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陶渊明

马鞍山陶渊明

发布时间:2021-07-22 05:56:12

『壹』 建村楼记全文翻译

翻译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注释
[1]外家:指外祖父家。吴淞江:又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西部,流经昆山。千墩浦:归有光《前山丘翁寿序》:“吴郡太湖之别,为淀山湖,湖水溢出为千墩浦,入于吴淞江。当浦入江之处,地名千墩;环浦而居者,无虑数千家。”
[2]表兄淀山公:周大礼别号淀山,系因淀山湖之地而名。归有光的母亲周桂与周大礼的父亲周书同一祖父。
[3]自田野登朝:指周大礼于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进士而入仕途。
[4]宦游:古人指外出做官。
[5]归:指罢官里居。僦(jiù)居:租房。县城:指昆山县城。
[6]嘉靖三十年:即公元1551年。
[7]定卜:指定居。马鞍山:在今江苏昆山境内,又名玉峰。其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阳:山的南面称阳。娄水:即娄江。归有光《见村楼记》:“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阴:水的南面为阴。
[8]颓(tuí)然:坍塌的样子。
[9]杳霭:云雾飘渺的样子。
[10]靖节:即陶渊明(365—427),晋浔阳(今属江西)人,一名潜,字元亮。曾为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后为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隐,以诗酒自娱。他诗风恬淡,状写山川田园之美,朴素自然。有《陶渊明集》,世称靖节先生。《晋书》《宋书》皆有传。悠然见南山: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雕绘:指刻意修饰文字。
[12]中无留滞:指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
[13]天壤间物:指天地间的万物。
[14]道:这里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稽也。”
[15]声绩:指声名与功绩。
[16]妒媢:即妒忌。
[17]殆:大概。未能以忘于世:指没有被世人所忘怀。
[18]“山气”四句: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大意是说,归鸟群使人感受到真朴自然的意趣,忘了再加辨析。李善注“欲辨已忘言”云:“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19]乌得:哪里能够。
[20]泰山:我国五岳中的东岳,主峰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山上名胜古迹众多。
[21]邹峄:即峄山,又名邹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秦始皇曾登此山刻石记功。
[22]嵩:即嵩山,五岳中的中岳,在今河南登封以北。少:指少室山,为嵩山三高峰之一。《名山记》:“嵩山中为峻极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有著名的少林寺。
[23]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周大礼曾受“广南之命”,见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知府周公行状》一文。
[24]闽、越:指今福建与浙江一带。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
[25]兹山:指马鞍山。何啻(chì):何异于。礨(lěi)石:大石。
[26]庄子:即庄周(前369—前286),战国宋蒙人,曾为漆园吏,著《庄子》十馀万言,主张清静无为。《史记》有传。以下引文见《庄子·则阳》。
[27]旧国旧都:指故乡。
[28]畅然:欢快的样子。成玄英疏云:“少失本邦,流离他邑,归望桑梓,畅然欢喜。”
[29]草木之缗(mín):草木丛生,芒昧不分之意。
[30]入之者十九:指进入于丘陵草木所掩蔽之中,见十识九。
[31]犹之畅然:意谓出于外而可望见者止十之一,却仍然欢快喜悦。
[32]见见闻闻: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指接触到熟悉的事物。
[33]获侍斯亭: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此乃谦词。
[34]僭(jiàn):谦词。指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各义行事。这里代指周大礼写作此文。

望采纳!

『贰』 归有光《见村楼记》的译文。

原文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1]。表兄淀山公[2],自田野登朝[3],宦游二十馀年[4],归始僦居县城[5]。嘉靖三十年[6],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7]。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8],而烟云杳霭[9],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10]。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11]。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12],见天壤间物[13],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14]。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15],而为妒媢者所不容[16]。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17],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8],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19]?公行天下,尝登泰山[20],览邹峄[21],历嵩、少间[22],涉两海[23],入闽、越之隩阻[24],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25]?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26]:“旧国旧都[27],望之畅然[28]。虽使丘陵、草木之缗[29],入之者十九[30],犹之畅然[31]。况见见闻闻者也[32]?”予获侍斯亭[33],而僭为之记[34]。

翻译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注释
[1]外家:指外祖父家。吴淞江:又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西部,流经昆山。千墩浦:归有光《前山丘翁寿序》:“吴郡太湖之别,为淀山湖,湖水溢出为千墩浦,入于吴淞江。当浦入江之处,地名千墩;环浦而居者,无虑数千家。”
[2]表兄淀山公:周大礼别号淀山,系因淀山湖之地而名。归有光的母亲周桂与周大礼的父亲周书同一祖父。
[3]自田野登朝:指周大礼于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进士而入仕途。
[4]宦游:古人指外出做官。
[5]归:指罢官里居。僦(jiù)居:租房。县城:指昆山县城。
[6]嘉靖三十年:即公元1551年。
[7]定卜:指定居。马鞍山:在今江苏昆山境内,又名玉峰。其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阳:山的南面称阳。娄水:即娄江。归有光《见村楼记》:“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阴:水的南面为阴。
[8]颓(tuí)然:坍塌的样子。
[9]杳霭:云雾飘渺的样子。
[10]靖节:即陶渊明(365—427),晋浔阳(今属江西)人,一名潜,字元亮。曾为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后为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隐,以诗酒自娱。他诗风恬淡,状写山川田园之美,朴素自然。有《陶渊明集》,世称靖节先生。《晋书》《宋书》皆有传。悠然见南山: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雕绘:指刻意修饰文字。
[12]中无留滞:指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
[13]天壤间物:指天地间的万物。
[14]道:这里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稽也。”
[15]声绩:指声名与功绩。
[16]妒媢:即妒忌。
[17]殆:大概。未能以忘于世:指没有被世人所忘怀。
[18]“山气”四句: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大意是说,归鸟群使人感受到真朴自然的意趣,忘了再加辨析。李善注“欲辨已忘言”云:“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19]乌得:哪里能够。
[20]泰山:我国五岳中的东岳,主峰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山上名胜古迹众多。
[21]邹峄:即峄山,又名邹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秦始皇曾登此山刻石记功。
[22]嵩:即嵩山,五岳中的中岳,在今河南登封以北。少:指少室山,为嵩山三高峰之一。《名山记》:“嵩山中为峻极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有著名的少林寺。
[23]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周大礼曾受“广南之命”,见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知府周公行状》一文。
[24]闽、越:指今福建与浙江一带。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
[25]兹山:指马鞍山。何啻(chì):何异于。礨(lěi)石:大石。
[26]庄子:即庄周(前369—前286),战国宋蒙人,曾为漆园吏,著《庄子》十馀万言,主张清静无为。《史记》有传。以下引文见《庄子·则阳》。
[27]旧国旧都:指故乡。
[28]畅然:欢快的样子。成玄英疏云:“少失本邦,流离他邑,归望桑梓,畅然欢喜。”
[29]草木之缗(mín):草木丛生,芒昧不分之意。
[30]入之者十九:指进入于丘陵草木所掩蔽之中,见十识九。
[31]犹之畅然:意谓出于外而可望见者止十之一,却仍然欢快喜悦。
[32]见见闻闻: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指接触到熟悉的事物。
[33]获侍斯亭: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此乃谦词。
[34]僭(jiàn):谦词。指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各义行事。这里代指周大礼写作此文。

『叁』 归有光 悠然亭记的翻译

原文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1]。表兄淀山公[2],自田野登朝[3],宦游二十馀年[4],归始僦居县城[5]。嘉靖三十年[6],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7]。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8],而烟云杳霭[9],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10]。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11]。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12],见天壤间物[13],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14]。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15],而为妒媢者所不容[16]。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17],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8],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19]?公行天下,尝登泰山[20],览邹峄[21],历嵩、少间[22],涉两海[23],入闽、越之隩阻[24],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25]?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26]:“旧国旧都[27],望之畅然[28]。虽使丘陵、草木之缗[29],入之者十九[30],犹之畅然[31]。况见见闻闻者也[32]?”予获侍斯亭[33],而僭为之记[34]。

翻译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注释
[1]外家:指外祖父家。吴淞江:又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西部,流经昆山。千墩浦:归有光《前山丘翁寿序》:“吴郡太湖之别,为淀山湖,湖水溢出为千墩浦,入于吴淞江。当浦入江之处,地名千墩;环浦而居者,无虑数千家。”
[2]表兄淀山公:周大礼别号淀山,系因淀山湖之地而名。归有光的母亲周桂与周大礼的父亲周书同一祖父。
[3]自田野登朝:指周大礼于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进士而入仕途。
[4]宦游:古人指外出做官。
[5]归:指罢官里居。僦(jiù)居:租房。县城:指昆山县城。
[6]嘉靖三十年:即公元1551年。
[7]定卜:指定居。马鞍山:在今江苏昆山境内,又名玉峰。其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阳:山的南面称阳。娄水:即娄江。归有光《见村楼记》:“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阴:水的南面为阴。
[8]颓(tuí)然:坍塌的样子。
[9]杳霭:云雾飘渺的样子。
[10]靖节:即陶渊明(365—427),晋浔阳(今属江西)人,一名潜,字元亮。曾为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后为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隐,以诗酒自娱。他诗风恬淡,状写山川田园之美,朴素自然。有《陶渊明集》,世称靖节先生。《晋书》《宋书》皆有传。悠然见南山: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雕绘:指刻意修饰文字。
[12]中无留滞:指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
[13]天壤间物:指天地间的万物。
[14]道:这里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稽也。”
[15]声绩:指声名与功绩。
[16]妒媢:即妒忌。
[17]殆:大概。未能以忘于世:指没有被世人所忘怀。
[18]“山气”四句: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大意是说,归鸟群使人感受到真朴自然的意趣,忘了再加辨析。李善注“欲辨已忘言”云:“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19]乌得:哪里能够。
[20]泰山:我国五岳中的东岳,主峰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山上名胜古迹众多。
[21]邹峄:即峄山,又名邹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秦始皇曾登此山刻石记功。
[22]嵩:即嵩山,五岳中的中岳,在今河南登封以北。少:指少室山,为嵩山三高峰之一。《名山记》:“嵩山中为峻极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有著名的少林寺。
[23]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周大礼曾受“广南之命”,见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知府周公行状》一文。
[24]闽、越:指今福建与浙江一带。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
[25]兹山:指马鞍山。何啻(chì):何异于。礨(lěi)石:大石。
[26]庄子:即庄周(前369—前286),战国宋蒙人,曾为漆园吏,著《庄子》十馀万言,主张清静无为。《史记》有传。以下引文见《庄子·则阳》。
[27]旧国旧都:指故乡。
[28]畅然:欢快的样子。成玄英疏云:“少失本邦,流离他邑,归望桑梓,畅然欢喜。”
[29]草木之缗(mín):草木丛生,芒昧不分之意。
[30]入之者十九:指进入于丘陵草木所掩蔽之中,见十识九。
[31]犹之畅然:意谓出于外而可望见者止十之一,却仍然欢快喜悦。
[32]见见闻闻: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指接触到熟悉的事物。
[33]获侍斯亭: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此乃谦词。
[34]僭(jiàn):谦词。指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各义行事。这里代指周大礼写作此文。

『肆』 陶渊明住在哪里的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下面梳理了诗人陶渊明的历史评价,供大家参考借鉴。
东晋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

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隋唐

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样,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

唐朝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

赏读《高士传》,

最佳陶征君,

目耽田园趣,

自谓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李白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伍』 关于“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的几种讨论

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 孙仙知 有人提出,从逻辑上说,既然这些人是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怎么可能穿着和外人一样的晋太元时候的服装呢?而且后面的诗也明确说了:“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祭祀和衣着都还保留着古时候的样式,又何谈悉如外人?如果要理解成“和外面的人一样穿衣服”而不是“和外面的人穿一样的衣服”的话,那就应该是“男女著衣,悉如外人”才是啊。 有人进一步补充道:陶渊明错了,因为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个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2。《桃花源记》是陶渊明虚构的文学作品。既然是虚构就具有了错误的可能性。 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王维《桃源行》“居人未改秦衣服”可为证,但改为“悉异外人”,固与下面诗“衣裳无新制”相合,但是“往来种作”应该是与外人无异,所以还是应该是:“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所以,“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盖谓其中男女皆衣著,亦如外人皆衣著,非就衣制之新旧古今而言。如此解说,则与诗不抵触矣。 比较有道理的还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衣着悉如外人的男女是些什么人呢?是种地的农民!而秦时的农民到了晋太元中期,服饰上竟然没有一点儿变化。(变的是上层阶级。君不见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民的衣服也没怎么变化吗?现在好些了)也就是说,在农耕社会里,农民的服装是不怎么变化的。如果理解得再深一点,则作者这样写,有新意寓焉。那就是反证几百年过去,农民百姓的生活竟然没有一点儿改变。而士家大族们的生活却是咸与维新。多么深刻的讽刺!而诗中“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也是此意。这里的衣裳无新制所比较的对象不是晋太元中的农民,而是晋太元中的市民。如此,则不矛盾了。 下面的解释也是有道理的,“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我以为是与“今人”相比而说的。这是常人正常的思维。当陶先生进桃花源后,看到源内人的衣着,自然而然地就与当代人作一个比较,结果是与当代人衣着迥异,于是就有“悉如外人”(不同于今人)之感了。注意,“悉如外人”,应译为“不同于今人”才合适。 从语义上,一部分人认为,此处的“悉如外人”确是有其道理。“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此处是进桃源的开场,整句连起来是要表达“渔人来到了一个地方,里边的人劳作,嬉乐,衣着,都和外边的人差不多。”此处是“如”,并不是“同”,意思是相似。陶渊明要描述的是渔人来到了一个与外界同源(避秦时乱率众入此境),但是却保持着先秦时期淳朴民的美好地方。并不是发现了一个外星人基地或者罗马人村落。 还有人找来了沈括的《梦溪笔谈》为证,宋朝挖掘了一处汉墓,沈括记录说,出土的女服历经千年仍然质地很好。而且,时经千年,衣服的样式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说,古时汉人的服装经过朝代的更迭,却很少有改变。

『陆』 为了参加千字文大赛急求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词50首(全部)

江上清风楼上月;
诗中才子酒中仙。

太白楼,位于采石矶南面山坡下,又名青莲祠、谪仙楼,为纪念李白而建。建于唐元和年间,今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年重建。前后三进,主楼三层。楼内有木刻李白立、卧雕像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姚兴荥题太白楼
爱国有诗侪杜甫;
报君以士识汾阳。

徐立纲题太白楼。 侪:辈、类。 汾阳:即郭子仪。玄宗时为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立有功勋。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邵王,尚父。世称郭汾阳。荐汾阳指李白与郭子仪的情谊,据说郭因罪当斩,李白极力相救,重荐于朝
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
楼上风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李璋题太白楼
诗酒神仙,吟魂醉魄归何处;
江山如画,月色涛声共一楼。

太白楼
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依山枕渚;
奇才诗酒老,曾记取当年狂放,动地惊天。

太白楼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啸傲;
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太白楼。 喜妃子句:指李白因醉酒作《清平调》被杨玉环诬陷之事
侍金銮,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个胸次;
踞危矶,俯大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黄琴士题太白楼。 金銮:唐宫殿名。侍金銮指李白在天宝年间曾供奉翰林院、待诏金銮。 谪夜郎:李白于乾元元年被充军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途中遇赦得归。夜郎,地名。 屈平:屈原名。 曼倩:东方朔字。 牛渚:安徽采石附近的牛渚山。 白纻:即马鞍山市北的白纻山
脱身依旧仙归去;
撒手还将月放回。

捉月台
谁作砥柱中流,激愤一腔忠义;
俯瞰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

捉月台
举杯邀明月;
荡胸生层云。

问月亭。 举杯句: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荡胸句: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
去帆疑峡走;
卷浪骇江飞。

清风亭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清风亭。 蓬莱句:李白诗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是仙人的居所;建安骨即建安诗体,由汉魏时曹操父子及“邺中七贤”所创的诗歌风格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清风亭。 高力土,唐潘州人,本姓冯。少阉,圣历元年入宫,武则天令给事左右,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以诛萧岑等有功,累官至骡骑大将军等要职,安史之乱,随玄宗入蜀,肃宗时遭流配,后死于途中。传李白曾令其捧靴。 谢将军:谢朓,南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为萧遥光诬陷死
紫微九重,碧山万里;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齐彦槐题李白衣冠冢。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 流水句:见司空图诗:“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意指李白心境莹亮,志趣清悠
山间明月;
江上清风。

李白衣冠冢
烂醉小天地;
狂吟空古今。

李白衣冠冢
举杯邀明月;
放眼看青山。

李白衣冠冢
功名飞燕误;
心迹大鹏俱。

李白衣冠冢
高风大节同千古;
明月梅花共一楼。

李白衣冠冢
偶呼明月问千古;
恰对青山思故人。

李白衣冠冢
明月有情公已去;
青山无约我频来。

李白衣冠冢
千年醒眼何曾醉;
到处风涛总是诗。

李白衣冠冢
自公一去无狂客;
此地千秋有盛名。

李白衣冠冢
神仙诗酒空千古;
风月江天贮一楼。

李白衣冠冢
老友一生惟子美;
青山千载压玄晖。

李白衣冠冢。 子美:杜甫字。 玄晖:即谢朓
后身金粟前身月;
对面青山侧面江。

李白衣冠冢。 金粟:佛家谓维摩诘之前身为“金粟如来”
樽中美酒长须满;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衣冠冢
吾辈此中堪饮酒;
先生在上莫题诗。

李白衣冠冢
更上一层,星辰可摘;
不磨千古,诗卷长留。

李白衣冠冢
楼压惊涛,万里江天供醉墨;
山临幽壑,四时风物助诗怀。

李白衣冠冢
一碧江天,凭眺如今摩诘画;
四时风月,畅怀尤胜少陵诗。

李白衣冠冢。 摩诘:王维字,曾作《辋川图》,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少陵:即杜甫
天籁风吹,如闻敏捷诗千首;
江涛月涌,想见飘零酒一杯。

李白衣冠冢。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唐陆龟蒙诗:“唱既野芳坼,洲还天籁疏”
才似仙名,诗酒高风传万古;
地因人重,江山胜迹播千秋。

李白衣冠冢
如此江山,合作先生诗酒地;
对兹风月,同销我辈古今愁。

李白衣冠冢
千尺青山,妙句岂惟凌谢朓;
一龛金粟,后身须信是如来。

李白衣冠冢
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李白衣冠冢
对影成三人,贺监远邀明月;
相知唯一已,谢公近在青山。

李白衣冠冢。 贺监:即贺知章,曾任秘书监,故亦称贺监。 谢公:指谢朓
此处其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
江山曾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李白衣冠冢
惊世以文章,无怪才名齐工部;
忧心惟社稷,请看慧眼识汾阳。

李白衣冠冢。 工部:即杜甫。因杜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汾阳:即郭子仪
诗界此重新,江上才人休错过;
酒仙臣自许,醉来天子不能呼。

李白衣冠冢
长歌咏松风,依旧螺山留胜迹;
相期邈云汉,迄今牛渚忆知音。

李白衣冠冢
有句思谪仙,争看炉火照天地;
此山腾傲气,岂惮鼻息吹虹霓。

赵朴初题李白衣冠冢
时代文章,问江底青天,竟无一语;
抚怀今古,看楼头明月,独有千秋。

李白衣冠冢
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李承谋题李白衣冠冢
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
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李白衣冠冢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胡书农题李白衣冠冢
万里大江来倚,翠嶂高楼,月朗风清依旧;
六朝陈迹尽瞻,锦袍遗像,天长地久犹新。

李白衣冠冢
公昔去长沙,笛吹黄鹤楼中,梅花默默;
我今望秋月,帆挂翠螺山下,枫叶纷纷。

李白衣冠冢
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李白衣冠冢
莫上层峦,睹江水狂澜,流不尽英雄涕泪;
聊倾蚁酒,听秋林落叶,感从来才子飘零。

李白衣冠冢。 蚁酒:酒面有浮沫者,为蚁酒
千秋拜衣冠,叹犀水无情,醉得酒仙不醒;
一楼好风月,羡螺山有幸,名随诗圣长存。

李白衣冠冢
唐代久成墟,仅采石一拳,留与谪仙供啸傲;
谢公差可友,对青山半面,长教词客仰风骚。

李白衣冠冢
若有人兮,每逢月夜高吟,画舫与谁乘逸兴;
登斯楼也,回忆雪山遗耕,书堂同此驻仙踪。

李白衣冠冢
胜地喜重新,每当风月勾留,俯瞰长江流槛外;
谪仙犹未远,遐想精灵来往,定携彩笔到楼头。

李白衣冠冢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使国士扬眉。

李白衣冠冢。 谢宣城:即谢朓。 韩荆州:即韩朝宗,唐京兆长安人。玄宗时官至荆州长史,时称韩荆州
布鼓过雷门,问何人铁板铜琶,敢唱大江东去;
欃枪经电扫,仍往日珠帘画栋,重看明月西来。

李白衣冠冢。 欃枪:慧星的别名
笛吹黄鹤楼中,想当年无限骚情,一曲江城歌古调;
舟泊翠螺山下,慨此日重寻胜迹,千秋风月念斯人。

李白衣冠冢。 翠螺山:在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
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光携袖底;
对太白楼一千年明月,举杯邀问,六朝烟景落樽前。

李白衣冠冢
酒家何处,杨柳依垂,每当月白风清,胜地也应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无恙,到此神怡心旷,前身或许是汪伦。

李白衣冠冢。 汪伦:唐泾县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伦具酒以待,白因赋诗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去日苦难留,须臾六十四年,觉浮生仕真若梦,游真若梦;
高风洵寡偶,上下三千余载,问何人诗可称仙,酒可称仙。

李白衣冠冢
丹青不知老将至;
天地常在壮观间。

刘海粟题李白衣冠冢
江空欲听水仙操;
壁立直上蓬莱峰。

集句题李白衣冠冢。 水仙操:琴曲名,相传为俞伯牙所作
对面青山似解人,凡我辈登临,莫向班门去弄斧;
愿把长江当作画,让先生痛饮,可能醉后再题诗。

胡书农题李白衣冠冢
此江若变作春酒;
问余何事栖碧山。

黄炎培题广济寺,位于采石太白楼西,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东吴赤乌二年建

『柒』 悠然亭记的注释

[1]外家:指外祖父家。吴淞江:又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西部,流经昆山。千墩浦:归有光《前山丘翁寿序》:“吴郡太湖之别,为淀山湖,湖水溢出为千墩浦,入于吴淞江。当浦入江之处,地名千墩;环浦而居者,无虑数千家。”
[2]表兄淀山公:周大礼别号淀山,系因淀山湖之地而名。归有光的母亲周桂与周大礼的父亲周书同一祖父。
[3]自田野登朝:指周大礼于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进士而入仕途。
[4]宦游:古人指外出做官。
[5]归:指罢官里居。僦(jiù)居:租房。县城:指昆山县城。
[6]嘉靖三十年:即公元1551年。
[7]定卜:指定居。马鞍山:在今江苏昆山境内,又名玉峰。其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阳:山的南面称阳。娄水:即娄江。归有光《见村楼记》:“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阴:水的南面为阴。
[8]颓(tuí)然:坍塌的样子。
[9]杳霭:云雾飘渺的样子。
[10]靖节:即陶渊明(365—427),晋浔阳(今属江西)人,一名潜,字元亮。曾为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后为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隐,以诗酒自娱。他诗风恬淡,状写山川田园之美,朴素自然。有《陶渊明集》,世称靖节先生。《晋书》《宋书》皆有传。悠然见南山: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雕绘:指刻意修饰文字。
[12]中无留滞:指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
[13]天壤间物:指天地间的万物。
[14]道:这里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稽也。”
[15]声绩:指声名与功绩。
[16]妒媢:即妒忌。
[17]殆:大概。未能以忘于世:指没有被世人所忘怀。
[18]“山气”四句: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大意是说,归鸟群使人感受到真朴自然的意趣,忘了再加辨析。李善注“欲辨已忘言”云:“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19]乌得:哪里能够。
[20]泰山:我国五岳中的东岳,主峰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山上名胜古迹众多。
[21]邹峄:即峄山,又名邹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秦始皇曾登此山刻石记功。
[22]嵩:即嵩山,五岳中的中岳,在今河南登封以北。少:指少室山,为嵩山三高峰之一。《名山记》:“嵩山中为峻极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有著名的少林寺。
[23]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周大礼曾受“广南之命”,见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知府周公行状》一文。
[24]闽、越:指今福建与浙江一带。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
[25]兹山:指马鞍山。何啻(chì):何异于。礨(lěi)石:大石。
[26]庄子:即庄周(前369—前286),战国宋蒙人,曾为漆园吏,著《庄子》十馀万言,主张清静无为。《史记》有传。以下引文见《庄子·则阳》。
[27]旧国旧都:指故乡。
[28]畅然:欢快的样子。成玄英疏云:“少失本邦,流离他邑,归望桑梓,畅然欢喜。”
[29]草木之缗(mín):草木丛生,芒昧不分之意。
[30]入之者十九:指进入于丘陵草木所掩蔽之中,见十识九。
[31]犹之畅然:意谓出于外而可望见者止十之一,却仍然欢快喜悦。
[32]见见闻闻:看到曾经看过的,听到曾经听过的。指接触到熟悉的事物。
[33]获侍斯亭: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此乃谦词。
[34]僭(jiàn):谦词。指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这里代指周大礼写作此文。

『捌』 马鞍山新市镇有什么特产

马鞍山新市镇特产最出名的是采石矶茶和干黄池酱菜还有苏坂蜜柚

『玖』 悠然亭记的文言文翻译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现在淀山公一天比一天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
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拾』 历史怀才不遇的人的故事三则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生平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陶渊明 李白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陶渊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