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业在工商登记的出资额可以和实际出资额不一样嘛
如果干股股东不出资,需要通过公司设立协议约定谁出资及相互垫资或借款关专系,因为股属权比例按实际出资由工商确定。
至于分红比例是按照股东间的约定,可以与股权比例不一致,甚至零分红都是可以的。
一般以公示的工商登记的股权比例为准,股东之间达成的比例只在双方之间起约束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
也就是说,如果日后被第三人追究股东未完全出资等法律责任,是按照工商登记的比例来对外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是按照股东之间约定的比例承担,承担赔偿责任后再由股东之间来追索
②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怎么填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的方式有两种:认缴制和实缴制。
如果是认缴制: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中的内容是按照公司章程里关于股东出资的章节内容填写。
如果是实缴制: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中股东及出资信息要按照股东实际履行出资情况来填写。
(2)工商登记投资人信息出资额扩展阅读:
实缴变认缴年检改年报
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推进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的门槛和成本。
二、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四、简化名称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五、加快建立全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体系,既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又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
③ 认缴出资额和注册资本有什么不同
区别一、两者的概念不相同。
注册资本是指合营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是合营各方已经缴纳的或合营者承诺一定要缴纳的出资额的总和。认缴出资额是指企业的法定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区别二、两者的组成不相同。
注册资本中医合营企业为例,成立之前必须在合营企业合同、章程中明确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各方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并向登记机构登记。而认缴出资额由实缴出资和应缴出资两个部分组成。
区别三、两者的法律依据不相同。
认缴出资额主要由《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和规定执行。而注册资本主要由《公司法》中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执行。
区别四、两者的计算方法不相同。
如果法条中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与登记事项中的股东的认缴出资额是一个概念的话,其算数关系式是:公司注册资本 = 全体股东“认缴出资”之和。
区别五、两者在规定上有不同的体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只有缴纳注册资本才可以形成公司,而公司中股东要缴纳相应的出资额来保证公司在银行设立账户,所以两者在规定中有不同的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网络-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网络-认缴出资额
网络-注册资本
④ 工商注册信息里面查询到的出资额,就是一定现实中真实的出资额吗,还是只是为了约定股份比例做出的调整呢
这要注意股东投资和股东出资的区别,出资额只有经过工商登记后才生效,只要工商登记的出回资额为多答少,法律都是保护的,出资后的财产不再属于股东个人财产,而是属于公司的,知道公司解散才可以拿回。平时大家说的真实出资只能算是股东之间的内部规定,实质是股东之间可以约定利润分配,对股东产生约束力,但是对第三方来说不产生效力,而是以工商登记的出资额为准。
⑤ 注册资本金和个人出资额有何区别
注册资本是工商注册登记时核定的,是投资人应该缴纳的投资款.个人出资额是投资人实际缴纳的投资款(就是会计上的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可以大于或等于注册资本,但不能少于注册资本,否则就是出资不到位.
⑥ 企业设立时,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称为什么
被称为注册资本。
⑦ 工商登记的是出资额是股份还是股权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抄部分拥有权袭,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仅存在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通常指因出资而形成的股东权利。
工商登记的出资额对应的是股份,股东根据所持有的股份拥有对应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