?那么为什么不为她的前途打算一下呢?⑨你如果爱她,那么为什么要她牺牲她辛辛苦苦多少年努力得来的学业或是社会的地位呢?⑩无论你的男朋友说他怎样爱你,都是假的。除非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你的前途着想。单是为你着想,还是不够的。

请你放心,我是很看重我自己的前途的。

为了远大的前途,就不能过得太偷懒,太马虎,太随便。多多少少要强迫自己努力去做现在所希望做的事情。将来的收获,决不仅是使人羡慕的口才。就像某人出去找一匹驴,结果却发现一个王国。这是说人常常有这种的机缘,本来自己所要求的很小,结果却得到无限的收获。也就是说,学习口才,你将来得到的却不只是口才,是比口才这驴子不知大若干倍的王国。这王国是什么呢?是你的伟大而丰富的生活!你整个的品质,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因此大大地提高。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懂得去吸收,一方面要懂得去应用。懂得去应用,就是一句普通的话,也往往会得到惊人的效果。

有一个慈善家,他发动他的朋友们去募捐,供建教堂用,募捐的情形是很困难的。他有一个朋友,打算放弃这项工作,并且引用“十扣柴扉九不开”这句古诗,来说明募捐困难的情形。“十扣柴扉九不开”,真是把募捐困难的情形形容得恰到好处。可是听了,叫人们多么灰心泄气啊。可是这位慈善家把这同一句话,以另外的角度去应用它。同样的话,就得到完全相反的效果。他说:“不错,我们现在的情形是‘十扣柴扉九不开’;可是这也是说十扣柴扉有一扇会开。那么,我们要敲开十扇门,只要努力一点,多敲几十个门就是了。”于是他把这句“十扣柴扉九不开”,发展成“百扣柴扉十扇开”。鼓舞了他的朋友们,完成了募捐。

从前,还有一个发明家想发明一件东西,他和他的助手们已经举行了1642次的试验,可是都失败了。他的助手说:“你看,试验1642次,一点用也没有。”这个发明家说:“为什么没有用呢?这使我们知道这1642次的方法是不能成功的,要成功必须在这1642个方法之外去找。”

有一个音乐家在监狱里仍经常拉小提琴,到了执行死刑的前一天,狱卒问他:“明天你就死了,今天你还拉它干什么呢?”你猜那个音乐家怎么回答?他说:“明天就要死了,今天我不拉,还等什么时候拉呢?”

说话的难处

有口难言,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在你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你虽然不出声,可是你心中随时都在起反应,你自己独自地在沉默中对听到的话加以批评,加以补充,可是一切都没有说出口来。

在这种情形下,你可能有几种原因。

有口难言,可能是你怕羞,你不敢把你的意见说出口来,你不敢预测说出来之后的效果怎样,你怕人们听了笑你,或是在心里笑你。自然,有的时候,你会遇见别人笑你的。

有人专门生来是取笑别人的。你错,他固然要笑你;你对,他也仍然要笑你。无论你说得好,说得坏,总之,他就好像有天生的特权来取笑你那样,总在你身上找出他认为可笑的地方。这种人到处都要用压低别人的方法来抬高自己,随时都要打击别人的自尊心,摧毁别人的自信心。如果你不幸,在你周围,在你的生活圈子里,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他不但是你口才不好的主要原因,恐怕他还会给你其他性格上的苦恼,例如怕羞,胆怯、自卑、优柔寡断等等的缺点。如果他是你家中的成员,或是在你小时已经跟你接近,那你的不幸就更要加深。

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害羞的病患者,那就让我告诉你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你不是怕别人笑你?你为什么会怕人笑你呢?一定有人笑过你才会怕人笑,如果你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被人取笑过,你怎么会怕呢?你从何而怕呢?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如果你相信了这一点,那么你就要好好地回忆一下,把以前被人笑过的事实追记出来。在你几岁的时候?在什么人面前?是为什么事情?现在我们谈的是口才,我们更关心的是你那时说了什么话?当然别的事情也仍然和口才有关的。

我们常常是经过了一些事情,使我们的心灵受了什么刺激。到后来,日子久了,那件使你受刺激的事情已经模糊了,不记得了,但它发生的影响还是存在的。最初是怕某一些人,或某一件事,到后来我们便笼笼统统地怕起来,即使那一个人,或是那一件事老早不存在的,而我们的“怕”却总跟着我们,使我们变成一个胆小的人。现在我们只要把以前那个笑你的人,或是使你被笑的那句话,在回忆中找出来,让我认识清楚怕的来源,我们怕的根,我们就觉得不怕了。

不是有一个人笑过你么,那么,这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笑你。不是因为你曾经说了某一句话,别人才笑你的么?这就是说,并不是你每说一句话,别人都要笑你。如果是你的话可笑,可笑的只是那句话,那么,别人笑的只是你的那句话,不是笑你。换个人说了那句话,你听了也会笑的,你难道就没有笑过别人么?谁都笑过别人,谁也都被别人笑过,这是很平常的事。自然,你必须明白,为什么那句话会是可笑的。还有,如果那个笑你的人是一个喜欢取笑别人的人。那么,多半错不在你身上,而且,多半这个人不仅取笑你,还取笑别人。那么,只要避免在这个人的面前说话就可以了。

在我们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有充满了互相尊重,互相同情,互相帮助的气氛,也有互相轻视,互相讥笑,互相欺侮的气氛。有轻视别人的人,自然同时就产生了被别人轻视的人,也就同时产生了因为被人轻视而养成害羞习惯的人。因此,我们一方面不要因为别人笑,就什么话都不敢说,一方面千万要警戒自己不要也沾染上这种恶习惯。

不要取笑别人,尤其不要取笑那些因为怕羞而沉默寡言的人,说一句话就面红耳赤的人,我们应当特别体贴他们,尊敬他们,鼓励他们,同情他们,使他们在你面前,大胆地说话,自由地说话。不要因为他们不说话,就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在心里,储藏着许多宝贵的意见,也隐藏着许多急于要问人的疑难。

有口难言,可能是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你希望你的每一句话,别人听了都很佩服,只要你一开口,别人都立刻静下来听你讲话。你看见有许多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你佩服他,你羡慕他,你希望你也能和他一样。可是当你发现事实并不如此的时候,你失望了,你气闷了。因此,你变成一个不大出声的人。如果你是这样,那治法倒并不难。

你对你自己要求高一点,那是应该的,或者说是值得鼓励的。不过你同时也要认清楚一点,口才也和其他的各种才能一样,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到很高水准的。你看那些口才很好的人,他们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水准。就是因为他们肯不断地练习,不断地一步一步提高。如果你早几年见到他们,听过他们讲话,也许他们那时的口才连你都不如呢。

有口难言,可能是你不明白话是要一句一句地说出来的。许多人都有这种情形,想把所有的话,一下子全倒出来,想一下子就说清楚他们的感觉、想法、主张和意见等,这自然不可能。于是他们就摇摇头说:“不行,我说不出来。我知道,可是我说不出来。”或是说:“我要说的话太多了,反而一句也说不出来。”一句都说不出来么?先说一句试试看,不知从何说起么?从什么地方说起都可以。说话到底不是做文章。做文章可以写出来之后再删改,说话为什么不能说出来之后再补充再修正呢。

你说出一句话,不够是不是?那很简单,再加上一句,还不够,再加上第三句,第四句。这样讲下去,讲完一段,再讲一段,今天讲不完,明天再讲,明天没有时间,约定一个时间以后再讲。发现什么地方讲得不对了,还可以加以修正,这样讲下去,多么长的故事也可以讲完的。的确,有些事情,三言两语就够了。有的事情的确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气力,才能交代明白,不要以为什么都可以一下子说完的。不要心急,不要偷懒,对于那些难以说明的事,讲一点是一点,讲一段是一段。否则,永远不能把你要讲的讲出来。

事实上,有些事情必须明白才能够互相谅解,互相合作。怎么办呢?回答是“讲不通又有什么办法?”俗话说:“鼓不打不响,理不讲不明。”为了要使人明理,许多人讲啊讲啊,讲了多少次。而且还有许多人跟着讲下去,因为必须讲通,讲不通的想尽办法也要把他讲通。否则,有许多的事情,就办不通了。

那些以为别人讲不通的人,有一个地方他没有想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看法,而这个看法,是经过长时期形成的。经过长时期形成的的东西,也是必须经过相当的努力才能改变的。所以,千万不要三言两语就希望跟你意见不同的人马上同意你,否则就说别人固执,成见很深,不可理喻等等。有些人总觉得没有人了解他,因为他一讲什么,只要一遇到不相同的意见,或是没有百分之百的同意他的意见,他就急了,甚至生气了。他根深蒂固地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办法互相了解。至少,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能被人了解的人。

讲不通的看法,要探讨各种讲得通的技术。使讲不通的,变成可以讲得通的,这正是我们研究如何提高我们口才的主要目的。

为了免犯许多可以避免的错误,为使我们大家可以过一个互相了解,互相同情,互相合作的快乐的日子,让我们好好地锻炼我们的口才吧!口才虽然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可是它能做的事情也多得很呢。

说话的语病

人说话时所常犯的语病是有杂音。有些人谈话风度很好,只是在他语言之间,有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例如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或是喉咙里好像老不畅通那样,轻轻地咬着,或是在每句开头常用一个拖长的唉声,好像每一句都要犹疑了一阵才讲出,或是说完一句,总加一个“啊”。好像每句都怕人没听清楚的样子,诸如此类都是要加以消除的。这些杂音使你本来很好的语言,好似玻璃蒙上了一层灰尘一样,大大地减少了它原有的光彩。

有人喜欢在谈话当中,用许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话。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又有人喜欢加上太多的“坦白地说”,“老实说”。有的人喜欢老问别人“你明白么?”“你听清楚了么?”有的人又喜欢老说“你说是不是?”“你觉得怎么样?”也有习惯性地在每一句话的语尾加上句“我给你讲!”“你说可笑不可笑?”像这一类的小毛病,可能你自己平时一点也不觉得的,要问一问你的朋友们,请他们替你注意一下,有则改之。

有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表达许多的意思,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的含义。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乎在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了起来,“你真太伟大了!”“这文章太伟大了!”“今天吃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最妙的是有一个朋友喜欢用“那个”来代表一切的形容词。你听他说的是些什么意思吧,“今天太那个了!”“他这个人很那个,是不是?”“我觉得这点事未免有点太那个。”这一类的毛病,大概由于太偷懒,不肯去动脑筋找一个恰当的词。要多记一些词汇,才能生动而恰当地表达你的思想。

在“好”这个概念之下,有精彩、优美、善良、出色、美丽、愉快、呱呱叫以及许多其他的表现方法,不要那么简单地说:“他是一个好人”,“这个茶杯很好”,“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

“他是一个好人”,不错,可是他怎样地好法呢?从最伟大的人,到普普通通的,没有犯大过的人都可以说是一个好人。他可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可以是一个热心服务的人,他可以是老老实实的人,他也可以是力求上进的人。到底他是一个怎样的好人呢?同样的,你说“这个茶杯很好”,是样子好,是颜色好,还是质料好,还是价钱便宜好,还是最合你的需要?口才好的人,说的话精致而细腻,丰富而活泼。不要像三岁小孩子那样,翻来覆去,只有几个极简单的字用:“我走到门外,猫一看见我,就爬到树上,树上的鸟都走开了,树上的苹果也走到地上来了。”

谚语本来是很富于表现力的,不过不要两三句话里就有一个谚语。用了太多的现成说法,会使人听了觉得油滑,而且也太使人眼花缭乱了。好像一个美丽的女人,满头满身都带着珠宝,不但湮没了她原来的美丽,反而使人觉得累赘之极。偶然地,在适当的地方,用一两句谚语,就显得很生动很有力量。

有些时候,某些名词流行起来,在文学上,口头上被普遍地应用,这种词句,也最容易被一般人不加选择地乱用一番。例如原子这个名词便曾被滥用了,什么都原子起来,原子牙刷,原子字典,甚至于捉老鼠的器具也誉之为原子金刚猫!原子这,原子那,原子得使人莫名其妙。

夸张的词有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如果用得太滥,或是用得不恰当,反而使人不相信。你不可能每次说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或是最可笑的笑话。你所看的书,不可能每一本都是最精彩的,你所认识的好朋友,不可能个个都是最可爱的。不要到处地、随时地都用“最”字、“极”字、“非常”、“无限”。否则,如果在你这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你怎样表示呢?难道你要这样说,“这件事对我是最最重要的么?”如果你真是这样说,别人听了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的人。

把自己的经历讲得太琐碎,是不理智的,自己的经历,是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都喜欢听别人讲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新闻报道上,目击者和当事人的讲述,也是最吸引人的。有很多以亲身经历为根据的小说,拥有了广大读者,甚至于改编成电影,也很卖座。

但并不是每一人都很会讲故事,所以,当许多人讲自己经历的时候,自己一味地起劲,对自己所经所历,样样都觉得有味道,都觉得有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的人,茫无头绪,索然无味,这是犯了什么毛病呢?在这种场合,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引用的对话太多,听的人一下子就被你搞糊涂了。

说话与明晰

一位大学者,如果叫他去对大学生们演讲,那他有极大的成功把握。可是如果要他对着一群工人讲话,那他可能要失败!拿破仑对他秘书们最注重并且一再申明的训令就是:“要清晰!要明白!”我们说话,目的只是说明一些事情,感动人,并且说服人,使人因此发生行动,发生兴趣。所以明晰这一条件,的确占着重要的地位。每一篇说词均离不开下面四个要点:

①说明事理。

②说服家并使人受感动。

③得到行动。

④使人发生兴趣。

当你对听众讲一些他们所不熟悉的题材时,你希望用什么方法使他们了解呢?我告诉你们,多用比喻去说明事实;用人们所知道的事物,去形容他们所不知道的事物。

英国物理学家罗滋博士,他对普通的听众讲述原子的体积,他说:“一滴水中的原子和地中海中的水滴一样多!”这个例子举得真是恰到好处,因为听众中有不少是从直布罗陀海峡经过地中海而到苏伊士运河来的,所以极易理解。但他为了还要说得更明白些,所以另外又作一个比喻说:“一滴水中的原子数,和地球上的树叶一样多。”

假使你的职业是专门性质的,而你却是和一群普通人说话,你应该格外的小心,不但要避免专业名词,而且对普通的名词还得加以详细的解释。为什么我要说应该格外小心呢?因为,我听过了不知有多少的演说,常有人在这一点上惨败!

林肯有一次向人们解说,为什么自己喜欢用通俗平易的文字,他说:“记得我小时候,如果有人对我讲话而我不懂,我就常常生气。在我一生中,我再不能想起还有什么能够使我更生气的。我还记得当我听邻人和父亲谈了一夜的话,我回到小寝室中,就要不停地踱着,花了不少的时光去想我不明白的话。当我要思索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我想去睡了,也是睡不着,必把那件事想出之后,才能人睡。但是,即使想出了,还不能认为满足,还得再三的想,把这件事用通俗平易的字句讲出来,使不论哪一个孩子听了都能够明白,这差不多成为我的一种嗜好了。”他常常花了几小时去思索一件事情,当他思索出来之后,还得把思索出的三句话中,拣一句最好的说出来。

为了使人家彻底了解,你还必须反复申说解释。美国一位政治家柏筹安说:“如果你自己还没明了那个问题,你绝对无法使人家来明了那个问题。反之,你对这个问题越是认识得清楚,你把这问题传达到人家的心里也越容易。”上面第二句话,便是第一句话的重述。但听众没有工夫来细细的品味它究竟是不是重复?反而觉得这样一解释,显得格外清楚!

说话的灵效

据《史记·滑稽列传》所载:“楚庄王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层之下,度以露床,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左右净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为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人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故?’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祥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翼卫其后,享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窦为椁,铜历为棺,齐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今天下久闻也。”优孟如果直谏,楚庄王不仅不会接纳,而且谏者也将徒然的牺牲了生命,现在优孟用了反面的话来讽谏,终于达到了讽谏的目的,这便是一种说话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会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地来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启示,增多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不会说话的人,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会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

说话是为了把自己的意见告诉别人,让别人明白,从而了解或信服或同情自己,如果说了话,别人不信服,没有反应或反感,这就不灵了,说了不如不说。要怎样才能说一句,灵一句呢?古代的军事家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自己的优劣点,又知道了对方的优劣点,然后创造条件或发展已有的条件,就能取胜。说话也是针对人的,为什么不可以运用这一法则?所以我们可以推广这句话说:“知彼知己,百说百灵”。

在说话中,知彼比知己更为重要。同样的话,可能这个人说,你很愿意接受,而换了另外一个人说,不但不接受,而且还发生了反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往往是态度问题,也就是态度好或态度坏的关系。如果态度很好,大家就都愿意听他说。否则,即使对方的意见跟我们并不冲突,也会觉得他说得太神气了,或者觉得他说得太老实了,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似的。

我们爱一个人,可是他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关心一个人,可是他常常埋怨我们不关心他们,这是使人最痛心的事。所以我们要注意别人心目中所看见的,要了解别人的心目中所希望的。

当我们面对着一群人说话的时候,尤其应作一个对什么人都有兴趣的人,这样做,不但是友好的行为,而且我们所说的话才会发生较大的效果。当面对着一群人说话的时候,不但要能顾到全体,而且还要特别照顾到那些不被人注意的人,这样做,不但是友好的表现,而且可以解除大家的不安和不起劲的心情,我们所说的话,才会被热烈的接受。

不要忘记对别人友好的言语,表示自己的感激与谢意,让你的朋友很具体地知道你的友好,对你有很大的影响。只要你没有说谎,你就把真实的事情告诉他吧,即使对你只有一点好处,你也应该道谢的。你如果是富有同情心的人,你一定很警觉地注意自己的言语,会不会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而且能够在觉察了之后,立刻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别人对我们这样做时,我们要表示自己没有受到什么严重影响,减轻别人的不安。一般人都是极善良的,他们大都是对自己的过失感到非常不安,而对别人的好意,心中充满了谢意。但他们却不知这些感情,他们不知道要用言语向对方表示出来,不知道言语是人类互相交际的工具,互相了解、传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或者不知道如何运用这种工具。如你心中对朋友有谢意,不出声向他道谢,心中有歉意,又不出声向他道歉,两样加起来,恐怕本来愿意作你朋友的人也避开你了。这自然并非你所愿的,你感到孤独,你觉得没有人了解你,你不知道造成这现象可能就是你不开口的缘故。

别人希望你是快乐的,你是富于幽默感的。快乐是一件极宝贵的东西,别人希望自己快乐,也希望他的朋友给他带来快乐。快乐的人之所以到处受欢迎。是因到处需要快乐。快乐的好处很多。不过。只要你想到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你应该知道快乐的价出快乐的笑容,而且要求你这笑容是自然的,不是装出来的。既然如此,那你就必须是真正地快乐,真的是一个快乐的人。在这种快乐的现象及心情下,你所说的话是最易发生灵效的。

怎样使自己变成一个真正快乐的人?这可真是一门比练习口才还要高深复杂的学问。单单叫你要快乐,叫你微笑是没有用的。假使你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假使你看不见你自己的和全世界的前途,你对人类的善良美好失掉信心,你觉得自己琐碎、卑微、无聊而又堕落,你可能笑,然而你笑出来的不是快乐,至少你的笑不能使别人快乐。不过,如果你喜欢你的朋友,喜欢跟他们见面,跟他们谈话,跟他们共处一段时间,当你找朋友时,当你有机会和朋友见面谈话时,你真是抱着一种到戏院去看自己心爱的好戏,或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到名胜地方去旅行一样的心情,你的朋友一定是会很欢喜很快乐的。

无论你是一个多么不幸的人,生活多么困难,你的朋友始终是你幸福的支持者,他们会帮你消愁解闷。如果你对朋友有好感、有热惰,你就很容易在你的朋友面前流露出快乐的、自然的、充满温暖与同情的笑容。

说话富于幽默感的人,自然又会给周围的人增添快乐,也会使你的话更具有诱人的魅力。但是说话富于幽默感的人不多,因为首先要善于说笑话,而说笑话又是口才中最难的技巧。不过,这却不妨碍你去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只是你在培养幽默感的时候应该注意几点:你在说笑话时,记住不要伤人;你在开玩笑时,不要使它变作恶作剧;你在嘻嘻哈哈时,不要流于无聊胡闹。你可以参加一切有趣的谈话,欣赏体会那些使人发笑言词,你可以记住一些好笑的事例和机智幽默的语言,并且深知其中的含义。如果你是一个习惯严肃

㈧ 我用1.50元购买了聊天字体,请问有效期是一个月呢,还是一年

这个你买的时候上面会有的,通常是一年有效的。不是有单独特别说明的。

㈨ 普通话等级证书有效期是多久

在2003年月15日之前取得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仍然执行5年有效期,2003年6月15日之后取得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则无时限要求。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试方式进行。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首先抽签朗读作品和说话题目,约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进入考场后首先报自己的单位、姓名,然后按照四项(五项)内容先后进行测试:100个单音节字词、50个双音节词语、(判断测试)、作品朗读、说话。测试全程录音,测试完成后方可离开测试现场,25天左右可进行成绩查询,并得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9)说话有效期扩展阅读:

普通话等级证书由省(自治区、 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或部委直属单位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颁发。普通话等级证书全国统一格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编号。

测试评定的一级甲等, 需分批报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复审比例为:10名以内复审1/3,11名~50名以内复审1/5,51名以上复审1/10。复审后,在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注册。证书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盖章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颁发。

测试评定的一级乙等,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注册,在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备案,必要时得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抽查,然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颁发证书。测试评定的二级甲、乙等,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备案并发证书;

测试工作的重点是工作和学习需要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或二级的人员。普通话三级水平测试由各地按照测试标准和大纲的要求,根据各地的情况和工作的需要组织进行。

阅读全文

与说话有效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