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区便民服务如何更好地开展,有哪些举措
社区便民服务站,是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的窗口,服务的好坏、办事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居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攀枝花市东区长寿路街道健康路社区便民服务站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开展了“四个结合”活动,为社区便民服务站开展优质服务增添新举措,并建章立制。
一是开展“每日必读”活动与提高服务素质相结合。便民服务站以创建学习型服务站为基础,开展了符合服务站实际的每日必读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有政策法规、有生活常识、有修身养性、有健康保健、有时事政治、有百姓关心等题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新要求、提出的新问题,通过学习让大家能更好的用所学的知识为居民服务。
二是开展“服务明星”评选与工作质量相结合。新时期发展有新要求,社区换届选举以后,服务站工作人员有所增加,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而为居民服务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无论工作怎样繁杂,但是服务质量和要求不能疏忽,服务站结合党员示范岗的要求,在便民服务大厅开展了服务明星评选活动。通过群众随机测评、工作人员互评、领导点评三种方式,评选产生本周服务明星,亮身份、摆理由,让大家看得到,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居民群众办事的质量也越来越好,活动开展以来,便民服务站没有接到一起居民投诉事件。
三是开展“延时工作制”与居民错时办事相结合。社区服务站面对的服务对象大部分都是攀钢职工家属,有些居民需要倒班,要到服务站办事还需要请假,针对这种情况,社区提出了延时工作制,方便居民办事。白天上班时间不变,下午延长到七点半下班,周六上午照常上班。延时工作为居民错时办事提供了方便条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社区服务站还提供电话预约,为行动不变、残疾等原因不能到社区办事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社区便民服务站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新措施,目的就是让群众方便,让群众满意。
四是设立大厅值班长与服务引导相结合。在开展便民为民服务工作中,方便群众办事是一项基本要求,来服务站办事的老年人居多,自身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方便大家,在大厅设立了值班长,与每周服务明星相结合,由每周的服务明星担任值班长。值班长要协调好本周大厅各项工作,还要为前来办事的居民做好引导解释工作,做到“来人有迎声、询问有答声、办事有回声”和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的“三声、三清”服务。值班长的设立不仅在工作上对大家是个促动,还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通过开展四个结合活动,整个社区便民服务站面貌一新,大家比学习、比奉献、比效率、比技能、比业绩,为民服务态度好、作风好、形象好、素养好,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
2. 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社区公共服务系统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与查询、网上参保和申报、信访投诉、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等社会化服务的信息系统。
3.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团组织社区活动总结
9月14日下午,我们利用星期四下午课余时间进行了一次团组织活动。有34名同学参加。活动内容贯彻了“在校争做文明学生”这一主题,地点是在石化九村,活动分为3个版块。
1.为社区居民发放报纸,或许我们每天从信箱中拿到所订阅的报纸,不曾尝试过自己去发报纸的感觉,厚厚一叠的报纸,要一份一份的送到不同居民楼,每个信箱中去,虽然不是很难,但是真的做起来还是需要认真和耐心的,我们的同学很细心认真的完成了这项工作,证明了自己是一名优秀团员,不辱使命!
2.对社区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打扫,分二组,一组负责清扫街道,清扫街道这样的任务当然难不到我们的同学,他们互相配合,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作用下,他们很出色的完成了这项工作。经过同学们清扫过的街道,显得特别的干净,整洁!另外一组同学负责,清理社区草坪上有的垃圾、杂物。经过同学们的辛勤劳动,使社区草坪上的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一眼望去,一片绿色。
3.服务孤老,帮孤老人做家务,卖掉废报纸后买水果等等。
我认为这次团组织生活是我们同学团队精神和文明素质的体现,做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到培养自己的精神文明程度,这一点对于我们团员来说是更有必要的。通过这样一种活动的方式同学们的文明素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发扬的机会。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一定会在以后的团组织活动中再接再厉,争取一个别一个做的更好,共创石化工业最优秀的团支部。这个荣誉是属于我们班级每个同学的,也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所换来的!
希望从以后我们的同学能坚持不懈,继续努力,真正地能体会到作为团员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真正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
4. 社区服务活动报告
活动内容 : 服务孤寡老人,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② 清理绿化带内随意扔弃的垃圾
活动目的的意义: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自主参加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公益活动。
活动过程:和慧忆然去了奶奶家两次,连同自己单独去的一次,总共三次.三次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无所适从.每次去,奶奶都很客气,忙着倒水,忙着让座.
我们两个人都很远,奶奶的子女和孙辈周末都会到她家,他们不需要周末两个小时的陪护,可能我们陪他们聊聊天,多少可以解解闷,可能这只是我们一方面的想法.
奶奶和老伴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而且年纪很大了,当儿女上班不在身边的时候,能够买药,到医院排队挂号,才是他们急切需要的.而这些我们做不到.这些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非我们所能及.
目前有个想法,如果还是每次这样过去,只能变成例行公事.老人身体不是很好,可否有医学组的义工和我们一起过去,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有个毛病的,给予一定的药物和居家养护指导.
虽然其他组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落实,光靠我们义工的力量是不够的,其实社区才是主角.现在社区的规模突然增大,但社区服务却没有跟上.特别是空巢老人的问题.虽然苏州有些社区做的很好,但是照顾的面毕竟有限.所以有必要和社区沟通,形成社区内的互助.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让老人颐养天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
我们组会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给老人做更多实际的事情.
感悟收获反思: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点、民间风俗等方面的习惯,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爱惜、保护它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