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急需
1、《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
2、《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3、《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唐代李白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译文:周先生隐居在丹阳横山,开门就看到秀丽的丹阳。连绵的山峦围绕周围,壮观的景色胜过仙乡。有空就写诗作曲,来了情绪就在丹阳湖上高唱《白纻词》。丹阳湖水清秀荡漾,远胜过东海浩荡的感觉,水光山色与菰蒲草共显娇娆。
当你得意之时,心灵与天地融合在一体。任天上云卷云舒,看世界人来人往,哪里还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身不在,痛苦何在?你身怀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显。如果我们学道成功,就一起携手游览仙山琼阁。
4、《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译文:自青苍色的大江逆流而归,行至白璧山赏玩秋月。秋日的月光照在白璧山上,如同山阴之雪般皎白令人兴发。隐逸之士停止了夜晚出行,商贾买卖人忘记了早晨出发。扬帆再行来到天门山,回头望去牛头渚已被掩没。
大江长啊季风按时吹来,太阳升起夜雾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却未见面,不能共同欣赏奇景相隔如胡越。寄您一枝青青的兰花,愿我俩和谐美满友谊长存。
5、《横江词六首·其六》——唐代李白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译文:横江之上经常月晕起风,整日笼罩在风雾中,江里的海鲸东向,百川倒流。波涛大浪一起,声势浩大,三山都会被之摇动,横江水势湍急,千万不要轻易渡江,如果轻易而渡,将会有去无回。
『贰』 马鞍山教科书中有没有提到马鞍山的历史或者诗歌,我们需要做个调查任务,但是没有教科书不知怎么着手查询
图书馆好像有这方面的书籍。你可以去看看。
『叁』 知道在中小学课本中相关马鞍山的诗词歌赋吗急求啊!
李白《望天来门山》
诗人:李白源 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
汉水东连扬子津 ( 汉一作楚 ) ( 连一作流 )
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 ( 月一作日 )
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
公无渡河归去来
送人归淝上
杜荀鹤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
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是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本人知道的也不多,所以就把自己知道的列举了出来,不过最近《马鞍山古代诗词鉴赏》即将出版发行 ,你可以去买本看看
『肆』 关于马鞍山的诗句
《天门楚江开》算吧
『伍』 马鞍山为何称为诗城
李白生前数次游历马鞍山,还创了几首诗,最后还死在了当涂,
『陆』 关于安徽马鞍山的诗歌
李白在马鞍山一带玩过,写过一些诗句,如《横江词六首》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专一风三日吹倒山,属白浪高于瓦官阁。
其 二
海潮南去过寻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 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 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其 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其 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柒』 李白在马鞍山东西梁山写的诗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复断楚江开,碧水东制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品评】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 “ 天门 ” 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 “ 望 ” 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 “ 望 ” 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捌』 马鞍山雪的诗句
第一首
东城复南陌尘,紫幰与朱制轮。
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闲居
第二首
一山横江卧津渡,江月千年恋滩涂。
太白捉月跳江矶,温峤诛魅燃犀渚。
平叛英雄历险道,临路诗仙履坦途。
青石绰影疑还似,翠螺风物惊世殊!
——采石矶怀古
第三首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复恐兰膏汗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着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第四首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余声。
戌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第五首
山水人文大钢都,烟雨诗情美画图。
巍峨三台碑叠阁,青翠九峰碧环湖。
寺塔禅林如椽笔,苑院艺馆似砖书。
护国骁将攘魏汉,朱然浩气贯东吴。
——马鞍山抒怀
『玖』 为了参加千字文大赛急求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词50首(全部)
江上清风楼上月;
诗中才子酒中仙。
太白楼,位于采石矶南面山坡下,又名青莲祠、谪仙楼,为纪念李白而建。建于唐元和年间,今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年重建。前后三进,主楼三层。楼内有木刻李白立、卧雕像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姚兴荥题太白楼
爱国有诗侪杜甫;
报君以士识汾阳。
徐立纲题太白楼。 侪:辈、类。 汾阳:即郭子仪。玄宗时为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立有功勋。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邵王,尚父。世称郭汾阳。荐汾阳指李白与郭子仪的情谊,据说郭因罪当斩,李白极力相救,重荐于朝
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
楼上风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李璋题太白楼
诗酒神仙,吟魂醉魄归何处;
江山如画,月色涛声共一楼。
太白楼
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依山枕渚;
奇才诗酒老,曾记取当年狂放,动地惊天。
太白楼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啸傲;
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太白楼。 喜妃子句:指李白因醉酒作《清平调》被杨玉环诬陷之事
侍金銮,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个胸次;
踞危矶,俯大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黄琴士题太白楼。 金銮:唐宫殿名。侍金銮指李白在天宝年间曾供奉翰林院、待诏金銮。 谪夜郎:李白于乾元元年被充军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途中遇赦得归。夜郎,地名。 屈平:屈原名。 曼倩:东方朔字。 牛渚:安徽采石附近的牛渚山。 白纻:即马鞍山市北的白纻山
脱身依旧仙归去;
撒手还将月放回。
捉月台
谁作砥柱中流,激愤一腔忠义;
俯瞰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
捉月台
举杯邀明月;
荡胸生层云。
问月亭。 举杯句: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荡胸句: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
去帆疑峡走;
卷浪骇江飞。
清风亭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清风亭。 蓬莱句:李白诗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是仙人的居所;建安骨即建安诗体,由汉魏时曹操父子及“邺中七贤”所创的诗歌风格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清风亭。 高力土,唐潘州人,本姓冯。少阉,圣历元年入宫,武则天令给事左右,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以诛萧岑等有功,累官至骡骑大将军等要职,安史之乱,随玄宗入蜀,肃宗时遭流配,后死于途中。传李白曾令其捧靴。 谢将军:谢朓,南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为萧遥光诬陷死
紫微九重,碧山万里;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齐彦槐题李白衣冠冢。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 流水句:见司空图诗:“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意指李白心境莹亮,志趣清悠
山间明月;
江上清风。
李白衣冠冢
烂醉小天地;
狂吟空古今。
李白衣冠冢
举杯邀明月;
放眼看青山。
李白衣冠冢
功名飞燕误;
心迹大鹏俱。
李白衣冠冢
高风大节同千古;
明月梅花共一楼。
李白衣冠冢
偶呼明月问千古;
恰对青山思故人。
李白衣冠冢
明月有情公已去;
青山无约我频来。
李白衣冠冢
千年醒眼何曾醉;
到处风涛总是诗。
李白衣冠冢
自公一去无狂客;
此地千秋有盛名。
李白衣冠冢
神仙诗酒空千古;
风月江天贮一楼。
李白衣冠冢
老友一生惟子美;
青山千载压玄晖。
李白衣冠冢。 子美:杜甫字。 玄晖:即谢朓
后身金粟前身月;
对面青山侧面江。
李白衣冠冢。 金粟:佛家谓维摩诘之前身为“金粟如来”
樽中美酒长须满;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衣冠冢
吾辈此中堪饮酒;
先生在上莫题诗。
李白衣冠冢
更上一层,星辰可摘;
不磨千古,诗卷长留。
李白衣冠冢
楼压惊涛,万里江天供醉墨;
山临幽壑,四时风物助诗怀。
李白衣冠冢
一碧江天,凭眺如今摩诘画;
四时风月,畅怀尤胜少陵诗。
李白衣冠冢。 摩诘:王维字,曾作《辋川图》,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少陵:即杜甫
天籁风吹,如闻敏捷诗千首;
江涛月涌,想见飘零酒一杯。
李白衣冠冢。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唐陆龟蒙诗:“唱既野芳坼,洲还天籁疏”
才似仙名,诗酒高风传万古;
地因人重,江山胜迹播千秋。
李白衣冠冢
如此江山,合作先生诗酒地;
对兹风月,同销我辈古今愁。
李白衣冠冢
千尺青山,妙句岂惟凌谢朓;
一龛金粟,后身须信是如来。
李白衣冠冢
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李白衣冠冢
对影成三人,贺监远邀明月;
相知唯一已,谢公近在青山。
李白衣冠冢。 贺监:即贺知章,曾任秘书监,故亦称贺监。 谢公:指谢朓
此处其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
江山曾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李白衣冠冢
惊世以文章,无怪才名齐工部;
忧心惟社稷,请看慧眼识汾阳。
李白衣冠冢。 工部:即杜甫。因杜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汾阳:即郭子仪
诗界此重新,江上才人休错过;
酒仙臣自许,醉来天子不能呼。
李白衣冠冢
长歌咏松风,依旧螺山留胜迹;
相期邈云汉,迄今牛渚忆知音。
李白衣冠冢
有句思谪仙,争看炉火照天地;
此山腾傲气,岂惮鼻息吹虹霓。
赵朴初题李白衣冠冢
时代文章,问江底青天,竟无一语;
抚怀今古,看楼头明月,独有千秋。
李白衣冠冢
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李承谋题李白衣冠冢
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
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李白衣冠冢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胡书农题李白衣冠冢
万里大江来倚,翠嶂高楼,月朗风清依旧;
六朝陈迹尽瞻,锦袍遗像,天长地久犹新。
李白衣冠冢
公昔去长沙,笛吹黄鹤楼中,梅花默默;
我今望秋月,帆挂翠螺山下,枫叶纷纷。
李白衣冠冢
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李白衣冠冢
莫上层峦,睹江水狂澜,流不尽英雄涕泪;
聊倾蚁酒,听秋林落叶,感从来才子飘零。
李白衣冠冢。 蚁酒:酒面有浮沫者,为蚁酒
千秋拜衣冠,叹犀水无情,醉得酒仙不醒;
一楼好风月,羡螺山有幸,名随诗圣长存。
李白衣冠冢
唐代久成墟,仅采石一拳,留与谪仙供啸傲;
谢公差可友,对青山半面,长教词客仰风骚。
李白衣冠冢
若有人兮,每逢月夜高吟,画舫与谁乘逸兴;
登斯楼也,回忆雪山遗耕,书堂同此驻仙踪。
李白衣冠冢
胜地喜重新,每当风月勾留,俯瞰长江流槛外;
谪仙犹未远,遐想精灵来往,定携彩笔到楼头。
李白衣冠冢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使国士扬眉。
李白衣冠冢。 谢宣城:即谢朓。 韩荆州:即韩朝宗,唐京兆长安人。玄宗时官至荆州长史,时称韩荆州
布鼓过雷门,问何人铁板铜琶,敢唱大江东去;
欃枪经电扫,仍往日珠帘画栋,重看明月西来。
李白衣冠冢。 欃枪:慧星的别名
笛吹黄鹤楼中,想当年无限骚情,一曲江城歌古调;
舟泊翠螺山下,慨此日重寻胜迹,千秋风月念斯人。
李白衣冠冢。 翠螺山:在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
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光携袖底;
对太白楼一千年明月,举杯邀问,六朝烟景落樽前。
李白衣冠冢
酒家何处,杨柳依垂,每当月白风清,胜地也应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无恙,到此神怡心旷,前身或许是汪伦。
李白衣冠冢。 汪伦:唐泾县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伦具酒以待,白因赋诗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去日苦难留,须臾六十四年,觉浮生仕真若梦,游真若梦;
高风洵寡偶,上下三千余载,问何人诗可称仙,酒可称仙。
李白衣冠冢
丹青不知老将至;
天地常在壮观间。
刘海粟题李白衣冠冢
江空欲听水仙操;
壁立直上蓬莱峰。
集句题李白衣冠冢。 水仙操:琴曲名,相传为俞伯牙所作
对面青山似解人,凡我辈登临,莫向班门去弄斧;
愿把长江当作画,让先生痛饮,可能醉后再题诗。
胡书农题李白衣冠冢
此江若变作春酒;
问余何事栖碧山。
黄炎培题广济寺,位于采石太白楼西,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东吴赤乌二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