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凌空,翘首,酷似,潇洒,轻盈,新秀,悄然,由衷,屏息敛声,眼花缭乱,如梦初醒,慷慨中的五六个词写
至金华台盛会日……于路见朝霞绮丽,云朗山青,鱼蟹嬉游于深涧,燕雀穿舞在高空……时金华台已入眼帘。台顶天空映五色霞光,如火焰般赤。台下四方来者若串串蝼蚁。……台顶四周早已满挂五色幡旗。细视之,又若阳春日邻里所晾铺盖包单。
……五山人等划片列坐于台前大坝,沸沸扬扬,极其闹热。台前坝边亦如人间会场挂满喇叭。台上高悬一横幅,幅上斗大红字一长串,因随风缭绕,不甚明了,唯见其间时现「欢」、「庆」等字样。幅下主宾座亦一字儿排开;坐主位者约略八九,面目皆似余于云台场镇中央片石楼内所常见。居中披绶带者绝类云台头儿伍某。
座间亦置花钵,唯钵内插植者尽皆谷穗苕花。几名侍女轮番掺茶奉水,西不唯无甚容色,且穿着俗艳,全无仙家气象。台前不知何故却黑压压跪一片鬼头鬼脑之人,个个气色晦暗,面含戚容。
『贰』 李白的诗词及简介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①彩云间,
千里江陵②一日还③。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简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①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举:抬。
【简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酒隐安陆,客居鲁郡。这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以玉真公主之荐,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为了平叛,入永王李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长流夜郎。遇 赦东归,往依族叔当涂(今属安徽)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以诗名于当世,为时人所激赏,谓其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叁』 评价三国人物作文1000字左右 要评价两个人物,共一千字。急!希望大家帮帮忙,谢了
浅论《三国演义》三雄的为君之道
曹操——镇压
大家所公认的三国头号人物--曹操。从洛阳北部尉,到颍川之战时的骑都尉,从力抗袁绍大军的司空,司空,到赤壁气吞天下的丞相。其间贯穿始终的是那种舍我其谁的气魄与自信。身为六百石小官,棒杀权倾朝野的中常侍蹇硕亲叔,而后对自己生死完全置之度外,直斥朝纲败坏;面对随手杀人的恶魔董卓,他敢于侃侃而谈:“你以为洛阳便是整个天下么?”与其说是大义凛然,倒不如说是与生俱来的“天命在我”的气质,书中的曹操,惊才绝艳,用兵如神,敢于蔑视一切成规,他是要用自己的才能与气魄,开创崭新的天下,为此毫不退缩,在官渡与袁绍的死斗,便是这种完全革新的思想与旧门阀大族势力的最后决战。书中,初次遇到他的人无不被他的气质所震慑,荥阳战后,险些手刃曹操的董卓军猛将徐荣在董卓问起对曹操感觉如何时,只说了四个字--无法论述;江东小儿周瑜,在赤壁战时误以为曹操已死而燃起了夺取天下之志,而当知道他仍然在世时却震骇的双腿发软,甚至连起身的力量也没有。他却是完全快乐,自我的活着,也完全不掩饰自己的凶暴,狡诈,残忍,幼时,当街斩杀袭击自己的劫匪时,便大言:“负我者必受双倍报!”破邺城时与儿子争夺甄氏,残酷的诛杀董承一族,以法度诛戮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孔融,都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成长。无愧于一代奸雄。
刘备——包容
有了那样的曹操,就必然有那样的刘备。曹操是要用自己的才能驾驭,改变天下,以自己的能力来控制人才;可是相对的刘备,却是要用胸怀包容天下的男人。这里的刘备,摆脱了以往文学作品中一味宽仁,为天下而奋斗的“明主”形象,书中毫不隐讳的写出了他的野心与天真。在涿郡织席时,初遇义侠关羽时,关羽责问他的人生目的为何,他回答:“金钱 美色 权势 我皆好之,可我更想看到的是天下百姓皆展欢颜。”一句话折服了关羽,一段家喻户晓的传奇由此开始。野心,乱世男儿谁没有自己的野心呢?但是,能让自己的野心服从万民的利益,这,不就是俺心目中的刘备,心目中的真英雄么?书中的刘备,才能平平,没有高超的武功兵法,但是他拥有曹操永远也没有的东西--对人民发自内心的关爱。书中,因为无数次的失败,他也曾经几次迷失,为了自己的安逸,他也想过放弃天下,但是每次都能重新站立起来,在由许昌逃到徐州时,面对无数百姓的欢呼,刘备经过内心的挣扎,最后高呼:“从此我便不再与曹操同抱天下!”随之当众亲手斩杀车胄于马下,断绝了与曹操修好的可能。刘备这个人,是一个大皮囊,本身空空如也,却又能包容各种事物,而且有无数的豪杰志士,生民百姓都自愿的投到这个皮囊中,这个皮囊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也许能能包容天下吧。就俺个人来说,无疑非常钦佩曹操的才能,但是乱世中如果要选择一位君主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刘备,或许只为自由与欢笑。曹操心中的“苍天”是自己;而刘备心中的“苍天”是百姓。和曹操一样,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刘备。
孙权——安抚
孙权,是个很怪异的人,幼时常与猛兽为伴,熊虎鹰鹫都能在他身旁安然入眠;同样,他也有能力安抚人心中的暴戾不平。其兄数年横扫江东,而他则成功的安抚了兄长造成的怨恨,他最擅长的就是看透人甚至动物的内心世界,然而悲哀的是--他没有一个知己,无人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他就是在压抑和彷徨中生活的人物。赤壁战前,他的一段独白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苍天已死了么?是即将死去或者仍然安泰?天下大乱责任是谁?天子?宦官?外戚?文武?天子是什么?董卓所立是不是正统?有没有也无所谓么?文台 伯符的“天命”是什么? 曹操的呢? 我呢?是那个承担天下的人么?国家,天下,历史,这些都是什么?……我决定与孟德一决雌雄!”--没有答案,这些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而孙权却一直被这些问题折磨,最终,他选择了以战争解决问题。这就是孙权--一个能安抚别人却永远无法使自己内心平静的人。就个人来说,应该是个悲剧人物。
镇压、包容、安抚、这大概就是三种君主之道吧。三种不同的君主之道,导致了最后三分天下的局面。
PS
总计1603个字
『肆』 马鞍山地区对于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缺乏程度
这个行业好做么?
朋友还在考察么?
行业没立法,也不是传销。98年引进我国。模式很好,但不好做、、、、
********这个行业初衷是真善美,加入是热血澎湃,深入是直冒
冷汗;全国大部分地区泛滥成灾,谎言邀约如履薄冰;发展是硬道理,讲不通成为难民的比比皆是,不能与时俱进完善模式。行业人付出的不仅仅是血肉之躯,更有
亲情、友情、甚至爱情。这个行业一句“一个级别知道一个级别的事”躲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上平台,上了平台也不一定能拿到几百万,
更别说一千多万。 行业里有句话说得非常好:“面对新生事物时,不要轻易的接受,也不要断然的拒绝!”
我做到了!我经过两个多月对这个行业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在从事的时间里,因为有很多我知道的、更多了解的,也更明白时,我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放
弃这个行业!!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做下去。
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这个行业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否则,请三思!!!!!!
第一:要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
第二:你是否有强大的人际关系;
第三:你能否承受得住亲人朋友的不理解
、、、
行业好与不好不是我一个人说出来的,关键看你自己适不适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不适合任谁吹的天花乱坠也白搭。没必要纠结什么银行卡、税收、行业是否是国
家行为,国家行为的项目也多着呢,是国家行为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赚钱、、、可能我这话说的有人不爱听,但我说的实在话,我说的真心话,我相信明白人自有分
晓、、、、、、、、、、、、、
这个行业看似简单,
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难
度不是我们起初想像的那么简单
做这个行业首先你要会运用谎言而且谎言的技术要非常高明。不用谎言,很难把人邀约去的。即使邀约去,不管人家认可不认可,在那里考察期间的生活费,你要支
出。实际上,邀约去十个也不一定留下一个,光是招待费就非常令人头痛。为什么留不下人,一是联锁销售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传消二是有些人根
本不具备从事的条件工作不能辞家人不理解投入又大。加上你自己要吃喝,租住房屋,坐车来回的路费,招待朋友的费用生活上的不便邀约不成功等等精神压力经济
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投入的都是血汗钱,而且我们的人际资源非常有限,就是有数的几个亲戚朋友。等你的运作资金用完了,你的人脉用完了。你也就到了山穷水
尽的地步。
如果伞下不发展,照样没有一分钱可拿。不要听说有什么保底工资,上总后有什么六位数之类的话。你没加入前,一切都说的很好听,等你加入
后,完全是两码事。而且人际市场非常容易被破坏,有不认可的回来,逢人便说你欺骗他。一传十,十传百,你的亲戚朋友很快就知道你在用谎言邀约别人。我们的
人脉本来就少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人际市场基本就完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愿真诚交流:171...363.....031、...俊峰
++++++++++++++++++++++++++
全国几千万
可以考察
也可以做
不会对你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的
只是不太好做而已
是一个被默认的好模式
不是传销
可以放心考察
不过真的不好做
我就从事了两年多
我想你也猜到我的遭遇了
现在我该告诉你
在这个中间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所谓的百分百那只是理论而已
事实上百分之几都达不到
希望你慎重
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
适合与不适合真的相差太大了
请您认真阅读,慎重考虑一下:
看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个行业
加入任何一个行业,
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是不是适合做
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好。
行业做的是人际网络
需要带钱带人到这个行业的地方来从事
带六万九元和三个人就够了,看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只要你冷静的去考虑的话,这里面有很多因素
最多的还是在这3个人身上。
全面解读异地内幕。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全面解读异地内幕。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没有经历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它了解太少。关于这个行业,我真
的不想刻意的说太多,毕竟行业对国家还是有好处的、、、
这
个行业没立法,也不违法,更不是传销!在怎么说!它也存在了这么多年也发展了那么多人!!肯定是有存在的道理!自从我接触到这个行业开始,从刚开始认为它
是害人害已的传销--到后来坚信它是国家暗中支持的,利国、利民、利己。穷人翻身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再到后来明白这条路并不平坦,当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
候你眼巴巴的看到下面的亲戚还有知心朋友一个个都不能发展,但是还有支付外地每天的生活开销甚至连一个新朋友来考察的路费都付不起的时候,那时候你的内心
是什么滋味?你如何面对他们!
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常言道: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
这个行业一句“一个级别知道一个级别的事”躲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里面的辛酸,只
有真正从事过的人才知道、、、
行业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毋庸置疑。
但是要是像说的那样100%成.功那就是在忽..悠你考察的时候一些尖锐的问题他们都是没有正面
去回答很多都是用所谓国...家什么什么样来说很有道理。但是你又有说不出的感觉,对又不对这
个就是在行业环境下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心理正常的心理防御。但是当你冷静下来想想,就会发
现很多漏洞没有说的那么完美。或许你有很多疑惑,这个行业至今有上千万的人从事。有赔钱
的,那么肯定也有少数人挣到钱。
全面解读异地内幕。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全面解读异地内幕。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这个是市场经济规律的最基本的概念,货币通过一个不公平的渠道,再次分配流向极少数操纵者手里。
以下是小总结。这个行业想要成功,
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否则,请三思!!
第一:要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
第二:你是否有强大的人际关系
第三:你能否承受得住亲人朋友的不理解
、、、行业好与不好不是我一个人说出来的,
关键看你自己适不适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不适
合任谁吹的天花乱坠也白搭。
没必要纠结什么银行卡、税收、行业是否是国家行为,国家行为的
项目也多着呢,
是国家行为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赚钱、、、
可能我这话说的有人不爱听,但我说
的实在话,我说的真心话,我相信明白人自有分晓、、、
关于这个真的不想刻意的说太多!
都是成年人了,做事三思而后行。面对新生事物要冷静分析!
全面解读异地内幕。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全面解读异地内幕。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
,,,,,,,,,,,,,,,,,,,
。。。。。。。。。。。。
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享受所有的春天,
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坎坷品尝苦涩与无奈。
只要心中的信念没有萎缩,只要自己的季节没有严冬,
即使风凄苦雨又奈我何? 世上的很多事都是难以预料的成功常常伴随着失败失败往往孕育着成功;好事会变为坏事坏事也会变为好事。
人的一生,本来就是成败相随,好坏更替的统一体。
聪明的人,都会尽力使坏事变好事,而提防好事变坏事。
换一种心态就能换一种方式生活。
一个乐观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笑看输赢得失,
而不只认最终胜负他们深信未来不抱怨现状
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潜能一步步向上攀登而走向成功。
简单做人,洒脱自在。
简单是一种平淡,却不是单调,简单是一种平凡,
却不是平庸;简单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美。
愿真诚交流:171...363.....031、... 俊峰
这个行业看似简单,
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不是我们起初想像的那么简单 做这个行业首先你要会运用谎言而且谎言的技术要非常高明。
不用谎言,很难把人邀约去的。
即使邀约去,不管人家认可不认可,在那里考察期间的生活费,
你要支出。
实际上,邀约去十个也不一定留下一个,光是招待费就非常令人头痛。
为什么留不下人,一是联锁销售的负面影响太大了,
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传消二是有些人根本不具备从事的条件工作不能辞家人不理解投入又大。
加上你自己要吃喝,租住房屋,坐车来回的路费,
招待朋友的费用生活上的不便邀约不成功等等精神压力经济压力会越来越大。
我们投入的都是血汗钱,而且我们的人际资源非常有限,
就是有数的几个亲戚朋友。
等你的运作资金用完了,你的人脉用完了。
你也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有的人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从事。
借钱,甚至借从事。
辞去工作,不给自己留下后路。
家里人的劝说也不听,弄的关系非常紧张。
有的因为从事这个行业,夫妻离婚,父子不和。
不要总是听说某某上总了。
上总只是达到了600份,这个过程比较漫长。
但也并不代表就赚钱了。
如果伞下不发展,照样没有一分钱可拿。
不要听说有什么保底工资,上总后有什么六位数之类的话。
你没加入前,一切都说的很好听,等你加入后,
完全是两码事。
而且人际市场非常容易被破坏,有不认可的回来,
逢人便说你欺骗他。
一传十,十传百,你的亲戚朋友很快就知道你在用谎言邀约别人。
我们的人脉本来就少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人际市场基本就完了。
有的为了做高起点,用。
结果不但本钱没回来,还负债累累。
无法返回家乡,无脸见亲戚朋友,为了做高起点,
把房子卖掉无家可归夫妻反目为仇妻离子散。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
异地经过十四的运作,模式存在太多的弊端,
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了。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是电子商务的时代。
有头脑的人,都会审视yi地的弊端,而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从事的项目。
行业是个不错的项目,可就是因为存在太多的弊端,
不适合大多数人从事。
我们的确想翻身,想找一个更好的适合自己的项目从事。
毕竟现在的传统项目不大赚钱了,打工累死累活最后一无所获,
上班就是一个月的一两千元的工资生活开支又大哪里够花销啊!用你的大脑好好想想……。
。
。
。
。
真诚探讨 _1 _7 1_3_6 __俊峰 为你 3_0_3 _1_ 解密_
真诚探讨 _1 _7 1_3_6 __俊峰 为你 3_0_3 _1_ 解密_
真诚探讨 _1 _7 1_3_6 __俊峰 为你 3_0_3 _1_ 解密_
『伍』 李白与马鞍山
李白在马鞍山地区游踪遗迹一览表
牛渚·牛渚矶 在市区西南公里滨江处 又称采石矶
姑孰·姑孰溪 在当涂县城,城外有姑孰溪 姑孰溪又名姑浦、姑溪河
青 山 在当涂县城东南15公里 又名青林山、谢公山、谢家山
黄山·陵歊台 在当涂县城北2.5公里 又名黄江山、浮丘山
天门山 在当涂县西南15公里长江岸边 又称东、西梁山
望夫山 在金家庄区前杨桥南 又称枣子矶、人头矶
白壁山 在市区西南滨江三峰处 又名石壁山
慈姥山 在市区慈湖镇西北2.5公里滨江处 又称慈姥矶、鼓吹山、猫子山
横山·石门 距当涂县城东南30公里 又称横望山、隐居山
白 山 在当涂县城东2.5公里姑溪河北岸 又名楚山
龙 山 在当涂县城南5公里青山河畔 传为桓温宴游之处
灵墟山 在当涂县城东15公里 传为丁令威得道飞升之处
丹阳湖 在当涂县城东39公里 古为丹阳、石臼、固城湖
横 江 天门山下游转北横流之江段 又称楚江、西江
横江馆 在采石镇滨江津渡处 又称采石驿、皇华驿
化城寺 在当涂县城向化桥西礼暴风骤雨坊内 又名万寿寺
清风亭 唐在化城寺内,明移建谪仙楼后 现亭为粹然亭改建而成
谢公宅 在当涂青山南小市 为谢 筑宅
谢公亭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顶 又称谢氏山亭
谢公井 在青山小市路南 近谢公宅
谢公池 在青山南麓包子山上 为谢 所筑
恒公井 在当涂白 山上 又名饮马泉,为桓温所筑
姑孰亭 原建姑孰溪彩虹桥上 俗称姑溪水亭
李白宅 在青山、龙山、采石三处 今尚不能确指
李白在马鞍山地区所作诗文一览表:
1 望天门山 开元十三年(725)
2 夜泊牛渚怀古 开元二十七年(739) 一作开元十五年(727)
3 自金陵激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天宝七年(748)
4 赠丹阳横山周处土惟长 天宝九年(750) 一作天宝六年(747)
5 白 辞三首 天宝九年(750) 一作开元十三年(725)
6 题东溪公幽居 天宝元年至九年
7 横江词六首 天宝十二年(753) 一作李白放还后
8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天宝十三年(754)
9 当涂赵少炎粉图山水歌 天宝十四年(755) 一作天宝十二年(753)
10 登黄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天宝十三年至十四年(754—755)
11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天宝十三年(754)
12 陪族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天宝十四年(755) 一作天宝二年(743)
13 赠友人三首 至德元年(756) 一作越中剡溪作
14 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 天宝十三年(754) 一作上元年间作
15 姑孰十咏:姑孰溪、丹阳湖、谢公宅、陵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矶、灵墟山、天门山 分别作于天宝后期至上元、定应年间(756—762) 从《十咏》中所写春山、夏莲、秋涧、凋柳看,并非一时之作
16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上元二年(761) 一作宝应元年(762)
17 春日独的二首 宝应元年(762) 一作开元二十五年(737
18 江南春怀 宝应元年(762) 一作上元元年(760)
19 下途归石门旧居 宝应元年(762) 一作天宝十三年(754)
20 览镜书怀 宝应元年(762)
21 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 宝应元年(762) 一作广德元年(763)
22 日出入行 宝应元年(762) 一作天宝六年(744)
23 江上秋怀 宝应元年(762)
24 田园言怀 宝应元年(762) 一作广德元年(763)
25 九日龙山饮 宝应元年(762) 一作广德元年(763)
26 九月十日即事 宝应元年(762) 一作广德元年(763)
27 游谢氏山亭 宝应元年(762) 一作广德元年(763)
28 古风其五十九恻惘泣路歧 宝应元年(762) 一作至德二年(757)
29 临路歌 宝应元年(762)
30 笑歌行 宝应元年(762) 一作广德元年(763)
31 悲歌行 宝应元年(762) 一作广德元年(763)
32 天门山铭 宝应十三年(754) 一作天宝后
33 化城寺大钟铭并序 天宝年间 有作天宝二年、六年、七年、十四年者
34 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孰亭序 天宝十四年(755)
35 春于姑孰送赵四流炎方序 至德元年(756)
36 当涂李宰君画赞 宝应元年(762)
『陆』 诗人李白,号什么,他的诗风情豪迈,清丽飘逸,被人们称作"什么"
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风情豪迈,清丽飘逸,被人们称作"(诗仙)"
『柒』 河南平顶山旅游景点有哪些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好运谷
好运谷景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境内、尧山风景名胜区北麓,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好运谷整体长10多公里。而在山谷下部不到2公里的长度内,则集中了10—70米落差的瀑布10多条,飞濂瀑、凤鸣瀑、飞龙瀑、桂花瀑,飞瀑如帘,卷云喷雾;瀑下有潭,石凹成潭,半月潭、神龟潭、九女潭、洗心潭,潭潭相连,玉碧镜清。潭溪之中,群群游鱼追逐嬉戏。河床基岩光滑如龙榻玉铺,清溪曲折跌宕如笙弦之歌。奇石秀水,天造地设,恰似浓缩了的瀑潭盆景。大小不一的飞瀑龙潭,串连一体,犹如一条硕大的金项链,镶嵌在好运谷的玉胫上,发着灿烂夺目的光
『捌』 身为诗仙的李白,生活的真的想人们想象的一样洒脱吗
提起李白,我想就连没有上过几天学的也会知道几首李白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也是耳熟能详的,我们都说,是大唐的盛世造就了李白。
李白:赶紧缩成个团,那凉快那呆着去。那是我心态好,加上我自己的努力,要不然我早就像杜甫老弟一样是个现实主义,天天的泪如雨下了,早就不当啥浪漫主义了。
纪念馆包括太白楼、李白祠、清风亭、太白堂、同风阁、骑鲸轩、仙侣斋、松云居、叠翠楼、吟香馆等展厅和碑廊、沉香园等景点。江油李白纪念馆,位于江油市区风景秀丽的昌明河畔。
这位潇洒一生的诗仙,也算是圆满了。
『玖』 谭鑫培是一个怎样的人
好人
『拾』 求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辛弃疾的议论文论据。
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句。永王军队为唐肃宗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来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请求从军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令的李阳冰家。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陶渊明:积极追求的一生
自古以来,陶渊明总是被看成是一个隐逸诗人,说他追求静谧安宁、真诚无欺的古朴社
会,追求淡泊高远、任远委化、身无外求的人生,不肯沉浮应世,选择辞官归隐、躬耕自励
之路。他的田园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陶渊明也成为历代士大夫无比仰慕的“隐逸高士”的
楷模。但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陶渊明从“官场”到“隐居”,只是生活和价值取向的转
变,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他没有甘心于躬耕,藐视功名利禄,他一生在不停的追求。他的
追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最后一次归田前,主要体现在仕途上的追求,为实现自己
的政治理想;二是归田后,由从政转向从文,达到以诗文传世的目的。本文从这两个阶段进
行具体阐述。
一
陶渊明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其祖祖
辈辈都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那时的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比较正统途径是
,通过仕途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等政治理想和为国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如在其诗《乞食》
中,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盆。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
何谢,冥报以相贻”
有人认为这首诗诗人作于60岁后,理解为由于饥饿才去要饭,在主
人殷勤款待后,他想努力报恩。但这不合情理。他称遗赠者为“漂母”与老翁的口气不谐。
魏正申先生在其《陶渊明集译注》中认为此诗作于19岁,我们认为更合理。诗人引韩信的典
故表示希望自己能象韩信那样辅佐明君干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含蓄
地表达渴望举荐的从政思想,当然其中也有为谋生养家的双重考虑。陶十九岁那年,爆发了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战争给东晋王朝带来了希望,“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融思
远翥。”(陶的《杂诗》)的豪情,就是他的进取思想的反映。
但是陶没有料到入仕任
职的繁杂,官场中的上下级关系森严,同僚们的相互应酬和相互倾轧,以及注重门第出身,
而不重才的风气。显然,现实与诗人建功立业的追求和实现理想的目标向去甚远。陶的“真
挚”性格与之不相容。这段时期的陶是矛盾的、痛苦的,以至出现了五次出仕五次归隐的曲
折历程。在任江州祭酒(29岁)辞职后,著了《五柳先生传》,欲借以自况,以“先生不知
何许人也”否定地位的显赫;以“亦不详其姓名”否定门第的高贵。可是其诗《命子》和其
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不是矜夸过陶氏的门第么?他一方面藐视士族门阀,
因为这使他长期郁郁不得志,沉于下僚;另一方面又以陶侃的曾孙而感到心理上的满足,且
因与陶侃关系的渺远而遗憾。陶尽管为此感到愤慨和无奈,但是在家中闲居五年后,又安耐
不住寂寞,做起了恒玄的幕僚,这只是一个小官,难以展现他的才能和谋生养家的目的。在
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中,他就有诗句“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顾
讨温言,再喜见友天”表现了行役之苦和对远方妻儿的思念。以至“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
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倾吐了向慕诗书自适、厌弃官
场奔波、渴望隐逸娴静的生活意向,最终结束了第二次仕宦生活。
接着两次的仕宦生活
陶是抱着走着瞧的态度。这可在其诗《始作镇军参军泾曲阿》和《己巳岁三月为建戚参军使
都泾钱溪》中得到映证。但是也适应不了尔虞我诈的官场。后来任了三个月的彭泽县令后,
离职归田,结束了时断时续、前后跨越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努力,可
惜他没有调整好自我去适应那个无法改变的恶浊官场,只能“原志薄身”,完善自我的个性
和独立人格。可是他那坚定执著的追求,令人崇敬。归田后,貌似他十分满足“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那种自在、娴静的生活。“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
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李泽厚语)。在《感士不遇赋》中,他列举了贾谊、董仲
舒、李广等有才华的正直之士却饱受压抑摧残的事实,陶发出“哀哉!士之不遇己不在炎帝
帝魁之世”的喟叹!这也难免。当某人做某事,做了五次还失败告终,其滋味又会怎样?陶
的美好田园生活让人怀疑,也许只是以美化田园生活来安慰自己,也许只是瞬间的审美体验
的田园生活。“以田园为自足、安定、欢乐的世界。不过是一层绚丽的光环,是一个美丽的
童话。”(孙明君《陶渊明:幻灭的田园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99.3)
由此可见
,陶渊明在仕途上的追求是十分努力的,并且可以说“屡败屡战”,前后五次徘徊于“仕”
与“隐”的矛盾中。但是由于他的“真挚”永远不改变,也就难以立足官场。正因为如此,
陶渊明没有成为政治家,而成了文学造诣极高的文学大师。
二
陶渊明归田后
的几十年,并没有沉醉于那种自欺欺人的生活中。因为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好读书
,不求甚解”的陶渊明难免不受历史人物的影响。孔子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
怀。”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要么做官,要么归隐,只有能做官而不做的人,才有当隐士的资格
。陶不做官,只能归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
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是通过仕途,仕途不通,只能转向“立德、
立言”的文学创作。陶的归田是不得已为之,其内心充满苦楚。《诗经》中“心之忧矣,我
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哀”通过诗文使心中的创伤性情绪得到发泄,同时也有司马迁
的“欲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相似目的。陶的归隐就是由从政转向从
文。在政治上无法进取而求其次举动,这和孔子的当年所遇到的问题在情理上是相通的。<b
r>曹丕的《典论·论文》关于文学价值和文人地位的论述,开辟了“文学的自觉时代”
,陶的转变可以说是兼有时代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陶不管是“弱龄寄事外,
委怀在琴书”还是“植杖而耘耔”“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以及辞世前一年作
的《有会而作》中“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的感叹。以诗文传世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追求
,只不过归田后更侧重于之而已。
陶渊明的作品涉及多种文体,并且成就也比较高。四
言诗、五言诗等诗体抒情色彩浓烈,清新朴素。记、传、赞、疏、祭文等各有特色。陶诗今
存有126首,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其文存有十二篇,思想上、艺术上都颇有特色。如其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
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
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
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诗人在本文中以自己的境
遇和真实情感为原型,以意写“贫“,采用托言的手法,设计了一位思想上完全“我”化了
的五柳先生,对门阀制度进行否定。天下有道则任,天下无道时则隐的信条,置根于陶思想
深处,诗人着力于现实的分析,对阻碍他入世从政的腐朽政治、反动的门阀制度深恶痛绝。
对五柳先生“一问六不知”诗人借此深刻地批判了现实社会的不平,同时也预示了诗人从政
前程的渺茫。所以诗人提出了“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赋诗以乐其志”的从事诗文创作
的意向。这是陶寄托个人理想和志趣的抒情文,可以说是一篇较为成熟的自传作品。由于这
篇文章的成就,他被成为“五柳先生”。而他的《桃花源记》曾被人誉为“唐以前的第一篇
小说,在文学史上算是一篇极有价值的创作。”(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感世不遇赋》、《闲情赋》也是很有特色的作品。《自祭文》是陶一生的自我总结,回首
往事,抒发情感,揭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人生哲学,
这可以说是第二篇自传或者真心袒露,就像司马迁《报任安书》,陶不仅作品成就高,还大
胆表达自我。这应该说是“以诗文传世”的表现之一。
表现的另一面是开创了田园诗,
实行诗歌创作题材的创新,并且创出许多美好的意象。尽管自《诗经》就有对田园风物和农
事劳动的咏唱和反映,但是只是零星的片段的不完整的农业场面刻画。由于受儒家轻视劳动
的观念的影响,田园诗很少发展,但是陶写了大量的田园诗。田园、山水、草木、禽鸟、炊
烟、农舍等显得那么清新安谧,这些组成的画面总是那么淡雅明朗,充满生机和迷人的景象
。陶突破旁观者角色,身体力行地参加了农业劳动,不仅写出了田园景色,也写出了田园劳
动的经历、体验、感受和联想。陶也创造出了特有的意象,在他的诗中经常用鸟、菊、酒等
意象,达到借物自况、托物言志的目的。
还有一个表现方面是陶渊明利用自己渊博的知
识传授门生。在《感士不遇赋序》中说“三余之日,讲习之暇”,传授自己的观点和诗文,
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一点与孔子、屈原是相似的。
陶渊明追求“以诗
文传世”是成功的,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不过,他本人不知而已,文学史上很多
作家在活着时就享有盛名,而陶渊明是在去世后才出名。鲍照、江淹等人均模仿过陶诗,并
赞其“如饥鹰独出,其矫无前”。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对他的艺术成就也大为
赞赏。到宋代,苏轼发现了陶的作品以极其平淡质朴的形象意境表达了极美,所以把它看作
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品。至此陶在中国诗史上确定了“头等人物”(鲁迅语)的地位。
魏晋时代是“人的主题”和“文的自觉”时代,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重新加以
发现。陶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为了达到不朽的目的,他前期在政治上的孜孜不倦地追
求。由于社会的动乱不安,改朝换代的频繁进行,门阀士族的斗争,令人无所适从,与世无
争的隐逸生活便成为士人的普遍追求,可惜“欲有不能”(《朱子语类》),只能满腔愤慨
地归田。陈寅恪在其《桃花源记旁证》指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
”,士人隐逸的目的“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
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情。”陶归田后转向从文,写下了“独起众类”“莫之
与京”(萧统《陶渊明集·序》)的诗文。不过他自己没看到以诗文传世的成功,有的
只是仕途追求的痛苦。以至在一生中最后一篇《自祭文》中发出“人生实难,死如之何”的
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