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同法中时时提到了的合理期限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吗
您好,合理期限一般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可以由双方合同确认,一回般是依据生活常识或者交答易习惯进行确定。
合同法中的期限,即法律行为所附之期限,所谓的合理期限一般是指:
1,社会普遍认可的事理,也就是说某种情形是否合理是按照,社会习俗约定俗成的,而不是一方当事人的主张来进行认定。
2,交易习惯,在特定的交易中,一般都会有该种交易所带来的特定交易习俗与习惯,在合同双方未订立明确期限时,按照该种交易习惯定的时间即为合理期限。
3,行业常规,一些行业会有固定行规,按照固定行规所定的期限也为合理期限。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㈡ 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合理期限是多久
借款期限由双方约定,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期限。但双方没有约定的,视为不定期借款合同,出借人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人可以随时归还借款。
在借款合同中,当事人之间一般都约定有返还借款的期限。如果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之间应当依照《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借款人根据借款合同规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是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之一。
㈢ 买卖合同中,有没法律规定收货方必须在多长期限内验收
买卖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可以另行协商,另行协商不成的,应在合理的期限内验收,这个合理的期限,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案不同。当然,作为出卖方,也可以给予买受方合理的期限。
㈣ 《合同法》232条中的合理期限有明确规定吗
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司法解释或者新的法律对于这个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很大程专度上靠法官的自由裁量。属。。
“合理期限”,在《合同法》中前后使用共计六处之多,分别出现在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23条;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69条;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94、95条;第七章(违约责任)第110、118条。
对法律不能精确规制的合同期限,各国立法均面临同样的课题,表述方式也不相同。《德国民法典》表述为“适当的期限(见第283、326条)(P57、P56),《日本民法典》表述为“相当期限”(见第524、541条)(P94、P97),我国台湾地区表述为“相当期间”(见《中华民国民法典》第157条)(P21),我国《合同法》采用“合理期限”。
㈤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关于合理期限的约定
我觉得比较靠谱的做法是,在交接之日起360天开发商仍未办理产权证的版情况,你可权以书面向开发商发出告知尽快办理产权证的函或前往开发商处沟通(最好留下沟通的证据),并在该函件上注明限定被申请人多少天内办理完毕。
㈥ 《合同法》232条中的合理期限有明确规定吗
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司法解释或者新的法律对于这个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很大程度上内靠法官的自由裁量。。容。
“合理期限”,在《合同法》中前后使用共计六处之多,分别出现在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23条;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69条;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94、95条;第七章(违约责任)第110、118条。
对法律不能精确规制的合同期限,各国立法均面临同样的课题,表述方式也不相同。《德国民法典》表述为“适当的期限(见第283、326条)(P57、P56),《日本民法典》表述为“相当期限”(见第524、541条)(P94、P97),我国台湾地区表述为“相当期间”(见《中华民国民法典》第157条)(P21),我国《合同法》采用“合理期限”。
㈦ 宣告合同无效的合理期限是多久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内益而无效。可见,无效合容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但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既然是自始无效,应该没有时限问题。 -------------------如果是可撤销的合同,则有时限问题。撤销权的消灭:①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庆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②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㈧ 合同法110条第三款的“合理期限”如何理解
按现行法律规定,尚未对“合理期限”进行详细规定,具体请等待相关部专门对属其进行权威解释。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