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宁芜铁路的地理气候
宁芜铁路位于江淮之间,沿线以平原为主,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冷暖气团交锋较为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变化大,年平均温度16℃。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8℃;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8℃。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 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铁路沿线各地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 20.1-21.3%。7—8月极端最高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
⑵ 宁芜铁路2018还动工不动工,什么时候搬走啊
还没有,宁芜铁路要搬迁了,暂时还是非电气化,用内燃机车拉的,但是宁安城际宁芜段跑动车这个肯定是电气化的
⑶ 宁芜铁路的站点里程
南京→兴卫村→宁东到达场→紫金山→沧波门→光华门→中华门→西善桥→建宁→古雄→江宁镇→铜井→安江→慈湖→马鞍山→采石→黄梅山→当涂→毛耳山→塔桥→芜湖东一场→芜湖东六场→芜湖东五场→芜湖
⑷ 宁芜铁路目前是否畅通
去宁芜路看看就知道宁芜路目前是否畅通了
⑸ 宁芜铁路的修建历程
宁芜铁路,源于民国时期的江南铁路,1933年7月从安徽芜湖破土动工,1935年4月修成中华门至孙家埠175公里线路,耗时不足两年。后又扩展修筑中华门至尧化门段,与沪宁铁路接轨,至此,江南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宁芜铁路初建时建筑成本每公里造价法币三万元,创中国铁路建筑业低成本纪录。抗日战争时期,江南铁路局被日军占领,仅中华门到芜湖维持通车,并与南京市内的铁路合称为南宁线,线路、桥梁、设备均遭受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拆除了江南铁路,1948年再度辅轨营业。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中华门至芜湖的铁路收归国营,改称宁芜铁路。1958年,铁道部上海铁路局修复了中华门至尧化门间的联络线,宁芜铁路全线贯通通车。随着芜铜线、皖赣线、宣杭线以及芜湖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宁芜铁路成为南京通往华南的铁路通道,芜湖也逐步成为皖东南的交通重镇。
⑹ 马鞍山到南京的轻轨何时建好走向如何
晨报讯 南京地铁三号线林场站,将建一条轻轨通向安徽滁州;南京地铁二号线仙林东将建一条轻轨,通向镇江,再从镇江通向扬州;南京地铁八号线,将从板桥站建一条轻轨通向马鞍山……昨天,在紫金山庄召开的第二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上,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向与会者描述了未来的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愿景,初步构想了未来都市圈内的快速轨道交通。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表示,南京都市圈内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偏低。为了加紧都市圈之间的紧密圈层,规划提出了由南京外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向外延伸,建设都市圈轻轨,辐射紧密圈层的通勤出行。这个初步构想是:地铁三号线与滁州之间、八号线板桥站与马鞍山之间、二号线仙林东至镇江和扬州以及禄口国际机场到高淳的4条轻轨。其中,力争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至南京铁路南站)“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南京至滁州轻轨线启动规划;推进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开展宁镇扬城际轻轨线的规划,2012年前争取开工。宁马城际轻轨线开始规划。
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构想对都市圈内的近期轨道交通进行了展望,提出南京与临近的其他都市圈城市之间有市际轨道相连,都市圈内60%的县通铁路,初步形成满足日常消费的1小时交通圈。远期的轨道交通设想,是南京与其他7座城市之间都有城际轨道相连,都市圈内95%的县实现铁路通达,南京和临近的其他都市圈城市,实现半小时通达。
【相关新闻】
南京IC卡有望刷遍11个城市
在昨天的市长峰会上,南京与淮安的城市交通一卡通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南京已经与都市圈的第三个城市实现了互通。峰会上透露,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镇江、巢湖8座城市以及周边的徐州、蚌埠、泰州3座城市,将有望实现IC卡一卡通。市民持有一卡通IC卡,可以在以上的11座城市刷卡乘坐公交、购物等。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南京都市圈8 3城市中,已经有9座城市不同程度地开始交通一卡通的建设。2006年11月,南京与扬州率先实现了公共交通领域的互通,南京与扬州的公交IC卡可以通用。随后,南京与芜湖也开始了IC卡小额消费的互通试点。
2007年4月,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共同制定了《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5年内南京都市圈交通一卡通在其他7个城市中的通用安排进程。按照规划进程,都市圈8 3城市将在2010年全部实现IC卡一卡通,并且在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小额消费领域实现应用。
作者:朱福林 仇惠栋/来源:南京晨报
⑺ 宁芜铁路的改线背景
宁芜铁路已经从原来的城市边缘“走”进了南京主城的核心位置。2004 年宁芜铁路改线方案已经基明确——结合沪汉蓉铁路走向和城市发展规划,宁芜铁路复线与沪汉蓉铁路并线引入新南京站,从主城外大绕改线。根据规划,现有的宁芜铁路将改造为城市轻轨(即轨道 8号线),并向东延伸至沧波门地区,向西与京沪高速铁路从大胜关捆绑过江,然后再向南延伸至桥林新城,形成都市发展区东西向的轨道线路。而相关铁路部门正对改线方案进行设计和筛选,改线有望于明年实施。宁芜铁路影响大半城 从南京市地图上看,宁芜铁路在南京市经过栖霞、白下、秦淮、雨花台、建邺、江宁六个区,尤其在秦淮、雨花台区境内,周边人口密集,噪音、安全、污染、交通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据统计,沿线在售的楼盘就有十几个,加之已经成形的老居民区的住户,南京城受到影响的居民至少超百万人。宁芜铁路已经影响了南京大半个城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改线显得尤为迫切。
⑻ 宁马轻轨涉及马鞍山那些城市
南京至安庆城际轨道穿越我市方案的初步比较
预可报告中,南京至安庆城际轨道在我市境内有40公里左右。设新马鞍山站和新当涂站,通过我市境内的方案有二个:
方案一:沿既有宁芜铁路东侧的并行方案。经慈湖进入马鞍山市区,与既有马鞍山站建城际客动站,出马鞍山后经过宋山东侧跨采石河,襄城河进入当涂县,跨姑溪河后在既有毛耳站北端设毛耳山城际站。.
该方案的优点:(1)利用既有线通道,对沿线城镇不造成新的分割,不影响城市向东的发展;(2)有利于统筹解决宁芜铁路东西方向道路问题,实施立交道口等整体改造,提升城市形象;(3)靠近人口密集,便于市民出行,吸引客流;(4)在客运线运营初期在客流不足的情况下,为货运创造可能与条件。
缺点是(1)投资较高,比推荐方案多了4.95亿元;(2)城际轨道全封闭,全立交,相邻既有线平交道口需全部改立交,改移道工程量大。且实施困难。(3)对既有线干扰大;(4)拆迁量大,城际轨道线路转变半径曲线采用4000米以上,线路走向切割雨山工业园,沿线的居民住宅区,跃进桥,马鞍山站均需拆迁改造;(5)设站条件差。马鞍山站需改造,当涂站需设在当涂县城以南5公里,旅客出行不方便。(6)加重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难度。
沿既有宁芜铁路东侧的并行方案。经慈湖进入马鞍山市区,与既有马鞍山站建城际客动站,出马鞍山后经过宋山东侧跨采石河,襄城河进入当涂县,跨姑溪河后在既有毛耳站北端设毛耳山城际站。该方案的
方案二:马鞍山取直中方案。该方案考虑到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在葛阳山东2公里进入我市,沿宁马高速(东环路)东侧向南,在东环路以东约300米,霍里山北3公里设马鞍山站后,绕避阳湖塘互通立交,选择合适的角度上跨马向铁路、机场高速,马芜高速。
该方案的优点是:离城市中心较近,方便居民出行,对城市东向发展带动较大,避开了马塘矿区。缺点是穿越分割了大学城、安工大东校区对市区和当涂远景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形成新的城市分割;在城市北侧可能开挖葛羊山,另外需要调整电力线廊规划,线路较东方案稍长,造成城际铁路与东环路之间近300米的城市规划用地无法使用。
等二三年轻轨修好后,马鞍山到南京只需要10分钟左右,这等于变相的南京把马鞍山变成了南京的一个区或下辖县!
⑼ 宁马城际铁路开通对马鞍山房价有影响吗
马鞍山离南京本来就近,没有高铁,就是宁芜铁路,也能把马鞍山人吸到南京,南京人不会到马鞍山定居。
⑽ 南京宁芜铁路是不是改成地铁8号线那油坊桥七彩星城这一段也改成地铁8号线是吗
宁芜铁路是改成地铁8号线,在油坊桥与2号线和12号线换乘,8号线规划中,南京地铁八号线全长62.3公里,大部分为地面线。
主要将由宁芜铁路改造为轻轨而成。由铜井至仙新路,穿越江宁区、雨花台区、秦淮区、白下区至仙林新城共25站。与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样,乘坐南京地铁八号线,除了使用公交"一卡通"外,乘客还可以在地铁站现场购买单程票。现场购票分自动售票和人工售票两种。
全程线路:铜井站—翔凤路站—江宁站—板桥南站—洲南路站—板桥站—板桥北站—西善桥站—油坊桥站(与2号线换乘)—小行站(与1号线换乘)—凤台南路站—中华门站(与1号线换乘)—雨花门站(与3号线换乘)—康安里站—小天堂站—胜利村站—双拜岗站—沧波门站—麒麟工业园站—芝嘉路站—麒麟站—灵山站—仙林中心站(与2号线换乘)—仙林站—仙新路站
不过具体建设日期还得慢慢等待,宁芜铁路具体的搬迁日期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