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附延缓条件合同附解除条件合同附始期合同附终期合同
举例说明吧
AB签订袭2011年10月1日签订一份合同,约定合同的生效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那这就是附始期的合同。
AB签订一份合同,约定合同终止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那这就是附终期的合同,这种合同很常见。
AB签订一份借用合同,约定A出国的儿子回来之后该借用合同就失效,这就是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因为A的儿子不一定哪天回来,所以,这个叫做条件,而不叫做终期。
AB签订一份合同,约定如果A出国的儿子回来,那该合同自儿子回来日生效,这就叫延缓条件。
2.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与约定解除权有何不同
《合同抄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九十五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因此,合同法定解除的时效限制就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3. 约定儿子大学毕业就解除合约,是附条件还是附期限
附条件合同,不是附期限合同
纵横法律网 郑广雄律师
4.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能否付条件和附期限
法定解抄除权的行使方式袭在《合同法》第96条做了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93条第2款、第94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5. 关于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和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为的问题。
这个应该复是附条件的民制事法律行为,具体来说是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所谓附条件,是指约定的事实将来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附期限,是指该事实一定会发生,只是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不一定是一致的,合同的成立一般是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时就已成立,一般来说合同成立即生效。但也有约定,合同成立之后在一定的条件或期限实现之后才生效,这就是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个人觉得上题中甲乙双方意思表示已经达成一致,合同已经成立,只是在没实现约定的条件之前,合同尚未生效。故选C
6. 没有附解除条件且未约定合作期限的合同,如何解除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可以协议解除,协议不成时,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解除。
纵横法律网-山东天地恒律师事务所-孙大元律师
7. 附条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各举一例 急!
附条件合同举例:
甲对乙说,如果你将来与丙结婚,我把藏书送给你。本例中,乙专何时结婚,是否结属婚时不确定的,因此属于附条件的赠与合同。
附期限合同举例:
甲对乙说,今年国庆节,我送你戒指一枚。本例中,国庆节一定会到来,因此属于附期限的赠与合同。
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的区别在于发生与否是否确定,附条件的合同发生与否不确定,附期限合同时确定发生。
(7)附解除期限合同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附条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