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宁远县工商局

宁远县工商局

发布时间:2021-07-26 01:19:13

⑴ 在宁远县没18岁什么时候能上网

搞完这次 运动后

⑵ 宁远县建档立卡易地搬迁户表

(一)关于进城 农民工子女就读资格认定的基本条件1、父母及其子女为农村户籍,且户籍不属于本县辖区的。2、在县城辖区有固定住所,办理了房屋租赁合同并在房管部门完成了备案手续,或办理了购房产权证书的;3、如属务工人员子女 ,父母双方或一方与用人单位了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并经当地劳动就业保障部门鉴定的;如属经商人员子女,父母至少一方在当地工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并出具了纳税依据的;以上基本条件,三者缺一不可。(二)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进县城就读管理办法1、符合进城农民工子女竞争机制,凡6周岁以上适龄儿童少年,且有学习能力,均可按规定在城区就近办理入学或转学手续,且城中小学校均应无条件接受就读,不得收取任何额外费用。2、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由县教育局负责审定。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工子女,一律按本地居民看待,不得歧视,就近合理分配就读学校。3、双亲家庭只一方进城务工的,应劝说其子女回原户籍乡镇学校就读,中小学校严格控制城区学校班额,确保教育质量。(三)关于进城 子女就读学籍管理的办理流程1、递交申请2、资格审核3、办理手续4、建档立卡

⑶ 大学毕业了如何参加英语等级考试

这个当地的人才官方网上临近考试期间,一般都有英语等级考试的公告的,也会出考试培训的公告。。。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1、2、3、5级均每年开考两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PETS的1、2、3在每年3月和9月的第2个周六、周日开考;PETS的5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3个周六、周日开考)。1B和4级仅在上半年开考(每年3月和9月的第2个周六、周日开考)。具体报名时间和地点请咨询当地考试机构。 你可以以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要考的等级,再打电话在你所在的地区问问有关考试的报名和相关情况。 湖南省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考点 单位 报名点及联系电话 湖南师范大学 1、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西头1楼101室)0731-8872294 2、小星星英语学校(长沙市朝阳路253号铁银商务楼3楼)0731-4128819 3、小星星英语学校(长沙市劳动西路候家塘开宇大楼四楼)0731-5541156、5541157 4、长沙阳光外国语学校(长沙市银盆岭长纺俱乐部对面)0731-8905005、2352288 5、长沙超前英语学校(长沙五一大道联合商厦七楼)0731-2255944 6、长沙市天心区美好外语培训学校(人民中路334号雨花区少年宫内)0731-4132218 7、长沙市创新文化艺术学校南校区(梓园大厦5楼)0731-5511069 8、长沙市创新文化艺术学校北校区(中山路培罗蒙4楼)0731-6578589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1、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科0731-2821157、2821712 2、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上大垅东风一村218号)0731-2848201 3、小星星英语学校(劳动西路候家塘开宇大厦四楼)0731-5541151、5541157 4、汉森学校(东塘中机国际八设计院西区)0731-5513901 5、马斯特外国语学校(长沙市浏正街小学内)0731-4413125、4422917 6、湖南农业大学绿色职业培训中心0731-4638498 7、湖南新东方教育培训中心(长沙市韶山北路39号维一新城 20楼2016)0731-4165117、4132287 8、长沙韶山中路172号东塘工商局大楼504室0731-5505507 9、长沙市财税进修学校中学部(长沙市马王街28号修业学校内)0731-2223995、2245059 10、广成外国语学院(紫东阁华天大酒店616房)0731-2296950 11、长沙国才教育(湘雅路166号湘雅附中)0731-4803018 长沙市 1、芙蓉区招生办(曙光路口人民新村14栋旁)0731-4143905 2、天心区招生办(黄兴路小古道巷磨盘湾3号)0731-5815973 3、岳麓区招生办(银盆南路254号岳麓区少年宫内)0731-8926679 4、开福区招生办(六堆子13号原北正街小学内)0731-4452458 5、雨花区招生办(曙光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窑岭东村26号)0731-4160639 6、长沙县招生办0731-4069198 7、望城县招生办0731-8063657 8、浏阳市招生办0731-3682059 9、宁乡县招生办0731-7881210 10、长沙市新东方学校(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0731-4885588 11、长沙市英达外国语学校(袁家岭新华书店东五楼)0731-4455406 12、长沙市马思特外国语学校(蔡锷路永华大厦四楼)0731-4413125 13、长沙市小杜鹃外国语培训中心(中山路188号市青少年宫内)0731-2224142 14、长沙市启航学校(岳麓区麓山路130号创信大厦三楼)0731-8861478 株洲市 1、西雅外语学校0733-2637358 2、剑桥英语民盟育才学校0733-2864379 3、株洲英冠外语学校0733-8222117 4、株洲县教育局0733-7618274 5、醴陵市教育局0733-3281802 6、攸县教育局0733-4222439 7、茶陵县教育局0733-5222196 8、炎陵县教育局0733-6225722 9、湘潭大学株洲函授站(天元区炎帝广场城市星座A座601号)0733-8201798 湘潭市 1、湘潭市教育考试院0732-8217368 2、湖南光华培训中学(市文化宫内)0732-8228798 衡阳市1、衡阳市职业中专(衡阳市雁城路48号)0734-8209996、7127428、13873486148 2、祁东县招生考试管理中心0734-6264632 3、衡阳市科技培训学校(市和平南路10号)0734-855、8230411 4、湖南省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市雁峰区大庆路1号)0734-2522959 5、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市向农路54号牛角巷内)0734-2562817、2562811 6、衡东县教育局招生办0734-5235071 7、耒阳市职业中专学校(耒阳市招办)0734-4340899、4338294 8、衡阳县一中0734-6811613、6819199、13974716628 9、衡山二中0734-5824880、5812335 10、常宁市一中0734-7234437 11、衡南县一中0734-8746224、13054061743 邵阳市 1、邵阳市教育考试院0739-5324814 2、邵东县招考办0739-2721373 3、新邵县招考办0739-3662537 4、邵阳县招考办0739-6821525 5、隆回县招考办0739-8232179 6、武冈市招考办0739-4255022 7、洞口县招考办0739-7220588 8、新宁县招生办0739-4833208 9、绥宁县招生办0739-7601082 10、城步县招考办0739-7366358 岳阳市 1、岳阳市招考办0730-8213995 2、岳阳县招考办0730-7630003 3、岳阳市云溪区招考办0730-8413960 4、临湘市招考办0730-3729397 5、华容县招考办0730-4222756 6、湘阴县招考办0730-2261933 7、汩罗市招考办0730-5182443 8、平江县招考办0730-6223862 9、岳阳达美英语学校0730-3221980、13874010510 10、岳阳市博文外国语学校(0730-8244866) 11、新世纪英语培训学校(汪家岭社区二区活动中心、绵纶新村、岳阳湖畔新村,0730-8491834、13786065480) 12、岳阳涉外职业技术学校0730-8898139、3244478 常德市 1、常德市教育局招考办0736-7718071 2、鼎城区招考办0736-7385297 3、临澧县招考办0736-5822840 4、汉寿县招考办0736-2862815 5、澧县招考办0736-3221605 6、桃源县招考办0736-6322406 7、安乡县招考办0736-4312114 8、津市市招考办0736-4227744 9、石门县招考办0736-5332808 10、常德市小新星英语培训学校(市工人文化宫二楼)0736-7203458、13511159111 张家界市 1、张家界市教育局招考办0744-822 2、永定区市人大办公一楼0744-8222031 3、慈利县教育局老办公楼0744-3237750 4、桑植县教育局0744-6223502 益阳市 1、资阳区招考办0737-2663112 2、赫山区招考办0737-4424030 3、桃江县招考办0737-8825365 4、安化县招考办0737-7224010 5、沅江市招考办0737-2734867 6、南县招考办0737-5224083 娄底市 1、娄底市招生办0738-8313331 2、娄星区招生办0738-8512308 3、冷水江市招生办0738-5212266 4、涟源市招生办0738-4424583 5、双峰县招生办0738-6822446 6、新化县招生办0738-3535498 7、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0738-8371069 郴州市 1、北湖区教育局招考办0735-2252442 2、苏仙区教育局招考办0735-2473502 3、资兴市教育局招考中心0735-3322170 4、宜章县教育局招考办0735-3758350 5、安仁县教育局招考办0735-5202742 6、永兴县教育局招生考试院0735-5522023 7、汝城县教育局招考办0735-8222749 8、桂阳市教育局招考办0735-4426233 9、临武县教育局招考办0735-6323768 10、桂东县教育局招考办0735-8628509 11、嘉禾县教育局招考办0735-6893985 永州市 1、零陵区招生办0746-6331635 2、冷水滩市招生考试中心0746-8465475 3、东安县招生办0746-4212296 4、道县招生办0746-5231077 5、宁远县招生办13974648715 6、江永县招生办0746-5722580 7、江华县招生办0746-2326623 8、蓝山县招生办0746-2213091 9、新田县招生办0746-4712677 10、双牌县招生办0746-7729380 11、祁阳县招生办0746-3222508 怀化市 1、怀化市教育考试院 0745-2710212 2、鹤城区自考办0745-2233420 3、洪江区自考办0745-7636360 4、洪江市自考办0745-7212159 5、溆浦县自考办0745-6977305 6、沅陵县自考办0745-4224350 7、辰溪县自考办0745-5225493 8、麻阳县自考办0745-5824169 9、芷江县自考办0745-6821545 10、新晃县自考办0745-6221701 11、会同县自考办0745-8822283 12、靖州县自考办0745-8223253 13、通道县自考办0745-8626019 14、中方县自考办0745-2257271 湘西自治州 1、自治州教育考试院0743-8221935 2、吉首市招考办0743-8516528 3、泸溪县招考办0743-4263317 4、凤凰县招考办0743-3506017 5、花垣县招考办0743-7223971 6、保靖县招考办0743-7723663 7、古丈县招考办0743-4722247 8、永顺县招考办0743-5222762 9、龙山县招考办0743-6236423 10、自治洲民族中学0743-8511080

⑷ 湖南道县有几个镇

湖南道县有11个镇,分别是梅花镇、寿雁镇、仙子脚镇、清塘镇、祥霖铺镇、四马桥镇、蚣坝镇、白马渡镇、柑子园镇、白芒铺镇、桥头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梅花镇

梅花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1°32′37″~111°39′52″,北纬25°34′50″~25°41′48″;地处道县北部,东与白马渡镇、双牌县理家坪乡相邻,南与富塘乡、东门乡接壤,西靠寿雁镇,北连乐福堂乡、双牌县打鼓坪乡、理家坪乡。

2、寿雁镇

寿雁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为道县第一大镇,位于东经111°23′16″~111°34′24″,北纬25°31′51″~25°39′59″。地处道县西部,东临梅花镇、富塘乡,南抵清塘镇、营江乡,西靠仙子脚镇,北接桥头镇、乐福堂乡。

3、清塘镇

清塘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介于东经111°18′20″~111°32′59″,北纬25°23′55″~25°36′07″。地处道县西部,都庞岭山麓;东临营江街道,南接祥霖铺镇、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西靠广西灌阳县,北连仙子脚镇、寿雁镇。

4、四马桥镇

四马桥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介于东经111°42′12″~111°51′17″,北纬25°19′15″~25°27′32″之间,位于道县东南部,距县城33公里。东界宁远县水市镇,南靠洪塘营瑶族乡,西临横岭瑶族乡、蚣坝镇,北与白芒铺镇、宁远县天堂镇毗邻。

5、桥头镇

桥头镇隶属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介于东经111°22′06″~111°34′49″,北纬25°38′59″~25°51′04″之间。地处道县西北部,东邻乐福堂乡,南接仙子脚镇、寿雁镇,西靠仙子脚镇、广西全州县东山乡,北抵双牌县何家洞乡。

⑸ 宁远县四年级年假的时候有什么规定教材吗

1、当然有。
2、和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3、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⑹ 宁远舜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宁远县舜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李小良。

企业的法人代表、股东明细、成立时间、注册地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都是工商局的公示信息,你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就能查询到这个公开信息。

⑺ 能具体的介绍一下伊宁么谢谢

位置、面积】

伊宁市位于祖国新疆的西北边陲,地处伊犁河谷盆地中央。地理坐标为北纬43°50′~44°09′、东经80°04′~29′之间。东连伊宁县,西邻霍城县,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隔河相望,北依天山支脉科古尔琴山。距乌鲁木齐市航空里程509千米,铁路里程614千米,公路里程702千米。东北至塔城市公路里程830千米,至阿勒泰市公路里程989千米。全市总面积644.01平方千米。

【沿革、区划】

伊宁,清代称固勒扎。战国至秦、汉初年,曾为塞人居地;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汉朝中央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西域归属中国版图,伊宁市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嗣后至唐朝初年平定东、西突厥后,曾先后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北宋年间,属喀喇汗王朝;南宋时,属西辽王朝。成吉思汗西征后分封诸子,属察合台汗国。明末清初,蒙古准噶尔部称雄漠西,将其政治中心转移到伊犁河谷,伊宁成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会宗之地;到18世纪初,伊犁成为天山南北政治、经济中心,“西陲一大都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在伊犁河北岸建固勒扎都纲(金顶寺),故伊宁又称“固勒扎”。清政府统一新疆后,在惠远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于1762~1780年在固勒扎先后修筑宁远城、惠宁城和熙春城。清同治十年(1871),宁远被沙俄侵占,于光绪七年(1881)回归祖国。光绪十四年(1 888),设宁远县;光绪二十二年,为伊塔道台驻地;1914年,改称伊宁县;1917年为伊犁道台驻地;1934年为伊犁屯垦使公署驻地;1944年11月,为伊犁三区革命临时政府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为中共伊犁地委和伊犁专员公署驻地;1952年5月23日,从伊宁县析置伊宁市,伊宁市为中共伊犁区党委、伊犁地委和伊犁专员公署驻地;1953年7月31日,伊宁市为新疆省直辖市;1955年7月,改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1975年,州、地分设,伊犁州党政机关迁往奎屯市,伊宁市隶属伊犁地区管辖;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伊犁州党、政机关迁回伊宁市,伊犁地区建制撤销,伊宁市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1985年1月,恢复伊犁地区建制,伊宁市又归属伊犁地区管辖。2001年3月,伊犁地区建制再次撤销,伊宁市再次归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伊宁市为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州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伊犁军分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司令部等中央及自治区单位驻地。2004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伊宁县达达木图乡和潘津乡划归伊宁市管理。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萨依布依街道、墩买里街道、伊犁河路街道、喀赞其街道、都来提巴格街道、琼科瑞克街道、艾兰木巴格街道、解放路街道8个街道办事处和巴彦岱镇、英也尔乡、汉宾乡、塔什科瑞克乡、喀尔墩乡、托格拉克乡、克伯克于孜乡、潘津乡、达达木图乡、园艺场8乡1镇1场,下辖46个行政村、89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民族】

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471 462人,增长2.7%。其中非农业人口319 718人,占总人口的67.8%;其中男性233 779人,女性237 683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98。
全市共有3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232 998人、汉族164 567人、哈萨克族21 384人、回族35 09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4%、34.9%、4.5%和7.4%。全市人口出生率10.46‰,死亡率1.77‰;自然增长率8.69‰。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9.96%。

【地理环境】

气候

伊宁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0.5℃,1月最冷年均12℃,7月最热年均22.8℃,年均降水量245.1毫米,无霜期190天,年均日照3 080.8小时,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冬季市区一般年份最低温≤-30℃,海拔850~1 500米的地带属内暖带(逆温层),其中以海拔900~1 200米的浅山地带最明显,1月平均温度较平原地区高4℃以上,一般在11月初形成,次年3月上旬结束。春季气温上升快,但不稳定,由于冷空气的侵入频繁,易使上升的温度又急剧下降,倒春寒每两年1次。夏季炎热,平原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9℃~41℃,有稳定的炎热期,最热7月,平均温度在22℃~23℃。秋季温度下降快,由于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于9月上旬出现寒潮和霜冻,农作物易受害。

河流

地表水径流主要有伊犁河、人民渠、北支干渠、团结渠、北山沟及泉水等。伊犁河从本市南沿由东向西蜿蜒流过,在本市流程为35.3千米 ,在中国境内的流程150余千米,集水面积5万余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18.06亿立方米。

地缘

伊宁市早在汉代,就已形成了一条古丝绸通道,不仅沟通中亚各地和西亚,也有许多支线联接南亚和欧洲各地,历史上的伊宁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繁华商埠。1989年1月,伊宁市被国务院定为开放城市,1992年6月又被确定为沿边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并在市区内设立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伊宁市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连接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木扎尔特口岸的中心城市。

【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

伊宁市的土壤主要类型是潮土、灌耕土,其它还有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土壤类型。其中潮土及灌耕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绝大部分。伊宁市土壤类型众多,不同的土壤与土地利用是不尽相同的,因而为伊宁市农牧业生产提供多宜性,为土地合理利用和改良措施提供多样性。就种植业分析,灰钙土分布带热量条件好,无霜期较长,宜于种植多种作物,宜于冬麦区复播早熟作物;黑钙土肥力高,属温凉地带,宜于发展油料生产;而栗钙土则处于两个土壤类型之间。就牧业生产分析,半荒漠、草原灰钙土是伊宁市牧业生产的春秋草场,亚高山草甸土则提供重要的夏草地,是畜牧业生产牲畜度夏长膘的好去处。主要有温带半荒漠草原植被、亚高山草甸植被和隐域植被。土地热量和水资源条件较为优越,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瓜果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矿产资源

境内主要有煤、石油、金、银、铜、铁、镍、铅、锰、铀、云母、水晶、石棉、石膏等。
农业资源 伊宁市农业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如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伊宁市全年日照时数为4 443小时,因地理纬度偏高,生产季节4~9月,白昼时间长,日照时数可达2 509小时,对长日照作物非常有利,特别是6~8月各月日照时数可达300小时,为喜温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太阳辐射全年总量为134.5千卡/平方厘米,80%的生产季节热量均在127.5千卡/厘米,温度≥O℃期间为112.444千卡/平方厘米,≥5℃期间为103.2千卡/平方厘米,≥10℃期间为9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总辐射量以生长季节最丰富。全年生理辐射量为64.6千卡/平方厘米。伊宁市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是伊犁河谷热量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尤以巴彦岱至界梁子牧场一带最丰富,全年农区平均温度为7.7℃~8.7℃,气温年变化十分明显,以1月最冷,7月最热,冬季最长,春长于秋,夏季最短。

畜牧业资源

伊宁市草场总面积7.9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7.2万公顷。中夏草场2.8万公顷,鲜草量150~350千克,冬草场1.1万公顷,鲜草量90~150千克,春秋草场3.9万公顷,鲜草量80~150千克。市境内春秋草场分布在海拔700~3 500米之间,春秋场载畜量9.9万只标准畜,中夏场12.24万只,冬草场3.9万只,利用率88%。 草场类型主要有半荒漠草原草地、草原草甸草地 。牲畜种类有马、驴、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有鸡、鸭、鹅等,经济动物有伊犁马鹿、水貂、大白兔、水老鼠、旱獭等。2010年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20.1万头,增长0.1%,牲畜繁殖成活率104.12%,牲畜出栏率95.1%,提高5.3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10419吨,其中牛羊猪肉总产量8953吨,较上年增长3.6 %,牛奶产量30 799吨, 较上年增长5.9%,禽蛋3 450吨,较上年增长21.6%,全市畜牧业产值22015万元,增长8.3%。

林业资源

2010年,伊宁市平原区森林资源由中部平原人工林和伊犁河谷次生林构成。平原区林地总面积5916.47公顷,其中人工林4956.8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83.78%;国家公益林959.67公顷,占16.22%。 人工林资源主要集中在灌溉方式为主的人工绿洲区,河谷次生林分布在伊犁河流域。林种类型有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一般用材林、果树林、其它经济林等六种类型。经济林均为平原人工林。果树林优势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类、红枣、杏、核桃、李子、葡萄、酸酶,其它经济林为桑树。主要木材种类有杨树、榆树、柳树、果木等;林产品加工业主要有果制品加工(果脯、果酱、罐头、果汁、饮料等)、木材加工(板材、胶合板、刨花扳、家具制作等)、野生动物产品加工(鹿茸、中成药、保健品加工)。有苗圃地17.54公顷,培育苗木的种类有杨树、柳树、苹果树、杏树、桃树、槐树、杉树、松树、柏树等。观赏花卉主要有月季、榆叶梅、贴根海棠、丁香、枫树等,苗木种源有乡土树种、内地及南方高档观赏花木,常规造林苗林自给自足。

野生动植物资源

2010年,伊宁市野生植物主要以河谷(滩)次生林为主,约959.67公顷,沿伊犁河北岸呈带分布,其中有林地(纯林)125.07公顷,占河谷次生林总面积的13.03%;疏林地32.2公顷,占3.36%;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520.73公顷,占54.26%;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227.6公顷,占23.72%。树种有沙棘、杨柳、野沙枣、大叶小蘖、蔷薇等。北部山区有600公顷的自然林资源,品种有野杏、苹果等。养殖动物有天山马鹿、鸽子、骆驼、肉鸽、珍珠鸡、麝香鼠,市动物园内养有鳄鱼、虎、熊、狼、猴 等,还有鸟类,主要用于观赏。

水利资源

伊宁市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地表水可分为人民渠水系、北山沟泉水水系两大水系。北支干渠和人民渠为伊宁市主要的两条灌渠。人民渠引喀什河灌溉,经市区北部5千米处由东向西流过,在伊宁市境内流程为24.8千米,进入市区流量为14~15立方米/秒,出境流量为9~10立方米/秒(改建后进入流量为25~30立方米/秒,流出流量为20~25立方米/秒)。人民渠及北支干渠灌溉面积9 333.33公顷,占全市灌溉面积的70%,其余30%的耕地由团结渠水和泉水灌溉。市内泉水较为丰富,从东至西有泉水10多处,这些泉水流向南北,水量大小不等,因而形成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水质比大河水良好的伊宁市的泉水系。经查测,得其平均流量为6.85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2.16亿立方米,4~9月径流量为1.27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约为0.904亿立方米。其所以能保持此储量,主要原因是补给来源较多。北山沟的地表水年径流量为3.55亿立方米,渗漏的年径流量为1.881亿立方米,补给了地下水;人民渠、北支干渠等灌溉渠道渗漏的年径流量为0.703亿立方米,补给了地下水;以泉水形成的溢出带地表水年径流量为2.16亿立方米,其余0.4亿立方米均渗入伊犁河排走。泉水的利用率目前只有20%左右。

【交通设施】
伊犁河大桥

位于伊宁市城南伊犁河上,连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975年10月建成通车,是伊犁河谷最早建成的大型桥梁。承载面空腹式钢筋混凝双曲拱桥,混凝土实体桥墩。全长316米,面宽9.4米,9孔,跨径90米,按百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两侧为人行道和图案式水泥护栏,通行载重量20吨。2007年6月开始维修,2008年9月通车。

苏拉宫大桥

位于伊宁市潘津乡机关驻地西南2.5千米处,南距市区11千米处,因横跨皮里其河连接苏拉宫村而得名,建成于1979年,是伊宁市北郊重要的桥梁桥。长38米,宽6米,高20米,3孔,卵石桥墩,混凝土拱板桥结构,通行载重量15吨。

伊犁河大桥

位于伊宁市区之南伊犁河大桥下游3.5千米处,2006年10月建成。全长1 820.5米,宽27米,包括66米的过渡段2处。主跨5个,每跨120米,引桥部分27跨,每跨40米,双向四车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横跨伊犁河直达都拉塔口岸,是新疆最大最长一级公路桥和伊犁河上新辟的快速、安全、经济、美观的运输大通道,将对促进伊犁河谷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行载重量60吨。

伊宁立交桥

位于国道218线进入伊宁市解放西路与北环路交叉处, 2005年9月建成通车。双车道,一级路面,全长312.12米,桥面宽10米,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墩,通行载重量100吨,是进入伊宁市的第一座现代化互通式立交桥。

伊宁火车站

位于伊宁市西北。是集伊犁地方特色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距市中心6千米。占地面积280公顷,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站前广场2万平方米。由货场、站房、综合维修中心、机务段、客车技术整备所、站修所等部分组成;预留集装箱货场、站场,设8条股道,4条货场装车线。旅客吞吐量1 500人/天,属中型铁路旅客车站。

伊宁机场

位于伊宁市北郊3.5千米处,素有“花园机场”美誉。始建于1936年。占地面积4 354公顷,其中候机楼面积5 470平方米,为可供B737、B757等中型飞机全天起降的3C级民用机场。拥有DME瞬时测距系统、仪表着陆通信导航系统、气象卫星云图和自动观测系统、自动离港系统、自动监控和助航灯光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每天有7个航班穿梭于伊宁至乌鲁木齐,为国内外乘客提供着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

伊犁州客运中心

位于伊宁市区主干道解放西路伊犁师范学院西侧,2004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8公顷。旅客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 355平方米,停车场可容纳120辆大型客车,是伊犁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多、服务设施最齐全的客运中心。下设3个分站,共有区间线路86条,跨区线路24条。日发客车760班次,输送旅客1~3万人(次)。按照交通部对客运站的建设标准,实行微机售票和航空港式管理,为旅客提供着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已成为伊犁州对外开放,旅游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先后获自治区精神文明示范窗口和国家工商局质量管理信誉双优示范单位等称号。

【旅游资源】

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具有综合性游乐公园城市海景、人民公园;具有陕北窑洞风格的阿拉木图亚风情园;极具果园特色的伊犁河民族文化旅游村与汉宾乡果园;集中反映伊宁市发展史的伊犁博物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林则徐纪念馆、汉家公主纪念馆和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体现伊宁市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二百余年历史的拜图拉清真寺和伊宁回族大寺;还有带给人们冰雪运动刺激的快乐滑雪场;极富民俗特色的维吾尔民居一条街及喀赞其民俗旅游景区(南市区)和风景秀美的阿拉木图亚风情园、汉宾果园以及火龙洞等。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基本情况】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7.24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63.25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36.9%、61.6%;拉动GDP总量分别增长0.2个百分点、5.4个百分点、9.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4.9∶28.8∶66.3变化为2010年的4.8∶28.7∶66.5。其中工业增加值16.35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0518元(折合3 098美元),比上年增长12.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6.2,较上年增加5.6个百分点。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5,下降0.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6.5,增加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 716万元,增长5.8%,实现农业增加值4.57亿元,增长5.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 657元,增加1 367元。全市耕地面积1.5280万公顷,种植业产值51 277万元,增长5.0%,玉米、甜菜、蔬菜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25.8%、27.7%、11.2%。全市有大棚面积2243.91公顷,增长26.6%。完成植树造林1 893.20公顷,增长0.5%。其中经济林1683.20公顷,增长19.6%,用材林118公顷。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88%,全市森林覆盖率8.8%。 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20.1万头,增长0.1%,牲畜繁殖成活率104.12%,牲畜出栏率94.8%,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畜牧业产值22 015万元,增长8.3%。全年水产品产量3 100吨,下降4.02%,渔业产值1 837万元,较上年下降2.2%。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72万千瓦,增长8.4%,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28台,增长6.7%,小型拖拉机1 185台,增长1.3%。

【工业生产】

2010年,全市实现地方工业总产值46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24.7亿元,重工业产值21亿元,合作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6%。全年供热467.79万百万千焦、供水2 517万立方米、发电量26 032万千瓦时,电解铝3 177.37吨、面粉8.91万吨、食用植物油0.44万吨、配混合饲料2.28万吨、饮料酒35 836千升。全市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7.38%,较上年上升18.5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02%,资本保值增值率169.08%,资产负债率70.61%,流动资产周转率2.24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10.81%,工业产销率97.9%;规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产值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倍;食品制造业增长33.2%;医药制造业增长76.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增长25.49%,饮料制造业增长1.98%。全市地方实现工业增加值16.06亿元,较上年增长16.1%。合作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增长35.5%。全市辖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32.9%。

【商业贸易】

2010年,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2 681万元,增长19.6%。其中地方消费品零售额364 339万元,增长20.1%。地方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零售额355 850万元,增长20.3%;农村零售额8 490万元,增长9.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15 113万元,增长2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9 227万元,增长17%。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503 265万元,增长25.3%,其中批发额205 206万元,占40.7%。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6 953万美元,增长30.9%。其中出口36 624万美元,增长30.8%;进口329.3万美元,增长48.3%。外贸企业39家,其中出口规模最大的伊犁新欧中亚商贸有限公司实现出口额10 04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7.4%,较上年大幅增长。全市签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27亿元,增长3.4%,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80 120万元。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为17 316户、2 598户,较上年增减变化分别为–0.03%、0.04%,注册资金分别为48 886万元、335 627万元。从业人员分别为33 437人、12 150人,分别下降0.04%、0.12%。

【社会事业】

2010年,全市辖区共有中高等院校8所。地方中小学81所,其中小学55所,中学26所;中小学在校学生7.79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4.57万人,占58.7%;全市拥有中小学专任教师551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初中普通高中升学率70.2%。
投入科技资金1073万元,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8个,争取科技项目经费155万元。“科技三项费用”到位1490万元,其中自主支配资金达773万元,占“科技三项费用”的51.9%。全市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159场次,举办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21场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157场次。举行各种运动会16场次,参加运动员6070人,荣获自治区金牌奖8块,银牌奖1块;荣获自治州金牌6块,银牌8块,铜牌10块。公共图书总藏量达到25万册,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49720小时。播出新闻节目6032分钟。收看数字电视节目40套。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99.5%。

全市地方拥有医院、卫生院(不含农四师)36所;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980张,其中医院945张;卫生技术人员2424人,其中执业医师988人.注册护士787人。全市新农合参合10.88万人,参合率96.1%,新农合专用基金共为农牧民门诊和住院补偿1496.82万元。其中门诊就诊人数84915人次,全额补偿49.23万元;住院人数14029人次,专用基金给予补偿1447.6万元。全市地方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9552人,下降5.8%。征收养老保险金19758万元,增长81.2%;参加医疗保险35755人,增长3.2%。已收医疗保险金7106万元,增长31.7%;参加失业保险20086人,增长3%,征收失业保险金1213万元,增长8.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4119人,基金收入1703万元。

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20434人,实现开发就业岗位4059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全市城镇居民享受低保18466户,享受低保52174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1065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156户,享受低保户13689人,已发放保障金1171万元,城镇医疗救助61086人次,救助资金86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9399人,救助资金336万元。全市投资1.2亿元,新建1000套5万平米,续建1788套,8.5万平米的廉租住房。投资5200万元,完成皮里青棚户区改造615套;投资7887万元,新建拆迁安置房600套;投资3260万元,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252户。

⑻ 南平县的经营范围

承接产业转移提速,新型工业化成效显著。工业扩张加速。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3600余家,规模企业达60家、新增4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13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在“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率先完成30平方公里工业园总体规划。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招商建园、以商招商”园区开发模式。“六路六园”建设加快,东方大道全线贯通,五里大道、丽宏大道实现硬化。新建标准厂房21万平方米。湘威二期工程竣工投产,成为外贸进出口新龙头。宏泰工业园14栋标准厂房主体工程一年完工。加工贸易迅猛发展。德晟纺织、香港卓华服装等战略投资者成功落户。飞地经济示范工业园第一批签约落户项目8个,总投资达6.25亿元。全县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620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6家,初步形成了毛织、制鞋、机械电子、五金铸造、竹木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唯一的外向型毛针织产业基地。进出口总额新增7000万美元,成为全省进出口十强县,承阳针织跻身全省进出口十强企业行列。矿冶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华夏蓝钢、盛世工贸等4家大型矿冶企业加紧建设并相继点火,初步形成了年生产能力15万吨、年税收3000万元的铁锰矿开发规模。华夏蓝钢集团与马来西亚最大财团——云顶集团战略结盟,成为全市对接东盟的典范。与中国民营企业100强新华联集团合作,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蓝山新华联湘核铀能有限公司。718铀矿项目成功引进,实现中央企业在蓝山生产性投入零的突破。五金铸造异军突起。3平方公里大洞铸造工业园发展铸造企业67家,年产值超过4亿元。配套服务不断优化。
县职教中心在全省率先推行“9+3”免费中职办学模式,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金禧投资担保公司成功落户,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开始破题。全省首家县级检验检疫机构——衡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蓝山办事处运作良好。进出口核销、外汇结算等业务成功开办,蓝山成为全市唯一的外汇管理与外汇金融服务配套县。与省社科院、中南大学顺利开展院县合作,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优质稻、优质烟、外销生猪、南销蔬菜、生态林等九大现代农业基地。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南销蔬菜、时鲜水果、油茶年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成功挤进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良种补贴大县笼子。黑糊酒、毛尖茶分别在省农博会、茶博会上获得金奖,塔峰万亩优质蔬菜基地被授予全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烤烟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被评为全省烟基建设先进县和烟叶生产先进县。全县活立木总蓄积4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8%,造林大户朱文辉荣获全国绿化奖章。以竹木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26个,毛俊香芋合作社成为省级农民合作组织示范点。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完成各类水利设施3860处,新增蓄水能力260万方,改善灌溉面积8680亩,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重点村报警系统119个,完成毛江、甘竹山等病险水库改造7座,农村人饮安全项目34处,解决5.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开发整理土地3370亩,成功挤进涔天河国土整理重大项目笼子。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62个,村级组织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县村庄布局规划编制,突出打造了毛俊、大洞、高阳、岩头坪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示范村,毛俊村被授予“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廖仁旺被评为全国劳模。在民族地区重点建设了7个生态建设示范村,在汇源湘蓝村开展了高山移民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紫良高源村被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村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全省新农村建设2010年度考核排全市第一,有望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增8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全面推行,村级经费标准全面提高。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永蓝高速、厦蓉高速蓝山段征地拆迁全面完成,道路建设抓紧施工,蓝嘉公路、永连公路、S322省道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新改建农村公路840余公里,是“十五”期间的5倍。全县所有乡镇办事处、83%以上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柏油)路。电力电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地方小电网成功并入国家大电网,开创了进展最快、矛盾化解最好、改革最平稳的国企改革先河,从根本上破解了用电瓶颈问题。牛承110千伏变电站建成运营,廖伏荣220千伏变电站加紧实施,第二条宁远至蓝山220千伏高压线路进场施工,成功挤进全国第三期农网改造计划,坪山110千伏变电站升级改造启动实施。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新建通讯基站115个,发展手机用户11.5万户,新增宽带用户3600户,行政村以上区域电话和移动信号基本全覆盖,办公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城区广播电视整体实现数字化改造,“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深受农民群众好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防洪工程大堤建设基本完工,新建西路全面竣工,城东南路改造接近尾声,县城“五纵五横”循环路网成型。几度停工的南海国际大酒店竣工营业,三蓝广场全面建成,江南财富城、蓝城上郡、东方丽都等高品位商居住宅竣工使用,县行政办公中心建设正式启动,法院、检察院、工商局整体搬迁完成主体工程,县城崛起了一批现代高层地标建筑。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县城主要街道实现亮化。“慢慢游”有效治理,城市公交车正式开通,出租车即将运营。城区供水有力保障,供水用户由2005年的6000余户增加到1万余户,自来水覆盖率由70%提高到97%。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正式启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氛围日渐浓厚,城市变得更美、更亮。

阅读全文

与宁远县工商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