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发布时间:2021-07-26 08:06:20

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怎样

40年间,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供给从相对紧缺迈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博物馆从版340多家增加权到4700多家,公共图书馆从1200多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馆(站)从不到7000个增加到44000多个,艺术表演团体从3100多家增加到15700多家。目前,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立。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每年开展活动近200万次,服务群众达5、6亿人次。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不断加大,“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服务效能大大提升。如山东东营“数字文化广场”、上海“文化嘉定云”,激发了民众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百姓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2.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怎么样

简介: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文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的函》,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更名为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除继续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的相关工作外,进一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理论研究,群众文化活动指导、组织及相关人员培训等。
注册资本:1863万人民币

3.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一) 在文化部机关报和创建工作指定宣传平台《中国文化报》开辟专栏和专门版面,组织重要稿件,有效推动、指导各地文化部门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1、开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专栏和专版:及时报道文化部对创建工作的要求、各地创建工作动态。
2、开辟“公共文化论坛”: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刊发专家学者及各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讨文章。
3、组织有关研讨会: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探讨,对研讨成果进行集中刊发。
4、组织示范区创建成果展览展示活动:在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时,组织有关成果展览展示活动,扩大创建工作的影响。
(二)建立示范区(项目)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动态》(暂定名)沟通信息。各创建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及时报送工作动态信息,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整理后,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动态》(暂定名)及有关内刊刊发。
(三)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管理平台”(即“国家公共文化网”),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对创建单位进行针对性指导。“国家公共文化网”以专题报道方式反映创建工作动态,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全面报道。
(四)在文化部社文司指导下,组织中央重要新闻媒体适时进行集中宣传。
1、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节点,组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中央重要新闻媒体,通过实地调查、集中访谈等多种方式,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2、建立与中央重要新闻媒体的日常工作机制,及时反馈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3、利用有关媒体的内部参考等平台,适时组织重要稿件,建立灵活的发稿机制。 1、创建工作动态:反映各创建单位工作进展,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对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要求,有关会议、文件的精神。
2、创建工作经验、体会:反映各地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措施和效果。
3、理论观点: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相结合,以国家课题和各地课题为重点,通过专家学者的文章,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理论阐述。
4、举办有关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论坛、展览等活动,扩大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影响。
5、及时反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其他工作:对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和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定级工作,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古籍保护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进行全面的报道。 1、每个创建单位确定1名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的组织。
2、各创建单位应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并报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
3、参加中央媒体宣传统一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办公室协调安排。

4. 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提升文化产业的效能吗

据报道抄,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日趋丰富,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积极推动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湖南“公共大戏台”“乡村大舞台”等群众文化品牌,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希望文化产业可以持续繁荣发展!

5. 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了吗

据报道,10月20日上午10时,中宣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家连续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包括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截至目前覆盖城乡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

此外为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还将组织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大范围集中轮训,2015年和2016年,全国共推出原创首演剧目近2900部。

希望更多的文化服务项目可以早日落实!

6. 国家有哪些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公益电影

7. 公共文化服务指以什么为主导以保障公民的基本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完善大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在巩固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在中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

2、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程。

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③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8.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电影院、剧院、文化城、博物馆、音乐厅、美回术馆、书城、文化答馆、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体育广场、体育馆、游泳健身中心、公园、社区文化宫、社区阅览室、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站、村落文化宫、农家书屋等建设。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指由各级政府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首要任务,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以“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为理念,着力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阅读全文

与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